第九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

第九交響曲(路德維希·凡·貝多芬音樂作品)

d小調第九交響曲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第九交響曲,是由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作曲,於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該曲首演於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該曲一共四個樂章,一直以來,該組曲被認為是貝多芬在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九交響曲
  • 外文名:Symphony No.9 in d Minor,Op.125
  • 作品別名:《合唱交響曲》
  • 音樂風格古典
    交響樂
    混聲合唱
  • 創作時間:1822年
  • 譜曲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 首演時間:1824年5月7日
  • 填詞:席勒
  • 歌曲語言:合唱部分為德語
  • 首演地點: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
  • 樂章數:4
作品簡介,作曲歷程,首演,章節,評價,配器,公演,作品影響,作曲家,

作品簡介

d小調第九交響曲,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作品,大約創作於1819至1824年間。因為樂曲第四樂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後人稱之為“合唱交響曲”。這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該作品於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首演,即獲得巨大的成功,雷鳴般的掌聲竟達五次之多。
第九交響曲
第九交響曲
這部交響樂構思廣闊,思想深刻,形象豐富多樣,它擴大了交響樂的規模和範圍,超出了當時的體裁和規範,變成由交響樂隊、合唱隊和獨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偉而充滿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壯麗頌歌。作者通過這部作品表達了人類尋求自由的鬥爭意志,並堅信這個鬥爭最後一定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人類必將獲得歡樂和團結友愛。
這部作品第四樂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國著名詩人席勒的《歡樂頌》為歌詞而譜曲的,也是該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主題。
從作品的醞釀到完成,第九交響曲傾盡了貝多芬數十年的心血,是其音樂生涯的登峰造極之作。全曲從頭至尾的演奏時間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以上,但並無任何冗長拖沓之感。

作曲歷程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標題《合唱》。直到作曲家的暮年,經歷了人生風雨歷練之後,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開始創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誇張的是,為了保持創作激情和狀態,貝多芬先後搬了四次家。終於在埋頭一年半之後,在1823年的年底,這部凝聚著貝多芬人生哲理的《第九交響曲》完成了!雖然經歷的時間不算短,但作品的創作還是比較順利的,幾乎是一氣呵成。在很多人看來,這時候可以迎接歡呼和勝利了。
但情況恰恰並非如大多數人所想,因為《第九交響曲》的首演充滿了坎坷。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在當時的維也納受到了羅西尼和義大利歌劇的強大衝擊,有些人甚至攻擊貝多芬的音樂已經過時。面對這種狀況,貝多芬憂傷受辱,將去倫敦定居,並想在那兒演出《第九交響曲》。這時候維也納聽眾熬不住了,反而又強烈的呼籲《第九交響曲》應該在維也納首演,很多人聯名寫信給作曲家要求他留在維也納,信中充滿了真切的感情。貝多芬為此回心轉意,開始籌劃作品在維也納的首次演出。
在演出前的排練過程中,又出現了很多問題。貝多芬的這部作品,確實是對樂團樂手的嚴峻考驗,有不少段落演奏起來頗具難度,需要樂手有紮實的功底和優秀的技巧。而且《第九交響曲》也是貝多芬最為引人入勝的一部交響曲作品,其中一些高難度的段落令當時參加首演排練的歌唱家的表現不夠完美,而使貝多芬惱怒。綜合這些因素,第一次合練的效果很差,有人甚至建議貝多芬改動某些段落,以減小表現上的難度。但是對藝術追求完美的樂聖堅持自己的理念,沒有改動一個音符。為此,演出日期不得不一改再改。

首演

《第九交響曲》於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康特納托爾劇院(Theater am Kärntnertor,現已不存)首演。
第九交響曲
首演地
第九交響曲的首演由貝多芬組建的規模最大的交響樂團參加,需要康特納托爾劇院管弦樂團、維也納音樂協會和一批優秀的業餘愛好者。雖然首演的表演者還沒有完整的名單,但許多維也納最優秀的表演者都參加了。
女高音和中音部分由兩位著名的年輕歌手演唱:漢麗愛特·松苔格(Henriette Sontag,1806-1854,時年18歲)和卡羅琳·翁格爾(Caroline Unger,1803-1877,時年20歲)。在貝多芬1824年的首演中演出後,翁格爾在義大利巴黎聲名鵲起。安東·海辛格(Anton Haizinger,1796-1869,時年28歲)和約瑟夫·塞佩爾特(Joseph Seipelt,1787-1847,時年37歲)分別演唱了男高音男低音/男中音部分。四個人中有三個年齡在30歲以下,而桑塔格還處在青春期。
首演遠未達到完美(只有兩次排練),但還是取得了很大成功,期間掌聲多達五次。首演過程中,康特納托爾劇院指揮烏姆勞夫(Michael Umlauf)對樂團實際指揮。對於貝多芬來說,這是他時隔12年後再次公開露面。據稱,兩年前,烏姆勞夫目睹了貝多芬試圖為他的歌劇《費德里奧》進行彩排的努力以失敗告終,於是在《第九交響曲》首映禮前不久,烏姆勞夫叮囑音樂家不要理會貝多芬的指示。不過在每一樂章的開始,坐在舞台邊的貝多芬都翻閱樂譜,為一支他聽不見的管弦樂隊敲打拍子
演出結束後,大廳里迴蕩著歡呼聲和掌聲,但貝多芬聽不到。據稱,年輕的歌唱家、20歲的卡羅萊納·翁格爾(Carolina Unger)來到台前,在掌聲中引導貝多芬轉身,使他可以看到熱情的觀眾歡呼。
第九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
首演場景 Karl Offterdinger 繪於1879
事後,小提琴家Joseph·Böhm回憶道:
“貝多芬親自指揮,也就是說,他站在指揮台前,像個瘋子似的來回撲來撲去。有一刻,他挺直到了最大的高度,下一刻,他蹲到地板上,用他的手和腳揮舞著,好像他想演奏所有的樂器,唱所有的合唱部分。實際的指揮棒是在杜波特的手中;我們音樂家只跟著他的指揮棒走。
誰是路易斯·杜波特?也許小提琴家是在拿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師開玩笑。
據《戲劇評論報(Theater-Zeitung)》報導:”公眾以極大的敬意和同情接待了這位音樂英雄,以最集中的注意力聆聽了他精彩的、巨大的創作,並爆發出歡騰的掌聲,常常是在樂章之間,而且在節慶結束時反覆鼓掌。“
翁格爾後來回憶道:”觀眾完全被震驚了……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個聾子!在這間音樂廳里聽不見這部作品——也永遠不可能聽到的人——就是這部作品的創作者。
如今距離1824年的首演,已經過去近兩百年了,但是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和《歡樂頌》卻成為了長盛不衰的經典作品。在這兩百年歲月中,幾乎所有的後輩音樂家、作曲家都被這部宏偉的作品所傾倒;更有無數業餘的聽眾被這部作品所帶來的音樂哲理、音樂氣度所感染!因為這部作品,貝多芬成了神一樣的人物,《歡樂頌》成為了人類歷史長河中永遠不滅的自由、和平之明燈。

章節

《第九交響曲》共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是不太快的略呈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un poco maestoso.),d小調,2/4拍,奏鳴曲形式。第一主題嚴峻有力,表現了艱苦鬥爭的形象,充滿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壯的色彩,這一主題最開始在低沉壓抑的氣氛下由弦樂部分奏出,而後逐漸加強,直至整個樂隊奏出威嚴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題。第二主題為bB大調木管樂器顯現出一絲悲涼的氣氛。發展部為g小調,弦樂器緊張的搏鬥將樂曲引發至高潮。作曲家一上來就用一種嚴肅、宏大的氣勢表達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實這是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覆表現過的主題——鬥爭,也折射出鬥爭的必然過程——艱辛。旋律跌宕起伏,時而壓抑、時而悲壯,我們似乎看到的是勇士們不斷衝擊關口,前赴後繼企盼勝利的景象。
緊接著的第二樂章,極活潑的快板(Molto vivace.),d小調,3/8拍,龐大的詼諧曲式。按照傳統通常應該是慢板,但是在低沉壓抑的背景後需要出現帶有動力的諧謔曲,因此貝多芬打破了這一慣例。整個第二樂章主題明朗振奮,充滿了前進的動力,似乎給正在戰鬥的勇士們以積極的鼓勵,似乎讓人們一下子在陰雲密布的戰場上看到了和煦的陽光和藍色的天空,可是在其中人們依然可以體會到生活的艱辛。樂曲三聲中部主旋律中帶有奧地利民間舞曲“連德勒”的特徵(D大調),和諧而具有舞蹈性,輕鬆而細膩。但是仔細品味,大家不難發現,到了樂章最後,旋律重新開始急促起來,隱約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氣氛。
第三樂章便成了慢板樂章,如歌的柔板(Adagio molto e cantabile.),降B大調,4/4拍,不規則的變奏曲式,可見貝多芬有意在編排上作了創新。這個樂章相對前面兩個樂章顯得寧靜、安詳了許多,旋律雖然平緩,但是不失柔美。法國著名作曲家、樂評家柏遼茲評價此樂章是“偉大的樂章”。第三樂章共兩個主題,其中第一主題充滿了靜觀的沉思,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第二主題溫文爾雅(D大調-G大調),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在前兩個樂章表現出激烈的戰鬥場面之後,第三樂章似乎是大戰中短暫的平息,但樂曲在第三次奏完第一主題之後,卻出現了猛烈的號角聲,說明革命尚未結束。
第四樂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Presto.),D小調,4/4拍。通常劃分為兩個部分 ——序奏以及人聲。在一些唱片中,第四樂章單獨占據一個軌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聲獨唱、重唱、合唱部分分為兩軌,但其實上兩者都屬於第四樂章這個整體。其中的人聲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國詩人席勒的詩作《歡樂頌》!但在人聲部分上台之前,音樂經歷了長時間的器樂部分演奏的痛苦經歷(宣嘆調),含有對前三個樂章的回憶。這個序奏部分是堅強剛毅,驚心動魄的。接著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歡樂頌”的主題,好像一縷陽光突破濃密的雲層灑向大地,整個歡樂的主題漸漸拉開序幕,大提琴低音提琴奏響了歡樂主題,繼而加入中提琴大管小提琴等樂器,意味著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國就在眼前!經過了一系列的鋪墊,人聲部分終於浮上水面,開始了《歡樂頌》的吟唱!隨後,樂曲轉入bB大調,使歌唱聲更富有活力。緊接著樂隊奏出了多重賦格,將樂曲推向第一個高峰。待平息之後(D大調),合唱團閃現《歡樂頌》的旋律,將樂曲推向光輝燦爛的結尾。
前面就說到過,這首詩作是作曲家一生的鐘愛。所以在《第九交響曲》創作的最後關頭,貝多芬甚至還不捨得過早的就把歌唱《歡樂頌》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並不願意把《第九交響曲》作為自己在交響樂領域的封筆之作,作為自己最高理想的體現,當時他還在計畫著《第十交響曲》甚至《第十一交響曲》、《第十二交響曲》。但最後樂聖還是妥協了。或許是宿命、或許是巧合,《第九交響曲》成了貝多芬最後一部交響曲,最終成為了他作曲生涯的巔峰。

評價

伴隨著激情澎湃的唱詞和急速雄壯的旋律,《歡樂頌》唱出了人們對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熱望。當然貝多芬並沒有照搬席勒的原詩,而是以自己獨到的理念,配合音樂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刪節和修改。在激動人心的歌詞和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個不同聲部人聲的獨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團的合唱下,《歡樂頌》得到了升華,欣賞的人們得到的是無與倫比的奮進力量和精神支柱。樂章的最後,這種氣氛被表現到了極致,整部作品在無比光明、無比輝煌的情景下結束。
如今《第九交響曲》公認是貝多芬在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甚至有很多作曲家、音樂家認為已經沒有任何作品能夠超越”貝九“的成就,無論這種說法是不是有偏頗的地方,《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都將是永恆的!歡樂頌精神永不滅!

配器

木管樂器
短笛(第四樂章)、2 長笛、2 雙簧管、2 單簧管(A調、降B調、C調)、2 低音管、低音巴松管(第四樂章)
銅管樂器
4 法國號(D調、降B調、降E調)、2 小號(D調、降B調)、3 長號(中音、次中音、低音,第二、第四樂章)
打擊樂器
定音鼓大軍鼓(第四樂章)、三角鐵(第四樂章)、鈸(第四樂章)
人聲(第四樂章)
4 獨唱家
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
混聲合唱團
弦樂器
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注意:有時為了渲染宏偉氣氛,在木管中採用三管編制,在銅管中採用四管編制,以配合天籟般的和聲)

公演

獻給Moritz和Von Fries伯爵,首次公演於1824年5月7日

作品影響

貝多芬之後的許多浪漫樂派作曲家都受該作品影響。
1831年復活節,華格納將該作品改編為鋼琴獨奏。由於鋼琴無法演奏所有的聲部,所以華格納的取捨也有其自己的特色。
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末樂章主題與“歡樂頌”主題很相似。據說勃拉姆斯對此的回應是“笨蛋都看得出來”,因而可能是有意為之。又,勃拉姆斯的這部作品被譽為“貝多芬第十”。
布魯克納的《第三交響曲》中,也運用了半音構成的四度,與該作品首樂章尾聲基本相同。
馬勒的《第一交響曲》首樂章的開頭處,可能是在模仿該作品開頭的織體和氛圍。
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三樂章對該作品諧謔曲致敬,尤其是下降的四度和鮮明的定音鼓音響。
在其它領域該作品亦有相當大的影響:
該作品對CD的發展也起了很大作用。當初飛利浦索尼公司都計畫用較小的光碟,但最終使用了直徑12厘米,因為這能裝下當時《第九交響曲》最長的錄音,富特文格勒1951年指揮的74分鐘版。然而也有說法稱事實並不是這么浪漫,容量的巧合只是牽強附會的理由。
在小說和電影《發條橙》中,該作品都處於重要地位,是主人公最喜愛的音樂作品之一。
冷戰期間德國分裂時,歡樂頌曾作為其奧運會聯合隊的隊歌。
1972年,歡樂頌的音樂(無歌詞)被採用為當時的歐洲共同體(現歐盟)之歌,1985年則成為歐盟盟歌
科索沃獨立後亦將歡樂頌作為其國歌。
歡樂頌也曾被改編為羅得西亞的國歌。
中國基督教協會出版的《讚美詩新編》第18首《快樂崇拜歌》也以此曲為歌譜
日本美術片新世紀福音戰士》多次出現該歌曲。

作曲家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被也被尊稱為樂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