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秉衡撰 寫的醫論著作,論述六氣致病、虛勞病證治、方劑分析、藥性、望聞問切等專題。
基本介紹
- 書名:重慶堂隨筆
- 作者:王秉衡
- 類別:醫論著作
- 創作年代:清代
- 發行時間:1808年
清代王秉衡撰 寫的醫論著作,論述六氣致病、虛勞病證治、方劑分析、藥性、望聞問切等專題。
清驚散是出自《重慶堂隨筆》卷上,主治小兒痰火閉結,肝風內動之痙厥、瘈瘲,目直氣喘,昏悶不醒,筋急搐搦,甚則角弓反張的一種藥散。清驚散 【來源】《重慶堂隨筆》卷上。【組成】陳膽星2.7克 硃砂0.3克 【用法】上藥研...
驪珠散 驪珠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出自《重慶堂隨筆》。驪珠散 【藥物組成】龍眼核。【方劑主治】刀刃、跌打諸傷。【製備方法】上為末。【用法用量】外敷。愈後無瘢。
(史典撰,俞世貴補)、《醫砭》(徐靈胎撰,張鴻補輯)、《霍亂論》(王世雄撰)、《潛齋簡效方》(附《潛齋醫話》,王世雄輯)、《柳洲醫話良方》(魏之琇輯)、《女科輯要》(沈堯封輯,徐政傑補註)和《重慶堂隨筆》(...
粥油《重慶堂隨筆》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屬 稻屬 種 稻 分布區域 亞洲熱帶廣泛種植,我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 用法用量 內服:30-50ml 目錄...
梨:有生津、潤燥、清熱的作用,對肺陰虛,或熱病後陰傷者最宜。《本草通玄》曾說梨“熟者滋五臟之陰”。《重慶堂隨筆》還說:“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桑椹:性寒,味甘,有滋陰補血之功,最能補...
④《重慶堂隨筆》:"枇杷葉,凡風溫,溫熱、暑、燥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肅治節;香而不燥,凡濕溫、疫癘、穢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濁氣而廓中州。《本草》但云其下氣治嗽啘,則偉績未彰,故發明之。"【臨床套用...
④《重慶堂隨筆》:"藕以仁和產者為良。熬濃汁服,既能補血,亦能通氣,故無膩滯之偏。"⑤《隨息居飲食譜》:"藕以肥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煨極爛,入煉白蜜收乾食之,最補心脾。若陰虛、...
①治刀刃跌打諸傷,止血定痛:龍眼核研敷,(《重慶堂隨筆》驪珠散)②治疝氣偏墜,小腸氣痛:荔枝核(炒)、龍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為細末,空心服一錢,用升麻一錢,水酒熏,送下。(《內經類編試效方》偏墜散)...
強陰,利大小腸,應指子言之,所謂甘平能補者是也。《大明》等條分縷析,只是發揮以盡其用耳。⑧《重慶堂隨筆》:枸杞子,《聖濟》以一味治短氣,余謂其專補心血,非他藥所能及也。與元參、甘草同用名坎離丹,可以交通心腎。
3.《本經逢原》:青蒿亦有兩種,一種發於早春,葉青如綿茵陳,專瀉丙丁之火,能利水道,與綿茵陳之性不甚相遠;一種盛於夏秋,微黃似地膚子,為少陽、厥陰血分之藥,莖紫者為良。4.《重慶堂隨筆》:青蒿,專解濕熱,而氣芳香...
《重慶堂隨筆》尊之為婦科妙藥。本品辛行苦泄,性善條達肝氣,疏肝解郁。根據前庭大腺炎之濕熱毒邪蘊結於肝經,本方加入柴胡一藥,疏肝解郁,疏散退熱,昇陽舒肝。龍膽:苦,寒。歸肝、膽經。春、秋二季採挖,洗淨,曬乾,切段...
桑葉性味苦甘、寒,“風溫暑病服之,肺氣清肅,即能汗解”(《重慶堂隨筆》),是祛風清熱、涼血明目的佳品;菊花性味甘苦、涼,善於疏風清熱、解毒、明目。此二物與發散清熱解毒之連翹、薄荷相配,成為輕輕涼散退熱解毒之表散劑,...
4、《重慶堂隨筆》:"枇杷葉,凡風溫,溫熱、暑、燥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肅治節;香而不燥,凡濕溫、疫癘、穢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濁氣而廓中州。《本草》但云其下氣治嗽啘,則偉績未彰,故發明之。"5、《名醫...
④《重慶堂隨筆》:“梨,不論形色,總以心小肉細,嚼之無渣,而味純甘者為佳。凡煙火、煤火、酒毒,一切熱藥為患者,啖之立解。溫熱燥病,及陰虛火熾,津液燔涸者,搗汁飲之立效。”藕 【異名】光旁(陸璣《詩疏》)。【...
初習《景岳全書》,療病亦多采溫補,經其母俞氏訓誡,始改弦更張,並折衷於家傳《重慶堂隨筆》之說。道光十年(1830年)以醫為業,屢起大症。精研醫理,尤深明溫熱病診治。著《溫熱經緯》(1852年),“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
④《重慶堂隨筆》:"藕以仁和產者為良。熬濃汁服,既能補血,亦能通氣,故無膩滯之偏。"⑤《隨息居飲食譜》:"藕以肥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煨極爛,入煉白蜜收乾食之,最補心脾。若陰虛、...
④《本草述》:療中風積聚及癘風。⑤《本草再新》:治癆傷發熱,暖腸溫中,治陰蝕,陽蝕。⑥《重慶堂隨筆》:通淋濁,已疳脹,消疝瘕。性味歸經 苦鹹,寒。①《別錄》:微寒,無毒。②《綱目》:甘,微寒,無毒。③《本草經...
以其性溫,善鼓心包之火,與遠志之助相火不殊,觀《本經》之止小便利,其助陽之力可知。《重慶堂隨筆》:石菖蒲,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藥也。清解藥用之,賴以祛痰穢之濁而衛宮城,滋養藥用之,藉以宣心思之結而...
《綱目》:“栝樓,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長數尺,秋後掘者結實有粉,夏月掘者有筋無粉,不堪用。其實圓長,青時如瓜,黃時如熟柿,山家小兒亦食之。內有扁子,大如絲瓜子,殼色褐,仁色綠,多脂,作青氣。”《重慶堂隨筆》...
祖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珠珍囊》、《華佗千金方》、《傷寒雜病論》、《滇南本草》、《唐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經疏》、《重慶堂隨筆》、《本草疏證》等都有“用牡丹暢通心肝腎三經、調理人體氣血、活絡...
①《滇南本草》:"清熱,解諸瘡,癰疽發背,丹流瘰癧。"②《生草藥性備要》;"能消癰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瘡,去皮膚血熱。"③《本草備要》:"養血止渴。治疥癬。"④《重慶堂隨筆》:"清絡中風火濕熱,解溫疫穢惡濁邪,息肝膽...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強調金銀花長於治療“腫毒,癰疽,疥癬,楊梅諸惡瘡。”《本草綱目拾遺》說它“主熱毒、血痢”,《重慶堂隨筆》說它“解瘟疫”。以金銀花為主要藥物的銀翹散,更是治療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良方。金銀花亦是外科要藥...
主眩暈耳聾;癰疽久潰不斂;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各家論述】 1.《本草再新》:治心虛頭暈,散邪祛風,聰耳明目。2.《重慶堂隨筆》:研細治湯火傷亦佳。【摘錄】《中華本草》
①《滇南本草》:清熱,解諸瘡,癰疽發背,丹流瘰癧。②《生草藥性備要》;能消癰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瘡,去皮膚血熱。③《本草備要》:養血止渴。治疥癬。④《重慶堂隨筆》:清絡中風火濕熱,解溫疫穢惡濁邪,息肝膽浮越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