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一說為今河南商丘民權縣,一說為山東東明,一說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人。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像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

據傳莊子嘗隱居南華山,卒葬於彼,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因之被奉為《南華真經》。

基本介紹

  • 別名:莊子
  • :子休(亦說子沐)
  • :南華真人
  • 所處時代:戰國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宋國蒙邑  
  • 出生日期:約 公元前 369年
  • 逝世日期:約 公元前 286年
  • 主要成就: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
    創立哲學上的莊子學派
  • 主要作品:《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
  • 本名:莊周
人物生平,出身宋國,漆園為吏,南遊諸國,課徒著書,因病辭世,主要影響,哲學,文學,歷史評價,古代,現代,軼事典故,濠梁之辯,濮水垂釣,鴟得腐鼠,材與非材,莊周夢蝶,鼓盆而歌,莊子陪葬,人際關係,主要作品,後世紀念,莊子祠觀,生辰忌日,紀念郵票,人物爭議,家世,生卒,籍貫,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出身宋國

周烈王七年(約公元前369年),莊子出生於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東北,一說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約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莊子家世、生卒年、籍貫故里多有爭議,此處採用主流說法,相關爭議內容見下文“人物爭議”部分)
司馬遷在《史記》中用了一二百字介紹了莊子的生平,並未提起莊子的字。莊子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

漆園為吏

周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當在此年前後,莊子與宋人惠施初次見面。
周顯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惠施此年或稍後至魏,得到魏惠王信任,擢為國相。莊子往見,惠施甚恐,莊子以“猜意鵷鶵”譏之。惠施後有孟諸之行,大擺排場,莊子鄙之。
周顯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宋剔成自立為君,大約在此年前後,莊子為漆園吏。漆園在蒙地。
周顯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楚威王使大夫往見莊子,欲聘其為相,莊子卻之。
周顯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宋君剔成弟偃攻襲剔成。剔成奔齊,偃自立為宋君。大約此後不久,莊子主動辭去漆園吏職。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採用惠施策略,和齊威王在徐州相會,尊齊為王。當在此年或稍後,莊子見魏王。就其見魏王“衣大布而補之、正絜系履”及有關談論看,似已非在職官吏。

南遊諸國

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或謂莊子是年南遊楚國,並諫阻楚王興兵伐越。
周顯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宋君偃自稱為王。此時或稍後。有人巴結宋王偃,獲賜車十乘,以驕莊子。
周顯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自稱為王,次年更元元年。莊子當在此時或稍後,在家鄉見到邑人曹商。曹商歸自秦國,自我炫耀,莊子譏其“舐痔得車”。
周顯王四十七年(公元前322年),是年或稍後,莊子或南行至楚。其時,張儀相魏,逐惠施入楚,楚王受之,後聽馮郝言,復納之宋。或在此期間,莊子與惠施濠梁之辯,以及“莊子之楚,見空骷髏”,並與之對話。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莊子妻子去世,莊子箕踞鼓盆而歌,惠施前往弔喪,見此情景,頗不以為然。爾後,兩人又論辯“人故無情”與“有情”的問題。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約在此年或稍前,莊子與惠施辯對五家是非。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約在此年或稍前,惠施病故。自此以後,莊子深瞑不言。

課徒著書

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此後,莊子晚境蒼涼,獨身棲息故園,課徒著書以自遣。其間,與弟子藺且等,先後游于山中和雕陵之樊。或謂莊子晚年嘗隱居與曹州南華山。
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或謂莊子曾辭齊湣王之聘。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宋王偃置太子為王,即宋元君。當在此年之後,莊子過惠施之墓。
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或謂莊子曾前往趙國,與趙惠文王說劍。

因病辭世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莊子因病辭世,享年八十四歲。是年,齊滅宋,宋王偃死於魏地溫。
莊子將死時,弟子欲厚葬之,莊子表示反對。《意林》引桓譚《新論》:莊周病劇,弟子對泣之。應曰: “我今死,則誰先?更百年生,則誰後?先不得免, 何貪於須臾?”
莊子死後,一說葬於曹州南華山的夏商文化遺址。

主要影響

哲學

莊子在哲學思想上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派,他自己也成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莊子之學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漁父》《盜跖》《胠篋》等篇,都是用來辨明老子的主張的。他把“貴生”“為我”引向“達生”“忘我”,歸結為天然的“道”“我”合一。《莊子》和《周易》《老子》並稱為“三玄”,在哲學方面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天道觀念
“道”是莊子超越哲學的核心,“心齋”與“坐忘”是達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遙遊”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萬物齊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觀。
“道”是莊子哲學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範疇。莊子基本繼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觀的意義,莊子的“道”從主體上升為一種宇宙的精神。莊子把“道”和人緊密結合,使“道”成為人生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他所關注的“道”是以人為核心,從人的生命、人的精神空間、人的心靈氛圍的角度去投視“道”。他在老子的“道”亦氣和有與無的關係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他認為,“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宇宙萬物運動的法則,“道”是無形相的,在時空上是無生滅的。“道”的特點,具有絕對性、創造性、永存性、普遍性、無為性。“道”的存在是無條件的,“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無為”形容“道”的幽隱寂靜,“無形”形容“道”的超乎名相。“道”雖然幽隱寂靜,卻在作用上可取得信驗(“有信”),所以具有絕對性;“道”具有創造性,“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品位上與時秩上都先於天地鬼神,是產生萬物的最後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出上古而不為老”,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無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還具有無為性,道無為而萬物自化,“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萬物常因特殊的際遇而興起而消失,道運作萬物而自身卻永不消失。
莊子闡述的“道”,向世人宣告自己體悟的宇宙觀、世界觀,這也正是他追求生命自由的逍游境界的思想基礎,要達到生命的絕對自由,就必須深刻體悟“道”這個基本的範疇。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在莊子的哲學中,“天”與“人”是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就用不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在莊子看來,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擴大人的內在生命,便是莊子所關注的問題。人被生存的環境所蔽,為知見所囿,形成鎖閉的心靈。莊子所關心的,不在於生理我的滿足,不在於家庭我的實現,也不在於社會我的完成,而在於體現宇宙我的理想。“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便是宇宙我的體現。宇宙我的體現,有賴於超越精神的展現。超越的意義,在於揚棄與提升,揚棄俗世的價值,而提升到更高更遼闊的精神領域中。
自由思想
莊子認為只有以通達的精神超越現實世界,才能獲得無限的自由和心靈的寧靜。莊子認為,真正的自由是“無待”的,它不依賴於任何條件。無待就是通過“心齋”與“坐忘”來實現。
“心齋”,莊子解釋為:“若一志,無聽之於耳而聽之於心,無聽之於心而聽之於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虛”即虛無,指無執無為的心境而言。“心齋”作為方法,是一個“致虛”“守靜”的過程,亦即去執去為的過程,其要旨是“一志”和“唯道集虛”。“一志”者,義為專一心靈,神不外馳,不為外物所動。這一過程同時是“唯道集虛”的過程。道之性為虛,沖虛自然。人要“體道”,心靈也要衝虛自然。這一虛靜之心是需要不斷地化欲,反覆提升的。在《人間世》中,莊子認為心不斷地集虛,則可以“虛實生白”,使之呈現為一種虛靈空白、無執無著、自然無為的狀態,即與道合一之境。
“坐忘”是對自我的超越。世人往往寄情於外物,馳心外求,故需返歸自觀。莊子所說的這兩種“執”如同佛學所說的“法執”和“我執”,“忘”的過程就是去掉“二執”的過程。“忘”是對外物的超越。外忘於物,內忘於我。內外俱忘,即為至境。
莊子提出“不滯於物”的觀點。在莊子看來,“不滯”就是於自然無所違,不凝滯於任何思想、任何事物,從而達到聖人不凝滯於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極端的追求無窮的知識、利益,而忽略身邊一切的美好這是滯礙郁滯的。莊子認為只有不滯於物,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他認為人活在世上須曠達處之泰然(見《莊子·德充符》)。莊子一再強調君主的殘暴。所以他不願去做官,因為他認為伴君如伴虎,只能“順”。還要防止馬屁拍到馬腳上,伴君之難,可見一斑。莊子認為人生應該追求自由。
平等思想
莊子和儒墨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聖人,而莊子則反對推崇聖賢。在《莊子·胠篋》中,他宣揚“絕聖棄知”的思想。莊子反對“人為”,理想的社會是所謂“至德之世”。《莊子·應帝王》的“渾沌之死”就是主張自然,反對人為的寓言。另外,莊子反對儒家的等級觀念,儒家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莊子認為“道通為一”,認為道在萬物,萬物平等。
莊子認為儒、墨、名、法等各家過多的執著於“是非”“分別”問題,崇其所善,各執一端。因此,他站在“道”的高度,為他的平等觀念作了“萬物一齊”的預設:他對萬物平等關係的認識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上的,“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彼此是非”的辯證邏輯思維方式得到了“天地一指,萬物一馬”的結論。“萬物齊一”並不代表莊子抹煞事物間的差異,實質上,他不但首肯事物間差異性的存在,而且還維護之,高揚之。如《齊物論》中有兩個寓言:一為“三籟”,說明事物間天然的差異性的永存;二是“正處”“正色”“正味”之辯,說明人為價值標準的時期延續性。莊子重視事物天然的本性,認為天然的本性都合乎性命之常情,因此天然的差異也是合理的,而對個性和差異的尊重,正是莊子平等觀念的深刻之處。
辨證思想
莊子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辨證法因素。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照莊子的邏輯,道是無分別、無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對象:“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一方面,道是真實存在的,所謂“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所以道是有;另一方面,道又不同於具體之存在,它“無為無形”,因而道又是無。但它不是虛空之無,而是涵蓋了萬有的無。所以道既派生了萬物,又不滯於萬物中,表現出超越性與內在性的統一。由此也決定了人對道的認識既不能是簡單的經驗認識,也不能是理性的邏輯推理,而必須是物我、主客為一的內在觀照,即超驗的形上學的觀照。莊子曾說:“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這裡的至知,就是從知進入到不知的渾池的能觀照一切的知識境界。道由於其不可言說性和無限性,對道的體認實際上就是超越理性的直覺認知過程。
莊子在《齊物論》中提出了“萬物齊一”的認識原則,主張人應突破自我形軀的局限而對萬物加以整體性把握。因此,他對現存的各式知識系統持蔑視態度,認為僅以經驗獲得的知識含有極大的片面性,並把他們統統歸結為“道隱於小成,而言隱於榮華”,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各囿於己見,人人自我執著,一副“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紛爭糾結之態。
相對主義
莊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相對論認識。莊子的自然原則是和相對主義聯繫在一起的。莊子認為事物總是相對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賴的正反兩個方面。莊子還認識到事物的變化總是向它對立的方面轉化,宇宙萬物儘管千差萬別,而說到底又是齊一的,沒有區別的。他認為確定認知的標準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認知都會受到特定條件的限制,受到時空的制約。
莊子的相對主義一方面是對老子樸素辯證法思想中消極因素的發展,他無限誇大老子的“玄同”思想,從根本上取消的事物的“彼”“此”差別,得出了“齊萬物而為一”的相對主義結論;另一方面,在莊子以前或與莊子同時的哲學家,大多有獨斷論的傾向,莊子的相對主義是作為他們的獨斷論的對立面而出現的。
莊子的相對主義思想首先表現為否定客觀事物物質的區別。其次,在認識論上,莊子片面強調認識的相對性的一面,認為人的感性和理性都不足以信賴,因為他們都是相對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處在“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中,卻忽視了事物質的穩定性和差別性,認為“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他認為,天人之間、物我之間、生死之間以至萬物,只存在著無條件的同一,即絕對的“齊”;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而學“道”的最後歸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異,從“有待”進入“無待”。在思辯方法上,把相對主義絕對化,轉向神秘的詭辯主義。
游世思想
莊子思想中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游世思想,尤其在內篇七篇,游世幾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內涵相當複雜。莊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態度,繼承了隱者傳統的心情灰暗的主題敘述,就是以輕視現實和躲避矛盾,來保護一種弱意義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莊子又認為在這樣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隱者傳統意義的個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莊子乾脆把一種故意不肯負責任的遊戲態度貫徹到底,不僅遊戲地對待現實世界,而且遊戲地對待個人生死,遊戲地對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傳統隱者始終小心翼翼保護著的軟弱的個人生存渴望被莊子戲謔地扔進黑暗的遊戲世界之中。
莊子的游世思想中實際上隱含著一個新的主題,這就是以帶有自嘲意味的自我放逐心情,來與一個黑暗的世界對抗。這裡的對抗不是正面反抗,而是擺出一切皆不在乎的姿態,直視黑暗世界任何可能的惡意擺布,並且以對這種惡意擺布的戲謔的歡迎,表達對這個黑暗世界的嘲諷。游世思想這一隱蔽的主題,與尋求個人內心安寧的傳統的自我保護主題,在莊子文中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兩種敘述,而是混合在同一種詞句奇詭變化的敘述之中。兩種主題都是真實的,可是相比之下,以徹底的戲弄姿態對抗和嘲諷的主題,更深刻地表達了莊子對人在天地之間無路可走這一絕望處境所作的回答。
後世影響
莊子思想對中國後世哲學、藝術、宗教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莊子》一書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內容和高超文學水平都給後世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巨大的影響。後人在思想、文學風格、文章體制、寫作技巧上受《莊子》影響的,可以開出很長的名單,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論,就有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
後世道教繼承道家學說,經魏晉南北朝的演變,老莊學派取代黃老學派成為道家思想的主流。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莊子其人並被神化,奉為神靈。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二月封“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開宗祖師,視其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宋徽宗時被封為“微妙元通真君”,《莊子》一書也被詔稱為《南華真經》。

文學

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他和他的門人著有《莊子》一書。這部文獻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它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因此,莊子不但是中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中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莊子》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自由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內篇的《齊物論》、《逍遙遊》和《大宗師》集中反映了此種哲學思想。莊子的文章想像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像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想像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
《莊子》在文學上有較高研究價值。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對莊子極為推崇。莊子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莊子文章極有個性。首先是說理方式獨特。莊子喜歡在文中採用或虛構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而作盡情的誇張描述,以表達抽象的事理。其次是筆調恣肆,想像豐富,氣勢壯闊。其行文汪洋恣肆,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結構很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句式也富於變化,或順或倒,或長或短,更加之辭彙豐富,描寫細緻,又常常不規則地押韻,顯得極富表現力,極有獨創性,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總體來說,莊子散文極具浪漫主義風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對後世文學具有深遠的影響。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

歷史評價

古代

戰國·荀子: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漢·司馬遷: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唐·白居易:莊生齊物同歸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遙中一致,鸞鳳終較勝蛇蟲。(《讀〈莊子〉》)
宋·王安石:清燕新詩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后世風。庭下早知閒木索,坐間遙想御絲桐。飄然一往何時得,俯仰塵沙欲作翁。(《題蒙城清燕堂》)
明·徐渭:莊周輕生死,曠達古無比。何為數論量,死生反大事?乃知無言者,莫得窺其際。身沒名不傳,此中有高士。(《讀〈莊子〉》)
清·胡文英:莊子眼極冷,心腸最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萬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莊子獨見》)

現代

魯迅: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郭沫若:不僅晚周諸子莫能先,秦漢以來的每一部中國文學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響之下發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他那思想的超脫精微,文辭的清拔恣肆,實在是古今無兩。(《魯迅與莊子》)
聞一多: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古典新義·莊子》)
王蒙:莊子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與眾不同的哲學家,古今中外獨此一人。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變成了文學,變成了藝術,變成了神話、寓言、故事、傳說。他的那些論述哲學問題的文字都是朗朗上口、比喻精當、辭藻華麗、文風開闊、見稜見角、妙不可言的,讀起來你感到的是津津有味、心曠神怡。這就做到了深奧哲理的文學化與趣味化。

軼事典故

濠梁之辯

莊子和同鄉的朋友惠施濠水的一座橋樑上散步。莊子看著水裡的儵魚說:“儵魚在水裡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怎么知道魚快樂’這句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問我,而我是在濠水河邊上知道的。”
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濠梁之辯

濮水垂釣

莊子在濮水釣魚,楚王派兩位大夫前往表達心意,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務來勞煩您。”莊子拿著魚竿不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的時候已經有三千歲了,國王用錦緞將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隻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願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呢?”兩位大夫說:“寧願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莊子說:“你們回去吧!我寧願像龜一樣在爛泥里拖著尾巴活著。”

鴟得腐鼠

莊子將要去看望在大梁做魏國國相的惠施。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大梁來,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惠施,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鶵,你知道它嗎?那鵷鶵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鶵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喝!’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嗎?”

材與非材

莊子在山中行走,看見一棵樹長得很美很高大,枝葉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樹旁卻不伐它。莊子問他這是什麼原因,伐木者回答說:“這棵樹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結果得以終其天年了。”莊子出了山,來到縣邑,住在老朋友的家裡。老朋友很高興,準備酒肉,叫童僕殺一隻鵝款待他。童僕請示道:“一隻鵝會叫,一隻鵝不會叫,請問殺哪只?”主人的父親說:“殺那隻不會叫的。”第二天,弟子向莊子問道:“昨天山裡的樹因為不成材而得以終其天年,現在這位主人的鵝卻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死,先生您將在成材與不成材這兩者間處於哪一邊呢?”莊子笑著說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成材與不成材之間,似乎是合適的位置,其實不然,所以還是免不了遭到禍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這樣了:既沒有美譽,也沒有毀辱,時而為龍,時而為蛇,隨時勢而變化,而不肯專為一物;時而上,時而下,以順應自然為準則,在萬物的原始狀態中漫遊,主宰萬物而不被萬物所役使,那么怎么會遭到災禍呢?這就是神農、黃帝所取法的處世原則。至於萬物之情,人倫相傳之道,就不是這樣了。成功了就會毀壞,強大了就會衰微,鋒利了就會缺損,尊貴了就會受到傾覆,直了就會彎曲,聚合了就會分散,受到愛惜就會被廢棄,智謀多了就會受人算計,不賢德就會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執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莊周夢蝶

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飄飄蕩蕩,十分輕鬆愜意。他這時完全忘記了自己原本是莊周。過一會兒,他醒來了,驚惶不定之間,對自己還是莊周感到十分驚奇疑惑。他認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最後他說,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莊周夢蝶

鼓盆而歌

莊子晚年喪妻,惠施聞訊,前去弔唁。他是莊子的老朋友,此時已非梁國宰相,不必再擺官架子了,有必要去安慰莊子。莊子家居陋巷,馬車進不去。巷口下了車,惠施走進去。莊子的長子跪在門外迎接弔客,口稱:“俺娘給伯父道謝了。”惠施扶起孝子,說了兩句按照禮儀應說的話,然後面罩悲憫之容,很嚴肅地進了大門,步入靈堂。莊子坐守棺旁,兩腿八字張開,撮箕似的很不雅觀,手拍瓦盆伴奏,毫無愁容,放聲歌唱。看見惠施弔喪來了,也不招呼,仍唱他的。惠施說:“伉儷多年,同床共枕,她為你養兒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過分了嗎?”莊子說:“你說錯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傷。但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還得冷靜地想想呀。我想起從前,那時她未生,不成其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為生命,連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連魂氣也沒有。後來恍恍惚惚之際,陰陽二氣交配,變成一縷魂氣。再後來呢,魂氣變成一塊魄體,於是有了胚胎。再後來呢,胚胎變成幼嬰,她生下來,成為獨立生命。生命經歷了種種苦難,又變成死亡。回顧她的一生,我聯想到春夏秋冬時序的演變,多么相似喔。現在她即將從我家小屋遷往天地大屋,坦然安臥。我不唱歡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這樣一想,我便節哀,敲盆唱起歌來。”惠施雙手奉上一袋賻金,放入瓦盆,暗自罵了一句“活見鬼”,便告辭了。

莊子陪葬

莊子快要死了,學生想用很多好東西給他做陪葬。莊子說:“我以天地為棺槨,以時間為連璧,星辰為珍珠,萬物是可以作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夠多嗎?哪裡還用著加上這些東西!”學生說:“我恐怕烏鴉老鷹吃您的遺體。”莊子說:“在地面上被老鷹吃,在下面被螞蟻吃掉,奪過烏鴉老鷹的吃食,再交給螞蟻,這是多么偏心啊。”

人際關係

莊子的親人不見於歷史記載,據考證,莊子的先祖是宋戴公。張遠山《莊子傳》說莊子父親莊全,母親狶韋氏。關於莊子的妻子,《莊子·至樂》篇有提到,但沒說名字。從惠施口中可知莊子的妻子為莊子生了兒子,但沒有留下名字。而據張遠山《莊子傳》,莊子妻子為鐘離氏,長子莊遍,次子莊鹹。
山東省東明縣東、北一帶有莊子後裔。據當地《莊氏族譜》記載,莊子的六十九世孫莊濟(字毅亭)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考中進士。

主要作品

莊子的作品被編入《莊子》一書。《莊子》約成書於先秦時期。司馬遷說“莊子著書十萬餘言”,《漢書·藝文志》載“《莊子》五十二篇”,而今本《莊子》僅三十三篇六萬五千多字,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這三十三篇已經由晉代郭象注《莊子》時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其餘篇目可能是被郭象刪除了。
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莊子》
以前一般認為《莊子》全部為莊子所著。從宋代起,這種看法受到質疑。後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是莊子所寫,外篇十五篇或為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複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或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主要作品
篇類
篇數
篇目
內篇
7
《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
外篇
15
《駢拇》《馬蹄》《胠篋》《在宥》《天地》《天道》《天運》《刻意》《繕性》《秋水》《至樂》《達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
雜篇
11
《庚桑楚》《徐無鬼》《則陽》《外物》《寓言》《讓王》《盜跖》《說劍》《漁父》《列禦寇》《天下》
著作
2
《南華真經》《逍遙遊》

後世紀念

莊子祠觀

莊子卒後,莊氏後裔將莊子葬於南華山之陽,並建祠紀念。南華山遺址在今山東省東明縣北部,蔡元集鄉一帶,唐時屬離狐縣,唐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莊子,又下詔將累代不改的離狐縣改為南華縣。
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南華山莊子觀
南華山於唐貞觀二年(628年)建莊子觀(初名“南華觀”),此後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多次重修。莊子族人在1988年重修的基礎上,又籌資重新修建莊子墓和莊子祠。
莊子觀位於菜園集鄉莊寨村北,有門樓一間,大殿三楹。殿門兩側垂長木對聯一幅,上聯為“生於蒙城地”,下聯“逍遙漆園區”,橫批是“漆園舊澤”。殿堂正中是莊子彩塑坐像。四壁彩繪莊子生平逸事,且有許多歷代名人所留詩文、匾額。院中懸掛匾額有明嘉靖辛酉年(1561年)仲陽月兵部尚書封光祿大夫石星題寫的“猶龍化境”,明萬曆甲寅年(1614年)觀月戶部侍郎穆文熙題寫的“漆園舊澤”,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陽月東明知縣楊日升題寫的“至樂無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名府正堂批示的“先賢莊子例應優免差徭碑”,至今此碑猶存。觀後20米處就是莊子墓。

生辰忌日

魯西南地區莊氏家族聚居地的民眾世代流傳,每年農曆二月初九和八月二十四為莊子的生辰和忌日。在這兩個日子裡,魯、冀、豫等省的莊氏後裔,前往莊氏宗祠祭拜,時日已久,賡續不絕,據說已經延續了七十多代。

紀念郵票

2000年11月11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國古代思想家》郵票一套六枚。其中,第四枚為古代思想家莊子郵票,面值80分。
莊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莊子紀念郵票

人物爭議

家世

關於莊子的家世,學界大體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觀點認為,莊子是宋國土生土長的貴族後裔。學者張松輝推斷,莊子出身於宋國的沒落貴族,應該是宋莊公的後裔。莊氏一族在宋國先後受過兩次政治打擊,再加上莊族後裔與公室的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到了莊子時代,莊族人員只保留貴族名義,而不再擔任國家重要職務。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莊子先世是楚國人。學者楊義、崔大華推斷,莊子是楚莊王的後裔,莊氏一族在楚悼王或肅王時成為疏遠貴族,離楚流亡,逃到了邊遠的宋國。

生卒

關於莊子生年,歷代學者的考證多有牴牾。最早定為公元前398年(《莊子新傳》,載《中日文化月刊》第3卷第1期),最晚為公元前350年(陳元德《中國古代哲學史》),相差四十八年。主流說法為約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這主要從兩個方面考察。首先,《史記》記載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又記有楚威王派使者厚幣聘莊子一事。楚威王於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329年在位,且“周能致楚聘,必已三四十歲”,則莊子生年應不晚於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59年。其次,《莊子》“於魏文侯、武侯皆稱謚”,而於惠王“初稱其名,又稱為王”,則莊子的生年應“在魏文侯、武侯之世,最晚當在惠王初年”,亦即周烈王七年。
關於莊子卒年,最早定為公元前317年(郎擎霄《莊子學案》),最晚為公元前270年(陳元德《中國古代哲學史》),相差四十七年。馬敘倫詳考各種相關史籍,結合戰國時期帝王紀年,得出了一個大致的範圍: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之間。首先,《莊子》中提到的公孫龍曾為平原君客,而平原君在趙惠文王時為相,且《莊子》亦記載莊子以說劍見趙文王,則可證莊子在“趙惠文王之世猶存在”。即使《說劍》是偽作,還有一條證據可以證明莊子曾見過趙惠文王和公孫龍,即《莊子》曾記載“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而惠施以梁襄王十三年(公元前306年)失去相位到楚國,此時正是趙武靈王二十年,惠施未必一到楚國就去世了,假設他卒於十年之內,就正好在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之間。所以馬敘倫將莊子卒年的上限定為趙惠文王初年(公元前298年)。其次,《莊子》兩次提到宋王,宋君偃十一年(公元前318年)才自立為王,這一年亦為燕王噲三年;《莊子》又載燕王噲讓國之事,發生在燕王噲五年,至燕亡國時,宋君偃稱王已六七年了,且《莊子》所載宋王之事,皆發生在宋國強盛之際,則估計莊子沒有見到宋亡國。所以馬敘倫將莊子卒年的下限定為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這一年齊滅宋,宋君偃死於魏。

籍貫

關於莊子的籍貫故里,最早最權威的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其文曰:“莊子者,蒙人也。”蒙,一般認為是宋國蒙。另有“齊之蒙”“魯之蒙”“楚之蒙”等說法,均證據不足。《國語·楚語》云:“宋有蕭、蒙。”三國吳韋昭注曰:“蕭、蒙,宋公子鮑之邑。”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宋城縣,元七鄉。本宋國蒙縣。以宋公及諸侯盟於蒙門而為縣名。”《中國歷史地圖集》戰國時宋國的版圖上睢陽北部也明確標有“蒙”。可見蒙在宋國境內。而蒙的現代地理位置卻有多種說法,如河南商丘說、安徽蒙城說、山東東明說等。
一、河南商丘說。古代學者持此觀點者甚眾,這種觀點的影響也最大。西漢劉向《別錄》、東晉郭緣生《述征記》、三國吳韋昭《國語注》、唐成玄英《莊子疏序》、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清蔣廷錫《尚書地理今釋》、清段長基《歷代疆域表》、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等均持此說。現當代學者郭沫若、王力、楊寬、翦伯贊等皆從此說。
二、是安徽蒙城說。北宋時期蒙城縣令王兢始作莊子祠,蘇軾應王兢之邀於元豐元年(1078年)寫了《莊子祠堂記》一文,北宋王安石也曾為時任蒙城縣令的蘇舜卿寫過一首詩《蒙城清燕堂》。蘇軾、王安石、朱熹等均認定莊子為楚之蒙城人。近現代以來,學者王國維馮友蘭、劉大傑、孫以楷、常征、夏茹冰等均主安徽蒙城說。
三、山東東明說。唐魏王李泰撰《括地誌》“曹州·冤朐縣”下:“漆園故城在曹州冤朐縣北十七里,莊周為漆園吏,即此。”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引之。唐代杜佑《通典·州郡》、明代李賢等撰《明一統志》有類似記載。《山東通志》《曹州府志》等認為漆園城在故冤句北七十里,在今東明境內。故有學者認為,莊子長期生活的地方在今東明境內。

藝術形象

姓名
類型
作品名稱
備註
長篇歷史小說
《莊周》
其主人公為莊子
執導的無聲電影
《莊子試妻》
黎北海飾演莊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