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芹十論

美芹十論

《美芹十論》為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所作,該書從第一論以至於第十論,無一不是精闢之論。同時,這也是一部很好的軍事論著,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除此之外,《美芹十論》成了辛棄疾的代名詞,郭沫若先生為辛棄疾墓寫過一副輓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上聯);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下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芹十論
  • 作者辛棄疾
  • 題材:軍事
  • 類別:軍事論著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軍事論著
作者簡介,簡介,文章列表,原文與翻譯,總序,審勢第一,察情第二,觀釁第三,自治第四,守淮第五,屯田第六,致勇第七,防微第八,久任第九,詳戰第十,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軒,因此自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歷城區遙牆鎮四風閘村)人。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辛棄疾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已被金兵侵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美芹十論》的思想。

簡介

李筌曾於《太白陰經》卷一之《人無勇怯篇》對勇怯與地域之關係提出了曠古絕今之論,而辛棄疾則於《自治》篇中對:“臣聞今之論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於中原’”之問題提出反駁,並作出“是又可以南北勇怯論哉?”的結論。與李筌不同的是,辛棄疾的目的在於希望南宋朝廷能由排除南北勇怯的成見,進而自治圖強;前者理論價值絕高,而後者現實指導之意義甚大。同源殊流,各有所長。
至於其在《察情》一篇所論:“兩敵相持,無以得其情則疑,疑故易駭,駭而應之必不能詳;有以得其情則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聽彼之自擾,則權常在我而敵實受其弊矣。”此說可謂得兵家虛實理論之精華。空城計之所以得行險而穩成,其妙處亦不過在此而已。然直陳此妙、直搗關鍵樞要之處者,辛棄疾可謂第一人。

文章列表

審勢第一
察情第二
觀釁第三
自治第四
守淮第五
屯田第六
致勇第七
防微第八
久任第九
詳戰第十

原文與翻譯

總序

臣聞事未至而預圖,則處之常有餘;事既至而後計,則應之常不足。虜人憑陵中夏,臣子思酬國恥,普天率土,此心未嘗一日忘。臣之家世,受廛濟南,代膺閫寄,荷國厚恩。大父臣贊,以族眾,拙於脫身,被污虜官,留京師,歷宿、亳,涉沂、海,非其志也。每退食,輒引臣輩登高望遠,指畫山河,思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常令臣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謀未及遂,大父臣贊下世。粵辛巳歲,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常鳩眾二千,隸耿京掌書記,與圖恢復,共籍兵二十五萬,納款於朝。不幸變生肘腋,事乃大謬。負抱愚忠,填郁腸肺。官閒心定,竊伏思念:今日之事,朝廷一於持重以為成謀,虜人利於嘗試以為得計,故和戰之權常出於敵,而我特從而應之。是以燕山之和未幾而京城之圍急,城下之盟方成而兩宮之狩遠。秦檜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則戰,倦則和,詭譎狙詐,我實何有。惟是張浚符離之師粗有生氣,雖勝不慮敗,事非十全,然計其所喪,方諸既和之後,投閒蹂躪,由未若是之酷。而不識兵者,徒見勝不可保之為害,而不悟夫和而不可恃為膏肓之大病,亟遂[齒乍]舌以為深戒。臣竊謂恢復自有定謀,非符離小勝負之可懲,而朝廷公卿過慮,不言兵之可惜也。古人言:“不以小挫而沮吾大計”,正以此耳。
恭惟皇帝陛下,聰明神武,灼見事幾,雖光武明謨,憲宗果斷,所難比擬。一介醜虜尚勞宵旰,此正天下之士獻謀效命之秋。臣雖至愚至陋,何能有知,徒以忠憤所激,不能自已,以為今日虜人實有弊之可乘,而朝廷上策惟預備乃為無患。故罄竭精懇,不自忖量,撰成御戎十論,名曰美芹:其三言虜人之弊,其七言朝廷之所當行。先審其勢,次察其情,復觀其釁,則敵人之虛實吾既詳之矣;然後以其七說次第而用之,虜故在吾目中。惟陛下留乙夜之神,沈先物之機,志在必行,無惑群議,庶乎“雪恥酬百王,除凶報千古”之烈無遜於唐太宗。典冠舉衣以復韓侯,雖越職之罪難逃;野人美芹而獻於君,亦愛主之誠可取。惟陛下赦其狂僭而憐其愚忠,斧鑕餘生,實不勝萬幸萬幸之至
譯:
臣聽說事情還沒發生就預先圖謀,這樣的話處理起來就遊刃有餘;如果事情已經發生了才打算處理,那么常常做起來力不從心。金人侵占我中原大地,臣子們應該要想著一雪國恥,普天之下的人民,這樣的心志未曾敢忘記。我的家鄉,房屋都在濟南,一家擔任軍職蒙受大宋的厚恩。祖父告訴我,因為族人太多,沒能逃脫被金人俘虜,不得已擔當金人的官職。後來留在京師又到過宿州亳州,到過沂州海州,都不是他的志向所在!每次退朝回家吃完飯後,總是帶著我們這些小輩的人攀登高山,遠眺悠悠天地,談論國家要事。想要拿起武器和金人決一死戰,因我先輩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祖父經常帶著我駕車,遠至燕山,為的是勘察地形。只可惜計謀尚未想好,我祖父就去世了。高宗紹興三十一年,金國海陵王完顏亮向南入侵,中原的百姓們都集合起來,臣也召集了二千人歸順在耿京麾下,擔任掌書記一職,和他一起圖謀收復中原,本人一共召集有二十五萬人,歸順朝廷。不幸的是中間出現了變故,事情才出現難於預計的變化。(這裡指起義軍中的一個將領張安國殺害了耿京,叛變投金)我忠於大宋,義憤填膺!現在,我定下心來,私下思考:當下的事情,朝廷應該穩重行事,不能讓金人的奸謀得逞。以前,是戰是和,常常是金人說了算,我們卻只能被動的應對。記得上次在燕山本來已經求和納貢,奈何沒幾時,汴京就被包圍,求和沒成卻反害徽、欽二宗被俘。秦檜等人的求和反而只能讓金人更加肆無忌憚。對方看到有利就和我大宋作戰,兵力疲憊了就和我們求和,爾虞我詐,我們都得到什麼了?唯有張浚將軍的抗金軍隊初有成果,既然勝利了就不要考慮失敗,事情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後來失敗了,是在大家求和以後,便又遭受金人的蹂躪,所以抗金的鬥爭史殘酷的。而那些對軍事一竅不通的人,只看見勝利不可保持就以為是禍害,這些不開悟和不可靠的人是大弊病,我們要引以為鑑啊!微臣認為收復中原的計謀是有的,不要去在意符離一戰的勝敗。而那些朝廷大員總是想太多,一想到要用兵就像談虎色變,太可惜了!古人說不要因為小的挫折就放棄大的事業,正是這樣啊!
皇帝陛下您聰明英武,對事情有真知灼見,即使是光武帝的英明,唐憲宗的果敢也比不上您!區區的金人,卻讓您早起晚睡地勞累,這正是天下有識之士向您獻計效命的時候啊!微臣雖然出身低微,沒有什麼才幹,只是因為出於對我大宋的忠心激發了我,不能過控制自己。如今金人那邊有弊端,是我們有機可乘的時候,然而朝廷大方針仍然是戒備就是沒有危險。所以我殫精竭力,不自量力,寫成了抵禦敵人的十篇策文,文章的名稱叫做美芹。其中三篇是分析敵人的弊端弱點,其中七篇是寫朝廷當下應該採取的措施。先審時度勢,然後觀察敵情,再觀察其變化,這樣敵人的虛實我們就了如指掌,然後再把七篇中的計策按順序使用,打敗敵人不在話下。只要陛下儘快實施,微臣所說的先機,就志在必得,千萬不要在大家的議論中迷惑了。如果收復中原成功了,陛下的英烈不會遜色於唐太宗。冒昧地獻上我的計策,就算是犯了越權的大罪,山野之人的可口芹菜獻給我的君王,也希望君王能誠懇的接納。請陛下能赦免我的狂妄,憐惜我的一片忠心,批判的接受我的建議,我會感到無比的榮幸!

審勢第一

用兵之道,形與勢二。不知而一之,則沮於形、昡於勢,而勝不可圖,且坐受斃矣。何謂形?小大是也。何謂勢?虛實是也。土地之廣,財賦之多,士馬之眾,此形也,非勢也。形可舉以示威,不可用以必勝。譬如轉嵌岩於千仞之山,轟然其聲,巍然其形,非不大可畏也;然而塹留木櫃,未容於直,遂有能迂迴而避御之,至力殺形禁,則人得跨而逾之矣。若夫勢則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濟。譬如注矢石於高墉之上,操縱自我,不繫於人,有軼而過者,抨擊中射惟意所向,此實之可慮也。自今論之:虜人雖有嵌岩可畏之形,而無矢石必可用之勢,其舉以示吾者,特以威而疑我也;未欲用以求勝者,固知其未必能也。彼欲致疑,吾且信之以為可疑;彼未必能,吾且意其或能;是亦未詳夫形、勢之辨耳。臣請得而條陳之:虜人之地,東薄于海,西控於夏,南抵於淮,北極於蒙,地非不廣也;虜人之財,簽兵於民而無養兵之費,靳恩於郊而無泛恩之賞,又輔之以歲幣之相仍,橫斂之不恤,則財非不多也;沙漠之地,馬所生焉;射御長技,人皆習焉,則其兵又可謂之眾矣。以此之形,時出而震我,亦在所可慮,而臣獨以為不足恤者,蓋虜人之地雖名為廣,其實易攻,惟其無事,兵劫形制,若可糾合,一有驚擾,則忿怒紛爭,割據蜂起。辛巳之變,蕭鷓巴反於遼,開趙反於密,魏勝反于海,王友直反於魏,耿京反於齊、魯,親而葛王反於燕,其餘紛紛所在而是,此則已然之明驗,是一不足慮也。虜人之財雖名為多,其實難恃,得吾歲幣惟金與帛,可以備賞而不可以養士;中原廩窖,可以養士,而不能保其無失。蓋虜政龐而官吏橫,常賦供億民粗可支,意外而有需,公實取一而吏七八之,民不堪而叛;叛則財不可得而反喪其資,是二不足慮也。若其為兵,名之曰多,又實難調而易潰。且如中原所簽,謂之大漢軍者,皆其父祖殘於蹂踐之餘,田宅罄於捶剝之酷,怨忿所積,其心不一;而沙漠所簽者越在萬里之外,雖其數可以百萬計,而道里遼絕,資糧器甲一切取辦於民,賦輸調發非一歲而不可至。始逆亮南寇之時,皆是誅脅酋長、破滅資產,人乃肯從,未幾中道竄歸者已不容制,則又三不足慮也。又況虜廷今日用事之人,雜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上下猜防。議論齟齬,非如前日粘軍、兀朮輩之葉。且骨肉間僭殺成風,如聞偽許王以庶長出守於汴,私收民心,而嫡少嘗暴之於其父,此豈能終以無事者哉。我有三不足慮,彼有三無能為,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謀人?臣亦聞古之善覘人國者,如良醫之切脈,知其受病之處而逆其必殞之期,初不為肥瘠而易其智。官渡之師,袁紹未遽弱也,曹操見之以為終且自斃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也。鹹陽之都,會稽之游,秦尚自強也,高祖見之以為當如是矣,項籍見之以為可取而代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蓋國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虜今並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與勢異”。為陛下實深察之。

察情第二

兩敵相持,無以得其情則疑,疑故易駭,駭而應之必不能詳;有以得其情則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聽彼之自擾,則權常在我而敵實受其弊矣。古之善用兵者,非能務為必勝,而能謀為不可勝。蓋不可勝者乃所以徐圖必勝之功也。我欲勝彼,彼亦志於勝,誰肯處其敗?勝敗之情戰於中,而勝敗之機未有所決。彼或以兵來,吾敢謂其非張虛聲以耀我乎?彼或以兵遁,吾敢謂其非匿形以誘我乎?是皆未敢也。然則如之何?曰:“權然後知輕重,度而後知長短”,定故也。“他人有心,與忖度之”,審故也。能定而審,敵情雖萬里之遠可定察矣。今吾藏戰於守,未戰而長為必戰之待;寓勝於戰,未勝而常有必勝之理。彼誠虛聲以耀我,我以靜應而不輕動;彼誠匿形以誘我,我有素備而不可乘;勝敗既不能為吾亂,則故神閒而氣定矣。然後徐以吾之心度彼之情,吾猶是彼亦猶是,南北雖有異慮,休戚豈有異趣哉! 且彼誠欲戰耶,則必不肯張皇以速我之備。且如逆亮始謀南寇之時,劉麟、蔡松年一探其意而導之,則麟逐而松年鴆,惡其露機也。今誠必戰,豈欲人遂知之乎!彼誠不敢必戰耶,貪殘無義,忿不顧敗,彼何所恤?以母之親、兄之長,一忤其意,一利其位,亮猶弒之,何有於我?況今沿海造艦,沿淮治具,包藏禍心,有隙皆可投,敢謂之終遂不戰乎?大抵今彼雖無必敢戰之心,而吾亦不可不防其欲嘗試之舉。彼於高麗、西夏,氣足以吞之,故於其使之至也,坦然待之而無他;惟吾使命之去,則多方腆鮮,曲意防備。如人見牛羊未嘗作色,而遇虎豹則厲聲奮臂以加之,此又足以見其深有忌於我也。彼知有忌,我獨無忌哉!我之所忌不在於虜欲必戰,而在於虜幸勝以逾淮,而遂守淮以困我,則吾受其疾矣。 朝廷心定而慮審,何情不可得,何功不可成。不求敵情之知,而觀彼虛聲詭勢以為進退者,非特在困吾力,且失夫致勝之機為可惜。臣故曰:“知敵之情而為之處者,綽綽乎其有餘矣。”
譯:
兩軍對壘,如果沒有辦法了解敵情,便會因心裡沒底而產生疑惑,有疑惑因而容易產生恐慌心理,心理恐慌情緒不穩的情況下做出的應對措施必然不夠謹慎精細;如果有辦法了解敵情,心裡便會很鎮定踏實,鎮定踏實因而不會對如何作戰產生疑惑,一旦心中沒有疑惑,就會聽仼敵人騷擾自己而不會驚慌失措,那么,主動權常常在我方手裡,而敵方實際上受到制約,處於不利位置。古代那些擅長用兵打仗的人,不會去追求每戰必勝,而會去謀求今後不可戰勝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才是用來慢慢謀求將來每戰必勝的根本。我方想戰勝敵方,敵方也有志於戰勝我方,那么,誰願意處於失敗的境地呢?如果想勝怕敗的心情在心中交織,那么勝利或失敗的跡象就無法去判定。比如說,敵方或許會帶兵來進犯,我方敢認為他們不是在虛張聲勢故意向我炫耀嗎?敵方戓許帶兵逃跑,我們敢認為他們不是在隱匿自己真實的形跡來引誘我們深入呢?這些都是不敢的,然後該如何呢?孟子曾經說過:“東西去稱一稱然後才知道它是輕還是重,去量一量才知道它是長還是短。”這是因為有確定的依據的緣故。《詩經》說:“別人有什麼心思,我也揣測得到。”這是因為我仔細觀察研究的緣故,如果能有確定的依據和認真研究的態度,敵方情況即使遠在萬里之外,我們也可以確定明察了。如果我們將進攻的思想隱藏在防守中,那么,即使我們不進攻也可以為將來一定要進攻而作長遠的準備;而如果我們將勝利的方法寄托在進攻中,那么,即使我們不能取勝也會經常擁有將來一定勝利的道理。如果他們真的是虛張聲勢故意向我們炫耀,我們應該冷靜應對而不可輕舉妄動;如果他們真的是隱匿自己真實的形跡來引誘我們深入,我們因為一向有準備會讓他們無機可乘。表面的勝負既然不能攪亂我們的方寸,那么我們就可以心情閒適、精神安定了。這樣以後再慢慢地用我的心去揣度敵人的實情,想到我們這樣敵人也會這樣,敵我分處北方南方,雖然有不同的觀念想法,但勝了高興敗了憂愁,這種心情難道會有不同嗎?況且,他們如果真的向我們進攻,一定不會匆促行動來加快我們防備的進度。再說逆賊完顏亮最初圖謀向南侵犯我們的時候,劉麟、蔡松年剛一弄清他的意圖就引領金兵進攻我們,最終劉麟打了敗仗被逐出朝廷,蔡松年也被賜鴆酒自殺,因為金國皇帝惱恨他們泄露了進攻宋朝的機密。如果他們真的要進攻了,難道想讓所有人知道他們的作戰計畫嗎?如果他們不敢開戰,那么,他們貪婪殘暴,不講道義,憤怒的時候甚至不顧慮失敗,他們還會顧忌我們什麼?! 憑母親的至親、兄長的大一點的身份,他們一個違背了完顏亮的心意,一個本來做了有利於完顏亮地位的事情,結果完顏亮還是殺了他們,更何況是對付我們呢?再說現在他們在沿著洱海製造船隻,沿著淮河製造武器,包藏險惡用心,即使與他們有嫌隙的人都可投靠他們,誰敢說他們最終不會大規模進攻我們呢?大概即使他們現在沒有一定敢戰的心理,我們也不能不提防他們那些想嘗試的舉動。他們相對於高麗、西夏較強,氣勢足以吞併它們。所以,當高麗、西夏的使者來訪時,他們會坦然地接待他們而沒有任何其它的擔心;只有當我們的使者去的時候,他們才會從多方面表現出不友善,儘量防備我們。正如人們看到牛羊從來不改變臉色,看到老豹子之類就大聲呵斥、捋起袖子伸出手臂去對待它一樣,這足以看出,他們對我們有深深的忌憚。他們知道忌憚我們,難道我們對他們就沒有忌憚嗎?我們忌憚的不在於敵人一定會向我們進攻,而在於敵人已經僥倖勝利並已渡過淮河,進而會死守淮河來讓我們受困。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就會深受其害了。朝廷如果鎮定下來作仔細的考慮,哪樣的情況了解不到,哪樣的事情不能成功。不去謀求了解敵情,卻去看敵人虛假的聲勢來決定自己是進是退,這樣做不僅僅會使我們的力量受困,還會讓我們失去克敵制勝的良機,這是很可惜的。所以,我認為:“了解敵人的情況並作出相應的處理,這樣去應對敵人、獲取勝利就會顯得綽綽有餘。”

觀釁第三

自古天下離合之勢常系乎民心,民心叛服之由實基於喜怒。喜怒之方形,視之若未有休戚;喜怒之既積,離合始決而不可制矣。何則?喜怒之情有血氣者皆有之:飽而愉,暖而適,遽使之饑寒則怨;仰而事,俯而育,遽使之捐棄則痛;冤而求伸,憤而求泄,至於無所控告則怒;怨深痛巨而怒盈,服則合,叛則離。秦漢之際,離合之變,於此可以觀矣。秦人之法慘刻凝密,而漢則破觚為圜,與民休息,天下不得不喜漢而怒秦。怒之方形,秦自若也;怒之既積,則喜而有所屬,秦始不得自保,遂離而合於漢矣。
方今中原之民,其心果何如哉?二百年為朝廷赤子,耕而食,蠶而衣,富者安,貧者濟,賦輕役寡,求得而欲遂,一染腥羶,彼視吾民如晚妾之御嫡子,愛憎自殊,不復顧惜。方僭割之時,彼守未固,此訩未定,猶免強姑息以示恩,時肆誅戮以賈威;既久稍玩,真情遂出,分布州縣,半是胡奴,分朋植黨,仇滅中華。民有不平,訟之於官,則胡人勝而華民則飲氣以茹屈;田疇相鄰,胡人則強而奪之;孽畜相雜,胡人則盜而有之;民之至愛者子孫,簽軍之令下,則貧富不問而丁壯必行;民之所惜者財力,營築饋餉之役興則空室以往而休息無期;有常產者困寠,無置錐者凍餒。民初未敢遽叛者,猶徇於苟且之安,而訹於積威之末。辛巳之歲相挺以興,矯首南望、思戀舊主者,怨已深、痛已巨,而怒已盈也。逆亮自知形禁勢格,巢穴迥遙,恐狂謀無成竄身無所,故疾趣淮上,僥倖一勝,以謀潰中原之心而求歸也。此機不一再,而朝廷慮不及此,中原義兵尋亦潰散。吁!甚可追惜也。
今而觀之,中原之民業嘗叛虜,虜人必不能釋然於其心,而無民意豈能自安而無疑乎!疑則臣患深,操心危,是以易動而輕叛。朝廷未有意於恢復則已;誠有意焉,莫若於其無事之時,張大聲勢以聳之,使知朝廷偃然有可恃之資;存撫新附以誘之,使知朝廷有不忘中原之心。如是,則一旦緩急。彼將轉相告諭,翕然而起,爭為吾之應矣。
又況今日中原之民,非昔日中原之民。曩者民習於治而不知兵,不意之禍如蜂蠆作於杯袖,智者不暇謀,勇者不及怒。自亂離以來,心安於斬伐而力閒於攻守,虜人雖暴,有王師為之援,民心堅矣。馮婦雖攮臂,其為士笑之。孟子曰:“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臣亦謂今之中原離合之釁已開,虜人不動則已,誠動焉,是特為陛下驅民而已。惟靜以待之,彼不亡何待!

自治第四

臣聞今之論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於中原。”臣之說曰:“古今有常理,夷狄之腥穢不可以久安於華夏。
夫所謂南北定勢者,粵自漢鼎之亡,天下離而為南北,吳不能以取魏,而晉足以並吳;晉不能以取中原,而陳亦終於斃於隋;與夫藝祖皇帝之取南唐、取吳越,天下之士遂以為東南地薄兵脆,將非命世之雄,其勢固至於此。而蔡謨亦謂:“度今諸人,必不能辨此。吾見韓廬東郭踆俱斃而已。”
臣亦謂吳不能以取魏者,蓋孫氏之割據,曹氏之猜雄,其德本無以相過,而西蜀之地又分於劉備,雖願以兵窺魏,勢不可得也。晉之不能取中原者,一時諸戎皆有豪傑之風,晉之強臣方內自專制,擁兵上流,動輒問鼎,自治如此,何暇謀人?宋、齊、梁、陳之間其君臣又皆以一戰之勝蔑其君而奪之位,其心蓋僥倖於人之不我攻,而所以攻人者皆其自固也。至於南唐吳越之時,適當聖人之興,理固應耳,無足怪者。由此觀之,所遭者然,非定勢也。
且方今南北之勢,較之彼時亦大異矣。地方萬里而劫於夷狄之一姓,彼其國大而上下交征,政龐而華夷相怨,平居無事,亦規規然模仿古聖賢太平之事以誑亂其耳目,事以其國可以言靜而不可以言動,其民可與共安而不可與共危,非如晉末諸戎四分五裂,若周秦之戰國,唐季之藩鎮,皆家自為國,國自為敵,而貪殘吞噬、剽悍勁勇之習純用而不雜也。且六朝之君,其祖宗德澤涵養浸漬之難忘,而中原民心眷戀依依而不去者,又非得為今日比。臣故曰:“較之彼時,南北之勢大異矣。”
當秦之時,關東強國末楚若也,而秦楚相遇,動以數十萬之眾見屠於秦,君為秦虜而地為秦墟。自當時言之,是南北勇怯不敵之明驗,而項梁乃能以吳楚子弟驅而之趙,就鉅鹿,破章邯,諸侯之軍十餘壁者皆莫敢動。觀楚之戰士無不一當十,諸侯之兵皆人人惴恐。卒以阬秦軍,入函谷,焚鹹陽,殺子嬰,是又可以南北勇怯論哉?
方懷王入秦時,楚人之言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夫豈彼能逆知其勢之必至於此耶?蓋天道好還,亦以其理而推之耳。固臣直取古今常理而論之。夫所謂古今常理者:逆順之相形,盛衰之相尋,如符契之必同,寒暑之必至。今夷狄所以取之者至逆也,然其所居者亦盛矣。以順居盛,猶有衰焉;以逆居盛,固為衰乎?臣之所謂理者此也。不然,裔夷之長而據有中夏,子孫有泰山萬世之安,古今豈有是事哉!今之議者皆痛懲往者之事,而劫於積威之後,不推項籍之亡秦,而鹹以蔡謨之論晉者以藉口,是猶懷千金之璧,不能斡營低昂,而搖尾於販夫;懲蝮蛇之毒,不能詳核真偽,而褫魄於雕弓。亦已過矣。故臣願陛下姑以光復舊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勢而自卑,精心強力,日語二三大臣講求古今南北之勢,知其不侔而不為之惑,則臣固當為陛下言自治之策。
今之所以自治者不勝其多也:官吏之盛否,民力之優困,財用之半耗,士卒之強弱,器械之良窳,邊備之廢置,此數者皆有司之事,陛下亦次第而行之,臣不能悉舉也。顧今有大者二,陛下知之而未果行、大臣難之而不敢發者,一曰:絕歲幣,二曰都金陵。臣聞今之所以待虜,以緡計者二百餘萬,以天下之大而為生靈社稷計,曾何二百餘萬之足雲,臣不為二百餘萬緡惜也。錢塘金陵俱在大江之南,而其形勢相去亦無幾矣,豈以為是數百里之遠而遽有強弱之辨哉!臣不為數百里計也。然而絕歲幣則財用未可以遽富,都金陵則中原未可以遽復,是三尺童子之所知,臣之區區以是為言者,蓋古之英雄撥亂之君,必先內有以作三軍之氣,外有以破敵人之心,故曰:“未戰,養其氣。”又曰:“先人有奪人之心”。今則不然:待敵則恃歡好於金帛之間,立國則借形勢于山湖之險,望實俱喪,莫此為甚。使吾內之三軍習知其上之人畏怯退避之如此,以為夷狄必不可敵,戰守必不可恃,雖有剛心勇氣亦銷鑠委靡而不振,臣不知緩急將誰使之戰哉!借使戰,其能必勝乎?外之中原民心以為朝廷置我於度外,謂吾無事則知自備而已,有事則將自救之不暇,向之袒臂疾呼而促逆亮之斃、為吾回響者,它日必無若是之捷也。如是則敵人將安意肆志而為吾患。今絕歲幣、都金陵,其形必至於戰。天下有戰形矣,然後三軍有所怒而思奮,中原有所恃而思亂,陛下間取其二百餘萬緡者以資吾養兵賞勞之費,豈不為朝廷之利乎!然此二者在今日未可遽行。臣觀虜人之情,玩吾之重戰,而所求未能充其欲,不過一二年必以戰而要我,苟因其要我而遂絕之,則彼亦將自沮,而權固在我矣。
議者必曰:“朝廷全盛時,西、北二虜亦不免於賂。今我有天下之半,而虜倍西、北之勢,雖欲不賂,得乎?”臣應之曰:“是趙之所以待秦也。”昔者秦攻邯鄲而去,趙將割六縣而與之和,虞卿曰:“秦之攻趙也,倦而歸乎?抑其力尚能進,且愛我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矣。”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力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資之,是助秦自攻也。”臣以為虞卿之所以謀趙者,是今日之勢也。且今日之勢,議者固以東晉自卑矣。求之於晉,彼亦何嘗退金陵、輸歲幣乎?
臣竊觀陛下聖文神武同符祖宗,必將凌跨漢唐、鞭笞異類,然後為稱,豈能鬱郁久居此者乎?臣願陛下酌古以御今,無惑於紛紜之論,則恢復之功可必其有成。
古人云:“謀及卿士,謀及庶人。”又曰:“作屋道邊,三年不成。”蓋謀貴眾、斷貴獨,惟陛下深察之。

守淮第五

臣聞用兵之道,無所不備則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則不必皆備。何則?精兵驍騎,十萬之屯,山峙雷動,其勢自雄,以此為備則其誰敢乘?離屯為十,屯不過萬,力寡氣沮,以此為備則備不足恃。此聚屯分屯之利害也。臣嘗觀兩淮之戰,皆以備多而力寡,兵懾而氣沮,奔走於不必守之地,而攖虜人遠斗之鋒,故十戰而九敗。其所以得畫江而守者,幸也。且今虜人之情,臣固以論之矣,要不過以戍兵而入寇,幸成功而無內禍;使之逾淮,將有民而擾之,有城而守之,則始足以為吾患。夫守江而喪淮,吳、陳、南唐之事可見也。且我入彼出,我出彼入,曠日持久,何事不生?曩者兀朮之將曰韓常,劉豫之相曰馮長寧者,皆嘗以是導之,詎知其他日之計終不出於此乎?故臣以為守淮之道,無懼其必來,當使之兵交而亟去;無幸其必去,當使之他日必不敢犯也。為是策者,在於彼能入吾之地,而不能得吾之戰;彼能攻吾之城,吾能出彼之地。然而非備寡力專則不能也。
且環淮為郡凡幾?為郡之屯又幾?退淮而江為重鎮,曰鄂渚、曰金陵、曰京口,以至於行都扈蹕之兵,其將皆有定營,其營皆有定數,此不可省也。環淮必欲皆備,則是以有限之兵而用無所不備之策。兵分勢弱,必不可以折其沖。以臣策之,不若聚兵為屯,以守為戰,庶乎虜來不足以為吾憂,而我進乃可以為彼患也。
聚兵之說如何?虜人之來,自淮而東必道楚以趣揚;自淮而西必道濠以趣真,與道壽以趣和;自荊襄而來,必道襄陽以趣荊。今吾擇精騎十萬,分屯于山陽、濠梁、襄陽三處,而於揚或和置一大府以督之。虜攻山陽,則堅壁勿戰,而虛盱眙高郵以餌之,使濠梁分其半與督府之兵橫擊之,或絕餉道,或要歸途。虜併力于山陽,則襄陽之師出唐、鄧以擾之。虜攻濠梁,則堅壁勿戰,而虛廬壽以餌之,使山陽分其半與督府之兵亦橫擊之。虜併力於濠梁,而襄陽之師亦然。虜攻襄陽,則堅壁勿戰,而虛郢復以餌之,虜無所獲,亦將聚淮北之兵以併力於此,我則以濠梁之兵制其歸,而山陽之兵自沐陽以擾沂海。此政所謂:不恃敵之不敢攻,而恃吾能攻彼之所必救也。
臣竊謂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矣。昔人用兵多出於此,故魏趙相攻,齊師救趙,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則魏兵釋趙而自救,齊師因大破之於桂陵後唐莊宗與梁相持於楊劉、德勝之間,蓋嘗蹙而不勝,其後用郭崇韜之策,七日入汴而梁亡。兵家形勢,從古已然。議者必曰:“我如擣虛以進,彼亦將調兵以拒進;遇其實未見其虛。”是大不然。彼沿邊為守,其兵不過數萬,既已屯於三城之沖,其餘不容復多。兵少而力不足,未能當我全師者,又非其所慮也。又況彼縱得淮,而民不服,且有江為之阻,則猶未足以為利。我得中原,而簞壺迎降,民心自固,且將不為吾守乎?如此則在我者甚堅,而在彼者甚瑕。全吾所甚堅,攻彼所甚瑕,此臣所謂兵交而必亟去,兵去而不敢復犯者此也。嗚呼!安得斯人而與之論天下之哉!

屯田第六

趙充國論備邊之計曰:“湟中積穀三百萬斛則羌人不敢動。”李廣武為成安君謀曰:“要其輜重,十日不至,則二將之頭可致者。”此言用兵制勝以糧為先,轉餉給軍以通為利也。必欲使糧足而餉無間絕之憂,惟屯田為善。而屯田蓋亦難行:國家經畫,於今幾年,而曾未睹夫實效者,所以驅而使之耕者非其人,所以為之任其責者非其吏,故利未十百而害已千萬矣。名曰屯田,其實重費以斂怨也。何以言之?市井無賴小人,為其懶而不事事,而迫於饑寒,故甘捐軀于軍伍,以就衣食而苟閒縱,一旦警急,擐甲操戈以當矢石,其心固偃然自分曰:“向者吾無事而幸飽暖於官,今焉官有事而責死力於我。”且戰勝猶有累資補秩之望,故安之而不辭;今遽而使之屯田,是則無事而不免耕耘之苦,有事而又履夫攻守之危,彼必曰:“吾能耕以食,豈不能從富民租佃以為生,而輕失身於黥戮?上驅我於萬死,豈不能捐榖帛以養我,而重役我以辛勤?”不平之氣無所發泄,再畎畝則邀奪民田、脅掠酒肉,以肆無稽,踐行陣則呼憤扼腕、疾視長上,而不可為用。且曰:“吾自耕自食,官何用我焉。”是誠未睹夫享成之利也。魯莽滅裂,徒費糧種,只見有害,未聞獲利,此未為策之善。
如臣之說則曰:向者之兵怠惰而不盡力,向者之吏苟且而應故事。不如籍歸正軍民厘為保伍,則歸正不厘務官擢為長貳,使之專董其事。且彼自虜中被簽而來,耒耨之事蓋所素習。且其生同鄉井,其情相得,上令下從,不至生事。惟官為之計其閒田頃畝之數、與夫歸正軍民之目,土人以占之田不更動搖,以重驚擾。歸正之人家給百畝而分為二等;為之兵者,田之所以盡以予之;危之民者,十分稅一則以為凶荒賑濟之儲。室廬、器具、糧種之法一切遵舊,使得植桑麻、蓄雞豚,以為歲時伏臘婚嫁之資。彼必忘其流徙,便於生養。無事則長貳為勸農之官,有事則長貳為主兵之將,許其理為資考,久於其任,使得悉心於教勸。而委守臣監司核其勞績,奏與遷秩而不限舉主。人熟不更相勸勉以赴功名之會哉。且今歸正軍民散在江淮,而此方之人例以異壤視之。不幸而主將亦以其歸正,則求自釋於廟堂,又痛事行跡,愈不加恤。間有挾不平,出怨語,重典已縶其足矣。所謂小名目者仰俸給為話,胥吏沮抑,何嘗以時得?嗚呼!此誠可憫也,誠非朝廷所以懷誘中原忠義之術也。
聞之曰:“因其不足而利之,利未四、五而恩逾九、十。”此正屯田非特為國家便,而且亦為歸正軍民之福。議者必曰:“歸正之人常懷異心,群而聚之,慮復生變。”是大不然也。且和親之後沿江歸正軍民,官吏失所以撫摩之惠,相扳北歸者莫計,當時邊吏亦皆聽之而莫為制,此豈獨歸正軍人之罪?今之留者既少安矣,更為屯田以處之,則人有常產而上無重斂,彼何苦叛去以甘虜人橫暴之誅求哉!若又曰:“恐其竊發”,且人惟不自聊賴乃攮奪以苟生,誠豐沃矣!何苦如是?飢者易為食,必不然也。誠使果耳,疏而遠之於江外,不猶愈於聚乎內而重驚擾乎?且天下之事,逆慮其害而不敢求其利,亦不可言智矣。
蓋今所謂御前諸軍者,待之素厚而仰之素優,故驕。驕則不可復使,此甚易曉也。若夫州郡之卒異於是。彼非天子爪牙之故,可以勞之而不怨,而其大半出於農桑失業之徒,故狎於野而不怨。往年嘗獵其丁壯勁勇者為一軍矣,臣以為可輩徒此軍,視歸正軍民之數倍而發之,使阡陌相連,廬舍相望,並耕乎兩淮之間。彼其名素賤,必不敢倨視歸正軍民而媒怨;而歸正軍民視之,猶江南之兵也,亦必有所忌而不敢逞。勢足以禁歸正軍民之變,力足以禁屯田之利,計有出於此者乎?
昔商之頑民相率為亂,周公不誅而遷之洛邑,曰:“商之臣工,乃湎於酒,勿庸殺之,姑惟教之。”其後康王畢公,又曰:“不臧厥臧,民罔攸勸。”始則遷其頑而教之,終則擇其善而用之。聖人治天下未嘗絕物固如此。今歸正軍人聚於兩淮而屯田以居之,核其勞績而祿秩以誘之,內以節冗食之費,外以省轉餉之勞,以銷桀驁之變,此正周人待商民之法,秦使人自為戰之術,而井田兵農之遺制也。況皆吾舊赤子,非如商民在周之有異念,術而使之,天下豈有不濟之事哉!

致勇第七

臣聞行陣無死命之士則將雖勇而戰不能必勝,邊陲無死事之將則相雖賢而功不能必成。將驕卒惰,無事則已,有事而其弊猶耳,則望賊先遁,臨敵遂奔,幾何而不敗國家事。人君責成於宰相,宰相身任乎天下,可不有以深探其情而逆為之處乎!蓋人莫不重死,惟有以致其勇,則惰者奮、驕者聳,而死有所不敢避。嗚呼!此正鼓舞天下之至術也。致之如何?曰:“將帥之情與士卒之情異,而所以致之之術亦不可得而同。”和則?致將帥之勇在於均任而投其所忌,貴爵而激其所慕;致士卒之勇,在於寡使而紓其不平,素賞而恤其已亡。臣請得而備陳之:
今之天下,其弊在於儒臣不知兵而武臣有以要其上,故閫外之事朝廷所知者勝與負而已,所謂當進而退、可攻而守者,則朝廷有不及知也。彼其意蓋曰:“平時清要,儒臣任之;一旦擾攘,而使我履矢石!吾且幸富貴矣。豈不能逡巡自愛而留賊以固位乎!”向者淮上之師有遷延而避虜者,是其事也。臣今欲乞朝廷於文臣之中擇其廉重通敏者,每軍置參謀一員,使之得以陪計議、觀形勢而不相統攝。非如唐所謂監軍之比。彼為將者心有所忌,而文臣亦因之識行陣、諳戰守,緩急均可以備邊城之寄;而將帥臨敵,有可進而攻之之便,彼知縉紳之士亦識兵家利害,必不敢依違養賊以自封而遺國家之患。此之謂均任而投其所忌。
凡人之情,未得志則冒死以求富貴,已得志則保富貴而重其生。古人論御將者以才之大小為辨,謂御大才者如養騏驥,御小才者如養鷹犬。然今之將帥豈皆其才大者,要之飽則飛去亦有如鷹者焉!向者虹縣海道之師,有得一邑、破數艦而遽以節鉞,使相與之者,是其事也。臣欲乞朝廷靳重爵命,齊量其功,等第而予之。非謂無予之謂,徐以予之,且欲使之常釁釁然,有歆慕未足之意以要其後效。而戒諭文吏,非有節制相臨者必以資級為禮,予左選人均,無使如正使遙郡者間有趨伏堂下之辱,如唐以金紫而執役之類。彼被介冑者知一爵一命之可重,而朝廷無左右選貴賤之別,則亦矜持奮勵、盡心於朝廷而希尊容之寵。此之謂貴爵而激其所慕。
營幕之間飽暖有不充,而主將歌舞無休時,鋒鏑之下肝腦不敢保,而主將雍容於帳中,此亦危且勩矣。而平時又不予之休息以養其力,至使於舁土運甓以營私室而肆鞭韃,彼之心懷憤挾怨,惟恐天下之無事、以求所謂快意肆志者而邀其上,誰肯挺身效命以求勝敵哉!兵法曰:“視卒如愛子”,故古之賢將有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而分勞苦。臣今欲乞朝廷明敕將帥,自教閱外,非修營治柵、名公家事者不得私有役使,以收士卒之心。此之謂寡使而紓其不平。
人莫不惡死,亦莫不有父母妻孥之愛,冒萬死、幸一生,所謂奇功斬獲者有一資半級之望,朝廷較其毫釐而裁抑之,賞定而付之于軍,則胥吏軋之、主將邀之,不得利不與。敵去師捷,主將享大富貴,而士卒有一命又復沮格如此,不幸而死,妻離子散,香火蕭然,萬事瓦解;未死者見之,誰不生心?兵法曰:“軍賞不逾時”,而古之賢將蓋有為士卒裹創恤孤者。臣今欲乞朝廷遇有賞命,特與差官攜至軍中,呼名給付;而死事之家,申敕主將曲加撫勞,以結士卒之歡。此之謂速賞而恤其已亡。如此則驕者化而為銳,惰者化而為力。有不守矣,守之而無不固;有不攻矣,攻之而無不克。
凡茲數事,非有難行重費,朝廷何惜而不舉、已收將卒他日之用哉!臣竊觀陛下向嘗訓百官以寵武臣,隆恩數以優戰伐,是誠有意於激勵將卒矣,然其間尚有行之而未及詳,已行而旋復弛之事。欲望陛下察臣所以得於行伍之說如此,而明付之宰相,使之審處而力行之,庶幾有以得上下之歡心,而急難不至於誤國,此實天下之至計也。

防微第八

古之為國者,其慮敵深,其防患密。故常不吝爵賞以籠絡天下智勇辯力之士,而不欲一夫有憂愁怨懟亡聊不平之心以敗吾事。蓋人之有智勇辯力者,士皆天民之秀傑者,類不肯自己,苛大而不得見用於世,小而又饑寒於其身,則其求逞之志果於毀名敗節,凡可以紓忿充欲者無所不至矣。是以敵國相持,勝負未決;一夫不平,輸情於敵,則吾之所忌彼知而投之,吾之所長彼習而用之;投吾所忌,用吾所長,是殆益敵資而遺敵勝耳,不可不察。傳曰:“謹備於其外,患生於其內。”正聖人所以深致意而庸人以為不足慮也。
昔者,楚公子巫臣嘗教吳乘車射御,而吳得以逞。漢中行說嘗教單于無愛漢物,而漢有匈奴之憂。史傳所載,此類甚多。臣之為今日慮者,非以匹夫去就可以為朝廷重輕,蓋以為泄吾之機足以增虜人之頡頏耳。何則?科舉不足以盡籠天下之士,而爵賞亦不足以盡縻歸附之人,與夫逋寇窮民之無所歸、茹冤抱恨之無所泄者,天下亦不能盡無,竊計其中亦有傑然自異而不徇小節者矣,彼將甘心俯首、守死於吾土地乎?抑亦壞垣越柵而求釋於他域乎?是未可知也。臣之為是說者,非欲以聳陛下之聽而行己之言,蓋亦有見焉耳。請試言其大者:
逆亮之南寇也,海道舟楫則平江之匠實為之;淮南惟秋之防,而盛夏入寇,則無錫之士實惎之;克敵弓弩虜兵所不支,今已為之;殿司之兵比他卒為驕,今已知之。此數者豈小事哉!如聞皆其非歸之人、叛軍之長教之使然。且歸正軍民,或激於忠義,或迫於虐政,故相扳來歸,其心誠有所慕也,前此陛下嘗許以不遣矣。自去年以來,虜人間以文牒請索,朝廷亦時有曲從,其間有知詩書識義分者,如解元振輩,上章請留,陛下既已旌賞之矣。若俗所謂泗州王等輩既行之後,得之道理,皆言陰通偽地,教其親戚訴諸虜庭移牒來請,此必其心有所不樂於朝廷者。若此槽雖(兄+辱)䢆無能,累千百萬舉發以歸之固不足恤,然人之度量相越、智愚不同,或其中亦有所謂傑然自異者。患生所忽,漸不可長。臣願陛下廣含弘之量,開言事之路,許之陳說利害,官其可采,以收拾江南之士;明昭有司,時散俸廩,以優恤歸明歸正之人。外而敕州縣吏,使之蠲除科斂,平亭獄訟,以抒其逃死蓄憤無所伸訴之心。其歸正軍民,或有再索而猶言願行者,此必陰通偽地,情不可測。朝廷既無負於此輩,而猶反覆若是,陛下赫然誅其一、二,亦可以絕其奸望。不然,則縱之而不加制,玩之而不加恤,恐他日萬一有如先朝張源、吳昊之西奔,近日施宜生之北走,或能馴致邊陲意外之擾,不可不加意焉!
臣聞之:魯公甫文伯死,有婦人自殺於房者二人,其母聞之不哭,曰:“孔子賢人也。逐於魯而是人不隨,今死而婦人為自殺,是必於其長者薄、於其婦人厚。”議者曰:“從母之言則是為賢母,從妻之言則不免為妒妻。”今臣之論歸正歸明軍民,誠恐不悅臣之說者以臣為妒妻也。惟陛下深察之。

久任第九

臣聞天下無難能不可為之事,而有能為必可成之人。人誠能也,任之不專則不可以有成。故孟子曰:“五穀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稊稗。”何則?事有操縱自我,而謀之已審,則一舉而可以遂成;事有服叛在人,而謀之雖審,亦必持久而後可就。蓋自古夷狄為中國患,彼皆有爭勝之心,聖人方調兵以正天誅,任宰相以責成功,非如政刑禮樂發之自己,收之亦自己之易也。朝而用兵,夕而遂勝,公卿大夫交口歸之,曰:“此宰相之賢也。”明日而臨敵,後日而聞不利,則群起而媒孽之,曰:“宰相不足與折衝也。”乍賢乍佞,其說不一,於是人君亦不能自信,欲求之立事,難矣哉!
臣讀史,嘗竊深加越句踐漢高祖之能任人,而種、蠡、良、平之能處事:驟而勝,遽而敗,皆不足以動其心,而信之專,期之成,皆如其所料也。觀夫公稽之棲,五年而吳伐齊,虛可乘也,種、蠡如不聞;又四年,吳伐齊,虛可乘也,種、蠡反發兵助之;又二年,吳伐齊不勝,而種、蠡始襲破之,可以取之,種、蠡不取;又九年而始一舉滅之。蓋歷二十又三年,而句踐未嘗以為遲而奪其權。豐沛之興,秦二年,漢敗於薛;漢元年,高帝厄於鴻門;又二年釁於彭城;又三年,困於滎陽;又五年不利於夏南。良、平何嘗一日不從之計議,然未免於齟齬者,蓋歷五年而始蹶項立劉,高帝亦未嘗以為疏而奪其權。誠以一勝一敗兵家常勢,懲敗狃勝,非策之上。故古之人君,其信任大臣也,不間於讒說;其圖回大功也,不恤於小節;所以能責難能不可為之事於能為必可成之人而收其效也。虜人為朝廷患,如病疽焉。病根不去,終不可以為身安。然其決之也,必加炷刃,則痛亟而無後悔;而其銷之也,止於傅餌,則痛遲而終為大患。病而用醫,不一其言,至炷刃方施而傳餌移之,傅餌未幾而炷刃奪之;病不已而乃咎醫。吁!亦自惑也。且御戎有二道,惟和與戰。和固非常策,然太上皇帝用秦檜一十九年而無異論者,太上皇帝信之之篤而秦檜守之之堅也。今日之事,以和為可以安,而臣不敢必其盟之可保;以為戰為不可講,而臣亦不敢必其兵之可休。惟陛下推至誠,疏讒慝,以天下之事盡付之宰相,使得優遊無疑以悉力於圖回,則可和與戰之機宰相其任之矣。
唐人視相府如傳舍,其所成者果何事?淮蔡之功,裴度用而李師道遣刺客以緩師,高霞寓敗而錢微蕭俛以為言,憲宗信之深、任之篤,令狐楚之罷為中舍,李逢吉之出為節度,皆以沮謀而見疏。故君以斷、臣以忠,而能成中興之功。而頃者張浚雖未有大捷,亦未至大敗,符離一挫,召還揆路,遂以罪去,恐非越句踐、漢高帝、唐憲宗所以任宰相之道。非特此也,內而戶部出納之源,外而全曹總司之計,與夫邊郡守臣、屯戍守將,皆非朝夕可以責其成功者。臣願陛下要成功於宰相,而使宰相責成功於計臣、守將,俾其各得專於職治,而以祿秩旌其勞績,不必輕移遽遷,則人無苟且之心,樂於奮激以自見其才。一網既舉,眾目自張,天下之事猶有不辦者,臣不敢信其然也。

詳戰第十

臣聞鴟梟不鳴,要非祥禽;狼不噬,要非仁獸。此虜人吳未動而臣固將以論戰。何則?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然後兩國可恃以定盟,而生靈可恃以弭兵。今彼嘗有詐我之情,而我亦有虞彼之備,一詐一虞,謂天下不至於戰者,惑也。明知天下之必戰,則出兵以攻人與坐而待人之攻也,孰為利?戰人之地與退而自戰其地者,孰為得?均之不免於戰,莫若先出兵以戰人之地,此固天下之至權、兵家之上策而微臣之所以敢妄論也。
詳戰之說奈何?詳其所戰之地也。兵法有九地,皆因地而為之勢。不詳其地、不知其勢者謂之“浪戰”。故地有險易、有輕重。先其易者,險有所不攻;破其重者,輕有所不取。今日中原之地,其形易、其勢重者,果安在哉?曰:山東是也。不得山東則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則中原不可復。此定勢,非臆說也。古人謂用兵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身則首尾俱應。臣竊笑之,夫擊其尾則首應、擊其身則首尾俱應,固也;若擊其首則死矣,尾雖應,其庸有濟乎?方今山東者,虜人之首,而京洛關陜則其身其尾也。由泰山而北,不千二百里而至燕,燕者虜人之巢穴也。自河失故道,河朔無濁流之阻,所謂千二百里者從枕席上過師也。山東之民勁勇而喜亂,虜人有事常先窮山東之民,天下有變而山東亦常首天下之禍。至其所謂備邊之兵,較之他處,山東號為簡略。且其地於燕為近,而其民素喜亂,彼方窮其民、簡其備,豈真識天下之勢也哉。今夫二人相搏,痛其心則手足無強力;兩陣相持,噪其營則士卒無斗心。固臣以為兵出沭陽〔海州屬縣〕則山東指日可下,山東已下則河朔必望風而震,河朔已震則燕山者臣將使之塞南門而守。請試言其說:
虜人列屯置戍,自淮陽以西,至於汧隴〔海州防禦去處,故此不論〕,雜女真、渤海、契丹之兵不滿十萬。關中、洛陽、京師三處,彼以為形勢最重之地。防之為甚深,備之不甚密,可因其為重,大為之名以信之。揚兵於川蜀,則曰:“關隴秦漢故都,百二之險。吾不可以不爭。”揚兵於襄陽,則曰:“洛陽吾祖宗陵寢之舊,廢祀久矣,吾不可以不取。”揚兵於淮西,則曰:“京師吾宗廟社稷基本於此,吾不可以不復。”多為旌旗金鼓之形,佯為志在必取之勢,已震關中,又駭洛陽;以駭洛陽,又聲京師。彼見吾形、忌吾勢,必以十萬之兵而聚三地,且沿邊郡縣亦必皆守而後可,是謂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如此則燕山之衛兵、山東之戶民〔女真山東之屯田者不滿三萬,此兵不俱可用。〕、中原之簽軍,精甲銳兵必舉以至,吾乃以形聳之使不得遽去,以勢留之使不得遂休,則山東之地固虛邑也。山東雖虛,切計青、密、沂、海之兵猶有數千,我以沿海戰艦馳突於登萊沂密淄淮之境,彼數千兵者盡分於屯守矣。山東誠虛,盜賊必起,吾誘群盜之兵使之潰裂皿出;而陛下徐擇一驍將,以兵五萬,步騎相半,鼓形而前,不三日而至兗鄆之郊,臣不知山東諸郡將誰為王師敵哉!山東已定,則休士秣馬,號召忠義,教以戰守,然後傳檄河朔諸郡,徐以兵躡其後,此乃韓信所以破趙而舉燕也。天下之人知王師恢復之意堅,虜人破滅之形著,則契丹諸國如窩斡、鷓巴之事必有相軋而起者。此臣所以使燕山塞南門而守也。彼虜人三路備邊之兵將北歸以自衛耶?吾已制其歸路,彼又虞淮西、襄陽、川蜀之兵,未可釋而去也。抑為戰與守耶?腹心已潰,人自解體,吾又半途出其背而夾擊之。當此之時,陛下築城而降其兵亦可;驅而之北,反用其鋒亦可;縱之使歸,不虞,而後擊之亦可。臣知天下不足定也。
然海道與三路之兵,將不必皆勇,士不必皆銳。蓋臣將以海道三路之兵為正,而以山東為奇;奇者以強,正者以弱;弱者牽制之師,而強者必取之兵也。古之用兵者,唐太宗其知此矣,嘗曰:“吾觀行陣形勢,每戰必使弱常遇強、強常遇弱。敵遇吾弱,追奔不過數十百步;吾擊敵弱,常突出自背反攻之,以是必勝。”然此特太宗用之於一陣間耳。臣以為天下之勢,避實擊虛,不過如是。苟曰不然,以將驅堅悉銳由三路以進,寸攮尺取為恢復之謀,則吾兵為虜弱久矣,驟而用之未嘗不敗。近日符離之戰是也。假設陛下一舉而取京洛,再舉而復關陝,彼將南絕大河下燕薊之甲,東於泗水漕山東之粟,陛下之將帥誰與守此?曩者三京之役是也。借能守之,則河北猶未病;河北未病,則雌雄猶未決也。以是策之,陛下其知之矣。
昔韓信請於高祖,願以三萬人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而西會於滎陽。耿弇言於光武,欲先定漁陽,取涿郡,還收富平,而東下齊。皆越人之都而謀人之國,二子不以為難能,而高祖光武不以為可疑,卒藉之以取天下者,見之明而策之熟也。由今觀之,使高祖光武不信其言,則二子未免為狂。何者?落落而難合也。如臣之論,焉知不有謂臣為狂者乎!雖然,臣又有一說焉。為陛下終言之:
臣前所謂兵出山東則山東之民必叛虜以為我應,是不戰而可定也。議者必曰:“辛巳之歲,山東之變已大矣,然終無一人為朝廷守尺寸土以基中興者,何也?”臣之說曰:“北方郡縣,可使為兵者皆鋤犁之民,可使以用此兵而成事者,非軍府之黥卒則縣邑之弓兵也。”何則?鋤犁之民,寡謀而易聚,懼敗而輕敵,使之堅戰而持久則敗矣。若夫黥卒之與弓兵,彼皆居行伍,走官府,皆知指呼號令之不可犯,而為之長者更戰守,其部曲亦稔熟於其賞罰進退之權。建炎之初,如孔彥舟、李成輩,殺長吏,驅良民,膠固而不散者皆此輩也。然辛巳之歲何以不變?曰:“東北之俗尚氣而恥下人。當是時,耿京王友直輩奮臂隴畝,已先之而起,彼不肯俯首聽命以為農夫下,故寧攖城而守,以須王師而自為功也。”臣常揣量此曹間有豪傑可與立事者,然虜人薄之而不以戰,自非土木之興築、官吏之呵衛,皆不復用。彼其思一旦之變以逞夫平昔悒快勇悍之氣,抑甚於鋤犁之民。然而計深慮遠,非見王師則未肯輕發。陛下誠以兵入其境,彼將開門迎降,惟恐後耳。得民而可以使之將,得城而可以使之守,非於此焉擇之,未見其可也。故臣於詳戰之未而備論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