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是漢以後歷代政府為取得軍隊給養或稅糧由政府直接組織經營的一種農業集體耕作制度。屯田組織性強,耕地面積大,套用先進耕作方法,勞動生產率較高,財政收入率也較高。漢文帝時,“ (晁錯言) 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上從其言,募民徙塞下”(《漢書·爰盎晁錯傳》)。這是邊疆屯田的開始。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在西域屯田,“吏卒五六萬人”,設定屯田校尉進行管理。東漢建武四年 (28年) 冬,“ (馬) 援以三輔地曠土沃,而所將賓客猥多,乃上書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許之”( 《 後漢書 · 馬援傳》)。這是內地屯田的開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屯田
- 外文名:wasteland
- 起源:秦漢以前
- 形式:在官地上進行開墾耕作
引證釋義,歷史概況,起源,屯田制,員外郎,相關資料,相關詞語,
引證釋義
屯田 讀音:屯(tún zhūn)田(tián)
《漢書·西域傳下·渠犁》:“自 武帝 初通 西域 ,置校尉,屯田 渠犁 。”
續範亭《如是我聞》詩:“農場馬場造紙廠,屯田牧畜兼工業。”
(2).指屯田者所耕之田。
《元典章新集·戶部·職田》:“將屯田、營田、職田一體科徵。”參閱《文獻通考·田賦七》。
(3).專司屯田的機構和官員。
清宋翔鳳《樂府餘論》:“以 屯田 一生精力在是,不似 東坡 輩以餘力為之也。”
鄭文焯《大鶴山人詞論》:“ 屯田 , 北宋 專家,其高處不減 清真 。”
姚錫鈞 《論詩絕句》:“ 屯田 才調托微波, 蘇子 深情歷劫磨。”
歷史概況
金、元以來,屯田的地域分布發生了變化。金政府於駐軍所在地分撥田土,兵士屯種自給,屯田由是遍及內地和邊陲。元朝幅員遼闊,各衛、行省,皆立屯田。明代繼承元代的軍戶制度,軍戶子孫世代為兵,作戰而外,平時屯種。
屯田有時又被稱為營田,原意是屯田以兵,營田以民。實際上,歷代不少營田也常使用士兵,即使是民屯,也多採用軍事編制,所生產的糧食主要也是供軍需。歷代屯田規模不一。漢武帝在黃河河套以至河西張掖、酒泉一帶有屯墾戍卒60萬人。唐代屯田主要在遼東至隴右的北方邊界,有5萬頃左右。明代達於極盛,約64萬餘頃。清代除保留漕運屯田外,只在蒙古、新疆和西南苗疆設有若干屯田,屯田制度進入尾聲。屯田是強制人們耕種官地。曹魏、元、明的屯田兵有特殊的軍籍,世襲服役,地位比較卑下;漢、唐、宋的屯田兵只是編入軍隊的民戶,身份與屯民及普通百姓無何差異 。
剝削形式大體有3種:
①勞役地租。多是屯官給工具、種子,集體勞作,收穫除供屯戶食用外,全部交官。唐、宋屯田多屬此類。明、清的漕運屯田,也是一種勞役地租。
③定額實物租。西漢在西北的屯墾,每畝租4斗。北魏民屯,一夫繳糧60斛。明初,遼東每軍限田50畝,租15石。清嘉慶間,伊犁屯田每兵每年交糧13石。
屯田保證了邊防軍的糧餉需要,對於開拓邊疆和鞏固邊防有積極作用。又因集中較多人力、物力,可以興修較大的水利工程,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但屯田的成績與歷代屯田的政策密切相關。大致說來,凡是設定屯田的朝代,在建立初期,屯田成績比較顯著,隨著封建統治者日趨腐朽,剝削日益加重,屯田勞動者大批死亡或逃散,倖存者怠工,屯田也就逐漸變質瓦解。
起源
屯田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糧食養兵,但是這個好處別人也不會看不到,到時候諸侯們紛紛效仿,那么只會造成戰役的規模加大,戰爭死亡的人數更多。
戰爭中,糧食,是征戰的物質基礎。要保證糧草供應,發展農業生產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同時,在中國古代,一些戰爭,往往持續時間很長,甚至能夠陸陸續續的達到幾十年。為了這種曠日持久的戰爭能夠得到長期而穩定的糧食生產供應,更有必要建立一定形式的糧食生產基地。而這種糧食生產基地,最好建在距離交戰區域不遠的地方,這樣才能夠保證因為僱傭民夫搬運糧食而導致損耗在路上的糧食減少。而這種方法,就是屯田。
屯田並非曹操首創,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屯田這一措施的出現:
秦代以前,每次戰爭持續的時間都不長,所以也就無需建立糧食生產後勤基地。秦始皇與匈奴交戰的時候,最先遇到這個問題。“始皇帝使蒙恬將十萬之眾,北擊胡,悉此河南地,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徒適戍以充之。”這可以說是屯田的前身。
漢文帝時候,北方匈奴國力強盛,時常侵犯過界,騷擾當地居民,皇上徵調軍隊進行抵禦。晁錯認為讓士卒輪流戍邊,不是長久之計。上書漢文帝,主張才用招募之法,有計畫的移民,發展邊疆地區的生產,把衛國和保家聯繫在一起,並且規定了具體的實施步驟:
首先,把向國家捐獻糧食獲得爵位的那些所得糧食用於邊防屯墾事業,其次,選擇水草豐茂的邊地作為移民地點,並且在哪裡修築城堡;再次;政府負責修築房舍,供給必要的農具、種子,配備醫生和巫師等等。
漢文帝採納了晁錯的意見,下令移民充實邊防,有效的阻止了匈奴的入侵。
漢宣帝時候,西北羌人發動武裝叛亂,進犯過境,攻占城鎮,殘害百姓。年逾七十的西漢名將趙充國毛遂自薦,親自掛帥出征,平定叛亂。趙充國在對糧食輜重等後勤保障狀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後,決定在邊塞屯田,有效的平息了匈奴勾結在一起的羌人武裝叛亂。這不僅是在國庫空虛、財政緊張時,節省了大量軍費開支、徭役勞作等,而且加強了邊防建設,增加了物資儲備,提高了禦敵應變能力,既開源又節流,有效地保障了國家安全,一舉數得。以一萬多名軍士,開墾田地兩千餘頃,“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谷,威德並行。”西羌的五萬軍隊,竟然被趙充國陸陸續續消滅了四萬六千餘人。到了最後,趙充國總結了著名的“留四便宜十二事”,即屯田的十二好處,成為反映我國屯田制度的重要文獻。
——引用自精靈語《三國考·論文部》
屯田制
國家強制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徵收一定數額田租。淵源於西漢,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西漢前元十一年(前 169),漢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農民戍邊屯田,漢武帝調發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當時屯田主要集中於西、北部邊陲,主要方式為軍屯,且規模不大。東漢末年,戰爭連年不斷,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糧食短缺,形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建安元年(196),曹操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今河南許昌)附近進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無主和荒蕪的土地。勞動力、耕牛、農具是鎮壓黃巾起義中擄獲的,有一部分勞動力號稱為招募其實是被迫而來的。據說當年屯田收穫穀物百萬斛,緩解了社會矛盾。“於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併群賊,克平天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魏書》)。曹魏屯田有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每 50 人為 1 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屯田農民不得隨便離開屯田。軍屯以士兵屯日,60 人為1 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曹魏屯田對安置流民,開墾荒地,恢復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曹操統一北方創造了物質條件。但屯田制的剝削較重,屯田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則更加艱苦。三國時期,吳、蜀也都實行過屯田,只是規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曹魏後期,屯田剝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達官 8 民 2 的程度,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斷被門閥豪族所侵占,於是屯田制逐漸破壞了。鹹熙元年(264)政府宣布廢除民屯。兵屯雖然繼續存在,但作用已經不大了。
員外郎
東漢末年曹操接受其部下棗祗的屯田建議,設“典農中郎將”,招募百姓屯田許昌城下。晉代於尚書省設屯田曹。唐在尚書省工部設屯田郎中1員,秩從五品上,屯田員外郎1員,秩從六品上。其職掌是: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屯田郎中雖為尚書省工部四司之一,但久已有名無實,各地軍事區域進行屯田時,皆由各地長官主持。宋在工部下亦設屯田司,置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屯田、營田、職田、學田、官莊之政令及其租入種刈,興修給納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於工部內設屯田司,置郎中1人(正五品),員外郎1人(從五品),掌屯種、抽分、薪炭、夫役、墳塋之事。凡軍馬守鎮之處,有轉運不給,則設屯以益守備。清代亦在工部設屯田司,掌修陵寢工事,及辦理王公百官墳塋之事。大祭祀時供薪炭,並檢督匠役,審核海葦煤課。其官名雖沿舊,但與魏晉之屯田郎中之職掌已完全不同。
相關資料
隋代屯田的歷史作用及其限制
新疆歷史上的屯田
屯田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也是新疆歷史上的大事。凡講中國歷史和新疆歷史,都繞不開屯田。屯田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提到的“聖田”。但是,屯田被大規模地開展起來,則是在西漢(公元前206-公元9年)時期,西域的屯田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 歷代西域屯田
西域最早的屯田,是漢武帝於公元前101年開設的渠犁屯田,其規模不大,目的不是為了屯戍,只是為了給出使的漢朝使者提供糧食。後來就有了屬於屯戍性質的屯田。漢昭帝時,渠犁屯田進一步擴大到相鄰的輪台,還增加了伊循(若羌縣境內)屯田。漢宣帝為了完成統一西域的大業,開始屯田車師前部地區,公元前60年統一西域以後,西漢又在比胥鞬、赤谷城屯田。
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中原和西域的關係時斷時續,史稱“三絕三通”,所以,東漢的西域屯田從規模、時間、作用上都不如西漢。但是,東漢的西域屯田仍然在統一和治理西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曾先後在伊吾盧、車師前部的柳中和高昌壁、車師後部的金滿和且固城、樓蘭以及南疆一些地區進行了屯田。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1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長期分裂割據的時代。但是,即使如此,在那個時代的凡是經營西域的內地各個王朝也大都在西域實行過屯田。比如,曹魏、西晉、前涼諸政權都曾先後在樓蘭、高昌兩地屯田,北涼也曾在高昌屯田。這些屯田區成為諸王朝掌控西域政局的重要支柱。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西域屯田獲得重大發展的時期。唐太宗在公元640年消滅麴氏高昌國的當年,就在高昌地區設立屯田。此後,隨著唐朝統一西域全境,屯田區也隨之遍布於天山南北。《唐六典》中記載了西域屯田區的分布的規模:“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一屯是50頃,各屯合計2800頃。中晚唐後逐漸荒廢。
元朝(公元1271-1368年)雖然是本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人建立的中央王朝,但是在治理西域的上一樣秉承了歷代中央政府進行屯田的做法。元朝在別失八里、?"鄽、斡端等地設立屯田,始終直接和應對戰事聯繫在一起,成為元朝打擊由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組成的西北叛王聯盟的一支有力武器。
清朝(公元1644-1911年)的新疆屯田,在墾田規模、屯墾人數、屯田形式、分布地域上都達到了新疆歷史之最。就時間而言分為三個階段:(一)、清朝統一新疆之前的時期。康熙、雍正兩朝,清朝為應對與當時掌控著天山南北的準噶爾部的戰事,在新疆東部的哈密、巴里坤、吐魯番設立屯田點。(二)、1759年,清朝統一新疆之後的近百年時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在統一的大背景下,屯田點迅速擴展到天山南北。屯田的形式,也由以往歷代以軍屯為主的單一形式,發展到兵屯(綠營兵屯田和八旗兵屯田)、民屯、回屯(維吾爾人屯田)和遣屯等多種形式。(三)、1884年新疆建省以後。當清軍收復新疆時,面對因長期內亂和浩罕、沙俄的入侵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的嚴重破壞及人口大量流失的局面,清朝政府決定以招收流亡、興辦民屯為恢復經濟的主要手段,民屯為建省後新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西域屯田的作用
對於屯田的作用,自漢代以降的歷朝歷代,有許多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學識淵博的學者給予了肯定的評價,不少現代歷史學者在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後,也給出了中肯、積極的結論。然而,近些年來,也有一雜音來質疑屯田的作用,將目光聚焦於屯田帶來的某些負麵點上,將其無限誇大。在新疆歷史上的屯田問題上,也隨之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嚴格說來,這些聲音是不具備多少歷史感的。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正確解讀和評估新疆歷史上的屯田呢?
首先,如果沒有屯田,歷代中央王朝統一西域的進程是難以實現的。西域地處祖國西陲,距內地路途遙遠,而以古代有限的技術水平,要想支持一支大軍從關內進入西域並耗費一定時間來完成軍事任務,從後勤如糧食保障上講,具有許多今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比如,公元前89年,漢武帝曾經派漢軍攻打投靠匈奴的車師,事後漢武帝自己評論這場戰役時說道:“漢軍破城,食至多,然而士卒自載不足以竟師(回師),強者盡食畜產,羸弱者道死數千人。”可見,如果不是事先在西域設立屯田點以儲備軍需,是很難一氣呵成地統一西域的。
其次,如果沒有屯田,西域的社會穩定是難以保持的。西域的地理特點是,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往往被沙漠、戈壁分割成一塊塊相互隔絕的綠洲,這造成了西域特有的政治格局,即各大綠洲往往會形成多個彼此不相統屬的政治勢力。在中央政府沒有統一西域前,它們往往相互攻伐,內亂不斷,給當地各族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正是有了中央王朝的駐軍,才確保了各城郭之間的安寧。而中央駐軍所需的一切物資,又幾乎全部依靠屯田來提供。
再次,屯田極大地節省了物資消耗。屯田是一種有組織的生產行為,其主要產品就是糧食。但是,我們要說的是,屯田的目的不是為了聚財,而是為了消費。這裡所講的節省物資消耗,是指因為有了屯田,就可以避免由內地向西域長途運輸物資帶來的巨大消耗。在古代的運載工具和道路狀況的條件下,長途運輸的物資消耗是巨大的。不論是在西域派軍駐守,還是在派兵從內地到西域展開軍事行動,都需要有巨大的物資支持,而消耗這些物資的主體,不是軍隊本身而是運輸物資的民夫。據學者研究漢簡得出的結論,漢代從關中運糧到河西走廊西部,每運到1石糧食,路途消耗的糧食竟多達10石,若要到西域,則會消耗更多。史書中對這種情況有很多記載,比如《漢書·主父偃傳》就稱:“起於黃腄、琅玡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而在西域當地開展屯田,且耕且戰,即完成了戍邊的任務,又自己解決了軍糧,節省了因長途運輸帶來的巨大消耗,也減輕了百姓的徭役負擔。
最後,屯田是新疆開發史上的重要篇章,對新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謂開發,即是指人對環境的利用、改造。屯田對於開發新疆有著諸多貢獻,概括起來分為兩大方面:一、開闢洪荒、拓墾農田、興修水利、修建城郭。歷史上新疆的屯田,都是拓荒開闢新的農田,這些地區大多都是以前沒有人煙的洪荒之地。開闢新墾區,需要在一定時期內組織起大量有技術的勞動力。而西域當地的各城郭,由於人口少、財力有限、技術不足,很難開發這些地區。而朝廷的軍隊,則可以解決這些難題。這些新辟的墾區,很多都成了後世各族居民的聚居區。二、傳播了漢地先進的生產技術。歷代朝廷為了使屯田獲得成功,都會有組織地將內地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運用到屯田區中,這就為先進技術傳入新疆提供了平台。實際上,如代田法、耦耕等眾多農業生產技術都是通過屯田傳播到西域的。又因為屯戍區還有自己的手工業者、醫生等各行各業的人員,所以,屯田區也是這些技術傳播到西域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