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1888年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創刊的出版物)

美國國家地理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於1888年10月,它由美國的一家非盈利科學教育組織——“美國國家地理協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創辦。在大多數讀者眼中,《國家地理》雜誌意味著權威、科學性、準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書。該雜誌每年發行12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國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黃色框線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註冊商標。雜誌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準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該刊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

早在20世紀初期,國家地理雜誌即已經開始使用一些當時罕見的彩色照片。2013年10月,《國家地理》迎來了創刊125周年紀念,10月號為特別紀念號。國家地理雜誌近千分之一的選片率雖然顯得苛刻,但一大批充滿理想和浪漫主義的優秀攝影師、記者在這裡誕生,而那些有靈魂有激情的作品則往往代表了一種標準。

2015年11月新聞集團主席默多克旗下的21世紀福克斯公司宣布收購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意味該學會旗下《國家地理雜誌》將易主,收購之後便對其進行大規模裁員。自2019年起,雜誌的控股權由迪士尼公司持有。

當地時間2023年6月28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宣布自2024年起停止在美國報刊亭出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地理
  • 外文名:National Geographic
  • 語種:英文
  • 類別:地理、科學、歷史、自然
  • 主辦單位:美國國家地理協會
  • 創刊時間:1888年10月
  • 出版周期:月刊
  • 國內刊號:53-1204/K(華夏地理
  • 國際刊號:0027-9358
  • 郵發代號:80-465(華夏地理)
  • 定價:20元(華夏地理)
  • 發行量:4,125,152
  • 主編:克里斯·約翰
辦刊歷史,雜誌內容,文章,圖片,地圖,歷任主編,產生背景,品牌戰略,品牌標識,跨媒體經營,品牌擴張,雜誌收購,辦刊成果,活動舉辦,語言版本,發行狀況,大規模裁員,2015年裁員,2023年裁員,

辦刊歷史

《國家地理》雜誌成立於1888年,起初是一份地理學術期刊,日後逐漸演變為最知名的流行地理雜誌之一,兼具學術的嚴謹與可讀性。在多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國家地理》都承擔起了重要的公共職責,比如冷戰期間,該雜誌就致力於對“鐵幕”之外的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狀況進行介紹,努力平衡公眾的認知。
雜誌的另一特色是經常提供高質量地圖。國家地理學會的地圖檔案曾經為美國聯邦政府所採用以彌補美國軍方地圖資源的不足。2001年國家地理髮布了一套8張CD的合集,內容包括從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雜誌地圖。雜誌訂閱者對這本雜誌的收藏愛好也是其與眾不同之處(大部分其他種類的舊雜誌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訂閱者也可以選擇全年合集購買。
1960年開始,《國家地理》 雜誌開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而在此之前封面只有文字。接下來的幾年,雜誌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樹葉飾紋。
1985年有一張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難民──一位用刺骨的綠眼看著鏡頭的年輕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後來變得非常著名。在美軍擊敗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國家地理雜誌第二次發起人力尋找她。2002年,普什圖族婦女Sharbat Gula被認出就是當年的那位女孩。
1995年,國家地理雜誌開始發行日文版,這也是第一個本地化版的國家地理。之後,國家地理的本地語言版本已經在全球大大擴展,包括:簡體中文、西班牙文希伯來文希臘文法文德文波蘭文、印度尼西亞文、韓文葡萄牙文、繁體中文、日文、捷克文、羅馬尼亞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蘭文瑞典文克羅地亞文。
中文環境中第一本國家地理雜誌的譯版,是在台灣發行,使用繁體中文編輯,創刊號是2001年1月號。
2007年以後在中國內地也可以買到《國家地理》雜誌,中國內地的《華夏地理》於2007年7月與《國家地理》雜誌建立了正式的著作權合作關係。(《華夏地理》在採用《國家地理》稿件的同時,保持一半內容為本土原創)
2009年,《國家地理》少兒版正式由學友園教育傳媒集團開始運營,2010年1月在國內上市
2015年,該雜誌完全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管理。
自2019年起,雜誌的控股權由迪士尼公司持有。
當地時間2023年6月28日,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解僱了最後一批專職撰稿人,還宣布自2024年起停止在美國報刊亭出售。
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
時 間
事 件
1888年1月13日
33名始創人在華盛頓特區的“宇宙俱樂部”聚會,組建“一個增進與傳播地理知識的學會”。
1888年10月
向200名會員寄出第一期《國家地理》雜誌
1890-91年
國家地理學會首次資助探險隊,對阿拉斯加聖伊萊亞斯山地區進行地圖測繪;發現加拿大最高峰洛根山。
1898年1月7日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出任國家地理學會總裁。
1903年2月
吉爾伯特·H·格羅夫納成為《國家地理》主編。
1905年1月
格羅夫納用整整11頁刊登西藏拉薩的照片。他本以為自己將因此被解職,不料卻得到學會成員的稱讚。
1906年7月
格羅夫納刊登了喬治·西羅斯三世首創的閃光燈拍攝夜景動物照片;兩名學會委員憤而辭職,指責雜誌正在變成一本“圖畫書”。
1909年4月6日
在國家地理學會資助下,羅伯特·E·波爾利和馬修·A·漢森首次到達北極。
1912-15年
在國家地理學會資助下,由海勒姆·賓漢領導的探險隊對秘魯安第斯山中印加王朝消失的山頂古城馬丘比丘進行發掘。
1920年
吉爾伯特·H·格羅夫納成為國家地理學會總裁(直至1954年)。
1926年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查爾斯·馬丁和科學家W·H·朗利首次拍出自然色彩的水下照片。
1929年11月29日
理察·E·伯德完成人類首次飛越南極的航行;從空中拍攝6萬平方英里的南極照片。
1930年
梅爾維爾·貝爾·格羅夫納首創刊登自然色彩的航拍照片。
1941年
國家地理學會向羅斯福總統和美國軍隊開放自己的照片、地圖和其他製圖資料庫,協助軍事行動。
1952年10月
雜誌開始刊登雅克-伊夫·庫斯托介紹海底世界的文章。
1956年8月
雜誌刊登大西洋中部海底2.5萬英尺的羅曼希海溝照片,是當時最深的海底攝影。
1959年9月
雜誌封面開始定期採用彩色照片。
1960年9月
《國家地理》報導路易絲·李基和瑪麗·李基發現年代超過175萬年的南方古猿。
1961年
簡·古道爾在國家地理學會資助下開始在坦尚尼亞的貢比河國家公園從事黑猩猩研究。
1962年2月
雜誌出版了第一期全彩雜誌。
1962年6月
約翰·格倫攜帶國家地理學會會旗完成美國首次繞地軌道飛行。
1963年5月
首批美國人在國家地理學會支持下登上珠穆朗瑪峰。
1965年
國家地理電視節目在CBS上首播,推出國家地理專題“美國人在珠峰”。
1967年
戴安·弗西在國家地理學會資助下開始對盧安達高山大猩猩進行長期研究。
1969年7月
阿波羅11號太空人將國家地理學會會旗帶上月球。
1975年
《國家地理世界》取代《校刊》雜誌成為國家地理的青少年出版物,1976年發行量已達130萬。
1979年4月
瑪麗·李基報告在坦尚尼亞一處河床的火山灰中發現距今360萬年的腳印,據信是現代人行動緩慢的祖先留下的。
1984年
海底考古學先驅喬治·F·巴斯在學會資助下,在南土耳其海域發現一艘3.4萬年前的沉船遺骸,其中有有史以來海底發現的最大一批青銅器時代貿易物品。
1984年
學會的旅行雜誌《國家地理旅行者》創刊。
1984年3月
《國家地理》封面上出現一張鷹的全息照片,這是全息照片在大發行量雜誌中首次使用。
1985年
國家地理學會在吉爾·格羅夫納的領導下推出“地理教育項目”,旨在改善學校系統內的地理教學。
1985年9月
羅伯特·D·巴拉德在國家地理學會宣布發現泰坦尼克。
1986年5月1日
斯蒂格爾國際極地探險隊的六名成員(包括一名女性)在1909年波爾利和漢森之後首次乘狗拉雪橇、無補給抵達南極。
1986年1月
資深副主編約瑟夫·加吉經過多年研究,報告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地點是在巴哈馬群島的薩馬納島。
1988年1月
國家地理學會慶祝自己的百年誕辰。
1988年12月
全息封面的百年紀念專刊專題討論“我們能否拯救這脆弱的地球?”
1989年1月
“國家地理小蜜蜂”首次舉辦。到第10年,每年有500萬學生參與。
1989年7月
整期雜誌為法國專題,慶祝法國大革命200周年。
1993年1月
芝加哥大學的保羅·塞利諾在學會總部宣布發現世界上最早的恐龍。
1995年4月
《國家地理》雜誌日文版開始出刊,是雜誌的首個地方語言版本。
1995年8月
“國家地理電視”成為獨立納稅的子公司。
1996年5月
在秘魯高山上發現的一具冰凍的印加女孩木乃伊在學會的探索堂首次展出,觀眾達到創紀錄的8.5萬人。
1996年6月
學會推出網站
1996年8月
整期雜誌集中關注墨西哥。
1997年7月
羅伯特·D·巴拉德在學會宣布在地中海海底發現八艘古代沉船。
1997年8月
古人類學家李·貝格爾介紹在南非發現有史以來最古老的現代人足跡。
1997年9月
“完全國家地理:《國家地理》雜誌108年”光碟推出。
1997年9月
國家地理國際頻道開播;到2002年7月,收視超過1.15億戶,在140個國家用23種語言播出。
1997年10月
《國家地理》雜誌西班牙語版在西班牙發刊。
1997年11月
《國家地理》雜誌拉美西班牙語版發刊。
1998年2月
《國家地理》雜誌義大利語版發刊。
1998年3月
探險項目委員會成立。第一年就出資約1百萬美元,用於對地球上一些最有魅力、少有人知的地點進行考察。
1998年4月
國家地理製作了自己第一部大幅面電影《埃及之謎》。
1998年5月
羅伯特·巴拉德在國家地理資助下對中途島進行考察,在太平洋下3英里多的海底發現美軍的二戰時期的“約克城”號航母。
1998年6月
國家地理宣布在中國發現有明顯羽毛的恐龍化石,進一步鞏固了恐龍與鳥類關係理論。
1998年6月
《國家地理》雜誌希伯來語版在以色列發刊。
1998年9月
學會向美國和加拿大贈送千禧紀念禮:每個學校一幅新版世界地圖。
1998年10月
《國家地理》雜誌希臘語版發刊。
1998年11月
保羅·塞利諾在學會宣布,在西非尼日共和國境內撒哈拉沙漠發現巨型食肉恐龍。這種叫做“似鱷龍”的食魚恐龍頭顱狀若鱷魚,指長盈尺。
1999年1月
伊恩·貝克領導的小組在西藏南部的藏布峽谷發現瀑布。這條19世紀以來傳說中的“隱身瀑布”落差115英尺,數百年來,門巴獵人們嚴守著它的秘密。
1999年3月
高海拔考古學家約安·雷恩哈德在世界上最高的考古發掘場所、阿根廷尤耶亞科山頂墓穴中發現三具冰凍木乃伊和精美的印加器物。
1999年4月
海洋生物學家希爾維亞·厄爾開始“可持續性海洋考察”的探索階段,這是國家地理學會一個為期5年的美國海洋保護區探索和記錄項目。
1999年4月
《國家地理探險》雜誌創刊。雜誌以國家地理學會遍布全球的探索家和探險家撰寫的獨家專稿為特色。
1999年6月
羅伯特·巴拉德領導的考察隊在東地中海發現兩艘古腓尼基沉船。
1999年9月
《國家地理》雜誌的法語、德語和波蘭語版發刊。
1999年11月
著名的山地攝影師/探險家布拉德福德·沃什伯恩宣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正式修正高度為29,035英尺(8,850米),比此前在1954年確定的高度高出7英尺。
1999年11月
古生物學家保羅·塞利諾在學會為一隻巨型素食恐龍揭幕,這隻叫做“泰鳩敦龍”的史前長頸恐龍重約20噸,長成有70英尺(21米)長。
1999年11月
羅伯特·巴拉德宣布,1999年7月的一次考察中發現支持7000年前黑海大洪水的證據。
2000年1月
《國家地理》雜誌韓語版發刊。
2000年4月
國家地理召集第一屆駐會探險家聚會,為新千年的探險事業重新規劃。他們是史蒂芬·安布羅斯、羅伯特·巴拉德、韋德·戴維斯、希爾維亞·厄爾、簡·古道爾、約安·雷恩哈德和保羅·塞利諾。
2000年4月
古斯塔夫斯·麥克勞德在《國家地理》的支持下首次完成了駕駛開放式駕駛倉飛機飛越北極的壯舉。
2000年5月
《國家地理》雜誌巴西葡萄牙語版發刊。
2000年8月
國家地理資助的考察小組使用先進的全球定位系統裝置,在秘魯的內瓦多-米斯密山中發現亞馬遜河源的精確位置。
2000年9月
《國家地理》雜誌的丹麥、瑞典、和挪威語版發刊。
2000年10月
《國家地理》雜誌第一期荷蘭語版出刊。
2000年11月
羅伯特·巴拉德宣布在黑海發現一隻保存完好的1500年前古木船。
2001年1月
進入21世紀,國家地理學會有新的目標:鼓勵人們更好保護地球。

雜誌內容

文章

在過去的幾年,《國家地理》雜誌的開篇文章總是涉及到環境,森林砍伐化學污染全球變暖瀕危物種,一系列的主題遠遠超過了地理探索的好奇心。雜誌發表的一些文章還重點涉及到歷史和新產品,新技術在當今社會中的套用,比如說一種金屬,基因技術,食物和農產品或者是新的考古發現。有時整個一期雜誌的焦點集中到一個國家之上(它的過去的文明,自然資源,或其他題目)。在最近的幾十年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還發行了其他的,主要關於其他主題的雜誌。
在冷戰時,該雜誌試圖扮演一種超於鐵幕的角色,向讀者提供關於一個國家的自然與人文的客觀均衡的觀點。雜誌在不同的地點印刷,其中包括德國的柏林奧地利蘇聯和中國,在關於美蘇太空競賽時,國家地理主要集中在當時的科學貢獻上而避免涉及同軍備競賽聯繫的核武庫的擴張。

圖片

除了那些關於眾人皆知的關於科技,歷史和介紹世界上人跡罕至的地方的文章外,雜誌還因為其印刷質量和圖片的標準得到了世界的公認,這也使得這本雜誌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夢想發布自己的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紀初期,國家地理已經開始使用一些當時很罕見的彩色照片了,儘管這種技術在當時還是很罕見的。在20世紀三十年代,路易斯·馬登(Luis Marden,生於1913年,卒於2003年)國家地理的撰稿人和攝影師說服雜誌允許攝影師們使用35毫米照相機用的電影膠片來代替當時普遍使用的大體積,三腳架的照相機。在1959年雜誌開始在其封面上發表照片,很快國家地理在其雜誌和官方網站中廣泛地使用了數碼照片。在以後的幾年中,雜誌決定保留其封面上的亮黃色框線而去掉橡樹葉飾紋和關於介紹本期內容的文字,以騰出地方來發表更大的照片。同其他的雜誌不同,國家地理經常被讀者經年收藏,從2006年起,國家地理參加了由超過18個國家參與的國際攝影競賽。
《國家地理》雜誌創建之初只是一本學術性很強的科學雜誌。從1979年起,該雜誌開始以地理為切入點,融入了新聞、生態、環境和人文等多種因素,成為大眾雜誌。此後,該雜誌照片水準一直很高,文字淺顯易懂,同時具有文學特質。 為追求圖片和文字質量,該雜誌不惜巨資投入。看過《國家地理》的人都知道,其上刊登的照片絕不是在一般雜誌中所能看到的,拍攝者往往需要親身前往常人難以到達的環境,以特殊手法進行拍攝。
例如,該雜誌的攝影師要近距離拍攝兇猛的野獸,或潛入深海。《國家地理》平均每年要拍攝和撰寫150個專題故事,為此,在世界各地的簽約攝影師旅行里程超過100萬英里,每個專題都需要耗費幾百個膠捲,每幅刊出的圖片,都是從上千張候選照片中選出來的。至於拍攝本身,甚至可以與拍電影相提並論。 1992年,為了在西伯利亞做深水拍攝,該雜誌的攝影師克里斯托夫把價值100萬美元、重達15噸的攝影器材運至貝加爾湖,總共動用了171個箱子,而最終只刊出6張照片。1995年,為拍攝一個關於恐龍的報導,攝影師皮奧斯和助手託運了42個箱子,僅託運費用就高達6位數。
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於2015年底發布了其精挑細選的幾幅2015年度最佳“每日美圖”,令人叫絕,包括裂縫的冰湖、女子水下與萬千水母合照、對鏡頭好奇的企鵝。

地圖

作為對文章的補充,國家地理有時還提供被介紹地區的地圖。國家地理學會的地圖曾經為美國聯邦政府所採用以彌補軍方地圖資源的不足。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白宮地圖室里地圖大部分是國家地理的地圖。國家地理歐洲地圖被收藏在倫敦溫斯頓·邱吉爾博物館裡,地圖上可以看到當時邱吉爾在由盟軍和蘇聯領導人劃分戰後歐洲參加的雅爾達會議上的標記。

歷任主編

姓名
在任時間
吉爾伯特·霍維·格羅夫納
1903年2月-1954年5月
約翰·奧利弗·拉·郭斯
1954年2月-1957年1月
梅爾維爾·貝爾·格羅夫納
1957年1月-1967年8月
弗雷德里克·G·沃斯堡
1967年8月-1970年10月
吉爾伯特·M·格羅夫納
1970年10月-1980年8月
維爾博·E·加內特
1980年8月-1990年4月
威廉格·雷夫斯
1990年4月-1994年12月
威廉·L·阿倫
1995年1月-2004年12月
克里斯·約翰斯
2005年1月-

產生背景

著名的黃色方框是《國家地理》在全球通行的標誌。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的兩名飛行員在執行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任務時,不幸被日軍擊中,他們的飛機被迫降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們萬分緊張地剛從殘破的飛機里鑽出來,一群膚色奇異的人就圍了上來,他們迅速地掏出了槍,但他們很快又輕鬆了下來。因為他們曾經在他們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過這個民族的介紹,它屬於他們的盟國——中國。
1929年《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梅納德·威廉斯(MaynardOwenWilliams)在給《國家地理》的主編葛羅夫納(GilbertH.Grosvenor)的信中這樣寫道:“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一個記者能夠通過照片和文字,帶領125萬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員和他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然後對他們說:儘管看吧,要不是因為我,你們無法看到這一切。”這一段話後來被《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廣為引用,並成為他們激情和驕傲的工作理由。
這兩個故事的價值在於,它形象地描述了《國家地理》所能給公眾帶來的一切:實用性。地理知識的價值,以及它被賦予的浪漫、激情。
《國家地理》由美國的一家非盈利科學教育組織——“國家地理協會”(NationalGeographicSociety)創辦,它的創辦人之一是電話的發明者貝爾(AlexanderGrahamBell)。它問世的時候正值人類歷史由於科技發明的巨大進步而揭開新的篇章之際。電話、電燈、汽車、飛機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驚奇,更是革命。誕生在這樣的時代似乎注定了它永遠追求革新的品質。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它的視角立足全球,從極地到內陸,從海底到月球,從草原森林中殘存的原始部落,到現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它不但記錄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記錄了一百多年來世界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的變遷,記錄了人類的夢想和追求。
發明家貝爾的貢獻並不僅僅在於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人類的交流,更在於他革新性的精神所帶來的意義。這同樣體現於對《國家地理》的影響上——他的兩項決定為《國家地理》奠定了日後發展的基礎:一是推行了會員制,將雜誌賣給每一位想入地理學會的人,買雜誌就是入學會、交會費,這為《國家地理》日後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創建了獨一無二的模式;二是大膽起用了只有23歲的年輕教師葛羅夫納。葛羅夫納上任後一改《國家地理》的傳統編輯模式,將版面三分之二的篇幅讓給圖片,精美絕倫的大圖片所造成的巨大視覺衝擊效果使它迅速引起讀者的關注,加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樸素的自然狀態,《國家地理》很快以它傲視全球的視角和廣闊的思維立足於競爭激烈的雜誌業。
發明家貝爾所倡導的革新精神為《國家地理》注入了永恆的活力。1910年,《國家地理》採用黑白與淡彩的照片和生動的插畫;30年代,《國家地理》開始使用萊卡相機柯達底片;1959年,《國家地理》固定用彩色照片製作封面,60年代,《國家地理》的領域開闢到了太空和海底世界。而到了70年代,雜誌的領導層則再次打破了堅持幾十年的傳統,率領雜誌邁向具有爭議性的領域,開始報導化學污染核能發電、非法野生動物買賣和人類演化等等課題。同時,唯美的風格又讓它顯得卓爾不凡。它對文字的要求同樣嚴格,它講究字字珠璣,強調文字與圖片的和諧。它注意帶給讀者的不僅是知識性,更是藝術感。創新而非迎合,唯美但絕不自賞,把握時代脈搏並具有一定的新聞性,這也使它吸引的不僅僅是自然的愛好者。
這種革新的精神同樣表現其所取得的巨大的商業成功。《國家地理》的會員制使它在全世界發展了上百萬的會員,它的核心品牌戰略使它的產品由期刊推廣到圖書、印刷品、圖片庫教育產品、地圖、電視節目、網站、CD-ROM電子產品乃至日用品,它的淡黃色方框和“NationalGeographic”的字樣被人們所熟知。這也使美國國家地理協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非盈利組織。它同時注重發行和國際化,在發行渠道的多元化和適應潮流的國際化方面都頗有建樹。儘管不斷有人強調“強勢媒體”的文化侵略性,但卻不能改變它日益擴張的勢頭——《國家地理》在全球的發行量已接近千萬。
世界各地的地理雜誌當然不只有《國家地理》,英國的《地理》雜誌、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德國地理雜誌《GEO》以及法國的《科學與生活》,都是倡導自然和人文的刊物,但由於地域性強的特點使得這些雜誌的讀者群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域之內。中國的地理雜誌近些年來得到迅速發展,最出名的當屬背靠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的《中國國家地理》。在2002年9月之後,《國家地理》與《時尚旅遊》雜誌的著作權合作,已經讓這個充滿魅力的黃色方框出現在了中國。
沒有人能否認《國家地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它一貫彰顯和堅持的革新與唯美,這是這本雜誌始終如一堅持的氣質。

品牌戰略

品牌標識

國家地理學會戰略第一條:“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創建統一的品牌形象,其次才是創建一個獨特的組織,加強產品在市場的獨特地位,產品的高質量等方面的內容。”《國家地理》雜誌企業戰略第一條也規定:“把《國家地理》雜誌的品牌向所有國家地理學會的產品(例如圖書、電視等)延伸,維持各產品在品牌形象上的統一性。”由此可見,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非常看重品牌的統一性。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所有產品都以《國家地理》雜誌這個核心品牌為基礎進行輻射,品牌統一為其獨有的黃色框線和“國家地理”的文字要素。學會要求所有印刷品的封面必須保留黃色框線,所在位置比較靈活,有的與《國家地理》雜誌同樣尺寸和位置,有的則縮小為不圈住任何內容的單純標誌。正是藉助這種統一的品牌形象,國家地理學會旗下的各種產品成功打開市場,並牢牢確立了《國家地理》這一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這個著名的黃色框線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品牌標誌,它是一本書的框線,更像打開外部世界的一扇美麗的窗戶,意味著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是打通人們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道。這個標誌簡潔明快、顏色醒目,便於讀者認知和記憶,準確地傳達了該雜誌的辦刊宗旨,而它與照片搭配而成的封面造型又成為了《國家地理》雜誌另一顯著特色。在擴散開來的越來越多不同膚色、說著不同語言的讀者心目中,這個獨特的黃色框線代表著冒險、激情、經典和質量。在該雜誌出版發行之初,學會就選擇用這樣一個黃色框線來強化其品牌。如今,時間過了100多年,在漫長的出版過程中,黃色框線成了世界著名的品牌標識,以及《國家地理》雜誌品牌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維持這個黃色框線也就成了該雜誌品牌維護的重要抉擇。
消費心理學角度分析,喜歡簡單是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一種認知習慣。這種對簡單的執著,使他們大多傾向於信任並選擇相對簡單、直接和有視覺衝擊力的品牌產品,而往往排斥複雜、多變和無品牌標識的普通產品。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正是遵循了這一規律,它那激情而經典的黃色框線簡單明了,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深刻的認知記憶,成為全球雜誌發行史上一個成功案例。黃色框線的品牌標識把它與其他競爭對手相區分,使讀者明顯感受到這份雜誌的與眾不同,由此而認定它是一本高品質的雜誌,從而在消費習慣上傾向於“這一個”而非其他。由此可見,在激烈的傳媒業、出版發行業的商戰中,大多數情況下,簡單比複雜好,減法比加法強,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和產品紛繁的時代,品牌戰略上的“簡單化思維”和“減法思維”往往取得出其不意的戰略效果。

跨媒體經營

什麼是品牌延伸?它是指將現有成功品牌套用到新產品上,用以縮短市場上消費者認同的時間,使新產品能夠迅速打開市場,很快為消費者識別和接受。品牌延伸性經營一直是《國家地理》經營計畫中的重點,其發展模式是“綜合品牌經營戰略”,即充分挖掘傳統媒體(如雜誌、有線電視)與新媒體(如網際網路)的有效資源,同時積極推出其他品牌產品以及相關服務。具體說,國家地理學會市場提供的產品有以下幾類:圖書、期刊、圖片庫教育產品、地圖、電視節目、網站和CD-ROM等電子產品,以及日用品和印刷出版物。所有這些產品都接受《國家地理》雜誌的品牌輻射,因而構成其核心品牌開發策略,即以《國家地理》雜誌為核心,向其他國家地理產品進行全面延伸。

品牌擴張

為拓寬市場以增加銷售額,《國家地理》雜誌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採取品牌擴張策略,向海外輸出著作權。《國家地理》雜誌創刊之初,當時的讀者只有該學會165名會員,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是使用英語在美國本土出版。以後,學會意識到品牌進行海外擴張的重要性,於是在鞏固美國本土發行量的基礎上積極對外延伸,發行了許多國際化的“本地文版”。1995年,《國家地理》雜誌在日本落地,出版發行了該雜誌的日文版。這是《國家地理》雜誌第一個本地文版,為其海外擴張策略鋪平了道路。時至今日,該雜誌用包括英語在內的20多種語言出版,其影響已從美國本土延伸到了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除《國家地理》雜誌本身外,國家地理學會創辦的子刊也進入其他國家的傳媒市常例如,在西班牙,旅行類雜誌市場競爭本極為激烈,可一當雜誌封面上出現“國家地理”字樣,立刻讓《國家地理·旅行家》從同類雜誌競爭中輕鬆勝出,成為該國最成功的旅遊雜誌。同時,《國家地理·旅行家》向以色列市場進軍,還與赫斯特、IDG兩家公司合作,授權中國《時尚》雜誌社出版了《時尚旅遊》。
可以認為,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品牌擴張策略相當成功。如,2003年2月,學會在匈牙利創刊了《國家地理·匈牙利版》,兩周之內首版12萬冊,其中90%由報刊亭銷售。除日文版屬於合資出版,其他的本地版大多授權某個合伙人出版,充分利用了當地的辦刊經驗、基礎設施和內容資源,許多合伙人還被授權出版帶有“國家地理”字樣的其他品牌產品。起初,《國家地理》雜誌的決策是,讓所有本地版保留本土英文版大部分原有內容,因此,在同樣的出版時間內,泰國丹麥葡萄牙等國的讀者可以獲取與英文版相同的信息。後來,該雜誌決策層調整了品牌擴張和出版發行思路,認為應該對雜誌英文版的內容進行選擇,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和該國市場的需求。這樣一來,《國家地理》雜誌在海外各國的本地版中分配了大約10%~5%的內容由該國編輯班子自己組織采寫,插入當地的一些新聞訊息、觀點和看法。此外,經與《國家地理》協商,各國本地版的封面也可以與原版有所不同。
在品牌海外擴張的過程中,由於經營環境和實際國情的差異,不同國家《國家地理》雜誌本地版採取了不同的經營模式。舉例說,日文版在征訂上選擇多種途徑,最初的訂閱費實行打折,行銷上採取小預算針對目標客群的策略,發行管道上依賴合作方自己;拉丁美洲版採用軟登入的新刊推出方式,也採用小預算的行銷策略,發行管道主要依賴報攤,有選擇地在人口情況相似的地區取得訂戶,價格採取中等水平,零售網點覆蓋充分;西班牙版推出時只在報攤零售,最初的鋪貨非常大,但價格採取低水平;德國版在推出時採用比競爭對手略低的價位,利用大型展會活動進行促銷以吸引訂戶,同時利用媒體廣告進行宣傳,發行策略上採用先報攤後訂戶的方式;韓國版發行時不主張利用分銷商,完全通過網路訂閱的方式,在價格上採取高價位。
總之,解析《國家地理》雜誌品牌戰略,我們可以認為,務實、靈活而有效的品牌戰略直接決定著雜誌的發行銷售及其未來發展。一方面,讀者喜歡品牌雜誌,因為簡單化的認知選擇使其能夠迅速獲得知識需求和審美愉悅;另一方面,廣告商偏愛品牌雜誌,因其可以從品牌雜誌與讀者群保持的良好互動關係中受益,即所謂的“光環效應”。其實,對任何行業尤其是雜誌出版業來說,品牌都極其重要。因為一個成功的品牌恰恰正是媒介重要的無形資產,而對品牌“本色”與“獨我”的價值追求,可以使該媒介贏得更多的忠實讀者,增強其社會影響力甚至歷史厚重感,並由此獲得現實可以預期的良性、互動之可持續贏利。

雜誌收購

2015年11月,新聞集團主席默多克旗下的21世紀福克斯公司,宣布收購美國國家地理學會。21世紀福克斯此次將花費7.25億美元(約合46.2億元人民幣)進行這次收購,這也意味著國家地理學會在之後就能坐擁總值超過10億美元的捐贈基金。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共有2000名員工,收購之後便進行大規模裁員,辭退180名員工,占員工總數的9%。
BuzzFeed新聞網站報導,“國家地理”旗下的雜誌、網站等一系列媒體資產均將被轉移到一個新公司旗下,21世紀福克斯將擁有該公司73%的股份,而原本的老東家,非盈利性質的國家地理學會則占有剩下27%的股份。
《國家地理》在雜誌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國家地理學會此次要出售的一系列資產中除了《國家地理》雜誌以外,還包括“國家地理工作室,相關的數字和社交媒體平台,旗下的書籍、地圖、兒童媒體產品,以及旅遊、娛樂、檔案、產品目錄和電子商務等方面的一系列業務”。
聲明還表示,這一由21世紀福克斯和國家地理學會共同合資組建的“國家地理集團”,雙方在董事會都有著平等的代表權,董事會主席將會每年定期更換,國家地理學會現任執行長加里·肯奈爾(Gary Knell)將擔任第一屆主席。

辦刊成果

活動舉辦

2021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一年一度的“最佳旅遊目的地”評選結果出爐!普洱景邁山成為中國唯一上榜目地的!
2022年9月3日,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華南首展在深圳開展。

語言版本

1995年國家地理開始發行日文版,這也是第一個本地化版的國家地理。《國家地理》以33種不同的語言全球發行:英語、保加利亞語、中文(含簡體、繁體版)、克羅地亞語捷克語丹麥語荷蘭語芬蘭語、法語、德語、希臘語、希伯來語、匈牙利語印度尼西亞語、義大利語、日文、朝鮮語挪威語波蘭語、兩種葡萄牙語版本、羅馬尼亞語俄文塞爾維亞語斯洛維尼亞語、兩種西班牙語版本、瑞典語、泰文、阿拉伯語土耳其語
2001年1月,台灣的大地文化發行繁體中文版,後因其母公司錦繡文化倒閉,2002年9月起改由秋雨印刷成立秋雨文化承接發行權,2006年11月起再改由海峽文化發行。2005年4月,印尼版開始在雅加達由格拉梅地亞馬加拉出版社(Gramedia Majalah)發行。2005年11月,保加利亞語版由薩諾瑪出版聯合公司(Sanoma Publishing Joint Venture)發行。2006年5月,斯洛維尼亞語版由羅庫斯(Rokus)出版公司發行。大陸的《華夏地理》在2007年7月經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與國家地理進行著作權合作,和全球32個版本同步刊出國家地理的內容。2006年11月,塞爾維亞語版由薩諾瑪出版聯合公司和格魯納亞爾(Gruner Jahr)出版公司聯合發行。2007年,希伯來語版正式在以色列發行。2010年10月,阿拉伯語版由阿布達比媒體公司出版發行。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員資格是唯一可以得到該雜誌的途徑,除了訂閱,其他世界不同的版本只能在報攤上才能買到。
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

發行狀況

據美國傳媒行業網站“Minonline”2012年9月25日報導,美國發行審計局發布了《國家地理》雜誌的綜合媒體報告。《國家地理》在2012年6月排名美國第7大出版物,同時也是通過綜合媒體報告來展示跨平台品牌審計數據的最大雜誌。當前,有7家消費類雜誌發布了綜合媒體報告。
發行審計局的《國家地理》綜合媒體報告顯示,《國家地理》雜誌總體品牌多種版本的審計數據(包含印刷發行量和電子發行量)為3090萬,總體包括主要版本如印刷版發行量、電子版本應用程式社交媒體、網站和NewsLetter,以及國際、全球和旅行者版本。
當地時間2023年6月29日,據CNN訊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解僱了最後一批專職撰稿人。有媒體披露的內部公告稱,2024年起該雜誌將不再以紙質版形式在美國報刊亭出售。

大規模裁員

2015年裁員

2015年11月,新聞集團主席默多克旗下的21世紀福克斯公司,月前宣布收購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意味該學會旗下《國家地理雜誌》將易主。這次合併將於本月中完成,至11月6日傳出辭退180名員工,相信是學會127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共有2000名員工,行政總裁克內爾4日以電郵向員工宣布裁員訊息。至11月6日已辭退180名員工,占員工總數的9%。由於現時處於整合階段,故有部分員工獲提供自願離職計畫
《國家地理雜誌》 主編在twitter披露,員工們全部在等候電話,逐一等候人事部的通知。已知有一名圖片編輯、一名網頁設計師及多名網頁部門的員工被辭退。在這次裁員行動中,被喻最賺錢的“國家地理頻道”的員工也在被裁之列。

2023年裁員

2023年7月2日訊息,最近國內網際網路上出現了大量關於“《國家地理》裁員停刊”的不準確訊息,特此聲明:
1.關於裁員:
只是英語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內容部門裁去19名內部全職作者,轉為外部簽約作者;國家地理的采編體系歷來主要依靠內部編輯+外部簽約作者的模式;不會影響英語版《國家地理》雜誌及跨媒體內容的輸出數量和品質;
2.關於停刊
只是停止英語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印刷版在美國報攤渠道的銷售,讀者仍然可以通過網路,郵寄等各種渠道訂閱印刷版及電子版雜誌;並不會影響目前英語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近180萬訂閱者的數量;國家地理是在144個國家同時出版,橫跨印刷/電視/新媒體/授權產品渠道的傳媒集團,美國報攤渠道停售印刷版並不會影響國家地理業務的照常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