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禮記·學記)

學記

禮記·學記一般指本詞條

《學記》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教育論文,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文獻。一般認為是中國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文章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比較系統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其文言簡意賅,喻辭生動,文勢流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學記
  • 作品別名:禮記·學記
  • 出處:《禮記》
  • 作者:樂正克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作品體裁散文
  • 字數:1229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評價,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學記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斅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以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發:發布。慮:謀劃。憲:法令。
2.謏(xiǎo):小,有聲音。
3.動:觸動,感動。
4.就賢體遠:親近賢能之士,體察疏遠之臣。
5.化:教化。
6.道:指儒家之道。
7.建國君民:建立邦國,治理民眾。
8.兌(yuè)命:《尚書·商書》中的一篇,今作悅命。兌,同“說”,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命, 《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內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布的政令。
9.念終始典於學:要自始至終學習先王法典。
10.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
11.雖:即使,雖然。嘉肴(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餚,用魚、肉做的菜。
12.弗:不。食:吃。旨:甘美。
1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
14.是故:所以。
15.困:困惑,不通,理解不了。
16.自反:反省自己。
17.自強(qiǎng):自我勉勵。強,勉勵。
18.教(jiào)學相長(zhǎng):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19.斅(xiào)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斅,一作“學”。
20.塾:私塾。
21.黨:五百家為黨。庠(xiáng):設在黨中的學校。
22.術(suì):通“遂”,一萬兩千五百家為遂。序:設在遂中的學校。
23.學:設在國中的太學。
24.比年:每年。
25.中年:隔一年。
26.一年:初入學一年之後。離經:明句讀。辨志:析經義。
27.敬業:專心學業,敬重師長。樂群:友善朋友,切磋共學。
28.博習:廣博學習。親師:親善師友。
29.論學:講論學說大義。取友:明白擇取友人。
30.知類:知義理事類。通達:通達無疑。
31.強立而不反:特立獨行,不違師教。強立,堅強的意志。
32.大學:聖賢之學或成人之學。大,讚美詞。
33.記:書名。前人之記,具體無可考。
34.蛾(yǐ):通“蟻”。術:學習,效法。
35.皮弁(biàn):天子或士的禮服。祭菜:以蘋藻之類祭先聖賢師。
36.宵雅:即小雅。肄(yì):誦習。
37.篋(qiè):竹箱。
38.孫:通“遜”,順,按次序。一說恭敬。
39.夏(jiǎ)楚:體罰學生用的木條。夏,山榎。楚,荊條。收:約束。威:儀容舉止。
40.卜:占卜。禘(dì):大祭。
41.觀而弗語:此言教師對學生應時時觀察而少丁寧告語。
42.幼者聽而弗問:此謂先生設席講學時,有疑而問,則由長者,幼者只聽勿問。
43.躐(liè):超越。
44.倫:綱要。
45.官先事:學為官者,先教以居官之事。
46.士先志:學為士者,先教以為士之志。
47.時教:適合於當時實際需要的教學。正業:正式的典籍。
48.退息:離開學校時。居學:始終遵循不渝的學說和思想。
49.操縵(màn):弦上的基本操作方法。
50.安弦:演奏樂章。
51.博依:博喻,比興之事。
52.安:理解,創作。
53.雜服:雜役,泛指灑掃、應對、事長、溫凊等種種禮儀規範。
54.不興:不喜歡。
55.藏:內心情志。修:修習不廢。
56.息:退息不輟。游:交遊不忘。
57.師輔:師長和朋友。
58.敬:專心。孫:通“遜”,順,按次序。務:力求。時敏:及時領悟。
59.厥(jué):其。修:學業成就。
60.呻(shēn)其占(chān)畢:眼看簡冊,念念有詞。占:通“覘”。
61.多其訊言:反覆地詢問。
62.及於數(cù):解釋很多很全面。數,繁密。
63.安:安於義理之真,真理解,化為自己的思想情感。
64.悖:悖謬,違背真理。
65.佛:通“拂”,拂逆。
66.隱其學:學術隱微而不顯揚。
67.去:遺忘,拋棄。
68.刑:通“型”,顯彰弘揚。
69.豫:預先防患。
70.時:及時,適時。
71.陵節:超越等級。孫:通“遜”,符合程式,循序漸進。
72.摩:揣摩,琢磨,取人之長。
73.扞(hàn)格:牴觸。勝:克服。
74.修:整治。
75.燕:玩、戲。逆:違背。
76.燕辟(pì):與壞朋友談論邪僻之事。辟,邪僻。
77.廢:失敗。
78.喻:曉喻,開導。
79.道(dǎo):通“導”,誘導。
80.強:勸勉,勉勵。
81.開:指示門徑。
82.和:融洽。
83.易:平易,不感困惑。
84.思:促進思考。
85.則:於。多:貪多求全,務為泛濫。
86.寡:孤陋寡聞,思路不開。
87.易:漫易輕忽。
88.止:故步自封。
89.心:心意,心情。
90.救:幫助克服。
91.長(zhǎng)善:培養、發揚學生的長處。
92.繼其志:繼承發揚其志趣。
93.約而達:簡約而顯達。
94.微而臧:含蓄而深長。
95.罕:少。
96.至學之難易:最高境界的難與易。
97.美惡:資質才能的差異。
98.博喻:針對學生個性實際採用多種教育方法。
99.三王:夏、商、周三朝的開國君主禹、湯、文、武王。四代:虞、夏、商、周。
100.嚴:尊敬,嚴肅。
101.道尊:師所傳之道才能受人尊重和相信。
102.不臣:不把他當作臣看待。
103.屍:古時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祭主。
104.大學之禮:太學裡面的禮法。
105.無北面:古時天子上朝面南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若天子到學校向老師請教,則面東,教師面西,不以臣子相待,以表示尊師重道。
106.庸之:歸功於他。
107.怨之:怨恨於他。
108.節目:木竹之關節,較堅硬。
109.說:同“悅”,愉悅。一說同“脫”,脫離。
110.從容:一舂(擊)一容,其聲方盡。
111.記問之學:只能背誦一些書本知識,並無心得。
112.聽語:待問而語之,根據學生的提問來解答。
113.舍之:調換這位老師。
114.良冶:好的陶瓷工。
115.為裘:縫製皮襖,片片相合。裘,皮襖。
116.良工:好的弓箭工。
117.箕:柳條曲成弓形。
118.始駕馬:幼馬開始訓練其駕車,套在車後跑,讓其養成習慣。
119.醜:比,相同。
120.五聲:宮、商、角、徵、羽五種音級。
121.五色:青、赤、黃、白、黑。
122.章:同“彰”,彰顯。
123.五官:耳、目、口、鼻、心。一說貌、言、視、聽、思。
124.治:作用,功能。
125.五服:表示血統親屬中親疏等級關係的喪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126.大德:最基本的道德。不官:不分職位高低,亦不決定於職位高低。
127.大道:事物的共同規律。器:具體的事物。
128.大信:最高境界的信用,均為無言之信,不必訴諸文字之約束。
129.大時:天地時令。齊:整齊劃一。
130.志於本:即指志於學。
131.先河而後海:意即在務本。
132.委:水的匯聚之所,歸宿。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思想得合法則,又能求自輔,這種人足以小有聲譽而不足以感動民眾;能親近賢能之人又體察疏遠之臣,這種人能感動民眾,卻不能改變民心。所以君子要想感化民心,改變風俗,就一定要從教育做起!
玉不雕琢不成器,人不學習不明道。為此,古代仁君聖王建邦立國,治理民眾,一定把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尚書·兌命篇》說:“必須自始至終學習先王法典。”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雖有美好的菜餚,不吃,就無法明白其滋味;雖有高明的道理,不學,就不懂得其好處。為此,只有努力學習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教導別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困難。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返回自身更努力地學習;懂得了困難,就能自我勉勵,加強學習。所以說,教育別人與自己學習是相互促進的。《兌命》說:“教,是學的一半。”就是這個意思。
古代教育,家族有塾,每黨有庠,每遂有序,天子都城及諸侯國都也都有學。每年有孩子入學,隔年考核一次。第一年,看離析句讀,辨析經義;第三年,看專心學業,親善朋友;第五年,看廣博學業,敬師愛友;第七年,看講論學說大義,明白擇友取人:這叫做“小成”。第九年,要求達到義理事類,通達無疑,特立獨行,不違師教:這叫做“大成”。那樣,才足以教化民眾,改變風俗;親近者心悅誠服,疏遠者懷念感恩:這叫“大學之道”。《記》中曾說:“螞蟻的幼子,從國小習銜泥築巢,終於累成小土堆。”就是這個意思。
大學入學之始,教以朝進天子及祭祀先聖先師的基本禮儀,從而培養謙虛恭敬之心;誦習《詩經·小雅》頭三篇,使學生體味君臣相互慰勉的心情;先生講學以擊鼓為號,發篋出書,培養學生恭敬劃一的良好習慣;設立鞭撲等具,為了樹立教育的威嚴,使學生嚴肅認真;未經夏季禘祭,天子、諸侯不視學考察,便於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優遊其情志;教師時時觀察學生而少丁寧告誡,是讓學生用心思考;先生設席講學,如有疑,應由年長者發問,而年幼者只聽而不問,這是為了體現學必循序漸進而不跳躍躐等。這七項,就是大學之教的基本步驟。《記》中有云:“凡是教學,學為官者,必先教以居官之事:學為士者,必先教以為士之志。”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最理想的教育是,在校按正當的典籍進行,離校後始終遵循不疑。這猶如不練習弦上操作手法就不能演奏琴瑟,不學習比興之法就不能作詩明志;不學習雜事就不能理解和實踐各種禮儀;同樣,不喜歡自己的學業,就不可能以學為榮。所以,君子對於學業,總是致力於情志的修養,技藝的修習,居處的嚴謹,交遊的端莊。做到了這些,就能專心於學而敬愛師長,親愛朋友而信守道義,因而即使離開他的老師和朋友也不會背離老師的教導。《兌命》說:“專心、漸進而又及時領悟,那他的學業就會有成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如今有些教師,只看著簡冊高誦長吟,又反覆設問,解釋繁密重複。這樣進修學業不顧學生是否理解領悟,教師要求學生不是真心誠意,教育學生不能盡其材質之長。那樣的教育已經違背情理,其要求必然產生違抗。如確是那樣,就必然使學術隱微而學生怨恨其師,苦於學業之難而沒有體會到學習的益處。這樣,即使學完畢業,其遺忘拋棄一定很快。教育的不顯彰不發展,其原因就在於此吧?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禁止於發生之前,這叫預防;當需要教學時教育,這叫及時;教學不超越等級次序,這叫循序;相互觀察,取人之長,這叫觀摩。這四個方面,就是教育所以興旺的原因。
事情已經發生,然後予以禁止,勢必心懷牴觸而不能承受;時機已過然後學習,必然艱苦加倍而難以收效;施教雜亂而不講次序,勢必學業壞而不能成功;獨學無友,不能切磋,勢必孤陋寡聞,學業難進;結成朋黨,相互隱私護短,必然違背師教;行為邪僻,品行不端,必然是荒廢學業,玷辱學說。這六個方面,就是教育衰敗的原因。
君子既懂得了教育所以興旺的原因,又明白了教育所以衰敗的原因,然後就可以做老師了。君子的教育,是引導而不強拉,勉勵而不挫傷,啟發而不說盡。引導而不強拉,師生之間就融洽;鼓勵而不挫傷,學生就會感到容易接受;啟發而不說完,就能促進學生思考。師生和諧,學有信心而又促進思考,可以說是很完善的教育了。
學生往往有四種失誤,老師必須明了。人們求學明道,有的人失於貪多求全,有些人失於孤陋寡聞,有些人失於輕忽隨便,有的人失於固步自封。這四種情況,各人的心情是不同的。教師只有明白學生的心意,然後才能補救他的不足。教育,也就是培養、發揚學生的長處,而補救、避免學生的短處。
善於唱歌的人,能讓人情不自禁地學著唱;善於教育的人,也能使人自願主動地學著他的志趣。教師的言語,簡約而意義顯達,含蓄而情意深長,設譬不多而意義明白,這樣,就能讓人繼承其志趣。
君子只有懂得最高境界的難與易、美與醜,然後才能廣喻博曉;能廣喻博曉,然後才能做老師;能做老師,然後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然後才能做君王。所以,學為人師就是學為人君。為此,選擇老師不可不慎重。古《記》說:“虞夏商周三王四代所以至治就在於重視師道。”說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教育最根本的道理,難在尊敬老師。因為,只有敬重老師,才能確信老師所傳之道;只有確信老師所傳之道,才能使庶民百姓都重視教育。為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君王不把臣下看作臣下的有兩種人:一是當此臣擔任祭祀之代受祭者的時候,就不把他看作臣下;二是此臣是老師,就不把他看作臣下。大學的禮法是:即使對天子講學,老師不居北面臣位,而居面西之主位,而天子居賓位,這就是為了表示對老師的敬重。
善於學習的人,老師輕鬆而效果加倍,而又歸功於老師;不善學習的人,老師辛苦而效果減半,而又怨恨於老師。善於提問的人,總是像攻治竹木,先治容易的地方,然後攻治關節處。經過長久努力,就能相互愉悅地解決疑難。不善提問的人與此相反。善於回答別人提問的,好像撞鐘,撞得重則聲音大些,撞得輕則聲音小些,就在不慌不忙中解決了疑難。不善於回答的則相反。這些都是進德修業的基本原則。
僅能記誦雜說而未能創新發揮的人,不能擔任教師。這種人,必待學生髮問而依問為說,就是說了仍不能讓學生明白和領悟。對這種教師,辭退是應該的。
陶瓷工的孩子,常做用獸皮拼合的遊戲;制弓工的孩子,常做用柳枝曲成弓形的玩具。訓練小馬拉車,與大馬拉車順序相反,讓小馬在車後跟著跑。君子觀察這些生活現象就可有志於教學了。
自古以來,教與學都必須運用歸類比較、綜合分析的方法。譬如,鼓聲並不屬於宮商五音之一,但沒有鼓聲五音就不能和諧協調;水色並不分紅黃藍黑,但沒有水則五色無法彰顯;學問本身並不確指視聽言貌思,但不學則五官難以得正;老師對人倫而言,並不屬於哪一服,但如沒有老師教導,則人倫親疏難以用喪服顯示。
君子說:“最基本的德行不分職位高低,最高的理論不受形器限制,最大的信用不必文字約束,天地時令萬物生死消長不可能整齊劃一。深刻體察這些道理,就能使人努力務本,有志於學了。”從前三王五帝祭祀名山大川,總是先祭河後祭海,因為河是海的本源,海是河的歸宿。這就叫做務本。

創作背景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其成書年代大約為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據郭沫若考證,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顧樹森支持郭沫若的說法,認為“《學記》是寫作於戰國後期而為樂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繼承思孟一派的觀點而從性善出發的,可能是孟軻弟子樂正克所作”。高時良也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學記》是“戰國時期的作品,具體時間在戰國後期。它的作者當是樂正克,因為,第一,樂正克是孟軻的得意門生,受孟軻思想薰陶較深。第二,樂正氏亦師承曾參,‘樂正子言吾聞諸曾子也’。第三,樂正本是學官,《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學官後裔論教育,有其家學淵源”。
不過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可能是荀子儒學派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學記》作者是誰已難於查考。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學記》全文共1229個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內容相當豐富、精闢、深刻,是中國先秦時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學記》是以《大學》為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為其哲學基礎的。其內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師生關係、教師問題等方面。
《學記》專門對教育與政治的關係、學制、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等有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概括和理論上的闡述,含有豐富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與作用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貫思想,把教育作為實施政治,進行社會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學記》一開篇就用格言式的優美語言論述了教育的目的與作用。
《學記》開篇指出,自古以來,凡是有作為的統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僅僅依靠發布政令、求賢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統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會秩序,形成良風美俗,從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須發展社會教化,通過社會教育手段,提高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自覺來實現。另外,人雖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經過努力學習,就無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這就像一塊美玉一樣,質地雖美,但不經過仔細地雕琢,就不能成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諳此理,他們在建設國家,統治人民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使其優先發展。
《學記》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語言闡發了教育在移風易俗和建國君民中的作用,強調了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的目的,從而把教育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密切相聯,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二、教育制度與內容
《學記》在強調教育的作用,闡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時,規劃了學校教育制度,提倡建立嚴格的學校考核制度。
首先,《學記》規劃了教育體系。《學記》主張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機構中建立不同等級的學校,在中央建立國立大學和國小以形成縱橫交錯的教育網路,塾、庠、序、學就是設在家、黨、術、國的學校,這樣構成了完整的學校系統,便於實施政教合一的管理職能。這一主張對中國古代教育體制的形成影響極大,漢代以後,逐漸形成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並立的教育體制。其次,《學記》提出了確立學年編制的構想。《學記》以國都設立的大學為模式,提出了學年的構想。文中談到了大學的修業年限和時間安排,把大學的教育劃分為“小成”和“大成”兩個階段。“小成”階段學習年限為七年四級,“大成”階段為二年一級。這是古代學校教育中最早的關於年級制的構想。
《學記》提倡大學必須建立嚴格的成績考核制度,平時的小考要經常進行,大的成績考核要每隔一年進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須有明確的標準。大學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學,大的成績考核每隔一年進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學生”離經辨志”,即給經書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學習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業樂群”;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夠做到“博習親師”;第七年考察其“論學取友”的能力,符合標準的,叫“小成”;再過二年即九年考察學生能否做到“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即對知識能融匯貫通,其思想和行為皆能堅實不移,符合標準的就叫“大成”。
《學記》指出,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員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畢,不要到學校里來視察和考核學生的學業成績,以使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按自己的志趣從容地學習。這種天子視學制度後來被繼承下來,成為中國封建教育制度的優良傳統。
《學記》中對教育內容的論述有多處。從巨觀上講,“人不學,不知道”“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道”是教學的內容,也正是教學內容所必須反映的根本,如“離經辨志”(析句分段)、“敬業樂群”(專心學業,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博習親師”(知識廣博,親近老師)、“論學取友”(研究學問的本領和識別朋友的能力),最後達到觸類旁通,聞一知十,政治上成熟,立場堅定不移,即“化民移俗”。所敬之業所論之學所博習的知識應包括課內的正課樂、詩、禮,又包括課外的“操縵”“博依”“雜服”。這些內容既注重學生品德的培養,又蘊含著豐富的美育成分,顯然源出於孔子。作為“正業”,即孔子所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作為“居學”,即孔子所云“游於藝”,最後歸結為“志於道”。
由此可見,《學記》所提倡的教育制度與內具有循序漸進,智德並重的特點,反映了中國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傳統。
三、教育原則與方法
《學記》總結先秦以來教育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從指出問題為切入點,提出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和應該採用的方法。
《學記》指出當時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所謂“呻其佔畢”就是教師只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而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多其訊言”就是只煩瑣地提問,一味地教訓、灌輸,而不注意學生主動精神的培養;“及其數進而不顧其安”的意思就是在教學過程,教師只顧趕速度,搶時間而不考慮學生接受能力;“使人不由其誠”的意思是教學只從教育者的願望出發,而不考慮學生的內心需要;“教人不盡其材”是指教師不考慮學生在個性及才能上的差異,教學一刀切,沒有因材施教。這幾大弊端對教學工作的危害極大,它導致學生討厭學習和怨恨教師,把學習當成是痛苦的事情,而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這樣雖然表面上看學生是每天都在學習,但卻在學業上沒有獲得實質性的進步,即使勉強結束了學業,也會很快遺忘掉。
為了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記》論述了“教之所由興”和“教之所由廢”的道理,提出了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與方法,即“預時孫摩”四條重要教學原則。一、“預”,就是預防為主的原則。《學記》提倡“禁於未發”,即當學生的壞思想、壞毛病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實踐證明改造舊的要比塑造新的艱難得多,正如《學記》所言,“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所以無論是文化知識的教學,還是道德品質的養成,都應堅持預防為主,塑造為主,改造為輔的原則。二、“時”,就是“當其可”,是及時施教的原則。《學記》要求教學必須把握住恰當的時機,及時施教。這具體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青少年要適時入學,在最佳的學習年齡入學讀書,莫失良機;二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住施教的關鍵時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當學生對知識有強烈渴求的時候,給予及時點化。否則,錯過了學習的最佳年齡,錯過了形成某種心理品質的關鍵期,“勤苦而難成”。三、“孫”,就是“不凌節而施”,即循序漸進的原則。《學記》強調“學不躐等”,其主要意思:一是必須考慮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即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二是遵循科學知識內部的邏輯系統進行教學,否則“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四、“摩”,就是“相觀而善”的原則。《學記》強調師友之間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長補短,在集體的研討、爭鳴、競爭中藉助集體的力量共同進步。否則,如果一個人孤獨地學習,脫離集體環境拒絕學友的幫助而閉門造車,必然造成“孤陋而寡聞”的窘態。但是,擇友又必須要慎重,如果與不三不四的人結交,不僅不能達到“相觀而善”的目的,反而還會違背師長的教誨,甚至荒廢了學業,正所謂“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學記》對中國教育史,也是對世界教育史的最大貢獻還在於它首次提出了長善救失、臧息相輔的教學原則,繼承和發展了孔子以來倡導的啟發誘導,即善喻的教學原則。
長善救失原則:《學記》指出在四個方面的缺點或失誤,或貪多嚼不爛;或知識面太窄,片面專精;或避重就輕;或淺嘗輒止,畏難而退。這四種缺點是由於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做為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心理差異,做揚長避短,補偏救弊的工作,促進學生的正常發展。
臧息相輔原則:《學記》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處理好正課學習與業餘愛好之間的關係,使正課學習有主攻方向,業餘愛好廣泛多樣,而且使業餘愛好有助於正課的學習。它指出業餘愛好即“居學”可以輔助正課學習,因為如果課外不彈奏各種樂器,課內就不能熟練地學習琴瑟;課外不學習歌詠,不吟詠雜詩,課內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詩經》;課外不練習灑掃應對進退這些雜事,課內就不能很好地學習禮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堂學習與業餘愛好之間的關係,使正課學習,即“藏”有主攻方向,學有所成(修);業餘愛好,即“息”活潑多樣,饒有興致,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張弛有節、嚴肅活潑的愉快過程。
啟發誘導,即善喻原則:《學記》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雙邊共同活動的過程,這是從教必須遵循的指導性原則。它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啟發誘導。引導學生卻不要硬牽著他們的鼻子走,這樣才能使師生之間和悅相親;對學生嚴格要求,但卻不要壓抑其個性與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學習雖有壓力但卻容易達到目標,不至於“苦其難而不知其益”;引導學生打開思路,但不要急於提供現成的答案,才能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這是《學記》對孔子啟發誘導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四、教學管理與教師
《學記》提出了學校管理的具體措施,首先特別重視大學的入學教育和對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學記》把入學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開始,要求在開學當天,王子率領文武百官親臨學宮,參加典禮,用新鮮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聖先師,以表示尊師重道之意。開學典禮結束後,新生入學首先學習的內容是《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和《皇皇者華》三首君臣宴樂的詩。這是為了告訴學生,大學教育是培養政府官員的,上了大學就是”官其始也”,就等於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如何才能做一名忠於君王、勤政愛民的好官。入學教育結束之後,進行日常教學工作。教學過程中有一定的訓誡儀式。上課時,學生只有聽到鼓聲才能打開書篋取書,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待學業的嚴肅認真的態度。教師上課之前應準備好懲罰學生的教鞭(即”夏楚”),目的是嚴肅課堂紀律,使學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廢了學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正確引導,但不要指手畫腳說得太多,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餘地,讓學生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培養強烈的求知慾和自學能力。年幼的學生要注意多聽少問,依循由淺及深的學習順序,做到”學不躐等”。這是大學進行日常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規程和行為指南,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視教師問題的傳統,認為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師。有了好的教師,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學的內容體系可以獲得調整,不明確的教育目標可以明確突出。關於教師的作用以及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記》均有論述。
《學記》賦予教師以崇高的地位,用“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來形象地說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由於人才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社會的進步亦離不開教師,所以《學記》提出了尊師的思想主張。
《學記》提出教師的主要職責是“長善救失”。教師的責任是重大的,全社會都應尊重教師,“三王四代唯其師”,這就必然對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具備“為長”“為君”的素質。
《學記》具體談到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質和道德覺悟,因為“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二是要有廣博的知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只靠事先備好的課,然後照本宣科,背誦現成的答案,是當不好老師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基礎,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專業知識,做到博大精深,能夠隨時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三是要懂得教育規律。知道“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的道理,“然後可以為人師也”;要靈活地運用教育原則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博喻”,即善於啟發教學。既了解所傳授知識的重點、難點,又洞悉學生資質方面的差異,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是一個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四是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說,教師在講解問題的時候,應該做到語言簡明而透徹、精微而穩妥,舉例不多但卻具有典型性,能夠充分地說明問題。
關於教師如何進行自我提高的問題,《學記》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學相長”的命題。“教學相長”本意是指教師自身要不斷地向書本學習和向教育實踐學習。由於這兩種學習活動的相互推動,才使得教師不斷進步,因此,《學記》提倡教師一方面必須向書本學習,只有學習才能發現自己在知識積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斷進步,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自己還有給學生講不明白的問題,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強不息,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只有通過“學”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學業方面的差距;只有通過“教”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知識和經驗方面的貧乏。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進,看到貧乏,才能鞭策自己,從而得出“教學相長”的結論。後來也將“教學相長”引申為師生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彼此激勵的辯證統一關係。無論是本義,還是引申義,“教學相長”命題的提出都是《學記》對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貢獻。
《學記》主張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本學習和實際訓練相結合,既要擴大知識領域,又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學記》重視啟發式教學(“開而弗達則思”),重視教學的循序漸進(“不陵節而教之謂孫”),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重視因材施教;主張從了解學生學習的難易,才質的美惡,作為啟發誘導的依據;主張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的教學順序,並且提出一條積極性的教育原則,即要在學生不良的行為沒有發生前,引導他們向善的方面發展;並指出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要取長補短。
《學記》是中國古代教育理論、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總結。它的語言多用對比,從正反兩方面論述,得出簡明的結論,而沒有採取滔滔論辯的方法,但其論辯性仍舊可以覺察得著的。比如“大學之法……然後可以為人師也”一段,開頭用對比說明問題,先正後反,最後一句總結,條理井井,使人一目了然。
《學記》在論述中,多採用排比的方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然後得出結論,簡潔鮮明,不枝不蔓。比如“雖有嘉肴……教學相長也”一段,先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強調學與教的關係,最後歸納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的結論,思路清晰,文勢流暢,層層遞進,文氣貫通,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名家評價

中國教育學會原學術顧問王策三教學論稿》:“《學記》已經相當廣泛地說到了教學的作用、目的、內容、原則和方法以及教師等問題,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它已經達到了理論自覺性的相當的高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袁振國當代教育學》:“《學記》從正反兩方面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以簡賅的語言、生動的比喻,系統地闡發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務,教育、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等,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田慧生、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如密《教學論》:“《學記》是我國系統論述教學思想的第一本專著。它不僅是我國古代先秦儒家教學思想的總結,而且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系統論述教學問題的一篇專著。”

後世影響

《學記》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其中很多東西,不僅是教育史上的首創,而且經過兩千多年教育實踐的檢驗,即使放在現代教學理論的範疇中,也仍然閃爍著生命的火花。它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寶貴資料。書中在總結先秦儒家教學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教學原理,教學原則與方法,以及尊師重道的思想,對中國教育學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遺產之一。
《學記》賦予教師以崇高的地位,同時提出了嚴格的為師條件。如要“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能夠善喻等等。這些深刻而豐富的論述,為後世許多教育家所繼承和發展,對於中國教育學、心理學的創立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其所述教學相長、循序漸進、啟發誘導、長善救失等原則,至今仍有重要意義。
《學記》雖然篇幅短小,但卻對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經驗做了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它不僅對中國古代教育史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後人認真地研究、借鑑。

作者簡介

樂正克,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郭沫若認為,他是孟軻的高徒。據《禮記·王制》載:“樂正崇四術,立四教”。他以職業為姓,其祖世代為學官。其主要貢獻是撰寫教學理論專著《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