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文學體裁)

楚辭(文學體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楚辭,也作“楚詞”,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創作的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騷體”。

基本介紹

體裁沿革,起源,特色,影響因素,代表人物,典範作品,古籍級別,

體裁沿革

《楚辭》作品或者效仿楚辭的體例,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楚辭”之名,始見於西漢武帝之時,這時“楚辭”已經成為一種文學體裁。“楚辭”是指具有楚地特色的樂調方言、名物而創作的詩賦。進一步說,楚辭的直接淵源應該是以《九歌》為代表的楚地民歌。《九歌》原為祭祀時之巫歌,後經屈原加工而保留下來,而《離騷》等其他作品則是在這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由於楚辭和漢代賦作之間的淵源關係,所以屈原作品又有“屈賦”之稱。
楚辭,本為楚地的歌辭。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吸收其營養,創作出《離騷》等巨製鴻篇,後人仿效,名篇繼出,成為一種有特點的文學作品,通稱楚辭。西漢劉向編輯成《楚辭》集,東漢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辭章句》。 唐孟浩然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詩:“臘響驚雲夢,漁歌激楚辭。”《朱子語類》卷一三九:“楚 詞平易,後人學做者反艱深了,都不可曉。”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體上》:“有楚辭,屈宋以下,效楚辭體者,皆謂之楚辭。”姚華《論文後編·目錄中》:雖‘鳳兮’‘滄浪’,已載前籍,而《騷》尤深遠,其辭若跌宕怪神,其思則繾綣惻怛,故能義兼《風》《雅》,體先詞賦,於是楚辭代《詩》而興,蔚然成家矣。”
“騷”,因其中的作品《離騷》而得名,故“後人或謂之騷”,與因十五《國風》而稱為“風”的《詩經》相對,分別為中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鼻祖。後人也常以“風騷”代指詩歌,或以“騷人”稱呼詩人。
如:荊軻的《易水歌》,就採用了這一體裁。

起源

楚辭,其本義是指楚地的歌辭,後來逐漸固定為兩種含義:一是詩歌的體裁,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楚辭的創作手法是浪漫主義的,它感情奔放,想像奇特,且具有濃郁的楚國地方特色和神話色彩。
從詩歌體裁來說,它是戰國後期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基礎上開創的一種新詩體。從總集名稱來說,它是西漢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嚴忌東方朔、王褒、劉向諸人的仿騷作品。“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酷吏列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西漢末,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體的作品,書名即題作《楚辭》。這是《詩經》以後,中國古代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另外,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漢代人還普遍把楚辭稱為“賦”。《史記》中已說屈原“作《懷沙》之賦”《漢書·藝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賦”、“宋玉賦”等名目。
在漢代,楚辭也被稱為辭或辭賦。西漢末年,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輯錄成集,定名為《楚辭》。楚辭遂又成為詩歌總集的名稱。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故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