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人相應
- 外文名:correspondence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 別名:天人相參
- 拼音:tiānrén-xiāngyìng
- 含義:自然界和人是互相感應互為映照的
- 出自:《靈樞·邪客》
天人相應(天人相參),是指自然界和人是互相感應互為映照。天人相應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古代中國哲學、中醫等認為“天道”和“人道”是合一的。歷史淵源天人相應 tiānrén-xiāngyìng,按照現代的解釋就是自然界...
天人相應學說,中醫學基礎理論之一。研究人與自然環境間相互關係的學說。自然環境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應與自然環境保持和諧協調的關係。自然環境的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產生疾病。故《靈樞·邪客》說:“人與天地相應者也。”一般對人體有影響的如季節、氣候、晝夜晨昏、地區方域等。某些地方性...
《天人相應與辨證論治》朱進忠 編著。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天人相應學說”的專著。內容提要:古代醫家發現自然界的相似物質和功能變化,常常有著直接、間接的影響,這種影響不但直接或間接地促進或抑制正常的生理活動,而且還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病因的形成、疾病的發生和病理的各種不同變化。這就形成了“...
《天人相應的醫學理論/自然國學叢書》是2014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淑然、肖延齡。內容簡介 藏象學說用樸素的帶有哲理性語言,揭示出人體很多系統規律。這些規律從近代以“還原論”思想為主導的西方科學和醫學來看,顯得格格不入,不倫不類。如何解讀現代科學尚難以證實的古老而又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藏象學說,是...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濕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
《天人相應的醫學理論——藏象學說》是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淑然,肖延齡 內容簡介 作者運用現代系統科學理念,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事例,從自然科學、社會學、哲學等方法論角度,介紹了中醫藏象學說形成的文化背景,說明了中醫藏象學說與西醫理論體系的本質區別,論證了藏象理論的科學性和對人類醫學的特殊...
《左手易經右手內經:醫易天人相應說的全新解析》是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該書主要論述了天文學、地理學以及人體工程學之間的對立統一。內容簡介 《易經》與《內經》兩部凝結著遠古先賢睿智卓識的經典著作,在《左手易經 右手內經:醫易天人相應說的全新解析》中形成融貫古今的完美結合——不僅全面闡釋了《...
天人相應 tiānrén-xiāngyìng,按照現代的解釋就是:自然界(大宇宙、巨觀整體)和人(小宇宙、微觀個體)是互相感應、互為反應、互為映照的。如儒家的: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天向一中分體用,人於心上起經綸。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傳只在人。中國傳統醫學...
在此方面,《黃帝內經》受天人相應思想的影響,雖然亦有“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靈樞·邪客》)等論述,但《...
人體生命整體觀是指中國古代醫學家、養生家對人類生命活動的認識,首先是把“天、地、人”統一起來進行分析,認為人生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人的一切生命活動與自然、社會休戚相關,人與天之間具有天人相應的整體關係。其次是認為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五體(指皮、脈、肉、筋、骨)、六腑、諸竅(指眼...
《黃帝內經》是祖國醫學之淵藪,人類智慧的奇葩,其天人相應,陰陽五行的理論體系,不獨為醫學之宗,亦為人們日常飲食起居的大法。編輯推薦 如怎樣“順四時而適寒暑”:春夏如何“養陽”;秋冬何以“養陰”;人的情志與健康是什麼關係:五味怎樣滋育人體:十二器官各司何職等等,無不與每個人密切相關,“苟不知節...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宇宙萬物皆統一於氣。因此,天人相應的物質基礎在於天人一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氣論”對中醫理論中的天人相應學說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概念 指以氣為本體的宇宙觀,認為氣為萬物之始基,變化之主體,永恆不滅。解讀 “氣”的概念源於《周易》。《易經·乾卦第一...
拋誦子·天理人心心有天 《拋誦子·天理人心心有天》是沈鯨創作的一首曲。作品原文 末扮僧上:天理人心心有天。天人相應豈虛言。人生禍福皆天理。莫道人心果可瞞。作者簡介 沈鯨,明代戲曲作家,字涅川,或作塗川,浙江乾湖人。作有傳奇《雙珠記》、《鮫綃記》、《易鞋記》、《青瑣記》。
易學屬於在天人相應的學術思想指導下研究萬事萬物運行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哲學學問。自春秋以來,中國學術總於易學一體,由伏羲氏畫卦,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後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聖典,六經之首,而儒門之外。從易學發展史上看,先秦...
內丹術是道家重要的一種修煉方法。內丹術指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思想為理論,進行性命的修煉,以人的身體為鼎爐,修煉“精、氣、神”等而在體內結丹,達成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甚至“成仙”的目的。《道德經》、《文子》、《列子》、《莊子》、《內業》、《心術》、《楚辭·遠...
《賀雲生不見日蝕表》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賀雲生不見日蝕表 臣某等謹言:臣聞堯湯之逢水旱,陰陽定數也;宋景之感熒惑,天人相應也。蓋天地大統,不能無災,皇王至誠,可以銷慝。嘗聞此說,今偶其時,臣等誠欣誠幸頓首頓首。伏見司天台奏,今月一日太陽虧者。陛下舉舊章,下明詔,避正殿,...
人天觀是關於人天關係的根本觀點。哲學信息 也稱人天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人體科學的哲學。其研究對象是人與環境、人與宇宙、即人與天的相互關係。發展史 人天觀的思想淵源久遠,中國古代哲學的“天人之辯”就深入地討論了天與人、天道與人道的關係;中醫學的“天人相應”論更具體地論述了人與...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大全(白金典藏版)》是一本圖書 內容簡介 遵照“天人相應”的思想進行養生:《<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大全(白金典藏版)》中的養生智慧極富哲學意味,因而有人認為這也是一部蘊含中國生命哲學之宗的思想著作,其思想的核心便在於“天人相應”,書中認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是...
生氣通天,是《素問》的篇名。以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作為立論之本,論述人體生命之氣與自然界陰陽之氣息息相彼此相應。《素問》篇名 生氣通天,《素問》篇名。本篇論述人體的生命活動(生氣),與自然界(天)密切相關,即天人相應之理。篇名題解 生氣:指生命之氣,此指人體內的陰陽二氣。相通:指自然界。通:...
《中藏經》又名《華氏中藏經》,舊署華佗所作,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簡介 《中藏經》稟承了《內經》天人相應、順應自然,以陰陽為總綱的思想,發展了陰陽學說,倡導重陽論。《中藏經》較早地將臟腑學說的理論系統化,提出了以形色脈證相結合、以脈證為中心分述五臟六腑寒熱虛實的辨證方法。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
《中醫整體觀》是一本圖書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聶金娜編著的《中醫整體觀——天人相應》為叢書之一,介紹了天人相應與生命整體觀、養生方面的知識。 《...
五色所入,源於《素問·金匱真言論》。指天人相應,五色分別通應五臟。即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南方赤色,入通於心;中央黃色,入通於脾;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北方黑色,入通於腎。五色所入,源於《素問·金匱真言論》。指天人相應,五色分別通應五臟。即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南方赤色,入通於心;中央黃色,入...
五行養生是傳統中醫養生觀念,重天人相應理論。五行養生之說由來已久,五行是相鄰相生,相隔相剋,中醫學裡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他們彼此勾連,相互提攜,相生相剋。五行和諧與否直關身體運營,哪一項強了弱了都會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所以,了解機體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五行與飲食 木:屬春天 春天...
天人相應 醫者必須掌握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 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 候、氣、時、歲各從其主治 九宮圖示 太乙游規律及氣候變化與人們發病情況 用天人相應之理說明人體相似的情況 人體臟腑經脈與自然界事物相應 人體與九野相應情況 九針上應天地四時陰陽 針刺之道必合於天地人乃可傳於後世 人體三百六十五個腧穴以應...
通過“陰陽-五行-八卦”,中醫將人體與宇宙緊緊聯繫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人身小宇宙。不僅人體本身是一個小宇宙,而且人體宇宙和天地宇宙又構成一個天人合一的大宇宙。這種分類聯繫的方法都是依據功能特性、動態聯繫的原則,將功能相同、行為方式相同、動態或靜態屬性相同、能相互感應的事物都歸為一類,體現了“天人相應...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是2010年5月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醫絕學健康館》編委會。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包括:順節氣天人相應養身體;Part01春生養肝防春困;Part02夏長養心消暑熱;Part03秋收調和精氣神;Part04冬藏斂陽又護陰。《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為您講述順應四時養生...
《中醫名言:漢英對照》是2018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鄭湘瑞著的《中醫名言(漢英對照)/中華傳統醫 學文化教育與普及叢書》精選了歷代中醫名家的名言 ,涉及醫德醫風、天人相應、陰陽五行、醫之大道、 病因病機、臨床各科、望聞問切、治法治則等八個方 面,既反映了名醫大家的理論探索,*證明了...
一 天人相應:養生的最高境界 1.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和諧 2.人的健康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3.順應天時的四時養生觀 4.順應自然的生態健康觀 5.自然養生觀倡導的六大原則 二 法於陰陽,調和變通以養生 1.法於陰陽:順天應人的養生思想 2.陰陽消長的養生哲學 3.四時陰陽是萬物生長之本 4.一生中都要保養好...
《中國古代養生之道》是由鄭傑文編寫的圖書,於1990-10年在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作品目錄 一 天人相應 ――中國古代養生學史略 二 熊經鳥伸 ――馬王堆《導引圖》的前前後後 三 虎踞鹿顧 ――五禽戲及仿生導引術 四 似錦之術 ――八段錦及其演化 五 太極拳史 ――太極拳的起源和派別 六 導引拾遺 ――...
內證,指人通過修煉而具備內視反觀的能力之後,自我驗證陰陽、氣血、經絡、臟腑乃至天人相應真正含義的過程。影響 內證是道德高尚、修為高深的修行者所具備的異於常人理解範圍、現代自然科學無法解釋卻真實存在的能力,可以指導中醫臨床實踐,對中醫人真正理解《黃帝內經》等經典中對人體的描述,對針灸推拿水平的提高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