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文化(銅石並用時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山文化(Longshan Culture),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屬銅石並用時代文化。

龍山文化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今屬濟南市章丘區)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龍山文化時期相當於文獻記載的夏代之前或與夏初略有交錯。

龍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為漢族先民創造的遠古文明。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山文化
  • 外文名:Longshan Culture
  • 名稱命名:城子崖遺址中的黑色陶片
  • 發現時間:1928年4月4日
  • 斷代: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 中心區河南山東
考察發掘,分布地區,文化特徵,規模之大,文物遺蹟,四大特點,龍山玉器,文化保護,現代研究,

考察發掘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山東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斷層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帶黑色光澤的陶片。這引起了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專家的高度重視。被人稱為“中國考古學奠基人”的李濟先生是中國第一位人類學及考古學博士,正是他在1930年主持了城子崖遺址的第一次大規模發掘,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
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陽後岡遺址,第一次發現了小屯(商代)、龍山、仰韶三種文化遺存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明確了三者的相對年代關係。在30年代,歸屬於龍山文化的遺址不僅有黃河中、下游的,還包括了杭州灣地區,當時根據地區差別,劃分為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三個區。又有人提出龍山文化是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並認為後岡的龍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驅。

分布地區

大部分龍山文化遺址,分布在山東半島,而河南、陝西、河北、遼東半島江蘇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
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分布日照、濟南)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中國考古專家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作為區別。一般的分法是: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鎮命名的那種遺存,其分布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區,豫東地區也有分布,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
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台三個類型。
陝西龍山文化(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陝西省涇河及渭河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龍山文化陶寺類型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文化特徵

自龍山文化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山東、河南、陝西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
兩城鎮遺址位於東港區兩城鎮,是第一個龍山文化的典型遺址,總面積112萬平方米,1934年發現,1936年發掘。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牛津大學《世界史便覽》記載:“公元前2800年—前2000年的兩城鎮為亞洲最早的城市。”發現龍山文化和周、漢時期遺址400多個,出土各類文物標本3000餘件。出土的陶器以黑陶為主,胎薄質堅的蛋殼陶水平最高,造型優美,附加堆紋。後來被發掘的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寶墩古城、石家河古城超越。
龍山文化(銅石並用時期)
城子崖遺址
黑堌堆遺址位於永城市龍崗鄉王樓村西北角,被確認為是龍山、商、西周文化遺址。黑堌堆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從發掘情況看,“遺址堆積較厚,文化內涵單純,出土遺物豐富”。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骨蚌器和角器。中國龍山文化也是發源於此。另外還有王油坊和造律台等遺址也矗立在這一地帶。在2013年已經是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之大

主詞條:陶寺遺址
陶寺遺址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遺址,還包括廟底溝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戰國、漢代及金、元時期的遺存。位於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南,東西約2000米,南北約1500米,總面積280萬平方米。是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之一。
堯王城遺址
主詞條:堯王城遺址
堯王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的都城,地下考古表明都城面積比兩城遺址還要大,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都城。該遺址被發現於1934年,1977年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面積約為52萬平方米,中美聯合考古隊調查後認為,該遺址面積比兩城鎮遺址面積還要大,應該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都城。
藤花落遺址
主詞條:藤花落遺址
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首例內外雙重城牆結構的史前城址,是江蘇省發現的第一座龍山文化時期城址,也是中國發現的50餘座龍山文化城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最適宜作聚落形態考古的大遺址,對研究文明的起源有重大價值。遺址位於連雲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雲鄉,面積15萬平方米。藤花落遺址中還發現夯土台基、奠基坑、灰坑、灰溝、道路、水溝、水稻田、石埠頭等遺蹟200多處,出土石器、陶器、玉器、炭化稻米、木樁以及各類動植物標本2000餘件。
丁堌堆遺址
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面積約4500平方米。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洛陽考古所的支洪遠曾率領文物考察隊在此進行勘探、考察。經勘探,文化層分三層,遺址保存完整。1981年其被中央考古研究所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升格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考古專家在遺址中發掘到的大量陶片、器物可以看出,其中灰陶較多,而且胎質細密,燒制火候高;紅陶相對較少,胎質疏鬆,燒制火候低。灰陶採取輪製法,器表光滑,並裝飾有繩紋、弦紋等;紅陶是手工製作,器表較粗糙,素麵。但無論是灰陶還是紅陶,器物都是平底,未發現圈足、袋足器。因其主要特徵具有龍山文化性質,所以可認為是早期龍山文化,按分類屬廟底溝二期文化(註:更多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詳情請翻閱參考看資料:
青島城陽遺址
遺址位於城陽區城陽鎮城子村東北一百米處的高台地上,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米。西面與北面均為斷崖,高約2.5米。有一米左右厚的灰褐色文化層,斷斷續續地暴露在表面,內含文化遺物比較豐富。採集到的文化遺物有:單孔扁平斧、長方形扁平石鏟、半月形雙孔石刀、長方形帶孔礪石、石缽、石鑿、石鐮、石矛。石器均為通體磨光,刃部鋒利,製作精緻。陶器以灰陶、黑陶為主。根據考古學家考察確認,這是一處龍山文化類型的文化遺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為研究青島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河南遺址
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西部邊緣地帶,新發現一處比殷墟還早600多年的大型龍山文化時期城址。此次考古共發現龍山文化時期城牆140餘米,房基、陶窯各一處,鵝卵石鋪成的地面圖案兩處,出土有石斧、蚌鐮、骨簪等器物及大量的陶鼎、陶罐、陶鬲、陶碗等器物的碎片。特別是在房基中發現的兩處用鵝卵石鋪成的地面圖案,到2013年為止龍山文化考古中僅見,其中一處面積約10平方米,從外形看很像是一隻虎,專家們認為它應與當時人們的圖騰崇拜或祭祀有關。
景陽岡龍山文化城遺址
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吳汝祚首先在景陽岡村以西發現了景陽岡遺址。1979年,聊城地區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進行了選點試掘。該城址1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一提名獎,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教場鋪遺址
在茌平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發現的城牆平均寬度為28米,最寬處達到30米,保存下來的高度接近2米,用黃沙、黏土混合分塊夯築。根據鑽探結果,城牆大體接近圓形,東西略長,面積在5萬平方米左右。同時在城牆上發現了舉行奠基儀式的奠基坑和祭祀坑,並出現了人祭現象。屬龍山文化中晚期,距今在4600年-4000年之間。從2000年開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聯合進行了4次發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窯是山東發現的龍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組。
青島膠南遺址
膠南史以“東國名地”著稱,文化燦爛。截至1987年,境內已發現龍山文化遺址19處:寶山鄉向陽、大張八、隱珠鄉郭家河岩、王家河岩、膠南鎮小堯、張家樓鄉河頭、紀家店子、上疃、琅琊鎮東皂戶、營前、營後、藏南鄉高戈莊、崖上、塔山鄉西寺、駝溝、張家大莊、井戈莊、海青鄉甲旺墩、市美鄉西茶溝;黑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在膠南已有四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這些遺址地面暴露大量陶片、蚌片、人骨,曾出土石斧、石鏟、石刀、石鏃、陶罐、陶杯、玉環、泥質鏤孔高足杯和蛋殼陶杯殘部等。
河北尚縣遺址
2014年7月13日,考古人員日前在河北省尚義縣的石井鄉四台蒙古營發現4000年前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墓葬,挖掘出遺骸一具。其中陪葬物品有夾砂黑陶片21片、石斧一把、石鏟一把、石磨輪兩個及頸項佩戴飾品。考古人員認定此處為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據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文清介紹,此墓葬出土的夾砂黑陶、打磨石器、骨器等隨葬物品,對研究龍山文化以及當時葬俗生活習俗有著重要意義。

文物遺蹟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器。歷史上的文化淵源,都與龍山文化有聯繫。
龍山文化的陶器
中原地區早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為主,多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經過慢輪修整,部分器物如罐類還採用器身、器底分別製成後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藝。灰陶的燒成溫度約為840℃。早期龍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斂口罐、尖底瓶等器形還保留、繼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雙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這一時期陶器的紋飾以籃紋為主,有些陶器又在籃紋上面飾以數道甚至通身飾以若干道附加堆紋,主要原因用來加固器身;晚期龍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為主,紅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數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紅陶的燒成溫度均達1000℃。仍以手制為主,但輪制技術革新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部分陶器已採用模製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盤、碗、盆、罐、鼎、甑、器蓋、器座及新出現的鬲等。紋飾以繩紋、籃紋為最普遍,還見少量方格紋。

四大特點

山東龍山文化的陶器在製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普遍使用輪制技術。因而器型相當規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勻,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山東龍山文化陶器以黑陶為主,灰陶不多,還有少量紅陶、黃陶和白陶。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紅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細泥、泥質、夾砂三種。細泥烏黑髮亮,學者們稱為“蛋殼黑陶”。蛋殼黑陶是山東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制陶業的水平。以素麵或磨光的最多,紋飾較少,主要有弦紋、劃紋和鏤孔等幾種。
器形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單耳杯、高柄杯、鼎、鬲等。山東龍山文化鬼臉式鼎腿、圓環狀鼎足最有特色,為其他文化所罕見。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製作最為精美。黑陶在燒制時採用了封窯煙燻的滲炭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它表面磨光,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有一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稱蛋殼陶,代表看這一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
在城子崖之前,中國出土的古陶器大都是含沙量極高的彩陶和紅陶,而以河泥為原料的黑陶可以說是4000多年前東夷民族所獨有的創造。城子崖出土的黑陶藝術品蛋殼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極品。不要說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今天想要燒制出這樣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難。

龍山玉器

龍山文化的玉器
龍山文化時期的制玉水平有了很大的改進,從出土的龍山文化玉器來看,其種類豐富,且大多琢磨精緻、造型優美、晶瑩圓潤,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龍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材多屬透閃石類,有白玉、青玉、青綠色玉、黃玉、墨玉、玉髓、綠松石。龍山文化的玉器,應是就地取材。產玉地點有山東海陽(墨玉);河南洛陽白馬山、孟津;陝西神木合延安等。
龍山文化玉器器物造型以幾何形和人物動物形為主。璇璣為環狀,外緣多出三齒形,開商周時期璇璣之先河。人首形飾,分正平視與側平視兩種。前者為戴冠(平頂冠或羽冠)、大眼、大鼻、耳飾環、闊口,或口出獠牙、露齒;後者形象簡約。玉圭均為平首式,其上多有人面紋、獸面紋或鳥紋。玉戈造型特點是長援方內而無中脊,形制較原始。牙璋分平首式與歧首式,造型似戈而內部兩側出欄如牙齒狀。
龍山文化(銅石並用時期)
玉鉞 龍山文化 山東日照出土
龍山文化玉器的紋飾分為兩種類型,一是與器物合一型;一是器物裝飾型。有直線紋、格線紋、虎首紋、獸面紋、人面紋、鳥紋。龍山文化玉器以片雕為主,鏤雕為輔。紋飾的線紋,有陽線雕和陰線刻兩種,且陽線雕的套用占多數。鑲嵌工藝的實例,見於山東五蓮丹土遺址所出玉鉞,其中上部的孔內嵌有綠松石。玉與綠松石的組合工藝,此為僅見。這種工藝方法開夏代和商代玉器鑲嵌工藝之先例。
龍山文化骨刻文
昌樂骨刻文字的布局和結構有規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現,距今四五千年的龍山文化時期,製作上和殷墟甲骨文類似。獸甲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齊”的圖案符號比殷墟甲骨文更為原始,明顯處於畫(符號)與字的過渡狀態。
骨刻文與甲骨文,二者應具有某種傳承關係,是解釋中國漢字起源的新依據。這些符號都屬於陰線刻,筆畫婉轉曲折,刻畫纖細,多為弧筆和曲筆,呈現出螃蟹狀、草蟲狀和鳥狀等形態。收集刻有文字元號的甲骨100多片及2塊玉殘片,共有600多個圖畫文字。這些文字有的刻在骨片面上,有的刻在骨腔內,有的刻在骨臼頭上。
從2004年到2007年,肖廣德先後在昌樂縣袁家莊等龍山文化遺址上蒐集了100多片帶有圖案的獸骨。期間他曾專程到濰坊、北京等地找有關專家進行鑑定,但多數專家認為這些圖案是腐蝕或者蟲蛀的痕跡,或者是後人刻上去的。2007年7月,肖廣德帶著七塊獸骨找到了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憑藉多年的專業研究鑑定經驗,劉鳳君意識到這批資料極為重要。

文化保護

龍山文化是黃河下游地區直接承襲大汶口文化發展起來的古文化之一,它的發掘對研究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起了重要作用。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代研究

中國古史上所稱的東夷族是個集合的概念,泛指上古乃至遠古時代中華本土東部地區的部族群體,其分布地域大抵在今豫東到渤海、黃海沿岸地帶及其附近島嶼。傳說中的“太昊”(“太皞”)、“少昊”(“少皞”)原為東夷集群的總名,分指東夷族先後興起的兩大部落集團。在被司馬遷列為中國正史開端的“五帝”時代,東夷集群已分化為許許多多不斷重組的部落集團,如著名的蚩尤部、顓頊部、帝嚳部、帝舜部、皋陶部、伯益部等,都源出於更早存在的太昊、少昊兩大集團。在史前時期,生活在山東東夷文化區的人們所創造的後李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為代表的史前文化,不僅以它們所展示出來的先進文明而傲立於東方大地,同時也以它們的強勢擴展而影響了廣大的地區,其文化的輻射區域東至海濱,南達江南,西至中原,北迄河北和東北地區。
龍山文化的主要特徵是黑陶,黑陶中以蛋殼黑陶杯為主要代表。酒器製作的精美,說明中華酒文化已經達到新的高度。龍山文化主要是東夷族的文化,這一文化奉行鳥圖騰,龍山文化器物中大量的鳥形設計是這一崇拜的說明,鳥是鳳凰崇拜的前身和附屬。龍山文化遺址發現的丁公陶文是最早能夠成立的文字,雖然不多,但能說明它已進入文明期。龍山文化遺址祭壇、宮殿、宗廟遺存的發現說明當時已經有國家政權的存在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龍山文化處於文明社會的形成時期,正因為如此,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這一文化,對於解決中國上古社會中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起源這一重要課題具有不言而喻的意義。同時,也是了解東夷族的社會結構、生產活動、生活習俗、精神信仰等方面內容的一條主要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