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龍山文化陶器是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龍山文化陶器
- 出土地點:河南龍山文化遺址
河南龍山文化陶器是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
河南龍山文化陶器是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河南龍山文化是龍山文化在河南地區的特殊類型,其早期以洛陽王灣三期遺址為代表,中期以後崗二期遺址為代表,晚期以河南永城造律台遺址為代表。年代約為公元前2600一前2000年。早...
大部份龍山文化遺址,分布在山東半島;而陝西、山西、河南、 河北、遼東半島、江蘇、湖北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
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骨蚌器和角器。中國龍山文化也是發源於此。另外還有王油坊和造律台等遺址也矗立在這一地帶。在2013年已經是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規模之大 主詞條:陶寺遺址 陶寺遺址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遺址,還包括廟底溝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戰國、漢代及金、元時期的遺存。位於山西...
河南龍山文化,指約公元前2400年以後的龍山時代晚期,中原腹地的考古學文化,也被稱為“王灣三期文化”。包括分布在河南省境內 的多處龍山文化遺存。年代 為公元前 2600~前2000年。以表面飾有繩紋與籃紋的灰色陶器為突出特徵。經發掘的有洛陽王灣遺址、臨汝煤山遺址、登封王城崗、陝縣三里橋 、永城王油坊、淅川下...
中原龍山文化陶器 【中原龍山文化陶器】中原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原龍山文化系指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即河南龍山文化和陝西龍山文化。其陶器,參見“河南龍山文化陶器”及“陝西龍山文化陶器”。
龍山文化紅陶鬹 龍山文化紅陶鬹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石器。鬹是龍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物種類之一。此鬹為龍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鬹胎為泥質紅陶,沖天長流,細長頸,三個大袋足分襠而立,頸與後袋之間附一個麻花狀鋬手,便於提拿。器物造型遒勁有力,似挺立之雄雞。
龍山黑陶 黑陶是在燒造過程中,採用滲炭工藝製成的黑色陶器。最早發現於龍山文化,是龍山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特徵。龍山文化的時間為公元前2310——前1810年左右,分有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三類,統稱為龍山時代。龍山時代的陶器有灰、紅、黑陶,其中最著名的是黑陶。1928年春,濟南龍山鎮城子崖一處...
龍山黑陶三足鬹 龍山黑陶三足鬹是鄭州城外城陶瓷藝術博物館館藏的文物。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龍山文化文物。高12厘米。此器整體形態敦厚、大器,打磨痕跡明顯,為龍山時期生活器具。現收藏於鄭州城外城陶瓷藝術博物館。
龍山時期繩紋灰陶甗為龍山時期的一件文物,現藏於新鄉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高51厘米,口徑31.5厘米。器身上有簡單的繩紋裝飾,其製作方法是在陶坯制好後,用纏有繩子的陶拍在陶坯上拍印,留下繩紋。下部的三個高足因似袋狀,故名“袋狀足”。甗為蒸食用具,是龍山文化時期的一種典型器形。
這件陶器極似倒置的半個窩頭,大頭兒的孔與被截立面上的孔相通。有人認為這是播種用的耜,有人認為是做陶器的拍子。大頭的平面上圍繞圓孔刻畫著彎彎曲曲的陰線,酷似龍的形象。立面上的圖畫更為複雜,有的學者認為這是一幅哺乳圖,一個母親正在哺育襁褓中的嬰兒。你也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看看這幅四千年前...
龍山文化時期紅陶鬹龍山文化時期文物,現收藏於濮陽市博物館。通高19.5厘米。1983年,河南省濮陽縣馬莊遺址揀選。鬹是一種盛水器,唇口,口一側出鳥喙狀長流,長頸,下承以三個袋狀足。器身一側置繩狀鋬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飾乳釘紋。頸、足銜接處飾凸弦紋。器表打磨光亮。此件紅陶鬹造型規整,堪稱新...
中原龍山文化陶寺彩繪陶盤蟠龍紋是新石器時代中原地區迄今所見最早的蟠龍圖像,被稱為“中華第一龍陶”。在龍山文化時期,中原地區吸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成為發展最快的區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屬於龍山文化時期的文化遺存中,彩繪陶逐漸增多,取代了原先彩陶的位置。彩繪陶是陶器燒製成以後再繪花紋,花紋容易...
而龍山文化在考古中發現了很多高古玉器,這些古玉:根據考古學家分析論證屬於龍山時期的高古玉器。因此龍山古玉命名由此而來。 根據考古發現:龍山文化分布範圍非常廣泛:山東;江蘇;安徽;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龍山文化遺址發現。從目前考古所發現的古玉可以看出:龍山文化古玉與龍山文化古陶器一樣:具有共性和差異。...
龍山文化黑陶杯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的陶瓷器,陶色呈黑色,杯色澤黑明光亮,陶胎較薄。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杯為細泥質,陶色呈黑色,輪制。敞口,束頸,垂腹且深,上腹部外壁內弧,下腹外撇,腹飾粗弦紋,近底部有明顯折棱,斜底,圈足。杯色澤黑明光亮,陶胎較薄。
龍山文化晚期瓮棺葬陶器組合是瓦店遺址出土的文物,現收藏於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文物信息 瓮棺葬具為一大一小兩件陶瓮組合,分別為殘高50.4和殘高41.6厘米。製作技術 使用時將大小兩件陶瓮進行套合。文物鑑賞 瓮棺葬為新石器時代一種重要的葬式,埋葬者大多為早夭的青少年和兒童,葬具選擇也並無特殊性,多...
【龍山文化陶寺類型陶器】龍山文化陶寺類型遺址出土的陶器。陶寺類型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晉西南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公元前2500一前1900年。以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為主,也有夾砂褐陶、泥質褐陶和泥質黑陶。器形有盤、盆、罐、釜、、缸、暈、灶等。平底器和袋足器發達,也有...
罐撇口,圓唇,束頸,溜肩,鼓腹,腹以下漸內收,平底。胎體較薄,表面打磨光亮。通體飾五道弦紋。據科學測試,龍山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400~前2000年。龍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龍山文化陶器以砂質黑陶和泥質黑灰陶數量最多,陶器的製法雖然還在使用...
龍山文化灰陶杯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的陶瓷器,陶色呈灰色,斂口,弧腹,下腹外折內收為圓錐狀。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杯為細泥質,陶色呈灰色,輪制。斂口,弧腹,下腹外折內收為圓錐狀,折棱處上方有3、4周斷斷續續不均勻的細弦紋,高足柱狀形,下接上凸的圓餅形底,呈喇叭狀。
龍山文化灰陶泥質背壺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的陶瓷器,陶色呈黑色,輪制,整體呈橢圓形。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壺為細泥質,陶色呈黑色,輪制。整體呈橢圓形,高領,口微侈,束頸,溜肩,鼓腹,腹的上半部一面有兩個半環形雙耳,最大腹徑在下半部,肩部有削整痕,下為素麵。
龍山文化黑陶單把杯 黑陶單把杯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器。文物鑑賞 杯呈筒形,腹間微收,平底,杯身一側有扁形把,便於持拿。杯為輪制而成,杯身均勻地分布三道弦紋。此杯具有龍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點,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殼,反映出當時制陶技術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白營龍山文化遺址,河南省安陽市境內遺址。遺址特點 白營龍山文化遺址位於湯陰縣城東6公里。這裡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是生產生活的理想地帶,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址的典型代表。1978年公布為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至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隊和原安陽地區考古工作者先後三次...
龍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龍山文化陶器以砂質黑陶和泥質黑灰陶數量最多,陶器的製法雖然還在使用手制,但快輪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體較為規整,胎體明顯變薄。黑陶與灰陶的燒造方法一樣,均採用強還原氣氛燒成。之所以會呈現黑色,是因為在燒成...
龍山文化黑陶高柄杯 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紋為飾,高柄中空,柄外壁鏤三孔。簡介 因採用了輪制方法,器壁較薄,素麵磨光,配以鏤空等多種工藝手法,製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緻的飲酒用具。
龍山文化條紋灰陶杯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的陶瓷器,杯腹部有一條帶形鋬,腹部飾豎條紋,簡略大方。現收藏於鄭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高13厘米,口徑6厘米 收藏:鄭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鄭州馬莊遺址出土,杯為直口,圓唇,深腹,直壁,杯下部略收束,圈足。杯腹部有一條帶形鋬,腹部飾豎條紋,簡略大方。
鹿台崗遺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裴村店鄉鹿台崗村,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總的文化面貌屬於河南龍山文化。鹿台崗遺址東西寬約120米,南北長150米,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蚌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銅器。鹿台崗遺址對於探索夏代東夷與華夏文化的界定和文化交流、商文化的起源、先商文化與岳石文化的類型劃分提供了重要的...
其他資料 規格: 口徑28-29厘米 高52.2厘米 出處: 走進珍寶世界:中國古代飲食具 年代: 新石器時代 類型 質地類型: 陶器 功用類型: 飲食具 欄目關鍵字: 炊食具 茹毛飲血與原始熟食的結束—新石器時代 飲食具 收藏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題詞或關鍵字: 鬲 龍山文化 輔助分類項: 飲食具 ...
龍山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遺存。因最早發現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而得名。它是在仰韶文化及大汶口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分布範圍較廣,又被細分為“山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龍山文化”等。而以“山東龍山文化”最具典型特徵,年代距今約4900-4100年...
網紋細柄黑陶豆是新時期時代龍山文化時候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館。出土環境 網紋細柄黑陶豆1971年河南淅川下王崗出土。文物特徵 網紋細柄黑陶豆高33厘米,口徑26厘米。輪制。淺腹盤,高柱形高柄,喇叭形足。柄中上部與下部各有一道凸弦紋,中下部有一段區間為陰刻網紋。龍山文化晚期陶器製作更為精細,此...
蛋殼黑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薄壁黑陶。是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品種。河南龍山文化(後港二期)的遺存中也有發現:《中國陶瓷史》:“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精細淘洗,輪制,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表面烏黑髮亮,故有蛋殼黑陶之稱。”典型器有大寬沿的高柄杯,高倆上有鏤宅裝飾,十分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