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黑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薄壁黑陶。是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蛋殼黑陶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蛋殼黑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薄壁黑陶。是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品種。
蛋殼黑陶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薄壁黑陶。是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品種。河南龍山文化(後港二期)的遺存中也有發現:《中國陶瓷史》:“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精細淘洗,輪制,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表面烏黑髮...
蛋殼黑陶器皿是山東龍山文化特有的標誌性陶器,也是我國古代制陶藝術的巔峰之作。蛋殼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被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龍山文化製作蛋殼黑陶使用的陶泥全部是經過了反覆淘洗的...
黑陶蛋殼杯(龍山文化):高26.5厘米,山東省日照市出土,山東省博物館藏。文物特徵 蛋殼黑陶高柄杯,盤形口,寬折沿;筒形杯身,上部略收;高柄、中部為紡錘形,並鏤空有水滴紋;小台座形圈足。器表素麵磨光,器壁薄如蛋殼,...
蛋殼黑陶藝術,是山東龍山文化氏族先民的傑出創造。這種蛋殼黑陶是被譽為“黑如漆、亮如鏡、薄如殼”的一種磨光黑陶。山東龍山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由於陶輪的套用和普及,出現了一種無與倫比的蛋殼黑陶藝術。這種蛋殼黑陶是被譽為“...
黑陶蛋殼鏤孔高柄杯是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臨沂市博物館。文物簡介 泥質黑陶,侈口、深腹、圓形底接高柄,圈足。器壁較薄,似蛋殼,表面烏黑髮亮,柄上有七條聯珠狀鏤孔裝飾。器型嚴謹規整,樸素大方,亭亭玉立,是大汶口文化晚期...
蛋殼黑陶鏤空高柄杯 藏品編號: 8141621116 藏品名稱: 蛋殼黑陶鏤空高柄杯
2010年,無釉開先黑陶、蛋殼陶、雙獲中國首屆黑陶藝術精品展金獎,共占據全國金獎的一半。山東電視台、中國新聞網、香港名人雜誌、名家雜誌、美術報及齊魯鄉情、齊魯周報多次報導。他的制陶技術收入中國十一五重點圖書“中國陶瓷製做大教本...
蛋殼黑陶高足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器物。泥質黑陶製。1973年出土于山東日照。現藏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19.5厘米,口徑9厘米,足徑4.7厘米。侈口,口沿較寬,深腹,腹壁微鼓,下部漸內收成圓底,下附細高柄。柄上下段為細管...
通常在窯燒最後階段,再以濃煙薰翳,使陶胎滲透大量的炭粒,於是就成為黑陶了。燒好的黑陶還要用礫石或獸皮加以打磨,使之熠熠發光。有名的蛋殼黑陶就是這樣製成的。器物功用 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器以袋足器、三足器、圈足器較為發達...
蛋殼黑陶闊緣杯泥質黑陶。口緣寬廣上翻,呈淺盤狀。腹深,腹微斂,下腹速收接台形底足。器身呈筒狀,中部刮凹環帶一周,環帶上、下滿施纖細凹弦紋。腹下部鏤刻菱形紋和小圓孔紋。文物賞析 在鏤空部分上、下各置一底,故鏤孔...
黑陶中的一種,因外觀上看酷似玄武岩製品而得名,胎和器物表皮都呈黑色,按胎質分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馬家浜文化等遺址中常有發現,其典型製品薄如蛋...
齊河黑陶,器壁薄如蛋殼而堅硬,厚度僅1~3毫米,表面漆黑有光;原料選用黃河河床特有的純淨細膩的紅膠土,採用“封窯熏煙滲碳”的方法燒制而成;其作品借鑑了原始彩陶的活潑圖案,商周青銅時代的古樸美,有秦魂漢魄的氣勢、唐宋時代的...
龍山文化中出土的蛋殼黑陶,證明了輪制技術為制陶工藝帶來的飛躍性突破。輪制陶器要求坯泥品質均勻、細膩,並有相當的濕度,這樣才能保證在陶車的慣性旋轉中利用坯泥的離心力,使器壁變薄、器形更加規整。該器為盛儲器,胎壁薄而...
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質陶和烏黑光亮的細泥質陶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麵為主,有的飾弦紋、劃紋和縷孔,各類黑陶製品均製作精細、美觀,特別是蛋殼黑陶高柄鏤孔杯,無釉而烏黑髮亮,胎薄而質地堅硬,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
蛋殼黑陶是山東龍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制陶業的水平。以素麵或磨光的最多,紋飾較少,主要有弦紋、劃紋和鏤孔等幾種。器形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單耳杯、高柄杯、鼎、鬲等。山東龍山文化...
多為黑陶製品,胎體有厚有薄。其極薄的黑陶高柄杯,器壁最薄處僅0.3毫米,質地細密,造型規整,色澤漆黑光亮,有的高柄上有圓形、三角形、菱形等鏤空裝飾。以其胎薄如蛋殼,俗稱“蛋殼陶高柄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已有發現...
景芝酒釀造工藝是山東省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歷史悠久,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蛋殼黑陶高柄酒杯就是出土於景芝的珍貴文物,足見景芝本地酒文化資源之深厚。主導產品景陽春酒系山東省第一個濃香型糧食酒、第一個出口創匯白酒,蟬聯歷屆山東省...
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器。歷史上...
我國龍山文化時期燒制的蛋殼黑陶,已經使用專門的匣缽。在山東省諸城市楊家子遺址曾採集過兩件燒制龍山文化蛋殼陶的匣缽,這是所知最早的匣缽。後世發現的匣缽,以盛裝瓷器為主,隋代湘窯已有發現。匣缽,是用耐火泥料製成的各種規格的圓...
2006年10月手拉坯蛋殼陶黑陶杯(高49厘米)在山東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上榮獲一等獎。2006年10月在宜興“彩雲陶”被評為八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大賽銀獎,被吸收為中國陶瓷協會會員。2006年12月業績被收入中國民間藝術通鑑。2006年被北京...
現有資料表明黃河下游和長江中游是中國輪製法出現最早的地區,也是輪制技術最發達的地區,山東文化區快輪制陶技術和滲碳工藝發達,蛋殼黑陶製作工藝空前絕後。南方 以高鎂質易溶粘土和高鋁質耐火粘土製作的白陶明顯多於北方類型,以瓷石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