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文化(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黑陶文化)是距今5000〜4000年,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繼仰韶文化後發展起來的新石器晚期遺址。區別於仰韶文化的彩陶,它以黑陶和灰陶為特徵,所以又稱“黑陶文化”。龍山文化屬於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的一種文化。

此外在黃河上游的齊家文化、內蒙古老虎山文化、西藏昌都卡諾遺址、江南的良渚文化也相當於龍山文化時期。農業在龍山文化中更突出和加重。石器工具進步,並有玉器和紅銅生產工具,家畜種類中除豬、狗、雞外,還增加西部來的羊和馬。證明當時中國東、西部之間文化和實物交流頻繁。更為重要的是在龍山文化時代,城堡大量出現,水井也開始出現,其中在陶寺遺址中,除石器、陶器外還有一大批獨特的、精美的玉石禮器、裝飾品和木漆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