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文化陶鬹,1964年秋角樓村斷崖出土。青州博物館藏。
高41厘米,夾砂紅陶,通體施白衣,斜長流,口沿外翻,長粗頸,繩索狀把手,腹部飾弦紋3周,對稱貼塑小圓餅2個,3袋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山文化陶鬹
- 館藏地點:青州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64年
- 所屬年代:龍山文化時期
- 類別:陶器
龍山文化陶鬹,1964年秋角樓村斷崖出土。青州博物館藏。
高41厘米,夾砂紅陶,通體施白衣,斜長流,口沿外翻,長粗頸,繩索狀把手,腹部飾弦紋3周,對稱貼塑小圓餅2個,3袋足。
龍山文化陶鬹,1964年秋角樓村斷崖出土。青州博物館藏。高41厘米,夾砂紅陶,通體施白衣,斜長流,口沿外翻,長粗頸,繩索狀把手,腹部飾弦紋3周,對稱貼塑小圓餅2個,3袋足。文物歷史1964年秋角樓村斷崖出土1文物特徵高4...
鬹是山東龍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於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於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龍山文化階段。質地 鬹的質地分夾砂和泥質兩種。夾砂陶鬹一般較粗糙,出土時器底多有煙燻痕跡,有的器腹內還有灰黑色的殘渣,當為殘存的酒渣。這類夾砂...
龍山文化紅陶鬹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瓷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的陶瓷器,其造型別致,端莊典雅,製作精細。鬹口外侈,圓唇,口沿一側突出有半圓形流,束頸,與流相對頸足間有一帶狀鋬,下部有三個袋狀足。其造型別致,端莊...
實足陶鬹,大汶口——龍山文化最富特徵的典型陶器。《城子崖》田野考古專刊依據《說文·鬲部》:“鬹,三足鬴也,有柄、喙”的記載給大汶口——龍山文化的這種形制奇特的器形定名為鬹。其形制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足、腹及頸部。流...
該陶鬹為灰陶材質,胎薄而堅硬。直頸、鼓腹,流寬而尖,斜向上方,為仿鳥喙設計。流口有兩個乳釘突起,為鳥眼,鬹身環繞兩條凸弦紋,其間有乳釘突起。飾繩狀把手。陶鬹整體結構合理,造型優美,整體完好,為龍山文化的精品。數字...
空足陶鬹是大汶口一龍山文化最具特徵的陶器。又稱袋足鬹。足部成袋狀或羊乳狀,三足尖成等腰三角形鼎立,足內空腔,並與腹腔相連,一般流較高,有環形銴。其形制可分為四種:(1)無腹大袋足鬹。出現於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晚,盛行...
鬹是燒水容器,距今約6300~4500年。鬹在新石器時代是一種陶質炊具,以夾砂陶製作,主要流行於黃河下游地區。始見於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盛行,延續至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至商代。後期演變為酒器。早期造型為圓腹,短頸,口部...
銅片只有5、6厘米見方,發掘者比照王城崗出土龍山文化陶鬹的形制,推測應為銅鬹的腹與袋狀足的殘片。經冶金史專家分析檢測,可知該銅片系由錫鉛青銅鑄造而成。此外,王城崗遺址還出土有玉器(琮等)、綠松石器和白陶器等特殊的手工業...
文化層最深達2米左右。東半部保存較好。1978年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當地的文化部門聯合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約100平方米。發現大汶口時期的陶器7件,石器1件。器物有陶鬹、斛形壺、鼎、豆座。石器是石錛;龍山文化...
其黑色的外觀,輪制的工藝及鳥形的裝飾,無一不體現了山東龍山文化特有的風格,讓我們由此感悟到了東部先民的生活情趣和生產技藝。炊食具中鳥的形象與陶鬹所展示的振翅欲飛、充滿動感的鳥的形象相反,這件陶鼎仿佛讓人看到了一隻正聚...
如果說前述大汶口文化的灰陶鬹尚未擺脫寫實的風格而略顯呆滯的話,那么這件山東省日照縣兩城鎮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陶鬹則以其極富神韻的造型和洗鍊的裝飾,使人感觸到遠古造型藝術的至美。而且由於它出自龍山文化的發源地,所以更覺彌...
出土了各種質料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建築材料以及古代錢幣等器物計千餘件。其中有龍山文化時期的陶鼎、陶鬹、三足盤;商周時期的素麵陶鬲、盔形器、陶簋;春秋時的罐形豆、彩繪陶壺、彩繪陶豆、陶井圈等。景區簡介 鳳凰台...
呂家樓遺址 呂家樓遺址,魯中地區瀰河中游龍山文化遺址。位於青州市譚坊鄉呂家樓村南,西北瀕瀰河,西臨洗耳河,南為膠濟鐵路。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約1.5米。採集遺物有夾砂黑陶鼎、泥質黑陶盆、灰陶鬹等。
董家莊遺址,魯中瀰河中游地區古文化遺址。董家莊遺址,位於青州市譚坊鄉董家莊村西50米,西、北臨瀰河、斷崖高出河床約3米。面積約18萬平方米,文化堆積約1米。主要為龍山文化遺存。採集遺物有陶鬹、鼎、尊、盆、碗等。此外,...
從採集的標本看,大汶口文化的有夾砂和泥質的紅陶鑿形鼎足;龍山文化的有夾細砂紅褐陶鬹、夾細砂灰陶鳥首形鼎足、夾細砂灰陶圓錐形甗足以及罐、壺、豆等;商周時期的有泥質灰陶豆、盆、鬲;漢代有鼎、罐、壺、缸等。所以,遺址...
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大量陶器文物是該館最富特色的收藏:紅陶、灰陶、彩陶、黑陶,品種繁多、精良美觀,展示了特色鮮明的東夷文化,館藏的隋代四門塔舍利、春秋早期魯伯大夫簋、長達2.3米的象牙化石、龍山文化代表作陶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