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信息收集(Information Gathering)信息收集是指通過各種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收集是信息得以利用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信息收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
信息管理工作的質量。
收集原則
為了保證信息收集的質量,應堅持以下原則:
準確性原則
該原則要求所收集到的信息要真實可靠。當然,這個原則是信息收集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為達到這樣的要求,信息收集者就必須對收集到的信息反覆核實,不斷檢驗,力求把誤差減少到最低限度。
全面性原則
該原則要求所蒐集到的信息要廣泛,全面完整。只有廣泛、全面地蒐集信息,才能完整地反映管理活動和
決策對象發展的全貌,為決策的科學性提供保障。當然,實際所收集到的信息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全面完整,因此,如何在不完整、不完備的信息下做出科學的決策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時效性原則
信息的利用價值取決於該信息是否能及時地提供,即它的時效性。信息只有及時、迅速地提供給它的使用者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特別是決策對信息的要求是“事前”的訊息和
情報,而不是“馬後炮”。所以,只有信息是“事前”的,對決策才是有效的。
收集方式
社會調查是獲得真實可靠信息的重要手段。社會調查是指運用觀察、詢問等方法直接從社會中了解情況,收集資料和數據的活動。利用社會調查收集到的信息是
第一手資料,因而比較接近社會,接近生活,容易做到真實、可靠。
管理活動要求信息準確,全面,及時。為了達到這樣的要求靠單一渠道收集信息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行政管理和政府決策更是如此。因此必須靠多種途徑收集信息,即建立信息收集的情報網。嚴格來講,情報網路是指負責信息收集、篩選、加工、傳遞和反饋的整個工作體系,而不僅僅指收集本身。
3.戰略性情報的開發
戰略性情報是專為高層決策者開發,僅供高層決策者使用的比一般
行政信息更具戰略性的信息。
4.從文獻中獲取信息
文獻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是知識的集合體,在數量龐大、高度分散的文獻中找到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是
情報檢索所研究的內容。
收集步驟
信息收集的過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制定收集計畫 只有制定出周密、切實可行的信息收集計畫,才能指導整個信息收集工作正常地開展。
2.設計收集提綱和表格
為了便於以後的加工、貯存和傳遞,在進行信息收集以前,就要按照信息收集的目的和要求設計出合理的收集提綱和表格。
3.明確信息收集的方式和方法。
4.提供信息收集的成果
要以調查報告、資料摘編、數據圖表等形式把獲得的信息整理出來,並要將這些信息資料與收集計畫進行對比分析,如不符合要求,還要進行補充收集。
收集範圍
信息收集的範圍可從三種角度來劃分:
1.內容範圍
內容範圍是指根據信息內容與信息收集目標和需求
相關性特徵所確定的範圍,包括本身內容範圍和環境內容範圍。本身內容範圍是由事物本身信息相關內容特徵組成的範圍;環境內容範圍是由事物周邊、與事物相關的信息的內容特徵組成的範圍。
2.時間範圍
時間範圍是指在信息發生的時間上,根據與信息收集目標和需求具有一定相關性的特徵所確定的範圍,這是由信息的歷史性和時效性所決定的。
3.地域範圍
地域範圍是指在信息發生的地點上,根據與信息收集目標和需求具有一定相關性的特徵所確定的範圍。這是由信息的地域分布特徵和信息收集的相關性要求所決定的。
信息來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其出版的《文獻術語》中將信息源定義為:“組織或個人為滿足其信息需要而獲得信息的來源,稱為信息源。”
信息源一般分為實物型信息源、文獻型信息源、電子型信息源和網路信息源。
1.實物型信息源
實物型信息源,又稱現場信息源,是指具體的觀察對象在運動過程中直接產生的有關信息,包括事物運動現場、學術討論會、展覽會等。
2.文獻型信息源
文獻型信息源主要是指承載著系統的知識信息的各種載體信息源,包括圖書、報紙、期刊、專利文獻、學位論文、公文等。
電子型信息源是指通過使用電子技術實現信息傳播的信息源,包括廣播、電視、電子刊物等。
4.網路信息源
網路信息源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信息源,是指蘊藏在計算機網路,特別是網際網路中的有關信息而形成的信息源。
.
收集方法
調查法
調查方法一般分為
普查和
抽樣調查兩大類。普查是調查有限總體中每個個體的有關指標值。抽樣調查是按照一定的科學原理和方法,從事物的總體中抽取部分稱為樣本(
Sample)的個體進行調查,用所得到的調查數據推斷總體。抽樣調查是較常用的調查方法,也是統計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抽樣調查的關鍵是樣本抽樣方法、
樣本量大小的確定等。樣本
抽樣方法,又稱抽樣組織的方式,決定樣本集合的選擇方式,直接影響信息收集的質量。抽樣方法一般分為
非隨機抽樣、
隨機抽樣和綜合抽樣。
對於個體的調查,若是涉及人,則主要採用兩種調查方式:訪問調查法和
問卷調查法。
訪問調查法,又叫採訪法,是通過訪問信息收集對象,與之直接交談而獲得有關信息的方法。它又分為座談採訪、會議採訪以及電話採訪和信函採訪等方式。採訪需要作好充分準備,認真選擇調查對象,了解調查對象,收集有關業務資料和相關的背景資料。其主要優點是可以就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獲得高質量的信息;缺點是費用高,採訪對象不可能很多,因此受訪問者要具有代表性。它對採訪者的語言交際素質要求較高。
問卷調查法是一種包含
統計調查和
定量分析的信息收集方法。這種方法主要考慮的問題是:所收集信息的內容範圍和數量,所選定的調查對象的代表性和數量,問卷的精心設計,問卷的回收率控制等。具有調查面廣、費用低的特點,但對調查對象無法控制,問卷回收率一般都不高,回答的質量也較差,受訪者的態度具有決定性影響。
觀察法
觀察法是通過開會、深入現場、參加生產和經營、實地採樣、進行現場觀察並準確記錄(包括測繪、錄音、錄相、拍照、筆錄等)調研情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人的行為的觀察,二是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觀察法套用很廣泛,常和
詢問法、蒐集實物結合使用,以提高所收集信息的可靠性。
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能通過實驗過程獲取其他手段難以獲得的信息或結論。實驗者通過
主動控制實驗條件,包括對參與者類型的恰當限定、對信息產生條件的恰當限定和對信息產生過程的合理設計,可以獲得在真實狀況下用調查法或觀察法無法獲得的某些重要的、能客觀反映事物運動表征的有效信息,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觀察研究某些參量之間的相互關係,有利於對事物本質的研究。
實驗方法也有多種形式,如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
計算機模擬實驗、計算機網路環境下人機結合實驗等。現代管理科學中新興的管理實驗,現代經濟學中正在形成的
實驗經濟學中的經濟實驗,實質上就是通過實驗獲取與管理或經濟相關的信息。
文獻檢索
文獻檢索就是從浩繁的文獻中檢索出所需的信息的過程。文獻檢索分為手工檢索和計算機檢索。
手工檢索主要是通過信息服務部門收集和建立的文獻目錄、索引、文摘、參考指南和文獻綜述等來查找有關的文獻信息。
計算機文獻檢索,是文獻檢索的計算機實現,其特點是檢索速度快、
信息量大,是當前收集文獻信息的主要方法。
文獻檢索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階段:①分析研究課題和制定
檢索策略;②利用檢索工具查找文獻線索;③根據文獻出處索取原始文獻。
(1)零次文獻是指未經出版社發行的或未進入社會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獻,如私人筆記、考察筆記等,內容新穎,但不成熟,不公開交流,難以獲得。
(2)一次文獻是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論文、報告等經公開發表或出版的各種文獻,如期刊論文、科技報告等。其特點是內容新穎豐富、敘述詳盡以及參考價值大,但數量龐大而且分散。
(3)二次文獻是指報導和查找一次文獻的檢索工具書刊,如各種目錄、題錄、文摘和索引等。二次文獻是按照特定目的對一定範圍和學科領域內的一次文獻進行鑑別、篩選、分析、歸納和加工整理等,使之有序化後出版的。其主要功能是檢索、控制一次文獻,幫助人們較快地獲取所需的信息,具有匯集性、工具性、綜合性和交流性等特點。
(4)三次文獻是根據二次文獻提供的線索,選用大量的一次文獻的內容,經過篩選、分析、綜合和濃縮而再度出版的文獻,包括專題評述、年鑑、百科全書、詞典、導讀與文獻服務目錄、工具書目錄等。
網路信息收集
網路信息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發布、傳遞和存儲的各種信息。收集網路信息的最終目標是給廣大用戶提供
網路信息資源服務,整個過程經過網路信息搜尋、整合、保存和服務四個步驟,
網路信息搜尋是基於網路信息收集系統自動完成的。網路信息搜尋系統首先按照用戶指定的
信息需求或主題,調用各種
搜尋引擎進行網頁搜尋和
數據挖掘,將搜尋的信息經過濾等處理過程剔除無關信息,從而完成網路信息資源的“收集”;然後通過計算機自動搜尋、重排等處理過程,剔除重複信息,再根據不同類別或主題自動進行信息的分類,從而完成網路信息的“整合”;分類整合後的網路信息採用元數據方案進行索引編目,並採用數據壓縮及數據傳輸技術實現本地化的海量數據存儲,從而完成網路信息的“保存”,當然要通過網路及時更新;經過索引編目組織的網路信息正式發布後,即可通過檢索為讀者提供網路信息資源的“服務”。
收集工具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我們的主要職能是處理信息並作出決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信息的來源是多方面的,呈現給我們的時候也是紛繁複雜的;即使藉助了信息化的工具,比如:Email、IM、各種管理軟體等,我們仍然可能迷失在信息中,而不能正確地決策。
Linkwedo信息收集工具融入了柔性管理理念,以人為本,打開信息枷鎖,打通信息孤島,開放信息源,讓員工的自由、自發的去記錄日常工作信息,從員工記錄的信息中提煉數據,從而最終為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