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裝備學

軍事裝備學

軍事裝備學是研究軍事裝備建設、發展、運用、管理以及技術保障的學科。軍事裝備的發展對軍事思想、作戰方式和手段,以及軍隊組織結構的變革具有重大影響。軍事裝備學與軍事學其他相關學科有著密切的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中的許多學科,有不同程度的聯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裝備學
  • 外文名:military equipment
  • 目的:研究軍事裝備建設、發展、運用等
  • 關聯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
軍事裝備學是在長期的裝備活動特別是武器裝備發展和使用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和探索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以前,已將戈、矛、刀、箭、甲冑等統稱為“兵”“兵器”“兵械”“兵杖”“兵甲”“兵革”等,開展了對它們使用和發展活動的研究。在一些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的著作中,反映了當時對兵器活動研究的成果和理性認識。①把兵器看成是治理和保衛國家的必備條件。孔子在《論語》中提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管子在《管子・參患第二十八》中提出:“故凡兵有大論,必先論其器”。宋代李覯在《李覯集・強兵第五》中認為:“兵矢者,軍之神靈也;甲冑者,人之司命也”。②重視兵器的生產和獲取,關注兵器的配套發展。管子在《管子・七法第六》中強調:“為兵之數存乎制器,而器無敵”。孫子在《孫子・作戰》提出:“取用於國,因糧於敵”。對此,三國時曹操在《曹操集・孫子注・作戰篇》中解釋為:“兵甲戰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先秦時期的《司馬法・天子之義第二》中強調:“兵不雜則不利”,管子又在《管子・七法第六》中要“聚天下之精財,論百工之銳器,春秋角試以練。精銳為右。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③主張兵甲的質量必須精良適用,要應時製造和改革。管子在《管子・參患第二十八》中又說:“兵不完利,與無操者同實;甲不堅密,與_者同實;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者同實;射而不能中,與無矢者同實。”李覯也在《李覯集・強兵第五》中認為:“兵不利不若無兵”,“甲不堅不若無甲”,“有兵而不利,有甲而不堅,而假之以求勝,恃之以求生,則誤大事,取大禍”。④高度評價兵器在戰爭中的作用。墨子在《墨子・七患》中說:“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又在《墨子・辭過》中說“兵革不頓”,則“足以征不服”。孫臏也在《孫臏兵法・兵失》中認為:“備固,不能難敵之器用,陵兵也。器用不利,敵之備固,挫兵也。攻守器械,不利則敗。”在歐洲,公元前431~前352年,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軍事理論家色諾芬,不僅從陸軍裝備上區分騎兵、重裝步兵、輕裝步兵,而且就海戰的特殊性,指出海軍的主要裝備為艦船,提出“艦船堅固,就可取勝”。並在《居魯士教育》中寫道:“關於裝備的一般命令還包括醫療品、皮帶、維修兵器和修築道路的工具以及修理損壞車輛所需的木材”。這些都反映了當時對裝備這一範疇的認識。經歷了火藥、原始火器至槍炮的漫長發展時期。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拿破崙軍事思想的引導和促進下,“第一次實現了武器、戰術和軍事理論三者實質上的統一”。19世紀初,德國的C.von克勞塞維茨認為:“火器是一切戰術的重要基礎,火藥是現代軍事活動的巨大的動力”。“軍隊在組織和裝備上的巨大優勢造成精神上的優勢,精神上的優勢又可促成物質上優勢的增長”。19世紀中後期,K.馬克思、F.恩格斯指出:“手槍戰勝利劍,即使最幼稚的公理論者在這裡也應當明了,暴力不是單純的意志行為一句話,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裝備是基礎,而它又直接取決於生產的階段軍隊編成和編制,戰略和戰術,又取決於裝備”。裝備的機械化始於18世紀,與人類工業革命的發展緊密相連。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中得到全面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直到20世紀的80年代中期,機械化裝備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對裝備變革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不僅導致軍種、兵種裝備的快速發展,還在裝備理論研究上形成基本內容體系。在裝備發展理論方面,認為裝備發展必須適應軍隊作戰的需要,必須實現統一領導和實行標準化生產。美國軍事理論家G.C.索普在《理論後勤學》中指出:“當人們製造一台新機器時,事先總是構想了它的用途。”軍事裝備的製造也同樣如此,需要適應軍隊作戰的需要。義大利將軍G.杜黑在《制空權》中說:“一架飛機必須有適航性和可用性,這是不論平時或戰時對任何飛行器的要求。”索普還認為,“如果軍械製造按軍種分工,作戰使用較多的那個軍種所擁有的工廠,就將比另一軍種的工廠進步快。如果軍械的製造實行統一管理與領導,軍械凡有改進,自然從頭開始就將同時考慮套用於兩個軍種”。在戰時裝備生產和保障理論方面,認為裝備保障需要建立在軍事技術基礎之上,良好的技術保障是取得作戰勝利的基礎。軍事理論家M.M.基里揚在《軍事技術進步與蘇聯武裝力量》中針對戰時裝備保障指出,“陸海軍的改裝,只能建立在國家強大的軍事技術基礎之上實現”。到衛國戰爭時期,“蘇聯武裝力量裝備了當時最現代化的武器裝備,除第一年外,直到戰爭勝利結束時,始終保持了對法西斯德國的絕對優勢。”同時,在德國H.W.古德里安看來,“軍隊的物資技術保障是取得作戰勝利的基礎,它對裝甲兵來說尤為重要”。在裝備指揮理論方面,認為當新的武器出現並運到部隊後,需要建立相適應的指揮結構和達到有效的指揮套用。對於作戰飛機的出現,杜黑強調,“不論採取什麼形式,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成為獨立的空軍,它的強弱將根據擁有的兵器而定”。對於裝備指揮套用,基里揚認為,“兵力兵器密集使用,有助於迅速突破敵人防禦的戰術地幅,迅猛地發展勝利並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在裝備管理理論方面,認為提高武器裝備的管理水平,必須通過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來實現。索普認為,“每個工作人員應有明確的職責分工,並與其他人協同配合,執行整個計畫的一部分,或者整個管理工作的一個特定部分,從而成為本行的專家”。總之,伴隨著機械化裝備的發展,相繼出現了美國A.T.馬漢的“制海權”、義大利杜黑的“制空權”、德國E.魯登道夫的“總體戰”、英國J.F.C.富勒的“坦克制勝”和“機械化戰爭論”等理論。儘管有些觀點值得商榷,但它們對推動西方國家機械化裝備的發展和套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核武器是20世紀40年代科學技術重大突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在戰爭消費中的比重由19世紀末期的10%上升到70%以上,戰爭需求迅速由軍需品為主轉向裝備為主,各主要參戰國的國防工業產值達到整個工業產值的35%~60%以上,總軍費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增加了3~4倍,用於裝備的費用高達軍費總額的70%~75%。在戰爭後期,美軍使用核子彈轟炸日本廣島、長崎,成為核武器時代的主要標誌。戰後,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在核威脅下進行廣泛、激烈、持久的冷戰和軍備競賽,裝備發展進入全面高漲時期,尤其是核武器的不斷發展,極大推進了裝備理論以至整個軍事理論的豐富與發展,對於揭示裝備和裝備活動的發展規律,指導裝備的實踐活動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到21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是戰爭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標誌著武器裝備從機械化裝備主導戰場進入信息化裝備主導戰場的開始。這幾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投入新式裝備種類最多、技術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綜合協調性最強的戰爭,進入了以裝備為載體、容納新知識、高技術為核心內容的智慧型戰爭時代。隨著高技術裝備在軍隊或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特別是高技術裝備管理進一步向全系統全壽命的管理體制轉變,許多國家相繼建立了相對獨立的裝備管理部門,組成了專門的裝備工作系統,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裝備理論研究領域。1992年,美國在海灣戰爭實踐的基礎上成立了國防採辦大學,建立了涵蓋裝備全系統全壽命的國防採辦教學體制。在中國,1990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了《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在軍事學門類的一級學科軍制學之內設了二級學科軍事裝備學。1997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又頒布了修訂後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1997年頒布)》,將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並列為軍事學的一個一級學科。20世紀末21世紀初,以總裝備部和國防大學合編的《軍事裝備學》為代表的一系列軍事裝備學論著出版。這些都標誌著在中國軍事裝備學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軍事學學科。軍事裝備學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學科,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多個領域,是一門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學科。按內容,分為裝備基礎理論、裝備套用理論和裝備史。裝備和裝備活動基本的理論知識。反映了裝備和裝備活動的一般規律,對裝備的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導作用。主要內容包括軍事裝備的概念、特點、要素、結構、功能、作用;軍事裝備活動的原則、內容、體制、機制;軍事裝備學的研究對象、性質、地位作用、形成發展、內容體系、方法手段等。按裝備活動的專項職能,分為裝備發展理論、裝備保障理論、裝備指揮理論和裝備管理理論。從裝備活動全壽命的角度,反映裝備實踐活動過程中不同環節的特殊活動和特殊規律,是裝備基礎理論在裝備活動不同環節中的套用和深化,對裝備各項職能活動具有指導作用。①裝備發展理論主要包括裝備發展思想、發展道路、發展規律,裝備發展戰略、發展要素與技術基礎、規劃與計畫、科研與試驗、生產與採購、國際合作與交流等。②裝備保障理論主要包括裝備保障分類、裝備保障體制、裝備保障力量建設、裝備保障方式、裝備保障能力、裝備調配保障、裝備技術保障及戰時裝備保障等。③裝備指揮理論主要包括裝備指揮體制、指揮要素、指揮職能、指揮程式、指揮方式和指揮訓練,特別是戰時裝備保障指揮體制、指揮程式、指揮手段、指揮模擬訓練與指揮自動化等。④裝備管理理論主要包括裝備管理體制與機制、原則和方法、法規和制度、質量管理與費效管理,特別是戰時裝備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等。根據軍隊組織體制的層次區分,裝備套用理論,還分為戰略、戰役和戰術三個層次。分別研究戰略、戰役、戰術層次的裝備活動及其特殊規律,以適應不同層次裝備工作對理論研究的需求。裝備套用理論按軍種、兵種和專業,可分為陸軍裝備學、海軍裝備學、空軍裝備學、火箭軍裝備學、電子信息裝備學、航天裝備學、軍用工程裝備學、防核化生裝備學、機要裝備學、測繪裝備學、氣象水文裝備學及後勤裝備學等。它們是從裝備全系統的角度,反映裝備實踐活動中不同方面的特殊活動和特殊規律,對各軍種、兵種和專業的裝備實踐活動及理論研究具有指導意義。主要研究裝備、裝備活動的發展歷史和規律,為裝備的發展、保障、指揮、管理等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提供借鑑與啟迪。①與軍制學的關係。軍制學以軍事體制和制度為研究對象,雖然與軍事裝備學的研究對象不同,但是軍事裝備學在以裝備和裝備活動為研究對象中,將涉及裝備發展、保障、指揮、管理的體制和制度,同軍制學的研究內容有交叉,關係十分密切。②與軍事後勤學的關係。軍事後勤學以軍事後勤活動為研究對象。軍事裝備學與軍事後勤學的研究對象不同,但都是研究軍隊保障活動的學科,裝備活動和後勤活動大多是圍繞軍隊的作戰、訓練及其他軍事活動的保障進行的,兩種活動的內容和任務不同,但活動規律及要求中存在共同點。因此,兩個學科關係密切,從軍隊保障活動的總體要求出發,在學科理論上可以相互借鑑和銜接。③與國防經濟學的關係。國防經濟學是研究國防建設中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的學科。側重於國防資源的合理配置,屬於經濟理論體系。軍事裝備的科學技術研究與工業生產是國防經濟活動的物質要求和重要內容,同軍事裝備學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但是,兩者研究對象範圍和側重點不同。軍事裝備學側重於研究武器裝備的發展、保障、指揮和管理,目的在於保障國防鞏固和作戰需求,屬於軍事理論體系。由於有關武器裝備的研製與生產理論,雖然也需要從國防工業科研和生產方面進行研究,但軍事裝備學主要著眼於軍方在武器裝備發展各個階段中的作用,因此,兩者既有密切的聯繫,也有明顯的區別。④與軍事技術學的關係。軍事裝備是軍事科學技術的物化成果,軍事技術學是軍事裝備發展的前提。但是,軍事技術學主要研究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套用、發展和創新,而軍事裝備學則主要探討武器、武器系統、信息系統和保障系統的發展、保障、指揮和管理等活動。因此,兩者既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又有不同的研究對象、範圍、內容與方法。軍事技術學主要是從技術角度闡述各種武器裝備的構造、性能、操作與維修,其內容著重於技術原理的歸納、技術公式的推導及技術的操作方法和工藝,屬於技術科學體系,目的是從微觀上認識武器裝備,掌握武器和武器系統等的設計、研究、操作與維修的技能。軍事裝備學則著眼於武器裝備的總體研究和軍事裝備活動的巨觀分析。軍事技術學的發展需要以軍事裝備學的理論成果為指導,軍事裝備學的發展也需要以軍事技術學的發展為基礎。軍事裝備學作為軍事科學的一門學科,研究方法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套用調查與研究、觀察與比較、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等軍事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時作為一門高度綜合的套用學科,套用學科的研究方法原則上也都適用於軍事裝備學的研究。具有學科特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裝備系統由不同的系統單元和環節組成,它們相互滲透和制約,形成一個複雜的大系統。同時,裝備活動作為一個系統,又是更高層次軍事系統的分系統,與國家國防系統及社會環境和國際環境之間,發生著密切的聯繫。這種軍事聯繫表現在物質、能量、信息的輸入和輸出中。為了全面、深入地認識裝備和探究裝備活動的運行規律,指導裝備的建設和發展,保障軍隊戰鬥力的生成和提高,必須對其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利用控制論方法,有助於認識與完善裝備活動的過程。追求裝備的最佳效能是各國裝備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目標。費用是裝備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制約因素。為保持國防安全需要和國民經濟可承受能力之間的協調平衡,必須把提高裝備建設和管理的全壽命費效比作為重要目標,在確保裝備效能的前提下,努力節省裝備建設和管理費用。在裝備活動的各個階段,需要進行全壽命周期費用分析。在分析影響費用的主要因素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控制裝備系統的費用增長,使費用、效能之間保持協調平衡,使所得到的裝備既能適應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龐大的經費負擔,提高裝備系統的費效比,使有限的裝備經費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裝備活動模型主要分為形象模型、模擬模型、數學模型和其他模型。裝備活動模型不是客觀事物的具體表現,而是客觀事物經過抽象或簡化的表示,目的是為了解決裝備活動客觀事物中存在的問題。裝備活動的仿真研究,尤其是計算機仿真,日益受到重視。隨著計算機技術及自動化技術的迅速發展,虛擬裝備活動技術不斷深入,裝備活動仿真軟體已經成為虛擬裝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得到更廣泛的套用和發展。裝備理論研究離不開實驗和演習這種最接近戰爭實踐條件的檢驗方法。演習是檢驗裝備學術和裝備技術的綜合性手段。以裝備學術研究、戰術和技術論證為主要目的的裝備保障實驗性演習,可以是實兵演習,也可以是首長―司令部演習,還可以藉助於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進行網路模擬演習。裝備活動比較研究是對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地區)或不同類型的裝備活動進行縱橫比較分析,以探求裝備發展、保障、指揮與管理的一般規律。世界上各個國家(地區)的裝備,無論在結構比例、數量質量,還是空間分布上,都不可能一致,裝備活動也呈現出不同特點。通過比較時代與時代、國與國(或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裝備及裝備活動,得出世界各國在裝備發展、保障、指揮與管理上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探索共同規律和不同的策略、方法,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於促進本國裝備的發展和裝備工作的改革。21世紀初,世界新軍事革命進入了一個不斷推進的新時期。為贏得軍事鬥爭的主動權,世界各已開發國家在大力發展高新武器裝備的同時,更加重視裝備理論研究,在軍隊建設與裝備建設上提出了許多新的理論和思想。注重以信息化戰爭為背景的現代軍事裝備科學研究,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軍隊建設的明顯特徵。尤其是美軍武器裝備體系將初步實現信息化。這種發展趨勢,使分布很廣但又結成網路的感測器、指揮中心和部隊發揮更大的效能,使前線部隊和以網路為中心的整體作戰力量相結合,能實時地、決定性地改變初始戰場態勢,並防患於未然。網路中心戰已經成為主導美軍裝備建設與發展的基本學科理論。中國為了適應時代需要,將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中央軍委提出了科技強軍及科技興裝的戰略思想。以國防和軍隊建設需求為龍頭,遵循需求牽引、技術推動,建設完善武器裝備體系;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以信息化為主導,信息化帶動機械化複合式發展;實現武器裝備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運行,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發展道路,構成了新時期新階段軍事裝備建設的指導思想,並逐步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完整的軍事裝備科學理論體系。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