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圖

中東地圖

《中東地圖》是2009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周敏

基本介紹

  • 書名:中東地圖
  • 又名:世界分國地圖系列
  • 作者周敏
  • ISBN:9787503152054
  • 出版社中國地圖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紙張:膠版紙
  • 條形碼:9787503152054
  • 產品尺寸:25.8 x 12.4 x 1.8 cm
  • 重量:141 g
  • ASIN:B003157ZCW
圖書特色,內容簡介,資源,中東地區,文化,主義派別,民族矛盾,地區衝突,

圖書特色

中東名稱的來源據說是: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向東殖民時,把距離歐洲的地理位置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中東,遠東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是:1.中東不包括阿富汗。 2.中東不包括地處外高加索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3.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 4.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內容簡介

關於中東問題的歷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個祖先,兩個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戰爭。
一個祖先,兩個民族。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其居民稱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島閃族的一支。約公元前11世紀,愛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紀,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首次稱該地區為“巴勒斯坦”,即希臘語“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中東地圖中東地圖
約公元前1900年,閃族的另一支在族長亞伯拉罕(即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共同的先知)率領下,由兩河流域的烏爾遷徙到迦南。據《聖經》所說,亞伯拉罕與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們便是猶太人的祖先。後猶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眾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戰後建立以色列國,都是源於這一支系。亞伯拉罕與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以實瑪利,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趕至半島,繁衍生息,他們便是半島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後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會見中國中東特使後,針對以色列外長內塔尼亞胡威脅要把他趕走,激動地對記者說:“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中東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有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中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非常炎熱乾燥,包括葉門,阿曼,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巴林,卡達,科威特,約旦,伊拉克;伊朗、以色列敘利亞部分。

資源

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所產石油絕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中東主要的產油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從出口石油中賺了很多的錢,成為富裕國家。由於石油采一點就少一點,所以這些產油國家,都在考慮石油資源采完之後,本國經濟的出路問題。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盛產棗椰樹
中東地圖

中東地區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國家,但與西亞的區別是: 1.中東不包括西亞的阿富汗,但包括地處外高加索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2.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 3.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中東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繫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三洲具體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裏海, 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其中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海陸空交通便利,可順利運送石油到世界各國。位於“五海三洲”之地的中東,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連線西方和東方的要道,也是歐洲經北非到西亞的樞紐和咽喉。中東在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使
其成為世界歷史上列強逐鹿、兵家必爭之地
中東地圖中東地圖
“中東”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專題,圖庫)、 以色列、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阿曼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里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賽普勒斯儘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繫密切。
中東是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最敏感的地區之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世紀90年代初,中東一直是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爭奪的焦點。中東的重要海灣——波斯灣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資源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更增加了中東地區的重要性。另外,領土、淡水、宗教和運河的爭執,也使中東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地區。

文化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歷史上,東西方文化在這裡頻繁交流,多種民族在這裡匯聚。中東的各民族仍然保留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聖城。文化上的差異也是導致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義派別

中東主要存在著泛阿拉伯主義泛伊斯蘭主義,兩者間具有明顯區別。泛阿拉伯主義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聯邦,強調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凡是講阿拉伯語的都是一家人。
泛伊斯蘭主義則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體系,強調不論國家,不論種族,不論講什麼語言,凡是信伊斯蘭教的都是一家人。
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石是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蘭主義的基石則是伊斯蘭宗教信仰。伊拉克薩達姆·海珊是泛阿拉伯主義者,而阿富汗塔利班則是泛伊斯蘭主義者。

民族矛盾

有史以來,中東地區既是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匯之地,也是多種民族遷徙的通道和融合興替的場所。因此,中東是一個民族分布很複雜的地區,民族跨界而居的現象十分普遍。長期來,由於歷史的或宗教和教派的原因,這些民族之間的關係複雜而多變,矛盾和衝突時而發生。特別是在近代,英法等西方殖民主義勢力為了維護其在中東地區的殖民統治,除了用武力鎮壓當地人民的反抗外,還通過人為的劃界分疆,肢解原屬同一民族的地區為不同國家,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們利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派的分歧,或藉口保護少數民族,或製造民族隔離,致使當地的民族矛盾和衝突愈演愈烈,成為導致這個地區動盪不安的一個主要原因。[1]

地區衝突

1948後,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在中東巴勒斯坦及其周圍地區進行的多次戰爭。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這一地區的民族矛盾由來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猶矛盾在新條件下日趨尖銳,加上新、老殖民主義以及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國家對這一地區的爭奪,成為戰爭的主要根源。共爆發了5次大規模的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第五次中東戰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