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歷史問題
中東地區是
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而提出的一個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
敘利亞、
黎巴嫩、
伊拉克、
約旦、
科威特、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個國家和地區,面積740萬平方公里,它銜接亞、非、歐三大洲,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則位於中東的中心地帶,西瀕地中海,南鄰西奈半島,扼亞、非、歐三洲要衝,是聯結東西部阿拉伯國家的紐帶。長期以來,巴勒斯坦一直是強鄰和大國爭奪的主要目標,在歷史上也出現過部族的遷徙和後來者征服先來者的情況。
歷史上,
巴勒斯坦最早的原始居民是
迦南人。他們在公元前約4000年從阿拉伯半島東部沿阿拉伯海一帶到這裡定居。公元前13世紀,克里特島和愛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人移居迦南,將該地稱為“巴勒斯坦”,意為“腓力斯人的土地”。這個名稱沿用至今。此外,巴勒斯坦早期還有
阿穆爾人和亞蘭人等部落居民。
猶太人古時稱為
希伯來人,他們和迦南人、
阿拉伯人、等都是西亞古代閃族的後裔,他們同其他古老民族一起曾共同生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前1025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統一的希伯來王國,以後分裂為兩個國家,北部稱以色列王國,南部稱猶太王國。公元前722年,亞述亞帝國消滅以色列王國。公元前586年,東方新崛起的巴比倫王國占領猶太王國,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數萬名猶太人作為俘虜押回巴比倫,開始了猶太歷史上的“巴比倫之囚”時代。這是猶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從而結束了猶太人巴勒斯坦立國的歷史。
在
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之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波斯、希臘、羅馬、土耳其等外族輪番占領。
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
亞歷山大征服西亞大片土地,並攻占
耶路撒冷。亞歷山大的統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國之間的隔絕狀態,各被征服國家的民族開始雜居交往。猶太人從此也逐漸疏散到南歐、北非、和中亞等地區,這是猶太人的第二次大流散。
猶太人的第三次大流散是在
羅馬帝國期間。公元前二世紀初,羅馬帝國不斷強盛,並向東大力擴張,於公元前63年先後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為反抗羅馬人的入侵,曾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史稱“
猶太戰爭”。特別是公元115年的最後一次起義,曾給羅馬帝國以沉重的打擊,把羅馬駐軍趕出了巴勒斯坦南部,並占領耶路撒冷。但起義於公元135年失敗。經過三次大起義和三次大屠殺,猶太人死亡150多萬人,倖存者幾乎全部逃離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直到20世紀初,除了一直居住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外,其它散落在外的猶太人在政治、經濟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沒有什麼聯繫了。
公元7世紀,出生在阿拉伯半島的
穆罕默德創立了
伊斯蘭教,並統一了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各民族和部落(參見
阿拉伯半島統一戰爭),後又建立了統一的
阿拉伯帝國。公元637年,巴勒斯坦併入帝國後,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漸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來,他們在這一地區勞動生息,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一直到21世紀。
16世紀50年代,新興的
奧斯曼帝國不斷向外擴張。巴勒斯坦從1518年起納入帝國版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400多年。由於奧斯曼帝國鼓勵傳播
伊斯蘭教和
阿拉伯文化,因此,這裡的阿拉伯民族特徵始終沒有改變。此後的幾百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以及少量的猶太人居住,直到20世紀初。期間他們抗擊十字軍等侵略者,同當年的“猶太戰爭”一樣,當地的阿拉伯居民也付出了大量的犧牲。
可以說,公元一世紀以來,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為數很少,1880年只有兩萬多人,1918年也只有五六萬人,僅占當地居民的8%。
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人在公元一、二世紀起離開
巴勒斯坦之後,流散到世界各地,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他們的處境很悲慘。中世紀歐洲各國,基督教居於統治地位,而猶太教被視為異端邪說,它們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歧視、迫害甚至屠殺。從13世紀到15世紀,歐洲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猶運動”,特別是19世紀末發生在
沙皇俄國的排猶運動,十分猖獗,它是
猶太復國主義產生的催化劑,使猶太人從一般的復國願望發展成具體的政治性運動。1881年3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刺殺後,
沙俄為掩蓋階級矛盾,轉移視線,煽起屠殺猶太人的狂潮,被屠殺的猶太人不計其數。1842年5月,沙皇俄國還頒布法令,將猶太人趕出鄉村和居民區。這樣,猶太人開始了第一次向巴勒斯坦移民的浪潮,並建立了一些猶太復國主義的移民點,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初步興起。
猶太資產階級也乘機打出“猶太民族主義”的旗幟,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推波助瀾,從而把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一般願望發展成為系統的猶太復國主義理論和有組織的政治運動。其代表人物是匈牙利出生的猶太作家西奧多.赫茨爾。1896年,他寫了《猶太國:現代解決猶太人問題的一種嘗試》一書,宣稱猶太人問題既不是社會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個民族問題,提出建立猶太人自治的國家,並建議設立“猶太社團”和“猶太公司”兩個機構,分別負責猶太國組織的籌備和經濟上的策劃工作。
赫茨爾建立猶太國的主張得到了歐美猶太人的大力支持。1897年,在赫茨爾的領導下,歐美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在瑞士
巴塞爾舉行了首次全世界猶太人大會,決定成立全世界統一的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赫茨爾當選主席。這次大會在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標誌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從分散的地區性運動進入世界性的有組織的政治運動。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得到了英美等國的支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為打敗德國,瓦解
奧斯曼帝國,稱霸中東,以承認和支持奧斯曼帝國境內阿拉伯人在戰後建立一個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獨立國家為條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但英國又背著阿拉伯人同法國簽訂了處理戰後奧斯曼領土的《塞克斯——皮科爾協定》。協定除劃分兩國的勢力範圍之外,規定巴勒斯坦由“國際共管”。爾後,在1917年11月,英國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
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
1917年11月6日,英國軍隊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領全境。1920年
國際聯盟給予英國以管轄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權”。1921年,英國政府以執行《貝爾福宣言》為由,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約旦河為界,將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
外約旦,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西部仍為巴勒斯坦,由英國委任總督直接統治。
在英國的支持下,猶太人開始大規模遷入巴勒斯坦,特別是在《貝爾福宣言》發表和英國委任統治之後,巴勒斯坦猶太移民成倍增長。據統計,1917年4月,《貝爾福宣言》發表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不超過5萬,1939年猛增到44.5萬多人,已占巴勒斯坦居民總數的三分之一。
猶太移民憑藉其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許多城市和工業,使阿拉伯人的工商業受到很大的打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矛盾和衝突日益加劇。
美國有幾百萬猶太人,它從一開始就支持猶太復國主義。早在1917年10月,美國總統
威爾遜就向英國政府表示他對《貝爾福宣言》草稿的支持。1919年1月21日,美國在
巴黎和會中提出“關於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的建議”,“猶太國一旦成為事實,國聯就立刻承認巴勒斯坦為猶太人的國家”。1922年6月30日,美國國會正式通過一項支持《貝爾福宣言》的決議。同時,在經濟上開始滲入巴勒斯坦。
為擴大美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力扶持猶太復國主義,排擠英國。1943——1945年間,美國國會通過了贊成在巴勒斯坦無限制移民和建立猶太國家的決議和宣言,但同時,也加深了阿猶矛盾。
巴以分治
1947年2月,英國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處理。“聯大”根據英國的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巴勒斯坦問題。1947年9月16日,聯合國第二屆大會成立了專門委員會進一步研究巴勒斯坦問題。1947年11月29日,大會對專門委員會提出的方案進行表決,結果以美蘇等國33票贊成,阿拉伯11國和古巴、希臘13票反對,英國、中國等10票棄權通過《巴勒斯坦將來處理分治計畫問題的<第181號決議》。
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於1948年8月結束,其後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阿拉伯面積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約旦河以西地區和
加沙地區;猶太國面積14000多平方公里(包括沙龍和加利利地區猶太人在沼澤中開墾出的部分土地以及內蓋夫沙漠,用來安置歐洲的大量猶太難民);使耶路撒冷市成為聯合國在國際政權下的獨立主體,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的阿拉伯國家堅決反對聯合國的分治決議,他們認為猶太人離開故地近2000年,阿拉伯人生活於此已近1300年,怎么能讓出家園(以色列方面所說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過巴勒斯坦就是其領土完全不成立,這只是其野蠻掠奪的一個藉口),況且猶太人的苦難並非阿拉伯人造成(歷史上歐洲是殘害猶太人的主要場所),所以不能以犧牲阿拉伯人的利益讓猶太人復國。當時的沙特國王曾說:“誰迫害猶太人,就從誰的領土上劃出一塊給猶太人”。當時聯合國的分治決議,在總人口占少數的猶太人獲得了55%的土地,而總人口占多數的阿拉伯人只分到45%的土地,而且領土首尾被分成3塊,這自然令阿拉伯人不滿。
聯合國分治決議一通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紛紛舉行示威,反對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
特拉維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運動。
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猶混合的城鎮,爆發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激烈武裝衝突,這被稱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戰爭”的開始。之後,在1948年1月—3月,雙方不斷發生衝突。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同日,猶太復國主義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國。15日,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戰爭正式開始。
戰爭過程
戰爭一開始,阿拉伯國家軍隊在數量上比以色列部隊略微占優勢。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約旦“阿拉伯軍團”7500人,敘利亞5000人,伊拉克1萬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軍”和“阿拉伯拯救軍”1萬餘人,合計4.3萬人。
空軍裝備有各類飛機131架,艦船12艘,坦克裝甲車240輛,各種野戰炮140門,而以色列總兵力有3.4萬人,各類飛機33架,艦船3艘,幾乎沒有什麼大炮、裝甲車。戰爭的進程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
阿軍發起進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
阿拉伯國家軍隊發起進攻之後,埃及軍隊從
阿里什分兩路開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一旅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過加沙向
特拉維夫進發。由於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南面拚命抵抗,夜間襲擊了埃及軍隊先頭部隊的後方,從而使埃軍慌亂不堪,接著以色列人又召開記者招待會聲稱埃軍供應線已被切斷。
訊息傳到開羅,埃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停止攻擊特拉維夫,這一挫折,成為埃軍在這次戰爭中的轉折點,特拉維夫再沒受到埃軍攻擊。埃軍攻擊改變目標,轉而占領內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幹線。南路第4旅經過比爾謝巴、希布倫,向耶路撒冷進發。
敘利亞軍隊以2個機械化旅從
庫奈特拉出發後,首先向太巴列湖南端出擊,他們陸續攻克了約旦河兩岸的三個猶太居民點,接著向尼加亞居民點出擊。此後,他們在太巴列湖南端這一地區同以軍激戰。
外約旦國王
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軍團”的精銳部隊,他一心想奪取這個城市,成為“耶路撒冷之王”。所以,戰爭開始後,阿拉伯軍團就直搗這一城市。5月18人,阿軍占領
耶路撒冷舊城阿拉伯人區,同時,包圍了舊城的猶太區。接著,阿拉伯軍團向猶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發動進攻,占領了耶路撒冷通往海岸平原公路的要地特倫,切斷了以色列人的增援。舊城猶太人投降,新城中的猶太人也彈盡糧絕,飲水困難。然而,軍團不了解這些情況,沒有抓住這一機會,他們只滿足於打一些小仗,發動一些有限的進攻,使耶路撒冷新城的戰鬥出現僵局。
伊拉克軍隊先是向北部的蓋謝爾和貝桑進攻,進展不大,轉而進攻納布盧斯,伊拉克軍隊投入了1個裝甲車團、一個步兵團以及一個有三個航空中隊支援的機械化旅。相繼占領了納布盧斯、傑寧和離地中海只有11英里的圖勒卡姆,並威脅著猶太城赫德拉,幾乎達到海邊,眼看將以色列軍隊攔腰切斷。但伊軍未能繼續進行攻擊,喪失了戰機,以軍乘機向傑寧反撲,但被伊軍擊退。
黎巴嫩軍隊在北部的進攻規模較小,它先是攻占了馬勒基亞邊防哨所,後被以色列奪回。黎軍再次攻占此地,並固守到戰爭結束。
綜觀戰爭初期的形勢,阿拉伯國家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以軍的將領驚呼,以色列軍隊無法抵擋阿拉伯國家軍隊的進攻,全軍已處於崩潰邊緣。為扭轉戰局,以色列總理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說:“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開戰的第三天,美國代表向
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戰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代表也要求安理會立即表決,並指責阿拉伯國家發動進攻,要求它們停止行動。英國最初反對美國的建議,並聲稱繼續給予阿拉伯國家援助。但不久,英國因為財政上有求於美國,又同意了美國的建議,並撤走了阿拉伯軍團的英國軍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約旦提供武器。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給以色列啜息之機,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為而後的戰爭作準備。
首先是擴充兵員。經過三周的戰鬥,以色列軍隊傷亡慘重,到6月處,總兵力只有4萬人,其中戰鬥人員2.3萬人。為此,以色列當局下達了命令:1.徵集17歲的男女青年接受兩個月的訓練;2.召集36—38歲的男女服現役,動員42歲以下的男子構築工事;3.35歲以下的男子即使有兩個以上的撫養者也要服兵役。同時,把大量猶太人移居以色列。
其次是採購武器。以色列從美國、英國進口了轟炸機,從法國運來了坦克和大口徑火炮。尤其是從捷克獲得了大量輕武器、野戰炮、炸彈和炸藥。以色列還從國外購買了小型艦船和巡邏艇。這樣,以色列陸海空三軍已初具規模。
第三是進行軍事改組。國防軍編成4個軍區,明確了個軍區所分擔的作戰地域。經過周密的準備,以色列軍隊已由開戰時的3萬多人發展到6—10萬人。而阿拉伯軍隊在停火期間僅僅進行了駐軍地域內的調整,埃及野戰軍增加到1.8萬人,伊拉克軍隊增加到1.5萬人,敘利亞和黎巴嫩募兵後兵力也有所增加。但阿拉伯國家正規軍不過4.5萬人。
第二階段
以色列軍隊的第一次進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
1948年7月9日,經過充分準備的以色列軍隊向阿拉伯軍隊發動攻擊,這次進攻名為“十天進攻”,至7月18日結束。阿拉伯國家由於內部分歧,沒有統一的軍事計畫,一開始就處於被動地位。相反,以軍作了充分準備,他們在全境確立了統一的軍事領導和指揮機構。戰爭重啟後,以軍的進攻方向重點放在中部戰線。以軍集中4個旅的兵力,向
特拉維夫東南12
英里的盧德和
臘姆拉城實施突擊。該兩城由“阿拉伯軍團”占領,是巴勒斯坦東西和南北的交通素樞紐,對以色列威脅較大。當以色列兩個旅向兩地發動進攻時,“阿拉伯軍團”司令格拉布藉口後勤供應困難,需要縮短戰線,放棄兩城,使以色列軍隊於7月11、12日就占領了兩地。打開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線,以色列部隊向敘利亞軍隊發動進攻,企圖奪回米什馬爾哈耶丁居民點,把敘利亞軍隊趕往
約旦河東岸,但被敘軍擊退。於是,以軍改變進攻方向,主力西移,向
拿撒勒地區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軍和阿拉伯解放軍發動進攻。以軍2個營利用夜間實施突襲,占領了沙德阿姆爾和拿撒勒,並進而奪取了整個加利利地區。
以色列軍隊的另一條進攻路線是進攻耶路撒冷。首先進攻
馬納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接著進攻
舊城並占領耶拉赫賈拉,切斷阿拉伯人至
新城的道路。經過反覆爭奪,以軍攻占了馬納哈谷地,但對耶路撒冷舊城的進攻在錫安門附近被擊退。聯合國關於阿以停火令生效。
十天的戰鬥,以色列奪取了阿拉伯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戰略地位。在第二次停火期間,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計畫,不斷擴充軍隊和武器裝備。到10月初,以軍總數為9萬多人,有100多架飛機和16艘艦船。相反,阿拉伯國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間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戰局每況愈下,到了不可扭轉的地步。
第三階段
以色列軍隊的第二次進攻至戰爭結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
10月15日,以色列軍隊破壞停火令,向阿拉伯軍隊發起進攻。這次進攻,以軍主要目標是加利利地區和內格夫。為此,以軍成功地發動了幾次戰役。
(1)“約夫”戰役
戰役發動前,埃及軍隊在內格夫的部署,缺乏縱深,他們的陣地只分布在幾條狹窄的防禦陣地內。10月15日—21日,以色列軍隊針對埃軍的弱點,發動了“約夫”戰役。15日下午,
以色列空軍首先襲擊了加沙、馬傑達勒、拉法和阿里什等城鎮,破壞了埃軍的通信體系和指揮機關,同時,通過襲擊阿里什等地的機場,使埃及軍隊喪失了制空權。隨後,以軍在夜間發動進攻,在西線搶占了公路上的阿什克倫。與此同時,以軍在東線埃爾曼西亞以東實施突破,切斷了埃軍由馬傑達耶到貝特賈夫林的橫穿公路。接著,以軍向埃爾曼西亞、法盧賈、伊拉克蘇維丹要塞發動進攻,沒有得手,轉而向另一重要據點胡萊卡特發起進攻,並於19日夜間攻占次地。從而打通了通向內格夫的通道。21日,以軍攻占內格夫首府比爾謝巴,這樣,以軍控制了除法盧賈和
加薩走廊以外的整個內格夫北部地區。
(2)“希拉姆”戰役
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區一直由法齊.卡伍吉所指揮的“阿拉伯解放軍”所控制。10月中旬,卡伍吉軍隊利用以色列軍隊同埃及軍隊作戰之機,對夏吉克——阿貝德地域內的以軍發起進攻,奪得了能控制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權。於是,以色列軍隊實施了“
希拉姆戰役”,企圖把卡伍吉的軍隊全部消滅或完全趕出巴勒斯坦。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軍隊展開了“希拉姆戰役”。以軍派遣兩支部隊,分別從南面和西面實行佯攻,然後以東西兩路兵力夾擊。30日,以軍攻占加利利,並有少數部隊進入了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兩岸,奪取了黎巴嫩境內15個村莊。以軍在“希拉姆戰役”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3)“霍雷夫“戰役
在“約夫”戰役中,內格夫北部的埃軍雖被擊退,但以南的內格夫沙漠與西奈半島的埃軍依然占據了一些地區。11月19日埃軍從加沙地區進入內格夫沙漠,12月7日,對以軍陣地發起佯攻,但被以軍擊退。12月22日,以軍出動5個旅,向埃軍發動了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即“霍雷夫”戰役。
戰役從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7日進行。由伊加爾.阿隆上校指揮。以軍先以
戈蘭尼旅對加沙地區實行牽制性進攻,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方向進攻奧賈,企圖占領阿里什,以色列空軍轟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機場,從而掌握了制空權。戈蘭尼旅在寬大的正面是沿海岸公路挺進,22日奪取了加沙南側8公里制高點。12月23日,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開始向阿里什方向進攻。進攻的路線選擇了一條由比爾謝巴至奧賈的一條被殺湮沒的羅馬時代的古道。這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埃軍沒有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將這條古道修成可通行輕型裝甲車輛的道路。因為埃軍判斷,以軍將沿海岸公路進攻,因而對奧賈方向戒備不嚴,使得阿隆主力部隊奇襲獲得成功,27日占領了奧賈。並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機動部隊,28日攻占了阿布奧格,轉而進攻阿里什。
正當以軍準備給埃軍進行決定性打擊時,英國要求以色列從埃及領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戰,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雙方停止了戰鬥。
以色列通過“霍雷夫”戰役,除了加沙狹長地帶外,把埃及軍隊完全趕出了巴勒斯坦。
戰爭結果
埃及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於1949年2月24日在希臘的羅得島簽定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埃及承認除加薩走廊外,以色列占有整個內格夫地區。邊界重鎮奧賈非軍事化,埃及在離奧賈14至17英里內不得設立陣地。
外約旦和以色列的停戰談判3月2日也在羅得島開始,4月3日,以色列、外約旦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阿拉伯軍團”在中部55英里長的戰線上平均後撤2英里,以色列承認外約旦與約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併。通過協定,以色列控制了越過卡梅爾山脈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戰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對特拉維夫和哈德臘東部沿海平原的軍事威脅。伊拉克拒絕和以色列談判,但表示遵守以約協定。以約停戰後,伊拉克軍隊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戰協定於1949年3月23日簽定,協定規定以原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間的邊界線為分界線,雙方各建立非軍事區,以色列軍隊撤出黎巴嫩村莊。
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停戰談判與1949年4月12日在邊界舉行,7月20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
戰爭影響
巴勒斯坦戰爭從阿拉伯出兵開始到以色列、敘利亞、簽訂停戰協定為止,共歷時15個月,戰爭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以色列獲勝而告終。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以色列占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計2萬多平方公里,比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面積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戰爭後,以色列將有6萬巴勒斯坦人趕出家園,淪為難民。聯合國所規定的阿拉伯國家未能建立。戰爭激化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美、英的矛盾。從此,中東戰亂不斷。中東成為
恐怖主義的熱土,巴勒斯坦人用接二連三的自殺性人體炸彈的襲擊以色列人,並製造了震驚世界的“
慕尼黑慘案”等政治恐怖事件。
1988年,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建立,獲得了包括中國在內的100個國家的承認,政府辦公地點位於
約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
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
巴勒斯坦戰爭,1948年阿以戰爭) 1947年11月–1949年3月
南黎巴嫩戰爭(南黎巴嫩衝突) 1978年3月14日-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