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條約組織(wto(華沙條約組織))

華沙條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

wto(華沙條約組織)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華沙條約組織(又稱華沙公約組織、簡稱華約組織華約,英語:Warsaw Pact或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俄語: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是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政治軍事同盟。

1955年西德加入北約後,歐洲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簽署了《華沙公約》,全稱《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又稱蘇東條約)。該條約由原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華約組織;在亞洲方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是華約組織觀察員國。

成員國包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1991年7月1日,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沙條約組織
  • 外文名:英語:Warsaw Pact或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俄語: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
  • 其他名稱:華沙公約組織
  • 簡稱:華約組織、華約
  • 成立時間:1955年5月14日
  • 解散時間:1991年7月1日
成立背景,主要成員,成員國,觀察國,機構設定,政治協商委員會,外交部長委員會,國防部長委員會,聯合司令部,主要部隊,聯合武裝部隊,一體化部隊,主要職能,歷史結局,

成立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世界戰略格局雅爾達體系的確立,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同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處於冷戰的對峙狀態。
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峙形勢圖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峙形勢圖
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該條約於同年8月24日生效。
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訂了《巴黎協定》,吸收西德西歐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政府曾照會23個歐洲國家和美國政府,要求他們不要批准《巴黎協定》,並建議召開歐洲集體安全會議,討論“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再起”等問題,並締結《歐洲集體安全條約》,但遭西方國家的拒絕。同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蘇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歐洲和平和安全會議,會議通過宣言聲稱:如西方國家批准《巴黎協定》,蘇聯和東歐國家將在組織武裝力量和聯合司令部方面採取共同措施。
1955年3月,八國又就締結集體友好互助條約的原則、組建聯合武裝力量及其統帥部等問題進行了協商,並取得一致意見。5月5日,《巴黎協定》被批准。5月14日,蘇、東德、波、阿、捷、匈、羅、保八國在華沙簽署了《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簡稱《華沙條約》。
華沙條約簽訂之地華沙條約簽訂之地
條約有效期為二十年(到期可順延十年)。該條約由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起草。同年6月4日,根據《華沙條約》第六條規定,華沙條約組織這一軍事、政治同盟正式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總部設在莫斯科,俄語德語波蘭語捷克語為官方用語。

主要成員

成員國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88年7月16日七國首腦出席華約會議時合影1988年7月16日七國首腦出席華約會議時合影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退出)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68年9月13日宣布退出)

觀察國

機構設定

華沙條約組織的組織機構有:

政治協商委員會

政治協商委員會為華沙條約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協商和決定締約國的國防、政治、外交和經濟等重大問題,由締約國黨的第一書記、總理、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組成,輪流在各締約國首都舉行會議。下設輔助機構常設委員會和執行機構聯合秘書處。常設委員會於1989年1月起增設秘書長一人,執行機構聯合秘書處其下設裝備委員會和後勤委員會等。
1955年華約召開會議1955年華約召開會議

外交部長委員會

外交部長委員會於1976年10月成立,其職責是磋商並協調締約國的對外政策,為政治協商委員會起草檔案,制定實施其決議的具體建議,以及審理政治協商委員會所委託的其他事項。

國防部長委員會

國防部長委員會為華沙條約組織的最高軍事機構,於1969年3月成立,主要任務是研究共同的軍事政策及聯合武裝部隊的訓練、演習、組織建設等問題,由各締約國國防部長、華約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參謀長等人組成,由蘇聯國防部長作為主席。

聯合司令部

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為華沙條約組織的軍事指揮機構,負責對華約武裝部隊的領導、訓練、裝備和調動等。由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幾名負責防空、空軍、海軍和技術與裝備的副總司令、各軍隊派出國委任的副總司令及參謀長組成。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一直由蘇聯元帥擔任。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部下設軍事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和總參謀部。華約的各項重要領導職務都由蘇軍將領擔任。同時,蘇聯還以華約聯合司令部“代表”、“觀察員”和“顧問”的名義向各締約國的軍事領導機關和部隊派駐軍事人員。

主要部隊

蘇聯通過華沙條約組織先後建立了兩支部隊:

聯合武裝部隊

聯合武裝部隊由各締約國撥出一部分部隊聯合組成,有關這些部隊聯合作戰、相互支援和交流經驗的問題,由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作出最後決定。這些部隊平時受各國國防部長或副部長(作為聯合司令部副總司令)的領導,在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則受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的指揮。

一體化部隊

20世紀70年代起,在聯合武裝部隊之外,蘇軍又和波、匈、捷、保、民主德國的一部分軍隊組成包括海軍和空軍的“一體化部隊”,由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指揮。
據1989年1月公布的數據,華約駐歐洲總兵力為357.3萬人,其中指揮機關人員3.02萬人,陸軍及所屬空軍182.35萬人,空防部隊55.05萬人,空軍42.51萬人,海軍33.8萬人。偵察聯絡和軍校人員24.54萬人,後衛部隊14.63萬人,民防部隊3.41萬人。

主要職能

《華沙條約》規定華沙條約組織的宗旨為:“如果在歐洲發生了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進攻,每一締約國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的權利,個別地或通過同其他締約國的協定,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給予援助”。
蘇聯1975年發行的關於華約的郵票蘇聯1975年發行的關於華約的郵票

歷史結局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華沙條約組織兩大國際組織的成立,標誌著雙方以冷戰形式的軍事對抗正式開始。
華沙條約組織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華沙條約組織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華約武裝力量在蘇聯的帶領下大規模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了普遍抗議。而蘇聯與阿爾巴尼亞交惡,阿爾巴尼亞於1968年9月13日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
1990年10月3日,兩德合併後,民主德國退出華沙條約組織。
1991年2月25日,在布達佩斯召開的華約政治協商委員會非常會議決定從1991年4月1日起終止在華沙條約範圍內所簽訂的軍事協定的效力,廢除華沙條約的軍事機構。同年7月1日,華沙條約締約國在布拉格舉行會議,宣布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