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網路信息服務)

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網路信息服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諾頓網路安全特警簡稱,同時NIS是Sun Microsystem於1985年發布的一項目錄服務技術(Diretory Service),用來集中控制幾個系統管理資料庫的網路用品。簡化了UNIX和LINUX桌面客戶的管理工作,客戶端利用它可以使用中心伺服器的管理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諾頓網路安全特警
  • 外文名: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 縮寫:NIS
  • 發布時間:1985年
  • 來源:Sun Microsystem
防火牆,概述,SONAR,碘化試劑,瀏覽器防護,身份防護,Norton Insight,信息服務,概述,域控制器,運行流程,RPC,架構,套件安裝,結構,配置客戶端,伺服器,韓國,差率,國際學校,創新系統,概述,技術比較,理論基礎,結構機制,護理信息系統,

防火牆

概述

諾頓網路安全特警(Norton Internet Security),簡稱NIS。
NIS的防火牆為雙向防火牆,並可將計算機從網路當中隱藏。
BloodHound啟發式技術
辨別一個可疑程式是否具有威脅性,“啟發式技術”是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啟發可以虛擬一個主機環境,並在不影響實機的情況下,誘發惡意程式現形,許多大廠都有啟發,這項技術在諾頓防毒軟體被稱做Bloodhound。 BloodHound是賽門鐵克獨家的啟發式偵測技術,藉由可疑的行為來偵測病毒。BloodHound會製造一個虛擬的安全環境,使病毒展現出他的不良企圖,而不會影響到本身計算機運作的穩定性。

SONAR

(Symantec前瞻線上網路技術)
啟發只運行於虛擬主機當中,倘若病毒木馬不幸進入實體主機,就得利用“行為防禦技術”了;行為防禦會分析可疑程式的行為,並事先阻攔,諾頓著名的SONAR無疑是當中最成熟的。 一般的行為防禦十分被動,只有在惡意程式對外連線時才會運作;諾頓則採取“主動”出擊,每次檔案讀寫都會立刻掃描(real time),大大降低了被駭的風險。

碘化試劑

N-碘代丁二醯亞胺N-iodosuccinimide),一種碘化試劑,與NBS類似

瀏覽器防護

漏洞防護顧名思義是針對系統漏洞進行防堵,讓威脅入侵“連門都沒有”的防禦方式;比起繁雜龐大的病毒碼,直接管理漏洞顯然有效率許多。諾頓的做法為:嚴加看管最常遭到黑客攻擊的瀏覽器漏洞,無論你是IE還是Firefox的用戶,都能獲得最完善的保護;2009甚至做到了連multimediaplug-in漏洞也有效掌控。

身份防護

網路安全軟體的最終是為了保護計算機本身,以及存在計算機裡頭的檔案數據;線上帳號密碼是最重要卻也最容易被竊取的,一但泄漏,往往造成財物上的重大損失。諾頓獨家的名片式身分防護提供了最佳因應之道,每次上線都通過名片自動登錄,讓用戶不受到鍵盤側錄等惡意程式侵擾。

Norton Insight

智慧型型掃描
諾頓防毒軟體2009年增加的新技術Norton Insight,簡單來說是一種白名單(但名單規則並不記憶體於軟體當中,而是通過賽門鐵克另有的平台隨時更新),其原理為只掃描不被信任的檔案或網站掃描,並略過知名又或者安全的檔案及網站,該項技術可讓掃描速度大幅提快,並降低誤判率等.

信息服務

概述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NIS是Sun Microsystem於1985年發布的一項目錄服務技術(Diretory Service),用來集中控制幾個系統管理資料庫的網路用品。NIS簡化了UNIXLINUX桌面客戶的管理工作,客戶端利用它可以使用中心伺服器的管理檔案。桌面系統的用戶無需建立他們自己的/etc/passwd,他們只簡單的使用維護在NIS伺服器的檔案即可。

域控制器

提到NIS不得不先說明一下WINDOWS2000域控制器,在區域網路內有一台WIN2000域控制器,下面有一些機器加入到這個域中,在下的機器登錄時,有一個選項是選擇登入到本機還是登入到域內,登入本地的密碼由本機控制,但是如果登入域內,密碼由域控制器負責管理。
LINUX也是作業系統,跟WIN2000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仔細讀上段話,就能理解NIS是原理是什麼樣了,這時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檔案/etc/nsswitch.conf

運行流程

事實上, NIS的運作流程一點也不困難。一個不是很龐大的網路中,大約會有一部NIS Server ,並且同時有很多部的 NIS Client 。 NIS Server 與 NIS Client 的架構,整體架構有點像底下的圖示:
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網路信息服務)
如圖示。NIS 提供的 /etc/passwd,/etc/group 以及 /etc/hosts 等 ASCII 格式檔案的信息, NIS Server 會將前述幾個ASCII 檔案內容複製成為 DBM 資料庫格式的檔案,當用戶藉由個人計算機在線上到 NISClient主機嘗試登入時, NIS Client 將會到 NIS Server 去查尋該用戶的賬號與密碼,以做為用戶登入驗證的依據。
NIS Server 將自己系統內的 /etc/passwd, /etc/group,/etc/hosts 等製作成為 DBM 的資料庫格式檔案;
NIS Client 若有用戶登入的要求時,會前往 NIS Server搜尋資料庫裡面數據做為驗證用。
每次更動 NIS Server 上面的用戶數據時,則 NIS Server需要重新製作 DBM 資料庫檔案!
需要設定的有:NIS Server 端;
NIS Client 端。

RPC

Sun 公司開發的伺服器軟體NFS,由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所統一管理。 NIS 也是使用 RPC 來管理。

架構

NIS Server 在整個網域之中,一般比較小型的網域常見的方法。萬一,如果網域裡面有幾乎100 部以上的主機,這個時候,只有一部NIS Server 可能無法提供快速的數據查尋與回響的狀態!這時需要 NIS Sever的 master 與 slave 的架構。
slave藉由將來自 master主機的數據加以更新到自己的資料庫當中,並且提供與master 相同的查尋功能!這個 NIS 的 master 與 slave 架構則完全相同。NIS Server 的 master 先將自己的賬號、密碼相關檔案製作成為資料庫檔案(databasefile);NIS Server 的 master 將自己的資料庫檔案傳送到 slave上面;NIS Server 的 slave 接收來自‘信任的 NIS Server master主機’的數據後,更新自己的資料庫,使自己的資料庫與 master 主機的數據同步;網域當中的所有 NIS Client 查尋 NIS Server 時,會找尋‘最先回應的那一部NIS 主機的資料庫內容’。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的是,NIS 的 master 與 slave 架構主要在分散查尋 NIS時候的主機負荷,因此,除非您的網域真的很大,否則是沒有必要架設 NIS Slave與 master 的架構的啦!底下我們沒有架設 master 與 slave 。只有一部主要的master 而已。

套件安裝

NIS是一個客戶機/伺服器系統,ypbind是定義NIS伺服器的客戶端進程。一旦確定了伺服器位置,客戶機綁定到了伺服器上,所以客戶端的住處查詢都發往伺服器。ypserv是回答客戶端查詢的伺服器進程。
基本上, NIS 建議直接使用原版光碟上面給我們的 RPM 來安裝即可。
yp-tools :提供 NIS 相關的查尋指令功能
ypbind :提供 NISClient 端的設定套件
ypserv :提供 NISServer 端的設定套件
portmap :就是 RPM 一定需要的數據啊!

結構

NIS Server 主要以 ypserv 這個套件提供的數據來進行設定,主要內容有:
/etc/ypserv.conf :就是主要的設定檔了
/usr/sbin/ypserv :主要的服務(daemon)執行檔
/usr/sbin/rpc.yppasswdd:RPC的服務囉!
/usr/sbin/rpc.ypxfrd :同樣的, RPC 的服務囉!
/usr/lib/yp/ypinit :建立 NIS 資料庫的執行程式
所以,事實上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設定 ypserv.conf 這個檔案而已啦!至於 RPC的設定,就直接啟動他即可!另外,還有 yp-tools 會提供的相關數據喔:
/usr/bin/yppasswd :更改你在NIS database (NIS Server 所製作的資料庫) 的密碼
/usr/bin/ypchsh :同上,但是是更改shell
/usr/bin/ypchfn :同上,但是是更改一些使用者的訊息!

配置客戶端

進程ypbind這客戶機的NIS域定位伺服器,NIS域包括所有NIS伺服器和客戶機。它與DNS不同,儘管有些管理員將NIS域名等同於DNS的域名。NIS域名只對那NIS伺服器和客戶機起作用。
有兩種方式配置NIS域名:
nisdomainname 定義顯示NIS域名
yp.conf檔案配置NIS域名。
#nisdomainname gogo
#nisdomainname
gogo
默認地,ypbind使用nisdomainname命令返回NIS域名,向NIS伺服器發出請求時在網路內廣播該地址。
yp.conf檔案
/etc/yp.conf定義了yp.conf配置。如果找不到yp.conf檔案,ypconf進程使用nisdomainname 命令返回的NIS域名,廣播定位NIS伺服器。ypbind將綁定到第一個相應請求的伺服器上。
ypserver hostname
domain nisdomain broadcast | server hostname
========
hostname,nisdomain字元為變數。
使用ypserver配置選項為客戶機指定伺服器。yp.conf檔案包括ypserver選項時,客戶機使用命令nisdomainname返回的NIS域名,向ypserver命令的hostname欄位指定的伺服器發出請求。/etc/hosts檔案中必須包含該主機IP位址,還記得我說過什麼了嗎,DNS是取代的HOSTS的,在DNS中設定也是可以的。ypserver選項強制客戶機連線到特定的伺服器上。
在yp.conf檔案中使用domain選項定義了NIS域名,指出客戶機是廣播定位還是直接向伺服器傳送請求。
example:
#/etc/yp.conf
#
domain first server jh
=========
first作為域名,jh是這個域的伺服器 jh在hosts中必須有相對應的IP位址
或者jh IN A 192.168.1.1還記得這條指令是乾什麼的嗎?
------------------------
創建NIS伺服器
安裝ypserv
rpm -ivh ypserv*
-----------
NIS伺服器提供的資料庫,稱為NIS映射表.
如果用戶只有一個NIS域伺服器,建立獨立伺服器,如果用戶NIS域中有多個伺服器,就需要選擇其中一個作為該域的主伺服器。其他作為從伺服器。
用戶可以使用make命令初始化獨立伺服器,建立NIS映射表,檔案/var/yp/Makefile包含了創建資料庫的命令。
example:
#nsidomainname first
#cd /var/yp
#make
gamke[1]:Entering directory '/var/yp/terns'
Updateing passd.byname......
Updateing passwd.byuid......

伺服器

使用ypinit命令初始化主伺服器,常見NIS映射表。默認地.ypinit同make命令給出的操作一樣。要創建相對於從伺服器的主伺服器,用戶需要編輯/var/yp/Makefile檔案。在Makefile檔案中找到NOPUSH設定為NOPUSH=false.
修改後,運行ypinit -m
exmpale:
#nisdomwiname first
#cd /var/yp
#/usr/lib/yp/ypinit m
...........
next host to add:1111.first .my home.c om
next host to add:2222.first .my home. c om
..............
............
..............
is this correct? [y/n]y
..........
.........
updateing passwd.byname.........
.............
..........
...........
伺服器配置比主伺服器簡單。主伺服器保存了所有的映射表。從伺服器只需知道哪個是主伺服器即可。ypinit -s 配置從伺服器。
example:
#/usr/lib/yp/ypinit -s salve
salve的IP位址也必須保存在hosts中。
----------
安全性
用戶可以在/var/yp/securenets檔案中定義伺服器的安全性能。
example:
255.255.255.0 192.168.1.0
授權192.168.1.0子網的用戶可以訪問伺服器。
-----------------
ypserv.conf檔案
用戶必須使用securenets檔案,未必用ypserv.conf定義安全性。
語法如下:
host:map:security:[mangle[]]
欄位如下
host 授權或禁止訪問的計算機,它由地址/掩碼對確定.例如 192.168.1.0/255.255.255.0 . *表示所有主機
map 該欄位表示訪問的NIS映射表項名稱。例如:passwd.byuid。*表示映射表 中所有的欄位都可用。
security 授權訪問類型
none 允許訪問,不加強安全性。
port 允許特權連線埠訪問。只接收源連線埠小於1024的連線。
deny 禁止訪問。
des 訪問時需要數字加密標準(DES)認證。
[mangle[]] 指定應該在發出回響之前用“X”覆蓋掉的欄位(不明白)
example:
# Host : MAP : Security : mangle
192.168.1.0/255.255.255.0 : * :none :no
* :* :deny :no
啟動伺服器
/etc/init.d/ypserv restart
啟動NIS客戶端
/etc/init.d/ypbind restart
測試NIS
NIS客戶端應該綁定到伺服器。ypwhich命令可以檢測客戶端是否正確的連線到伺服器。
如果客戶機正確的綁定到伺服器,用ypcat檢測伺服器提供的信息。
NIS與DNS是兩會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雖然都有可能涉及到域名。但確實是兩會事,他們之間會有一些連繫。但絕不可以混在一起。切記,切記。
====================================
nsswitch.conf檔案
nsswitch.conf檔案不僅能處理主機表和DNS之間的優先次序,還能處理其它的問題。它為幾個不同的系統管理資料庫定義來源(多看幾篇這句話,“幾個不同的系統管理資料庫”,可以是DNS,NIS,大家想一想)
由nsswitch.conf控制的資料庫
alias EMAIL別名
ehters 用於RARP的乙太網地址。
hosts 主機名和IP位址
password 用戶帳號信息。
還有許多,沒有列出來。
使用不帶NIS的nsswitch.conf example:
password: files
shadow: files
...........
hosts: dns files
#這句很重要,dns在先,files在後,這裡的files指的是/etc/hosts檔案,如果有客戶端查詢的時候,先找dns,再找files。順序很重要。
aliases: files
.........
.........
.........
使用帶NIS的nsswitch.conf example:
hosts: files nis dns
protocols: nis files
.........
........
........
控制選擇過程
nsswitch.conf檔案提供了幾個可用於查詢測試的狀態關鍵字:
success(成功) 查詢返回所期望的結果。該狀態的預設的動作是返回結果給提交查詢的應用程式(想一下,在我的DNS第二講,說到解析器,就可以是提交查詢的應用程式,不過他是DNS查詢是了),然後退出查詢過程。
nofound(沒有找到) 雖然查詢工作正常,但所期望值沒有找到。預設的動作是查詢下一行的源。
unavail(不可用) 提交查詢的源不可用。例,名稱伺服器沒有運行。
tryagain(重度) 源暫時不可用。預設的動作是繼續向下一個源提交查詢。
有兩個關鍵字可以識別預設的動作:return和continue。return告訴解析器返回值給應用程式並結束查詢。continue告訴解析器繼續向下一個源提交查詢。
狀態和動作關鍵字可以結合起來,加到nsswitch.conf檔案的源單中,以控制查詢過程何時移到下一個源。
狀態檢查的語法是:
[ ( ! ? status=action ) + ]
問號(?)代表任何狀態值;嘆號(!)對狀態值取反。!SUCCESS是不成功的意思。方括弧"[]"用於包括整個條件語句。圓括弧"()"是可選的,只用來包含每個測試條件,可以有多個條件,每個條件用圓括弧包含,之間用加號連線。
例如:
[ ( NOFOUND=RETURN ) + ( TRYAGAIN+TRETURN) ]
其實就是C語言中的“與”“或”“非”的關係。
下面是nsswitch.conf中的主機一行:
hosts: dns [ !UNAVAIL=return ] files
說明了UNAVAIL之外的所有狀態,解析器應該將返回值給應用程式,然後退出。
只有當DNS名稱伺服器沒有運行的時候,解析器才能向主機表查詢。如果有條件語句改變,預設的動作卞會起作用,UNAVAI的預設動作是continue。
nsswich.conf檔案已經取代了hosts.conf,因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資源控制方式。LINUX系統中通常這兩個檔案都有,但實際上起作用的是nsswitch.conf檔案。

韓國

大韓民國國家情報院(Na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NIS),前身為中央情報部(KCIA),是大韓民國的情報及國家安全機關。首任部長是金鐘泌,於1961年成立。

差率

銀行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100% / 盈利資產
這個指標反映了銀行作為資金借貸中介的有效程度以及在其經營領域中競爭的激烈程度。

國際學校

(NIS)
南京國際學校(Nanjing International School)創辦於1996年,是南京一所專門招收在華外籍子弟的學校,也是國內的一所獲得國際文憑組織授權,可對3-18歲年齡斷的外籍子弟進行國小,中學和大學預科三階段學歷教育的學校,同時還是中國國際學校組織(ACAMIS)開創成員之一。。。。。

創新系統

(NIS)
國家創新系統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

概述

國家創新系統是指一個國家內各有關部門和機構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動創新網路,是由經濟和科技的組織機構組成的創新網路。創新是一個從新思想的產生到產品設計、試製、生產、行銷和市場化的一系列的活動,也是知識的創造、轉換和套用的過程,其實質是新技術的產生和商業套用。它既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和服務創新。但他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過程,而是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部門、生產部門和行銷部門,以及企業與企業外的研究開發機構、高校及其它企業互相作用的結果。
7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的工業經濟就開始走向衰落,而日本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經濟持續繁榮。在日本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工業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從70年代開始,歐美工業國家就進入經濟轉型的過渡時期。早在60年代美國人馬克魯普就提出知識產業,70年代美國人波拉特提出信息經濟,1973年美國人貝爾出版《後工業社會的來臨》。80年代信息經濟受到廣泛關注。90年代知識經濟崛起。這些表明,從70年代到90年代,歐美已開發國家正經歷著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移的歷史轉折,經濟發展處於過渡時期。
80年代學者在研究日本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國家技術創新系統。90年代的比較研究發現,歐美國家的國家創新系統早就存在,而且具有更加健全的機構和機制。它們不僅注重企業的技術創新,也重視知識的生產和積累,重視知識的傳播和人力資本。學者們研究了歐美國家的國家創新系統,發現英國的國家創新系統偏向於知識的創造,相對忽視技術創新的作用,結果影響了經濟的發展;美國和德國的國家創新系統,不僅重視知識生產和傳播,也重視技術創新,經濟發展比較成功。於是,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把重點放在國家創新系統的理論研究上。
90年代,歐美已開發國家特別是美國經濟走向繁榮,而日本工業經濟走向衰落。這進一步堅定了學者們的觀念,即歐美國家的國家創新系統比較完善,突出技術創新而忽視知識創造的國家技術創新系統適合於工業經濟時代,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並重的歐美國家創新系統更加適合於知識經濟的發展需要。
1992 年丹麥人倫德華爾(Bengt-Ake Lundvall)主編的《國家創新系統:建構創新和互動學習的理論》(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研究了國家創新系統的構成與運作。倫德華爾認為,現代經濟中最基礎的資源是知識,最重要的過程是學習,學習是一種最重要的互動式的社會過程,必須從制度和文化的範疇去理解。國家創新系統是一些要素及其相互聯繫,它們在生產、擴散和使用新的經濟上有用的知識過程中相互作用。這些要素和聯繫既包括植根於國內的,也包括地處國內的[1]。他認為國家創新系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國家創新系統包括介入研究和探索活動的機構和組織,如從事R&D活動的機構、技術學院和大學。廣義的國家創新系統包括經濟結構、影響學習和研究與探索的所有部門和方面,包括生產系統、市場系統、財政系統及其子系統,這些系統都是學習發生的地方[2]。
1995年麥特卡爾夫(Metcalfe)認為國家創新系統是一組獨特的機構,它們分別或聯合地推進新技術的發展與擴散、提供政府形成和執行關於創新的政策框架。因此,國家創新系統是創造、存儲和轉移知識、技能和新技術產品的相互聯繫的機構組成的系統。這個定義被英國貿易與工業部在1997年的研究報告《英國的國家創新系統》(The UK Innovation System)中採納[3]。
1996年OECD在一份報告中認為,國家創新系統可以定義為公共和私營部門中的組織結構網路,這些部門的活動和相互作用決定著一個國家擴散知識和技術的能力,並影響著國家的創新業績。1996年OECD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中指出,國家創新系統的結構是重要經濟決定因素。
1997年,OECD又推出了《國家創新系統》(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研究報告,強調國家創新系統中個人、企業和機構之間的技術與信息流動,提出了一整套國家創新系統分析方法,以便政策制訂者理解和建設國家創新系統。
促成國家創新系統在政策領域廣泛套用的主要因素有三個:(1) 對知識的重要經濟價值的認識;(2) 系統方法的廣泛套用;(3) 與知識生產相關機構的大量增加。制定對於知識經濟和國家創新系統來說都是最佳的政策和措施,成為OECD在工業和科技方面工作的焦點。
概括地說,國家創新系統研究,已經從早期的強調技術創新,轉移到既重視技術創新,又關注知識在經濟中的作用,重視知識的生產、儲存、轉移和套用。從1994年開始的OECD國家創新系統實證研究,已經把知識擴散力、知識網路、知識和人才流動、以及創新指標研究作為重點。
從國家技術創新系統向國家創新系統的轉變,反映了世界經濟向知識化和全球化方向轉移的大趨勢。90年代以來,已開發國家正向知識經濟轉移,知識經濟正在取代工業經濟,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在工業經濟時代,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生產、傳播和套用,成為經濟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在70-80年代,日本和東亞經濟的崛起得益於強大的國家技術創新系統;90年代歐美,特別是美國的經濟振興得益於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並重的國家創新系統。在某種意義上說,1997年發生的東亞金融危機,給片面強調技術創新的國家技術創新系統,敲響了警鐘。
事實上,日本和南韓已經認識到國家技術創新系統的局限性。日本政府調整國策,從“技術立國”轉向“科技創新立國”;南韓也大幅度增加對科技的投入。

技術比較

國家創新系統與國家技術創新系統相比,在基本結構、基本思想和理論基礎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基本結構的不同
國家創新系統的結構與國家技術創新系統的結構相比,有三點變化:
(1)比較明顯的變化是擴大了教育系統的作用和地位,把國家創新系統擴展到全部教育領域。(2)強調了創新基礎設施的重要性。(3)更加重視國際合作和交流。這些變化,反映了世界經濟向知識化和全球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2、基本思想的不同
國家創新系統的理論與國家技術創新系統的理論相比,在基本思想上有三點不同:(1)增加了知識和人力資本的作用。(2)把生產、擴散和套用經濟上有用的知識作為系統的功能。(3)系統的活動包括新知識、技能和新技術的創造、儲存和轉移等。
有的學者認為,國家技術創新系統與國家創新系統,是兩個學派,而不是國家創新系統理論發展的兩個階段。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因為,從結構要素和基本結構看,國家創新系統所涉及的結構要素一直存在,創新系統的基本結構並沒有因為從國家技術創新系統到國家創新系統的變化而發生質的變化,只是結構要素的比例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當然,國家創新系統不僅是一組與創新相關的機構,更是國家促進創新的政策系統。機構組成是國家創新系統的物質基礎,創新政策是國家創新系統的活的靈魂。
事實上,從國家技術創新系統到國家創新系統的演變,主要是基本思想和政策觀念的根本變化,而不是結構要素和基本結構的變化。思想和觀念是國家創新系統的理論核心,要素和結構是國家創新系統的外觀形式。
3、理論基礎的不同
國家創新系統的思想和觀念的變化,與經濟成長理論中人力資本理論新增長理論崛起是一致的。國家技術創新系統的思想和觀念與經濟成長理論中的技術創新理論和技術進步理論是一致的。
國家創新系統以技術創新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和新增長理論為理論基礎;國家技術創新系統以熊彼特創新理論、技術創新理論和技術進步理論為理論基礎。
如果說國家創新系統是一種理論,那么,把從國家技術創新系統到國家創新系統的轉變,看成是理論發展的兩個階段,而不僅是理論的兩個學派,似乎與實際情況更加符合。

理論基礎

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在繼承技術創新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了人力資本理論新增長理論的思想。在國家創新系統理論中,除了繼續重視技術創新外,知識被視為重要的經濟資源,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社會過程,創造、儲存和轉移新知識、技能和新技術成為國家創新系統的功能。國家創新系統的活動包括知識的生產、擴散、儲存、轉移、傳播和套用。知識傳播、學習和技能實際上與人力資本相關,知識創造、儲存和套用與知識積累有關;在某種意義上,技術創新是知識的創造性套用,是知識套用的一種形式。而這些思想,正是人力資本理論和新增長理論的核心。
技術創新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和新增長理論成為國家創新系統的三大理論基礎。

結構機制

在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移的過渡時期,國家的知識創造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成為競爭能力的決定因素,知識和人力資本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和源泉。國家創新系統的結構必然反映這種經濟發展趨勢。在過渡時期,國家創新系統的基本結構、基本要素、主要功能和基本政策等都發生了變化。
1、基本結構
根據倫德華爾、麥特卡爾夫和OECD等的觀點,國家創新系統一般由政府、企業、教育與培訓機構、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和基礎設施等組成。在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國家創新系統中,如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等,企業從科技經費比例到科技人員比例都處於多數,高達60-70%;中等已開發國家如義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企業的比例在50%左右。教育與培訓機構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科研機構的比例也在20%左右。從歷史角度看,企業的科技投入和支出占全國的比例呈上升趨勢,而政府科技投入和科技支出占全國的比例呈下降趨勢。
2、國家創新系統的基本要素
國家創新系統有六個基本要素,即創新活動的行為主體、行為主體的內部運行機制、行為主體之間的聯繫、創新政策、市場環境和國際聯繫[5]。
(1)創新活動的行為主體,主要是企業、研究機構、教育培訓機構、政府部門等。企業是創新投入、產出及其收益的主幹,因而在國家創新系統的起著關鍵作用。
(2)行為主體的內部運行機制,決定國家創新系統運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系統由構成系統的要素及各要素間的相互關係所組成,各個要素的自身最佳化是系統整體實力和效率的基礎。企業、研究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和政府都具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才能保證運行效率的提高,從而保證國家創新系統整體效率的提高。
(3)行為主體間有效的聯繫和合作,是與國家創新系統運行效率密切相關的重要因素。創新資源在行為主體間高效的流動,有助於分擔創新風險、減少創新成本、加快創新速度、提高創新效益,各行為主體之間的密切聯繫有助於國家創新系統的整體效率。
(4)創新政策,指能對創新活動產生影響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通常分為供給、需求和環境等幾大方面的政策。創新政策與國家的科技政策、經濟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教育政策等有密切的關係。
(5)市場環境是企業創新活動的基本背景。市場作為一種資源配置的方式,對企業及其他行為主體的創新活動具有重要影響。一個國家市場的發育程度、規範程度和運行效率,對國家創新活動的規模、效益、效率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6)國際聯繫是每個國家的國家創新系統與國際大環境進行資源交流的重要環節,也是每個國家創新活動的行為主體進行國際競爭與合作的的途徑和方式。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科學技術國際化趨勢日益加強的條件下,各國的國內市場日益與國際大市場接軌。因此,對各行為主體而言,國際聯繫更具有參與國際大市場競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意義。
3、國家創新系統的主要功能
國家創新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和進行新知識和新技術的生產、擴散和套用。具體地講,國家創新系統具有創新活動的執行和評估、創新資源(包括人力、財力、信息資源等)的供給和配置、創新制度與創新政策建設、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功能。
(1)創新活動的執行和評估:以企業為主體,同教育培訓機構和科研機構一起,從事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創造、傳播和套用。中介機構為創新提供良好環境。政府可根據國家的目標,採取組織重大創新計畫和項目、組織產學研合作、推廣創新成果、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等多種形式,促進創新活動。
(2)創新資源的供給和配置:以市場為主體,市場和政府聯合發揮作用,生產、提供和配置創新資源。創新資源系統應包括有利於創新活動的財政金融管理體系、創新人才的教育與培訓體系、創新信息服務體系和創新資源的分配體系。
(3)創新制度與創新政策建設:國家創新系統應為全社會的創新活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具體的工作包括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社會保障體系、創新風險保險系統、維護國家和公眾的利益、規範創新主體的行為等。
(4)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國家創新系統應能為創新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這些條件是創新活動必需的,而且不可能由單個行為主體自行解決的基本條件,包括國家科技基礎設施、教育基礎設施、情報信息基礎設施等。
4、政策變化
隨著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移,國家創新系統的結構、功能和政策都發生了變化。從過去分別制定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和經濟政策的傳統習慣,逐步向制定系統的創新政策過渡。
關於創新政策,沒有明確的界定[6]。80年代初,OECD的科技委員會,提出發展創新政策的目的是“把科技政策與政府其他政策,特別是經濟、社會和產業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資源政策形成一個整體”。英國創新政策專家羅斯韋爾(Rothwel)認為創新政策是“科技政策”與“工業政策”的結合。法國的創新政策專家高丁(Gaudin)認為,創新政策應包括:支持創新者、技術文化、減少創新障礙。
一般而言,創新政策可以分成幾個板塊:
(1)垂直政策板塊,包括國家創新政策、地區創新政策、部門(行業)創新政策、企業和機構創新政策等。
(2)管理政策板塊,包括以創新為核心的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國際合作政策、產學研合作政策、創新風險分擔政策、創新激勵政策等。
(3)法律板塊,包括創新投入法、創新機構法、稅收調節法、智慧財產權法、技術契約法社會保障法等。
90年代以來,已開發國家的創新政策在不斷進行調整。我們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介紹主要國家的國家創新系統和創新政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97年發表的《國家創新系統》報告中,突出了知識流動、知識擴散力、系統中各種相互作用和測度指標等。報告指出:“對於政策制訂者而言,理解國家創新系統有助於確定加強創新活動、提高整體競爭力的關鍵點,並有助於識別系統內部阻礙技術開發與創新的不協調之處。”測量知識和信息流動的指標主要有四個方面,即企業之間的關係,企業、大學與公共科研機構的關係,面向企業的知識和技術擴散,人員流動。當前,促進人力資源的流動、促進機構間的聯繫與合作、制定產業創新政策、促進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是創新政策的優先選擇。特別是,協調國家創新系統與知識經濟發展的創新政策,更是已開發國家關注的焦點。
國家創新系統作為一種理論框架,為我們制定創新政策提供了手段。但是,國家創新系統理論,也有其不足之處。例如,國家創新系統包括企業、科研機構、教育機構、中介機構、基礎設施和政府部門等,幾乎涵蓋了國家所有的機構和部門。這樣一個無所不包的寬泛概念,可操作性不強。當前的國家創新系統理論,更加強調行為主體之間的聯繫和合作,而對行為主體的內部運行機制,沒有充分重視;如果行為主體內部機制不健全,效率不高,必然導致國家創新系統的整體效率不高。
參考文獻
↑ Bengt-Ake Lundvall. Introduction in Bengt-Ake Lundvall,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Learning,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1992, p2
↑ Bengt-Ake Lundvall. Introduction in Bengt-Ake Lundvall,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Learning,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1992, p12
↑ UK, DTI,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UK Innovation System, 1997
↑ 張鳳、何傳啟.國家創新系統——第二次現代化的發動機[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方新、連燕華. 重建國家創新系統,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內部報告),1997
↑ 賈蔚文等. 技術創新----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道路. 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4, 第19-34頁

護理信息系統

護理信息系統(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護理信息系統是利用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對護理管理和業務技術信息進行採集、存儲、處理、傳輸、查詢,以提高護理管理質量為目的的信息系統,是醫院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子系統。
該系統主要是圍繞護士工作來進行的,應該包含護士的所有日常工作,將這些工作整合起來之後,護士就可以很輕鬆的完成日常工作,並可以及時有效的記錄下自己的工作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