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世紀以來,現代經濟成長理論經歷了一條由外生增長到內生增長的演進道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羅默(Romer.P)、盧卡斯(Lucas.R)等人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在對新古典增長理論重新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組以“內生技術變化 為核心的論文,探討了長期增長的可能前景,重新引起了人們對經濟成長理論和問題的興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長理論”(New Growth Theory)的研究潮流。
這一理論自1980年代產生以來,迅速成為理論關注的焦點,對世界經濟成長,尤其對開發中國家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新增長理論最重要的突破是將知識、人力資本等內生技術變化因素引入經濟成長模式中,提出要素收益遞增假定,其結果是資本收益率可以不變或增長,人均產出可以無限增長,並且增長在長期內可以單獨遞增。技術內生化的引入,說明技術不再是外生,人類無法控制的東西,而是人類出於自身利益而進行投資的產物。新增長理論主要有以下五大研究思路:
l、知識外溢和邊乾邊學的內生增長思路
以Romer.P、Lueas.R、Stokey.N和Young,Alwyn等人為代表,強調知識和人力資本是“增長的發動機”。因為知識和人力資源本身就是一個生產投人要素:一方面它是投資的副產品,即每一個廠商的資本增加會導致其知識存量的相應提高;另一方面知識和人力資本具有“外溢效應” 即一個廠商的新資本積累對其他廠商的資本生產率有貢獻。這意味著,每一個廠商的知識水平是與整個經濟中的邊乾邊學,進而與全行業積累的總投資成比例的。通過這種知識外溢的作用,資本的邊際產出率會持久地高於貼現率,使生產出現遞增收益。也就是說,任一給定廠商的生產力是全行業積累的總投資的遞增函式,隨著投資和生產的進行,新知識將被發現,並由此形成遞增收益。因此,通過產生正的外在效應的投入(知識和人力資本)的不斷積累,增長就可以持續。
2、內生技術變化的增長思路
以Romer.P、Helpman.E和Howitt.P等人為代表,強調發展研究是經濟刺激的產物,即有意識的發展研究所取得的知識是經濟成長的源泉。大量的創新和發明正是廠商為追求利潤極大化而有意識投資的產物。由於這一研究與開發產生的知識必定具有某種程度的排他性,因此開發者擁有某種程度的市場力量。可見,創新需要壟斷利潤的存在,因此,這種經濟不嘗是完全競爭的,它需要某種壟斷力。但是,發明者的壟斷地位具有暫時的性質,在新的剖新出現時,它就會被取代並喪失其壟斷利潤。正是這種對壟斷利潤的求,以及壟斷利潤的暫時性質,使得創新不斷繼續,從而,經濟就進入持續的長期增長中。
3、線性技術內生的增長思路
以Rebdo.S和Barm.R等人為代表,其顯著特點是生產函式的線性技術(或稱凸性技術eonvextechnology),產出是資本存量的函式。與新古典模式不同的是,這裡的資本是廣義概念的資本,它不僅包括物質資本,還包括人力資本,即兩者的複合。它們在生產中未被完全替代,因而雖然每一種投八具有遞減收益,但兩種資本在一起就具有不變規模收益。從而隨著資本存量的增加,產出同比例地增加,致長期增長成為可能,這一研究思路的另~特點是對政府政策的分析,提出政府服務是與私人投入一樣的生產性支出,是“增長的催化劑”(catalyst of growth),政府的活動被完全內生化。同時,政府政策效應——增長效應還是水平效應——取決於各種政策的配套,具有複雜性,由此評估政策效應必須“面面俱到”(look at everything)
以Romer.P、Grossman.G、Helpman.E和Krugman.R.P等人為代表,他們受20世紀80年代初興起的“新貿易理論 的啟發,把內生創新的模式擴張到國際的商品、資本、思想流動:這一研究強調政府貿易政策對世界經濟的長期增長具有影響,即政府政策對技術投資結構產生的作用,將會使世界經濟的增長狀況呈現相應的變化。同時由於知識外溢和邊乾邊學的作用,國際貿易對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都有促進作用,並且偶然的主要技術變化的作用可能會導致後進國家的“蛙跳”式增長,實現趕超。
Baumgardner.J、borland.J和楊小凱等人為代表,他們在對亞當·斯密的專業化和勞動分工理論重新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勞動分工不僅如亞當一斯密所強調的那樣受市場範圍的限制,而且主要受協調成本 (Coordination Cost)以及可獲得一般知識的數量的限制,並且分工的擴展與知識的積累相互作用。如果參與分工的人數在協調分工的成本函式的彈性與其在生產函式中的產出彈性之間的相對差異小於人力資本的產出彈性,那么,均衡的增長率將大於零,即增長可以無限的持續下去。
新增長理論的理論意義:
首先,填補了西方經濟理論中的空白。新增長理論將經濟成長的源泉由外生轉化為內生,從理論上說明知識積累和技術進步是經濟成長的決定因素,並對技術進步的實現機製作了詳細的分析,這些研究填補了西方經濟理論中的空白。它將技術看做是經濟系統的一個中心部分,是“內生”的。並且技術進步可以提高投資的收益,投資又使技術進步更有價值,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長期恆定地促進經濟的增長。
其次,為經濟持續的增長找到了源泉和動力。新增長理論將知識和人力資本因素納入經濟成長模型,為經濟持續的增長找到了源泉和動力。古典增長理論學家大衛·李嘉圖得出經濟發展最終處於停滯的悲觀結論。凱恩斯學派和新古典增長理論都認為一旦沒有技術進步,經濟發展也將停止。新增長理論則認為,專業化的知識和人力資本的積累可以產生遞增的收益並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遞增,從而總的規模收益遞增,這突破了傳統經濟理論關於要素收益的遞減或不變假定,說明了經濟成長持續和永久的源泉與動力。
新增長理論對經濟成長和經濟發展提出了許多深刻的見解,在經濟學理論界和各國經濟實踐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新增長理論目前仍在繼續發展,新的理論模型還在不斷產生,一些嚴格的假設條件逐步被放寬,越來越多的新增長理論家開始將政策變數納入新增長模型,一些學者則利用新增長模型的分析框架對各國經濟成長作了經驗分析。可以預見,通過這些研究,新增長理論將逐步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