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學特徵
ES細胞具有與早期胚胎細胞相似的形態結構,細胞核大,有一個或幾個
核仁,胞核中多為
常染色質,
胞質胞漿少,結構簡單。
體外培養時,細胞排列緊密,呈
集落狀生長。用
鹼性磷酸酶染色,ES細胞呈棕紅色,而周圍的
成纖維細胞呈淡黃色。
細胞克隆和周圍存在明顯界限,形成的克隆細胞彼此界限不清,
細胞表面有折光較強的脂狀小滴。細胞克隆形態多樣,多數呈島狀或巢狀。
小鼠ES細胞的直徑7 μm~18 μm,豬、牛、羊ES細胞的顏色較深,直徑12 μm~18 μm。
細胞分化
ES細胞的
全能性指ES細胞在解除
分化抑制的條件下能參與包括
生殖腺在內的各種組織的發育潛力,即ES細胞具有發育成完整動物體的能力,可以為細胞的
遺傳操作和
細胞分化研究提供豐富的試驗材料。ES細胞發育全能性的標誌是ES
細胞表面表達時相專一性
胚胎抗原(Stage specific embryonicant,SSEA),而且可以檢查到OCT4基因的表達,這兩種蛋白是發育全能性的標誌。ES細胞中AKP及
端粒酶活性較高,可用於ES細胞分化與否的鑑定。ES細胞的
多能性是指ES細胞具有發育成多種組織的能力,參與部分組織的形成。將ES
細胞培養在不含分化抑制物的培養基上,可以形成
類胚體。將ES細胞在特定
培養基進行培養,可以定向分化成特定組織,如ES細胞在含有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
維生素A酸(RA)的培養基上,可以分化形成
全壁內胚層,將ES細胞與胚胎細胞
共培養或將ES細胞注入
囊胚腔中,ES細胞就會參與多種組織的發育。
從多種動物分離的ES細胞
小鼠ES細胞
小鼠ES細胞的分離方法基本成熟,且已廣泛套用於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1981年Evans首次分離得到小鼠ES細胞,他以手術切除受精後2.5 d小鼠卵巢並結合激素注射干擾子宮環境,從而使胚胎
延遲著床,再回收胚胎,將其
體外培養於STO細胞
飼養層上,結果得到了小鼠ES
細胞系。Martin G R以免疫外科法剝離小鼠
囊胚滋養層細胞,得到
內細胞團(ICM)並將其置於STO細胞飼養層上,
培養基為小鼠PSA-1 ES細胞條件培養基,結果也得到小鼠ES細胞。此後,Axelord等用微滴法得到小鼠ES細胞系;Kaufman等用
單倍體延遲著床小鼠囊胚建立同源二倍體ES細胞系;Wobus等首次用原代小鼠
成纖維細胞作
飼養層建立了小鼠ES細胞系;Smith等首次使用
大鼠肝細胞條件培養基作為
分化抑制物建立了小鼠ES細胞系。Brook F A等進一步完善了
小鼠ES細胞的分離方法,以致從許多品系小鼠包括
近交系和突變系,都可獲得ES細胞。
分離小鼠ES細胞並非只能從囊胚,也並非必須依賴
飼養層細胞。Dhhaise等將52枚8-細胞小鼠胚胎消化成單個
分裂球並培養於小鼠原代成纖維細胞飼養層上,所用培養基為
DMEM/F12,並添加100 mL/L的
胎牛血清、100 mL/L的新生犢牛血清和0.1 mmol/L的
2-巰基乙醇,5天后,出現多個幹細胞
集落,消化傳代後建立了一個ES
細胞系MSB1。將MSB1注入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mice)小鼠,能產生包含三
胚層分化物的
畸胎瘤,注入52枚
囊胚產生了2個活的個體(1雄,1雌),但雄性個體無生殖能力。Tojo等用同樣方法從雜交小鼠(
C57BL/6×DBA/2)8-細胞胚也得到了ES細胞。
小鼠ES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自我更新能力。Suda Y等將小鼠ES細胞傳250代以上沒有出現轉化的跡象,它們仍具有正常的
二倍體核型;在生殖系
嵌合體中能產生正常的
配子;作為核供體能
重組克隆胚胎。上述結果表明小鼠ES細胞是永生性的。
大鼠ES細胞
Iannaccone P M等從
大鼠PVG
近交系分離克隆大鼠ES
細胞系-RESC-01,該細胞系對SSEA-1和AKP呈陽性,在大鼠胎兒
成纖維細胞飼養層上能很好的增殖,在
體內環境能分化形成多種細胞類型。RESC-01細胞系在體外
懸浮培養時形成的胚體出現有節律的收縮運動,將其注入
囊胚並移植假孕母鼠能生成
嵌合體。Kawase等也利用大鼠胎兒成纖維細胞做飼養層,從DA大鼠品系分離建立了RES-DA1ES細胞系,它與
小鼠ES細胞形態相似,表達AKP和4C9抗原。Brenin等也用不同的方法分離得到了ES細胞。Sun等以大鼠ES細胞為核供體,得到了
核移植後代。Vassilieva等發現
大鼠ES細胞表達SSEA-1、OCT-4和
IL-6等
細胞標記。
豬ES細胞
Piedrahita J A等採用STO、豬
成纖維細胞和豬子宮
上皮細胞作為
飼養層,以
DMEM為基礎
培養液,從豬
囊胚ICM分離ES細胞,發現豬囊胚ICM在STO或PMEF飼養層上可以附著增殖,而在豬胎兒成纖維細胞飼養層上雖可附著但增殖甚微,傳不過4代即發生死亡。Evans等將6天~7天豬囊胚直接培養於STO飼養層上,挑出ICM細胞經增殖
傳代培養建立了豬ES
細胞系。Strojek R M等認為分離豬ES細胞的最適胚胎為第10天囊胚。研究表明,6日齡~7日齡胚胎在培養過程中極易發生死亡,ICM克隆獲得率極低,而第10天的胚胎容易培養,ICM克隆獲得率較高,但細胞易於分化。Vasil’ev I M等研究了胚胎
發育階段、培養基種類、
飼養層細胞等影響豬ES
細胞分離的因素,結果表明不同發育階段的
附植前
囊胚是影響豬ES細胞分離的限制性因素。Wheeler M B等報導豬ES細胞能形成正常的
嵌合體和包含三
胚層分化物的囊狀胚體,在維甲酸和
DMSO的作用下,豬ES細胞能分化形成
上皮細胞、
肌肉細胞、
脂肪細胞、
成纖維細胞等,Miyoshi等從體外授精囊胚分離得到豬ES細胞,並以類ES細胞為核供體,獲得了
核移植囊胚。國內關於豬ES細胞分離克隆的研究相對較少,李松等分離得到豬ES細胞並傳至第2代,在此基礎上,
徐軍等將豬ES細胞傳至3代,馮秀亮等將豬ES細胞傳至5代,
馮書堂等也分離得到豬ES細胞,同時對所分離的細胞進行了初步檢測和鑑定,證明其具有
多能性。
牛ES細胞
Saito等在加有LIF的
培養基中對牛ICM進行培養,分離得到牛ES細胞並進行
傳代。Sims等使用與一般ES
細胞分離完全不同的低密度培養法,使用BRL(buffalo rat liver)條件培養基並添加
亞硒酸鈉、胰島素、
運鐵蛋白和50 mL/L
胎牛血清,培養6 d~10 d,得到15個ES
細胞系,將其作為核
供體進行
核移植得到659枚
重構胚,
卵裂率70%,
囊胚率24%,將其中34枚
胚胎移植27頭假孕母體,13頭妊娠,最後生出4頭犢牛。而Stice S L等報導,以牛ES細胞為核供體建立的重組胚在移植受體後雖然會出現妊娠現象,但妊娠時間不超過60天,主要是因為胎盤
畸形發育,包括缺乏子葉以及子宮阜出血反應。若將重組胚與正常8-細胞胚嵌合,則該嵌合胚可發育至85天,胎兒同樣缺乏子葉,DNA分析證實50%的
嵌合體胎兒組織來源於ES細胞。Ito等分析比較了牛體內和
體外培養的
桑椹胚分裂球和囊胚ICM分離ES細胞的效果,結果僅在囊胚組獲得了類ES細胞。Cibelli等由49枚7日齡牛胚胎ICM分離到27個ES
細胞系,用注射法將β-半乳糖苷酶基因導入ES細胞,選擇
轉染的ES細胞注入8-細胞~16-細胞牛胚,其中18枚
胚胎移植7頭受體,妊娠5周后,得到12個胎兒。對胎兒進行檢測,6個胎兒分別在
生殖腺或
原始生殖細胞(PGCs)中檢測到
標記基因,表明ES細胞參與生殖系嵌合。Cibelli等建立套用牛胎兒
成纖維細胞核移植生產
轉基因牛類ES細胞的方法,得到6頭
嵌合體。Mitalipova等自緻密
桑椹胚分離牛ES細胞,最高一株ES細胞傳至150代,且表達SSEA-1、SSEA-3、SSEA-4和
c-kit受體。
羊ES細胞
Handyside等以
綿羊皮膚
成纖維細胞和胎兒成纖維細胞作
飼養層,從7日齡~8日齡綿羊
囊胚分離類ES細胞,結果得到
內胚層樣細胞而無ES細胞出現。Tsuchiya用免疫外科法分離8 d~9 d綿羊囊胚ICM,培養於STO細胞飼養層上,得到2個類ES
細胞系,傳至4代。Tillmann等用胎牛肝成纖維細胞作飼養層分離得到傳至20代的綿羊類ES細胞和40代的山羊類ES細胞。Modinski等將綿羊ES細胞與囊胚嵌合得到2隻
嵌合體綿羊。Campbell等用第1代~第3代的類ES細胞作核
供體進行
核移植,得到了4隻綿羊。
兔ES細胞
Graves K H等從兔子附植前
囊胚分離得到ES細胞,並進行了初步鑑定,證明它們具有在
飼養層上保持未分化狀態的增殖能力,體外
傳代培養1年以上,仍具有正常的
核型,且能形成包含三
胚層分化物的胚體。之後,Niemann等以PMEF為飼養層,建立了9個兔ES
細胞系。Schoonjans L等將兔ES細胞注入囊胚獲得了包括生殖系在內的
嵌合體兔子。陳穎等以PMEF為飼養層培養兔分割囊胚,結果得到傳至7代的兔ES細胞,將第2代的兔ES細胞與囊胚進行嵌合,得到1隻皮毛嵌合體仔兔,但未證實ES細胞是否參與了生殖系嵌合。
克隆動物
ES細胞從理論上講可以無限
傳代和增殖而不失去其正常的
二倍體基因型和
表現型,以其作為核
供體進行
核移植後,在短期內可獲得大量基因型和表現型完全相同的個體,ES細胞與胚胎進行嵌合克隆動物,可解決哺乳動物
遠緣雜交的困難問題,生產珍貴的動物新種。亦可使用該項技術進行異種
動物克隆,對於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有著重要意義。
轉基因動物
用ES細胞生產
轉基因動物,可打破物種的界限,突破親緣關係的限制,加快動物群體
遺傳變異程度,可以進行
定向變異和育種。利用
同源重組技術對ES細胞進行
遺傳操作,通過
細胞核移植生產遺傳修飾性動物,有可能創造新的物種;利用ES細胞技術,可在細胞水平上對胚胎進行早期選擇,這樣可以提高選樣的準確性,縮短育種時間。
器官組織移植
作為一種被稱之為“
種子細胞”的ES細胞,為臨床的組織
器官移植提供大量材料。人ES細胞經過免疫排斥
基因剔除後,再定向誘導終末器官以避免不同個體間的移植排斥。這樣就可能解決一直困擾著免疫學界及醫學界的
同種異型個體間的移植排斥難題。
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是指用遺傳工程改造過的
人體細胞直接移植或輸入病人體內,達到治癒和控制疾病的目的。ES細胞經
遺傳操作後仍能穩定地在體外增殖
傳代。以ES細胞為載體,經體外定向改造,使基因的整合數目、位點、表達程度和
插入基因的穩定性及篩選工作等都在細胞水平上進行,容易獲得穩定、滿意的轉基因ES
細胞系,為克服當前基因治療中導入基因的整合和表達難以控制,以及用作
基因操作的細胞在體外不易穩定地被
轉染和增殖傳代開闢了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