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一般指本詞條

美國中央情報局(英語: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總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蘭利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英國軍情六處以色列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治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中央情報局
  • 外文名: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 總部:美國維吉尼亞州蘭利
  • 成立時間:1947年9月18日
  • 主要職責:收集情報、分析和處理
  • 人員總數:25000人
  • 現任局長吉娜·海斯佩爾 
  • 簡稱:CIA
  • 官網:https://www.cia.gov/ 
背景,職責,成立,組織架構,辦公地點,機構標誌,四個部分,歷任局長,任務職責,人員選拔,招收對象,選拔步驟,組織事件,組織神話,特工事跡,存在問題,負面事件,豬灣事件,水門事件,家族珠寶,伊朗叛軍事件,蘇聯局勢,熱衷內訌,恐怖事件,稜鏡門,監控議員,刑訊報告,維基解密,情報泄露,組織發展,建立博物館,谷歌聯手,媒體社交,

背景

羅斯福上台後,對美國情治單位的現狀非常不滿意,還得不停地協調各情治單位之間的紛爭。
CIACIA
1939年,羅斯福總統發布秘密指示,將全部諜報工作、反諜報工作和對敵破壞工作交給聯邦調查局和陸、海軍情報部。同時,他還授權聯邦調查局在拉丁美洲針對軸心國間諜開展反情報和安全工作。
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開戰。形勢的嚴峻程度已經大大超出之前的預料,羅斯福迅速做出決定,成立美國情報協調局,由威廉·約瑟夫·多諾萬任局長。1941年7月,多諾萬從預算局要來45萬美元的撥款,在白宮附近幾間破舊的大樓里開始工作。正式工作是破壞、諜報、反間諜和部署、實施秘密行動,這些工作成為後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基本行動範圍。
多諾萬逐漸加大情報協調局的活動範圍和力度。他甚至一度從老朋友史蒂芬森手中接過英國間諜原來乾的一項活兒,即定期到西班牙駐華盛頓大使館進行秘密搜查,偷拍親軸心國佛朗哥政府的密碼本和重要檔案,以協助英國攻克德國“迷”字機密密碼。但是這一秘密舉動令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大為光火,因為這該是他管的事。胡佛一氣之下,在情報協調局的密探再潛入使館時,聯邦調查局出動車輛,打開明亮的信號燈,並且高放警報信號,最後把驚慌失措的密探給逮回去了。
CIACIA
多諾萬氣得渾身發抖,他和胡佛一直吵到羅斯福面前,但是總統出於自己的考慮,並沒有訓斥胡佛,反而是下令把這項任務轉交給聯邦調查局。
2017年5月20日(美國時間),《紐約時報》稱中國於2010年搗毀了美國中情局一個在華間諜網,令CIA出現了數十年來最重大的安全漏洞。

職責

美國中央情報局分為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情報處、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技術人員多具有較高學歷、或是某些領域的專家。該機構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嚴格保密,即使國會也不能過問。
其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恐怖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治單位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
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做準備,例如蘇聯、瓜地馬拉阿本斯、智利的阿連德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蘭利

成立

為了改善混亂的情報局面,1942年初,羅斯福一度想解散情報協調局,將其各個機構分配到其他情報部門中去。多諾萬為使這一想法不被實施,費盡心思,後來他找到盟友美國最高軍事機構參謀長聯席會議。後者堅信美國必須有一個機構專門從事對敵秘密工作,多諾萬則使他們相信情報協調局就是最好的執行者。
1942年6月13日,在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多諾萬的聯合建議下,羅斯福下令將情報協調局與軍方情報力量結合,成立美國戰略情報局,多諾萬任局長。這是美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情治單位,也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杜魯門總統解散了戰略情報局。但是杜魯門總統很快發現自己無法應付來自政府各部門的情報報告。於是,成立國家情報局及其行動機構,即中央情報組,以協調並核對這些報告。
1947年杜魯門總統批准了《1947年國家安全法案》。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美國中央情報局必須符合“沒有警察、傳票或執法力量或國內安全職責”的規定。這一結構導致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其他情治單位之間以及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之間的關係緊張。
1947年9月18日,世界上最公開的情報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就在這種微妙的政治環境中誕生了。

組織架構

辦公地點

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之初的辦公地點設在華盛頓地區的林肯紀念碑附近。
1961年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總部搬遷到華盛頓特區與維吉尼亞州交界處的波托馬克河邊的蘭利,占地約200多畝。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的組織機構非常龐大。

機構標誌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局徽造型獨特、警醒、在藍色鑲金邊的圓形底盤中心,是一面銀色的盾牌。盾牌中心是一個有16個紅色尖角的羅盤圖形,盾牌上面是美國國鳥白頭海雕的頭像,外圈寫著“美利堅合眾國中央情報局”的字樣。銀盾象徵美國中央情報局是保護美國安全的一道強有力的屏障。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局徽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局徽
羅盤圖形的16個尖角象徵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勢力滲透到世界各地,各種情報資料從四處向中心匯聚。白頭海雕象徵著力量、勇氣、自由與不朽,同時也代表著機警、靈敏和冷酷,這正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風格。

四個部分

美國中央情報局是美國從事情報分析、秘密人員情報蒐集和隱蔽行動的重要機構。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也是中央情報主任,他負責管理整個美國情報界的活動。該局分為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長領導,還有六個直接歸局長和副局長領導的辦公室、總審計辦公室、總監辦公室、平等就業機會辦公室、人事主任辦公室、政策與計畫主任辦公室。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是: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處。
CIACIA
管理處下設通訊、後勤、安全、財務、醫療服務、人事、訓練與教育、數據處理科;行動處下設反情報、國外情報、隱蔽行動、中央掩護科,評價、計畫和設計科,具體人數保密但估計有20000人左右 ;
情報處下設管理與分析、武器控制情報、蒐集需求與評價科,五個地區辦公室和五個職能辦公室,外加一獨立的中心;科技處於1962年成立,當時稱之為研究處。美國中央情報局不同於其他美國政府機構,它無需公開其預算,雇員人數或工作情況。

歷任局長

1946年1月23日-1946年6月10日
1946年6月10日-1947年5月1日
1947年5月1日-1950年10月7日
1950年10月7日-1953年2月9日
1953年2月26日-1961年11月29日
1961年11月29日-1965年4月28日
小威廉·弗朗西斯·雷伯恩(退役海軍中將)
1965年4月28日-1966年6月30日
1966年6月30日-1973年2月2日
1973年2月2日-1973年7月2日
1973年9月4日-1976年1月30日
老布希(後任美國總統)
1976年1月30日-1977年1月20日
斯坦斯菲爾德·特納(退役海軍上將)
1977年3月9日-1981年1月20日
1981年1月28日-1987年1月29日
1987年5月26日-1991年8月31日
羅伯特·蓋茨(後任國防部長)
1991年11月6日-1993年1月20日
1993年2月5日-1995年1月10日
1995年5月10日-1996年12月15日
1997年7月11日-2004年7月11日(2004年6月3日辭職)
2004年7月11日-2004年9月24日(代理)
2004年9月24日-2006年5月5日
麥可·海登(退役空軍上將)
2006年5月5日-2009年2月12日
萊昂·帕內塔(後任國防部長)
2009年2月13日-2011年
戴維·彼得雷烏斯(原美軍駐阿富汗司令官)
2011年9月6日-2012年11月9日
2013年3月8日-2017年1月20日
邁克·蓬佩奧
2017年1月20日-2018年3月13日
吉娜·海斯佩爾
2018年3月13日
上任局長為戴維·彼得雷烏斯(2011年-2012年11月9日),在歐巴馬連任之後,第一位職位變動的高官。繼任者為約翰·布倫南。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由美國總統直接任命,還擔任總統和國會的高級情報顧問,常被稱為總統的“耳朵”。中情局成立後,杜魯門總統每天接見的第一個人總是中情局局長。
CIACIA
中情局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局長,是在1953年至1961年冷戰期間上任的艾倫·杜勒斯。上任時杜勒斯56歲,年屆花甲,頭髮灰白,戴著一副眼鏡,叼著一隻菸斗,頗有學者派頭,給人一種斯斯文文的感覺。實際上他卻精力充沛、老謀深算、極有心計。美國人都戲稱他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狐狸局長”。
杜勒斯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貢獻在於,他頂住了麥卡錫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攻擊,使得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取代了國務院的作用,成為推行美國對外政策的主要工具,提高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在美國國內的威望。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1997年上任到2004年離職的特尼特,整整乾滿了7年,在位時間僅次於在艾倫·杜勒斯。1997年7月11日,特尼特成為柯林頓的第三任中情局局長。
2001年1月,布希上台後要求特尼特留任,特尼特成為CIA第一位在變更總統後連任局長職位的人。在特尼特出任中情局首腦的前5年,這個美國最重要的情治單位先後換了3任局長,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正因為如此,美國的情報界人士認為,特尼特在擔任中情局局長期間的最大功勞之一就是使得CIA能夠保持長期穩定。

任務職責

根據美國1947年的《國家安全法案》,中情局沒有國內任務,也沒有逮捕權。中情局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總統的國家安全決策提供依據,中情局局長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情報顧問,這確立了中情局在美國情報界的地位,它是最接近國家安全決策程式的情治單位。但美國情報界的各個機構都保持了相當程度的獨立性,中情局局長並不能對其它情治單位發號施令,而只是起協調作用。
主要有以下五種職能:
CIACIA
1、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活動的情況;
2、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活動的建議;
3、聯繫和評價有關國家安全的情報,為政府內部適當傳播情報,在適當的地點提供有用的機構和設施;
4、為現存情治單位的利益,從事共同關心的輔助服務,以便更有效、更集中地執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定;
5、履行影響國家安全的有關情報的其它職能和義務,以便國家安全委員會能隨時進行指導。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美國中央情報局逐漸將工作重點轉向蒐集經濟情報和其他國際上的一些熱點問題,如蒐集敵對國的經濟政策、軍事發展規劃、反恐怖主義、防止核武器擴散和防止國家機密泄露等問題。柯林頓政府明確指示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國際新形勢下主要有三大使命:
1、努力掌握介入武器擴散和恐怖活動的國家的情況,其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國家是朝鮮和伊朗。
2、嚴密注視那些一旦它們的政治和經濟發生不利的變化可能會使美國感到不安的國家的情況,比如俄羅斯和中國。
3、盡一切努力協助美國政府確保美國企業能在國外生意場中進行公平交易。有時候為了從敵國手中奪走經濟契約而進行的一切收買或行賄活動,以保障美國企業在生意場上的競爭中贏得勝利。

人員選拔

招收對象

當前,美國中央情報局看中的招募對象不是傳統的美國人,而是來自威脅的國家、亞洲特別是中東地區國家的移民或這些移民的後代,尤其是少數族裔和婦女。中情局的一位高級官員說,CIA一直都在招募移民,以便能夠進入外國的社會基層獲取情報。特別是在當前的形勢下,美國更多地把國外的恐怖分子、毒販、軍火走私犯等視為國家安全的敵人,CIA就更需要精通敵人所在國家語言和心理戰的特工。那些有能力潛入恐怖組織內部的志願者將被優先錄取。
人員選拔人員選拔
1986年6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在美國設立11個招募中心。經考試合格後,有1000人受僱用,其中200~300人被培養成為間諜。1998年秋,美國中央情報局大張旗鼓地進行1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徵召間諜和分析人員的工作,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大規模的廣告宣傳,並在美國許多地方的賓館酒店接待應徵者。美國中央情報局招募間諜,選擇上注重才智和表現力,如喜歡冒險並肯作出犧牲,或在某一方面的專長等。
美國中央情報局曾與美國66所最好的大學和學院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另外,國會當年給美國13個情治單位追加了15億美元的預算,其中2億至3億美元是分給美國中央情報局。
人員選拔人員選拔
2002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許多人看來充滿了神秘色彩,這大概是因為從事間諜工作畢竟不是件可以隨便張揚的事。因此,美國中央情報局卻一反常規,開始在報紙、像《經濟學家》這樣的高檔雜誌上刊登廣告,公開招募“間諜”。這些廣告把行動處描繪成一個由二十幾歲、漂漂亮亮的年輕人組成的五彩繽紛的聯合體。

選拔步驟

第一步,就是對初步確定名單的人員進行“姓名查核”。姓名查核的目的,就是要看這些人有什麼不適合做間諜的背景和材料。
第二步,對通過姓名查核的人員進行進一步的安全檢查,包括家庭情況、本人經歷。在這兩步工作完成後,合格者將會接受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考驗。被考驗者在完全沒有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接受考驗,以能夠充分考察出其智力、表現力和思想品質的真實情況。合格者首先將會接受“觀察力測驗”考察,主考者會根據方案或專家的出題,讓應試者自己去完成。
“意志力測驗”則是將應試者從家裡突然逮捕並且送到地下室的黑房裡,置於強烈耀眼的反光燈下,或者與死囚犯關在一起,從黑暗中傳來嚴厲的審問聲、恐嚇聲。應試者最後要通過的是測謊器的測試,查測其心理素質情況。
以上合格者,首先進行9個月到1年的初步訓練。開始3個月,新學員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聽課,加強偽裝和語言訓練,特別是對派駐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風俗習慣等都要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3個月後,到維吉尼亞州的皮里營“農場”(即美國間諜學校,對內稱三軍實驗訓練基地,對外稱“農場”)去訓練。一般來說,未來間諜們都要學習徒手格鬥。他們不是像拳擊家那樣接受系統的訓練,而只是學習如何用腳跟、手掌、指頭去擊中對方要害部位的“散手”,這其中包括中國功夫柔道擒拿術等精華的東西。全面訓練的重點放在隱蔽行動和保密上。他們學習乾“袋子活”(偷偷摸摸地進入私宅或公司辦公室)和竊聽。
“農場”內,建有控制塔的模擬的國境線供學員們進行非法偷越國境的練習。還訓練如何盯梢、監視、擺脫敵人跟蹤、建立安全接頭點、及時轉移,學會化裝,學會接頭暗號、代號、密碼電報的接發方法、秘密集會、縱火爆破、繪製地圖,還要研究敵人方面的反情治單位的行動方法和組織機構,及保密教育……在經過一年的正規訓練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對學員的能力、智力進行了測驗和性格穩定性篩選後,分到美國中央情報局下屬各個部門,在訓練辦公室的控制和指導下工作三年左右,然後正式派往世界各地,執行秘密任務。

組織事件

組織神話

神話之一
情治單位付錢慷慨。間諜人員總是穿名牌時裝,開豪華轎車,進高級飯店……在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離甘迺迪墓不遠的地方,埋葬著一個普通的中士,叫傑克·鄧拉普,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具有危險性的間諜。這位又高又瘦的超級間諜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擔任郵差。只是在三年以後他的上司才突然想起,這位一周掙100美元的郵差駕駛的是美洲虎牌高級轎車,有一艘帆船,是豪華飯店和帆船俱樂部的常客。中士沒有活到暴露身份的時候,把被招募的秘密帶進了墳墓。如今,最富有的特工機關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按西方標準,它們在人員的收入屬於中等。有一年工齡的西方情報人員所拿的薪水只勉強夠他們過上不貧窮的生活。他們靠25年期的貸款來購買住宅和普通轎車。他們連想都不敢想擁有高級賽車、莊園和遊艇,也不能指望經常進飯店狂飲海吃。只有在本部門在高級飯店舉辦“活動”時,才能吃上美味佳肴,才能喝到稀世好酒。大名鼎鼎的美國中央情報奇特工奧爾德里·埃姆斯靠合法收入過不上好日子。美國人說,埃姆斯在同克格勃九年的合作中,至少得到了270萬美元。他出賣美國中央情報局近100份秘密情報,使數十名在前蘇聯的美國特工暴露了身份。
神話之二
在國外工作的間諜經常同社會精英打交道——將軍、外交官、部長和銀行家……如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與伊拉克當時薩達姆復興社會黨頭目進行接觸,特別是與伊拉克軍隊內搞政變的上層軍官有直接聯繫,並向政變分子提供了必須馬上肅清的人員名單,為薩達姆領導的復興社會黨1963年推翻原總統卡塞姆提供了強有力的外援。在美國扶持下的薩達姆政權翻臉不認人,與美國大搞對立,從而引發了海灣戰爭、沙漠之狐行動、伊拉克戰爭
神話之三
所有間諜都是神槍手,拳擊手賽車手。射擊、格鬥、駕車都屬於世界各國間諜學校的教學內容。但是,多數間諜工作後就迅速失去了這些技能。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邏輯:“拿手提箱的律師比持槍的歹徒搶的錢要多”。這正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具備技能的特殊要求。
神話之四
美國特工打入“基地”組織內部。“基地”組織是最難滲透的。因為在人種、信仰、語言、經歷等方面能滿足要求的美國特工少之又少,加之“基地”組織內部控制極嚴,所以,美國把派特工滲入“基地”視為國家級機密。美國媒體在這個問題上下足工夫,但收效甚微。已經披露的一個案例是:中情局曾與一名普通的美國家庭主婦合作,打入“基地”組織外圍。這位自稱“高爾特太太”的美國主婦被中情局發展成一名“準特工”。她利用自己“清白”的背景獲得信任,進入了僅供“基地”和其他恐怖組織成員進行聯絡的非公開網站。她平時大量收集阿拉伯諺語和俗語,在聊天室中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宗教極端主義者,並幫助一些恐怖組織建立網站。為了吸引恐怖組織成員的視線、消除他們對自己的懷疑,高爾特太太有時甚至還與他們調情。她的努力沒有白費,根據她向中情局提供的線索,“基地”組織在巴基斯坦的一個附屬組織被一網打盡。
神話之五
把“基地”嫌犯改造成為美國服務的雙重間諜。美國情治單位打入“基地”組織還有一個高招,就是把“基地”嫌犯改造成為美國服務的雙重間諜。美國廣播公司曾經報導說,美國反恐機構在國內秘密逮捕了一名計算機系的大學生穆罕默德·瓦爾薩馬。此人是索馬里裔加拿大籍公民,涉嫌為“基地”組織提供支持。中情局本來打算把瓦爾薩馬吸收過來,將其“改造”為雙面間諜,但媒體曝光後,中情局不得已將瓦爾薩馬交給了警方。從被披露的案例來看,美國只摸到了“基地”的邊,但據中情局官員講,美國特工在“基地”組織中的地位高於普通士兵,雖還難以打入拉登身邊的“核心圈子”,但在這些內線的有力配合下,美國俘虜或消滅了“基地”組織將近2/3的中高級頭目,挫敗了“基地”針對美國使館、航空公司和其他重要目標的多起襲擊活動。
神話之六
美英特工聯手唱一台戲。據報導,英國目前正在部署的特工部隊名為“偵察監視團”,由600名精兵強將組成,被授權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展活動。這些人將與英國空中特勤隊和水上特勤隊密切合作,同時也將同美國中央情報局機構合作。為了打入恐怖組織,他們既可以直接潛入,也可以將恐怖組織成員發展成“雙面特工”。美英情治單位經過多年經營,應該在“基地”內部有“眼線”,但面對部門利益,也只好讓“眼線”們冒點風險了。

特工事跡

間諜損失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主大廳的星牆上,共有70顆星星,每顆星代表一個在執行任務中死亡或失蹤的有名或無名的官員,其中只有40個人的名字可以從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榮譽名冊中找到。
1948年以來,在美國學校被招募為間諜的留學生,共有48名由於怕回國後暴露被捕入獄又沒有其他解脫辦法,只好自殺身亡。
從1949年的中國到1992年的索馬里,都曾留下過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的身影。越南戰爭中,北越軍隊攻打南越西貢作戰中,美國中央情報局派往南越的特工,多數人沒有回到美國本土,只有少數特工駕駛直升機逃跑,保存了性命,並且在南越發展起來的特工被美國中央情報局逃跑時一腳踢開,被迫留在南越,被北越軍隊活捉,其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1955年,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中央情報局為了在朝鮮境內組織所謂的游擊戰,向朝鮮境內秘密空投大量的間諜,結果都被朝鮮人民軍或地方武裝所逮捕,之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又執行所謂的“6006”計畫,向其境內、前蘇聯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空投一支特種部隊和韓國特工,多數都是有去無回;派出的幾架間諜飛機也被擊毀。
1965年10月,邁克·馬洛尼和邁克·德紐爾兩位美國中央情報局高官之子在寮國遇難身亡,他們乘坐的美國航空公司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專用直升機意外墜毀,沒人知道事故原因。
1983年發生的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被炸事件導致了7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官員死亡,這是自越戰以來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損失最多的一次。
1988年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凌空爆炸,一位名叫馬特·加儂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與其他乘客一起遇難。美國官員認為,這是一起恐怖事件,事件的幕後策劃者是曾經遭到美國空中打擊的利比亞人。值得注意的是,幫助策劃對黎波里進行空襲的美國中央情報局資深官員托馬斯·特維頓是馬特·加儂的岳父。
1989年11月一個漆黑的夜晚,安哥拉境內一個偏僻的簡易機場上空,一架裝滿武器彈藥的軍用運輸機悄然而至。但是,在這架飛機試圖進行儀表著陸時卻沒有成功,飛機最終墜毀,飛機上的6名成員全部遇難。這架飛機上武器彈藥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給以喬納斯·薩維姆比為首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同盟叛軍的。在此次墜毀事件中喪生的6名機組成員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
2000年4月14日,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部門發表聲明,正式指控9天前被捕美國商人愛德蒙·波普在俄羅斯境內從事間諜活動。
特工被策反
埃姆斯,美國人。1962年進入美國中央情報局,1983~1991年任該局蘇聯東歐反間諜處處長。克格勃利用他在官場和情場上的失意,以金錢為誘餌,加以策反利用。美國中央情報局監控不力,發現疑點未及時予以清除,使得他能在關鍵崗位上長期為蘇俄竊取情報,使美國損失慘重,教訓深刻。
1994年2月23日夜,美國聯邦調查局在阿靈頓市郊的一幢豪華住所里,逮捕了在美國中央情報局供職達32年之久的職業間諜奧爾德里奇·埃姆斯及其妻子羅薩里奧·埃姆斯。從而提出了美國情報史上在職情報人員為外國提供絕密情報的特大醜聞。4月28日,美國聯邦法院以間諜罪判處埃姆斯終身監禁
特工叛逃蘇聯
在中情局歷史上,愛德華·李·霍華德是第一位公開叛逃蘇聯的美國情報官員,他的叛逃,促使美國情報界大改革。
1981年,29歲的霍華德開始為中情局效命。然而兩年後,掌握著大量機密的霍華德因未能通過測謊儀而被解職。被解僱後,霍華德開始酗酒,隨後得了嚴重的肺病,生活頓時變得十分窘迫。
1984年,霍華德和身為中情局雇員的妻子瑪麗到維也納休養,他與蘇聯人秘密達成了出賣情報的協定。此後,霍華德到維也納的“旅行”突然多了起來,與此同時,數十名潛伏在蘇聯的美國間諜相繼落網,美國在莫斯科的間諜網幾乎徹底癱瘓。
1985年,在“旅遊”回到美國後,霍華德無意中向朋友炫耀起了自己的勞力士金表和各種貴重的“旅遊紀念品”,引起中情局的注意,並開始對他進行監視。作為情報老手,霍華德很快就感覺到了不對頭。中情局如影隨形的監視,促使霍華德叛逃蘇聯。
暗殺卡斯楚
中情局公開的絕密檔案顯示,其特工把暗殺卡斯楚的希望寄托在拉斯韋加斯的黑幫老大喬尼·羅斯利的身上。中情局特工在解釋相中他的理由時說,由於卡斯楚領導的革命打擊了羅斯利的跨國公司的業務,因此他私底下四處放話說,真想殺了卡斯楚那條漢子。中情局特工一看靠譜,立馬與他接觸並表示,美國中央情報局願意出資15萬美元消滅卡斯楚。
不過,一份絕密檔案提出了要求:“務必讓羅斯利那小子明白,美國政府對暗殺卡斯楚一事一無所知。”令特工們感到鬱悶的是,羅斯利一口就回絕了中情局的美意。不過這個黑幫老大又介紹了兩個見錢眼開、給錢啥都願意乾的黑幫殺手給中情局。這兩個殺手當然是無功而返。類似的暗殺卡斯楚的行動前後加起來有650次之多,但中情局的絕密檔案承認:“殺到最後我們自己都沒有信心了。” 卡斯楚則幽默地說:“今天我還活著,這完全是由於美國中情局的過錯。”

存在問題

2012年美國約有85.4萬名公務員、軍事人員以及承包商擁有處理絕密信息的安全許可證,相當於華盛頓常住人口的1.5倍。
不受約束不受約束
猛增的人員、小組、機構致使各部門間的許可權開始模糊。過度擴張的情報網路在機構協調方面存在重大問題。布希政府於2004年設立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前後換過4個主任),旨在協調情報工作,結果卻事半損倍。
國會未明確該機構在情報事務上的法律和預算許可權,因此機構長官難以對單個構行使權力,各部門間的地盤爭奪。國防部將數百億美元從一項預算移到另一項,致使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根本動不了這筆錢。美國中央情報局也提高了其部分最敏感信息的安全等級,隸屬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的國家反恐中心的工作人員無權接觸。時至今日,許多情報部門官員稱他們仍搞不清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究竟是做什麼的。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在情報共享、信息技術和預算改革方面確實做出了貢獻。然而,這些被情報體的膨脹所抵消。從2005年春成立之初的地下室到如今在“自由十字路口”的巨型建築,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展迅速。然而,同時猛增的情報數據使系統措手不及,挑戰了現有的分析使用能力。此外,大量安全、情報部門重複勞動,浪費嚴重。例如,美國1 5個城市的51個聯邦組織與軍事指揮部都在從事追蹤恐怖網路經費流動的工作;幾乎所有主要情報部門和至少兩個軍事指揮部都聲稱,自己在“網路戰”這一缺乏嚴格界定的新興領域承擔主要角色。國家安全局每天攔截並存儲各類信息近17億條,並整合部分進入70個互不相連的資料庫,數據無法共享,也沒有足夠的人手進一步翻譯、分析。各情治單位每年撰寫近5萬份情報報告,但由於數量過大,不少都被忽視。負責分析最敏感、最難獲取情報的美國國家反恐中心,擁有優越的硬體設施,但其報告常常被指缺乏創見。

負面事件

豬灣事件

1961年,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暗中支持的一支古巴流亡者的準軍事組織襲擊了古巴的豬灣。古巴軍隊粉碎了入侵,迅速結束了戰鬥。

水門事件

1972年,尼克森總統連任競選班底中的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與闖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事件有所牽連。

家族珠寶

在水門事件之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James Schlesinger發誓要找出美國中央情報局歷史中是否還有其他危險的秘密,致使調查牽扯出很多秘雲。
但是,在編輯報告時,Schlesinger升職改任國防部長,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新領導William Colby接手了這份名為“家族珠寶”的693頁檔案。報告中提到,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策劃要殺害菲德爾·卡斯楚和其他外國領導人、監視美國人、竊聽他們的電話線並閱讀其納稅申報單、在不知情的人類受試者身上進行LSD試驗。Colby最終移交了這份報告。

伊朗叛軍事件

里根政府的部分官員違反禁運規定,幫助向伊朗出售武器。收入用於向尼加拉瓜一個右翼的叛軍游擊隊組織提供資金。1986年,里根總統承認防禦武器已經轉移到伊朗。

蘇聯局勢

中情局一名前資深情報分析家弗里茲W·埃馬斯表示,一些絕密情報看上去顯得美國當年對蘇聯的了解透徹。他指著一份題為《蘇軍未來戰爭思考》的絕密檔案說:“中情局當年的專家對蘇軍未來30年的作戰模式與意圖都進行了有模有樣的分析。然而,我們現在才知道,這些報告與分析完全是在公開資料的基礎上發揮出來的。他們完全是靠記者或者學者提供的資料,比如說蘇聯領導人開會的時候進入會場的秩序,《真理報》上蘇聯領導人的排名,以及蘇軍公開報導的大演習等。”,“西方基本上是靠收聽蘇聯的電台廣播、閱讀蘇聯的新聞報紙來分析蘇聯的局勢的。”一份中情局1953年有關史達林之死的情報是這樣寫的:“我們無法確定史達林是否已經死了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死於謀殺,或者他就是如公開的報告所說的那樣死去的。”

熱衷內訌

傳奇特工霍華德·漢特與國外行動屢屢受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情局在美國國內行動起來渾身是勁。比如說1972年6月中情局特工霍華德·漢特向局裡申請說:“急需一名精於撬門開鎖的好手,最好是已經退役的特工。”這份申請很快得到批覆,行動的結果就是導致尼克森下台的“水門事件”。
9·11事件9·11事件
除此之外,中情局特工還於20世紀60~70年代對美國國內的反戰組織展開滲透,以期發現它們是否“獲得外國的資助”。比如說一份1972年的絕密檔案聲稱,披頭士首席歌手列農“出錢資助反戰組織”,試圖破壞該年度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全國大會。

恐怖事件

9·11事件使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為輿論談資。一段時間以來,中情局在美國國內頻頻受到攻擊,導致局長辭職。因此,美國總統布希重申設立國土安全部的重要性。

稜鏡門

稜鏡計畫(英文名稱:Prism)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計畫。該計畫的正式名稱為“US-984XN”。
根據報導,泄露的檔案中描述PRISM計畫能夠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許可的監聽對象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畫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國家安全局在PRISM計畫中可以獲得的數據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交談、影片、照片、VoIP交談內容、檔案傳輸、登入通知,以及社交網路細節。綜合情報檔案《總統每日簡報》中在2012年內在1,477個計畫使用了來自PRISM計畫的資料。
關於PRISM的報導是在美國政府持續秘密地要求威訊向國家安全局提供所有客戶每日電話記錄的訊息曝光後不久出現的。泄露這些絕密檔案的是國家安全局契約外判商的員工愛德華·斯諾登,並在2013年6月6日,在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公開。
PRISM的前身是小布希任內在九一一事件後的恐怖分子監聽計畫(Terrorist Surveillance Program)。在當時這個計畫曾遭到廣泛批評,且其合法性因未經過外國情報監視法庭(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批准而受到質疑,但之後的PRISM則得到了該法庭的授權令。在歐巴馬任內,國家安全局持續運作PRISM。
PRISM計畫在2013年6月3日首次被《華盛頓郵報》和《衛報》對外揭露;兩家媒體取得了與PRISM有關的秘密文檔。 根據這些文檔,數家科技公司參與了PRISM 計畫,包括(按加入項目的時間)微軟(2007年)、雅虎(2008年)、Google(2009年)、Facebook(2009年)、Paltalk(2009年)、YouTube(2010年)、Skype(2011年)、美國線上(2011年)以及蘋果公司(2012年)。此外,Dropbox也被指控“即將加入”這項計畫。
稜鏡計畫的秘密稜鏡計畫的秘密
在泄露的秘密文檔內的一頁幻燈片中,顯示了兩種數據來源:“上行” (另一個監聽項目的代號) 和PRISM。 “上行”項目在承載網際網路骨幹通信內容的光纜上安裝分光鏡, 複製其通信內容;PRISM則是從上述美國服務提供商的伺服器直接進行收集。
PRISM讓情治單位能對實時通信和存儲在伺服器上的信息進行深入監視。任何使用上述服務商的美國境外客戶及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都是該計畫允許的監聽對象。國家安全局經由PRISM獲得的數據包括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交談、視頻、照片、VoIP通話、檔案傳輸、和社交網路上的詳細資訊。其中98%的PRISM結果是基於來自雅虎、Google和微軟提供的數據。2012年間的《總統每日簡報》內共引用了1,477項來自PRISM的數據。
PRISM的年度花費約為2000萬美元。
英國的政府通信總部【GCHQ,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對應的信號情報(SIGINT)機構】最早從2010年6月起就能訪問PRISM系統,並在2012年使用該計畫的數據撰寫了197份報告。PRISM讓GCHQ 得以繞過正式法律手續來取得所需的個人資料。
美國前中央情報局雇員斯諾登跟香港英文報章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自2009年起即入侵香港及中國內地的計算機,目標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公職官員、企業及學生電腦。
斯諾登稱,自2009年以來,美國在全球進行了6.1萬次的滲透行動,目標包括數百個內地及香港的個人以及機構。隨後有分析,斯諾登所指的,應是設在港中大內、服務香港本地的網路數據交換的香港網際網路交換中心(HKIX),以及華南重點衛星遙感研究設施──衛星遙感地面接收站。

監控議員

美國官員2014年3月5日稱,關於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監控對他們進行調查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的報導,中情局正在進行調查其雇員是否有違規行為。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因斯坦稱,中情局的檢察長正在就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偵查CIA濫用關押和審訊程式時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查。熟悉此調查的匿名官員稱,對中情局的指控包括其雇員是否對參議院的調查人員進行了不當監控,並可能暗中訪問了他們正在使用的電腦。此前,美國媒體報導稱,在國會對中情局進行調查時,中情局允許參議院調查人員在其總部的一個安全房間內,使用電腦訪問上百萬份絕密檔案,對布希時代中情局對摺磨和拷問的使用進行調查。而中情局監控了這些電腦,違反了與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協定。
中情局拒絕對此作出評論。而美國法務部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中情局檢察長曾向法務部提到過這些指控。美國《紐約時報》2014年8月1日報導說,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布倫南承認該機構曾監控美國國會參議院相關雇員的電腦,並對此表示道歉。

刑訊報告

2014年12月9日美國會參議院發布報告,首次披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小布希政府時期對恐怖嫌犯暴力刑訊的情況。
美參議院的這份報告名為“CIA拘押與審訊報告”,裡面詳細記錄了自“9·11”事件以後,CIA如何利用“水刑”、關禁閉、剝奪睡眠等殘忍手段從恐怖嫌犯口中獲取情報。整個報告耗時5年時間,耗資4000多萬美元。參議院9日公開的只是報告中一份近500頁的概要,而全長6000多頁的報告全文尚未全部解密。
刑訊刑訊
美參議院在報告中指出,CIA的刑訊手段比此前披露的更為“殘暴”,CIA官員此前有意向時任總統小布希以及國會隱瞞真相,導致暴力刑訊持續發生。報告還認為,CIA的暴力刑訊並未達到預期效果,沒有獲得重要情報。報告顯示,“9·11”事件發生後,美國以反恐為名逮捕了至少119名恐怖嫌犯,並將其關押在位於美國境外的多處秘密監獄中。在審訊過程中,CIA探員曾對多名嫌犯施以“水刑”,迫使嫌犯連續180個小時不睡覺,還曾威脅襲擊嫌犯家人。多名嫌犯在刑訊過程中喪生,多人落下終身殘疾。負責發布這份報告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斯坦2014年12月9日表示,通過刑訊得到的“情報”被證實根本不存在,或價值不大。一些恐怖嫌犯為躲避刑罰不得不編造“情報”。她承認,CIA在一些審訊中所用的手段已經到達“虐待”的程度。
前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當天表示,CIA的殘酷刑訊手段有違美國的價值觀,也不符合美國的反恐政策和國家安全利益。他還表示,CIA的做法嚴重損害美國形象,不利於美國與盟友發展關係。在歐巴馬執政初期,他曾下令停止CIA在海外的刑訊逼供行為,並同意對這一行為展開調查。在參議院完成有關調查後,他表態支持公開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公布後,多名共和黨議員刻意淡化該報告的可信度,稱公開報告是民主黨導演的一場報復行動。小布希及多名前CIA官員也紛紛表態,極力為自己辯護。小布希在報告發布前曾對媒體表示,“無論這份報告說了些什麼,那些CIA探員都是愛國者,詆毀他們的貢獻是大錯特錯。”

維基解密

2014年12月21日,“維基解密”網站發布兩份美國中情局(CIA)機密檔案。這兩份檔案為在國外執行任務的特工“出謀劃策”,教他們如何持假身份證件順利入境。
2017年11月,維基揭秘最新曝光的中情局網路間諜活動的秘密檔案代號為“8號保險庫”。檔案內容包括:為了隱瞞電腦病毒的來源,中情局研製出一款名叫“蜂巢”的非法原始碼,可以將病毒偽裝成其它組織和公司的惡意軟體,從電腦中竊取機密。

情報泄露

2015年2月23日,總部設在卡達半島電視台突然曝光數百份南非等國情治單位的絕密檔案。這些檔案涉及到南非與一些國家的幕後交易,及各國在重大國際事件背後頻繁的間諜行動。被泄露檔案的時間跨度從2006年一直到2014年12月。其中包括南非情治單位與美國中情局之間的秘密往來信函。美國中情局曾多次在巴以問題上指手畫腳,對南非的情治單位提出一些要求。

組織發展

建立博物館

2003年12月,CIA科技處為慶祝建處40周年,在華盛頓附近總部內新建了一座間諜博物館,並展出了數十件該處研製的秘密工具,除老虎糞便式竊聽裝置外,間諜博物館還展出了一個“機器人鯰魚”、一個遙控蜻蜓和一架可綁縛在鴿子胸部的照相機。令人驚嘆的是,這種照相機只有幾枚硬幣那么重。
CIA間諜博物館CIA間諜博物館
間諜博物館展出的另一件奇物是一把0.22英寸口徑的手槍。據說,CIA創建人威廉·杜諾萬當年曾在白宮內為羅斯福總統演示這把槍。他接連扣動扳機,但是羅斯福沒有聽到一聲槍響。間諜博物館館長托尼·希利說:“總統當時在接電話,所以多諾萬上前,把一彈盒10發子彈全部打進了橢圓形辦公室內的沙袋裡,然後把冒煙的武器放在桌子上,告訴他(羅斯福)自己所做的事。”
美國知名情報史學家基思·梅爾頓把新建間諜博物館稱為“人們所能見到的最好的博物館”。也因為這個原因,博物館只向CIA雇員和獲得許可的客人開放。

谷歌聯手

據美國科技網站ZDNet2011年8月11日報導,谷歌公司已承認,它根據美國“愛國者法案”的規定,把歐洲資料中心的信息交給了美國情治單位。ZDNet網站的訊息表明,谷歌公司是繼微軟之後,又一家坦承因為愛國者法案的影響,導致歐洲的雲端資料有風險的公司。
谷歌這么做,是因為美國情報單位要求谷歌交出儲存在歐洲資料中心的數據。這兩家美國公司的表白,證明歐洲的資料已不安全,如果歐洲本地的子公司與美國總部有關連的話,就可能會受到美國的檢查。在此之前,谷歌公司遵照美國法律,已經許多次接受這樣的要求。微軟承認將歐洲的資料交給美國執法單位的訊息曝光之後,歐洲議會提出抗議,要求美國當局做出解釋。歐美的外交論戰因而展開,在未來幾個月內還會持續下去。
如今在歐洲客戶的眼裡,任何一家美國公司,不論是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或任何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只要是在歐洲營運的話,都無法保護歐洲的資料不受到美國的檢查。

媒體社交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於2014年6月6日發布了第一條Twitter訊息。正式在“推特”和“臉譜”網站開通賬號。中情局接受Twitter的速度較慢,而美國其他情治單位,例如國家安全局(NSA),此前已開始使用Twitter。中情局的第一條Twitter訊息富有幽默感:“我們無法確認或否認,這是我們的第一條Twitter訊息。”中情局的Twitter帳號很快吸引了大量關注。在美國當地時間周五上午10點49分發布第一條訊息之後,該帳號已吸引了8.52萬個關注者,而第一條訊息被轉發次數達到7萬次。“The CIA”已成為Twitter的趨勢話題之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美國中央情報局))
網民和媒體調侃,終於有機會“追蹤”這家以追蹤他人為使命的老牌情治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