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即“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又稱為耳石性眩暈,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個或多個特定頭位時,出現短暫的陣發性的眩暈及眼震,又稱變位性眩暈,在眩暈病中極為常見,該病發率高,約占所有周圍性眩暈的20~40%,占老年人群的9%,婦女發病率比男性高約1.6-2:1。
基本介紹
症狀介紹,兩種假說,臨床特點,典型病例,
症狀介紹
此病雖為耳鼻喉科疾病,但常首診於神經科,易誤診為梅尼埃病及頸性眩暈等而漏診誤診。近年來,隨著我耳鼻喉科開展了耳石復位方法並取得顯著療效之後,逐漸得到同行及廣大患者肯定和讚許, 目前已成功治癒了耳石症患者達七百餘例。這種手法復位治療方法不但安全可靠、醫療費用低,而且立竿見影,療效顯著,明顯縮短了治療病程。亦成了我院在治療眩暈症技術上的又一個新亮點。
兩種假說
(1)半規管結石學說(Canalitiasis):各種原因導致耳石脫落或變性的耳石集聚於半規管近壺腹處,當頭位移至激發位時,管石受到重力作用,離壺腹方向移動而形成離壺腹內淋巴流,使嵴頂產生移位而引起眩暈及眼震。
(2)壺腹嵴頂結石學說(Cupulolith iasis):由於變性的耳石碎片從橢圓囊中脫離,附著於半規管的壺腹嵴頂,引起內淋巴與壺腹嵴頂密度不同從而使比重發生差異,導致壺腹嵴對重力作用的異常感知。目前接受半規管結石學說的人較多,但也有學者認為二種機制的可能性都存在,但管結石發生的機率較大。引起BPPV絕大多數是特發性,但少數患者可以由於頭部外傷、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活動少、血管栓塞、供血不足以及耳部疾病和耳部手術等原因所致眩暈。
鑑別受累半規管主要依據患者的病史、眩暈發作和眼震出現時的頭位以及Hallpike-Dix檢查中所觀察到眼震的方向。由於半規管的解剖不同,半規管受累的發生率各不相同,受累最多的是後半規管,上半規管與外半規管較為少見。在人體站立時,後半規管位於整個前庭器官的後下位置,碎片移動時比較容易落入前庭的後面和基底,也就是後半規管所在的位置,後半規管位置性眩暈常常發生於坐位躺下或從躺下至坐位時,俯身、低頭或仰頭時,激發頭位時出現強烈旋轉性眩暈,伴眼震,噁心及嘔吐。反覆作激發頭位時,眩暈及眼震發作可減輕或不發生,整個發作的病程可以數小時至數天,數月或數年。由於上半規管的後臂直接與總腳和前庭相連續,使得上半規管內的耳石碎片多可自行排除,因而上半規管BPPV很少發生。
臨床特點
半規管結石症的臨床特點
①患者處於激發頭位後眩暈的出現有1~40s的潛伏期;
②眼震與眩暈的潛伏期相同;
③眩暈和眼震的強度波動,先重後輕,時程不超過60s;
④管結石症是BPPV最常見的類型。
壺腹嵴頂結石症的臨床特點
①患者處於激發體位眩暈立即出現;
②眼震與眩暈的潛伏期相同;激發體位不改變,症狀就持續存在;
③它可發生於後半規管也可發生於水平半規管,這種類型的BPPV相對少見。
BPPV的治療以管石復位治療(CRT)為主,該療法的有效率為71%~92%。管石復位法(CRT)主要用於後半規管和上半規管BPPV的治療,通過手法使患者變換5個位置,從而使後半規管和上半規管的管石碎片通過總腳進入橢圓囊。雖然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一般要經過數周或數月甚至數年症狀才能緩解,發作期可伴噁心、嘔吐,但一般無聽力障礙、耳鳴等症狀,無中樞神經症狀及體徵,緩解期可無任何不適。而予手法復位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耳石復位成功後症狀隨即消失,快速為患者解除眩暈所帶來的痛苦。本病多數預後良好,少數如壺腹嵴頂結石症,經保守治療無效者亦可選擇手術治療,但手術要非常慎重選擇,一般需符合兩個條件:①症狀持續1年以上;②症狀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工作。
根據臨床上統計,每年約有10%~15%的復發率,但套用管石復位療法仍然有效。通過臨床驗證,BPPV手法復位在臨床上是既簡單易行,療效可靠又節約醫療費用,是目前作為治療本病的首選療法。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
51歲女性患者,該患者在臥床翻身特別轉身向右側時發作短暫性眩暈,病程約3個月(另該患者有長期失眠、憂鬱症史),曾經在當地住院了兩次,用了大量抗眩暈藥,效果均不理想,後來轉來我院就診,體檢時發現右Hallpike-Dix體位時出現上跳、向右扭轉性眼震。眼震的潛伏期和持續時間以及伴發的眩暈均符合管結石症。該患者經管結石復位法(CRT)治療後立即好轉,一周后複診時無眼震和眩暈。隨訪兩年無復發。
典型病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