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
唐封將命帥
光啟三年(887)二月,唐代北
節度使李國昌卒。國昌原名
朱邪赤心,
沙陀族。其父
朱邪執宜貞元(785-805)年間因遭吐蕃攻擊,由
北庭歸唐,從范希朝鎮太原。有部落萬騎,皆驍勇善騎射,號沙陀軍。赤心在父死後繼領此軍,鹹通十年(869)以破龐勛功拜單于大都護,
振武軍節度使,賜姓名曰
李國昌。國昌恃功驕橫,違抗唐廷命令,侵掠代北,成為唐之邊患。子克用尤為善戰,唐廷屢討無效。
黃巢起義軍攻陷京師,唐廷於中和元年(881)赦免
李國昌父子,使
李克用率沙陀軍攻
黃巢,國昌被任為雁門以北行營
節度使,未幾以老病卒。
王建據閬州
王建自帶兵入蜀以來,招集亡命及溪洞夷落,有兵八千,據有利州(今四川廣元)。
山南西道(今陝西
漢中)
節度使楊守亮忌其驍勇,恐日後壯大不可複製,乃屢召王建來漢中,圖解除其兵權。時王建已領利州刺史,屑
山南西道管轄,但建懼為
楊守亮所殺,不敢前往。有同鄉周庠說建取閬州(今四川閬中),以作根據地。
光啟三年(887)二月,王建領兵逐閬州刺史楊茂實,自稱防禦史。又招兵買馬,擴充實力,
節度使楊守亮更不能制。部將張虔裕又勸建遣使奉表唐廷,取得正式承認。綦毋諫復說建養士愛民,靜觀天下之變。王建於是有據全蜀之心。
東川節度使顧彥朗畏懼王建,數遣使問遺,贈送軍糧,王建兵鋒於是暫不指向東川,而是先窺西川。
鎮海薛朗作亂
鎮海
節度使(今江蘇鎮江)
周寶昏庸暴虐,管內民怨沸騰。為鞏固統治,
周寶召募親軍千人,號後樓兵,厚給俸養,稟給竟高於
鎮海軍數倍,引起
鎮海軍官兵的怨憤,而後樓兵也恃寵驕橫,難以制馭。光啟三年(887)三月,
周寶部下度支催勘使薛朗與鎮海軍將
劉浩密謀,趁周寶喝醉之夜,率鎮海軍起事,攻占
節度使府舍並放火焚燒。
周寶驚醒,急呼後樓兵援救,伹後樓兵也回響
劉浩造反,周寶只好領著家人出奔常州,投靠刺史丁從實。
劉浩盡殺潤州城內
周寶舊屬親黨,三月十九日,列仗迎薛朗入節度使府,推為留後。
周寶起先曾兼任租庸副使,因大肆搜刮,府庫財貨山積,此日全被亂兵搶光。五月,杭州刺史錢謬遣部將
杜棱、
阮結、
成及率兵討薛朗。六月,
杜棱等敗薛朗將李君暀於陽羨(在常州西南)。十月,
杜棱等攻拔常州,丁從實逃奔海陵(今江蘇泰州),
周寶則被禮送至杭州。十二月,
周寶卒,錢謬乃以
杜棱為常州制置使,命
阮結等進攻潤州。二十八日城破,
劉浩逃走,薛朗被擒。第二年一月十二日,錢謬斬薛朗於杭州。
淮南節度使高駢聞
秦宗權將進兵淮南,乃使其左廂都知兵馬使
畢師鐸率三百騎戍
高郵(今江蘇)。
畢師鐸,
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曾從
王仙芝,
黃巢起義,因善騎射,軍中號為鷂子。
王仙芝死後降於高駢,助高駢追剿
黃巢於
浙西,獲得高駢信用。高駢惑於道士
呂用之,舊屬宿將多為用之讒構見殺。
畢師鐸既為黃巢降將,意不自安,其愛妾又為
呂用之所奪,更心懷怨怒。光啟三年(887)三月,師鐸得戍
高郵的機會,遂與親家張神劍密謀殺
呂用之。
呂用之伺知其謀,想召回
畢師鐸。師鐸深知一舉兵揚州將士必能群起回響,乃走
淮口與鄭漢章合兵。時高駢子四十三郎亦痛恨
呂用之,與
畢師鐸聯絡。師鐸自稱大
丞相,移檄淮南諸郡縣,以誅佞臣
呂用之、張守一、諸葛殷為名,率三千兵趨廣陵(今江蘇揚州),屯於大明寺。
呂用之分兵嚴守城門。四月九日,高駢登帥閣聞鼓譟聲,方知
畢師鐸作亂,急召
呂用之詰問,始察覺其妖妄,因而叱退。揚州城內兵多,
畢師鐸一時難以攻克,乃派人往
宣州(今安徽
宣城)乞師於宣州
觀察使秦彥,自己退屯城北山光寺。高駢本想招撫
畢師鐸,師鐸亦望與高駢對話,但
呂用之從中作梗,使城內外怨憤更盛。
呂用之已成眾矢之的,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想綁架高駢;高駢也召
金吾衛謀圖呂用之,自是高、呂反目。
呂用之大索城中丁壯,並扣押其家屬,令守城。四月十八日,
秦彥派三千兵來助
畢師鐸。二十一日,羅城西南隅守軍開門應師鐸軍。城陷,
呂用之由佐門北走。
畢師鐸入城縱兵大掠,高駢不得已,與
畢師鐸相見,交拜如賓主之儀,署師鐸為節度副使。
畢師鐸前與
秦彥有約,城破則迎
秦彥為節度使,時
秦彥已率大軍趕來。有人勸
畢師鐸拒
秦彥,以高駢作傀儡,自己主掌兵權,號令內外,
畢師鐸猶豫不決。
秦彥軍趕到,
畢師鐸無可奈何,只好交權,囚高駢於府內,盡斬
呂用之親黨,燒
節度使府,進奉兩樓寶貨。五月二十三日,
秦彥入廣陵城,自稱權知
淮南節度使,署
畢師鐸為行軍司馬,移居牙城之外。
蔡州(今河南汝南)
秦宗權兵力十倍於
朱全忠,而屢為所敗,宗權於是傾全力攻汴(今河南開封),
朱全忠也竭力備戰。光啟三年(887)二月,全忠派部將
朱珍往東道(今山東地區)募兵;四月又派牙將
郭言往晉、陝募兵萬餘。時蔡軍分三路攻汴,張晊屯北郊,秦賢屯板橋(在汴州城西),盧瑭屯於萬勝(今河南中牟),各有眾數萬,列三十六寨,將汴州城包圍,並切斷汴水糧路。
朱全忠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先擊秦賢軍,殺萬餘人。接著又乘霧襲盧瑭軍,掩殺幾盡。二路殘兵往依張晊,屯於汴州城北赤岡,
朱全忠再領兵出擊,又斬殺二萬餘人。蔡人大懼,軍心動搖。
朱全忠乃領軍回城整休。
秦宗權聞所部在汴州城下接連大敗,乃從鄭州親自引精兵來會張晊兵攻汴。五月,
朱全忠求救於兗、鄆(今山東東平西北),
朱瑄、朱瑾兄弟皆引兵來援,朱全忠所領義
成軍亦至。八日,全忠合四鎮兵攻
秦宗權於汴州北郊之邊孝村,大破
蔡兵,斬首二萬餘級。
秦宗權宵遁,全忠追至鄭州附近才還。
秦宗權先前占據包括東都洛陽在內的河南廣大州縣被迫全部放棄,收縮兵力回到
蔡州。自是
秦宗權勢力稍衰。
光啟三年(887)六月十二日,河中
牙將常行儒殺節度使
王重榮。
王重榮領重兵,雄據河中(今山西永濟),數以兵乾朝政,
光啟二年(886)曾聯合藩鎮兵殺朱玫,迎
唐僖宗返朝正位。又與
宦官田令孜抗爭,擊敗田令孜所率神策
禁軍。重榮性殘酷強悍,用法嚴厲,至年老更為殘暴。部將常行儒經常受到譴罰辱侮,怨恨圖報復。是夜,常行儒起兵攻節度使府舍,
王重榮逃於別墅,至次日凌晨被常行儒抓獲斬首。朝廷乃下令
王重榮之弟陝虢
節度使王重盈為護國節度使,赴河中繼重榮之任,又以重盈子王珙權知陝虢留後。王重盈至河中,殺常行儒,河中鎮恢復安定。
張全義原名
張言,曾參加黃巢起義,後降
諸葛爽,爽死後,領兵屯
懷州(今河南沁陽)。
孫儒棄河陽,
張言與
諸葛爽另一部將
李罕之收合餘眾,罕之據河陽(今河南盂縣),張言據
東都洛陽,共求援於河東
李克用。光啟三年(887)六月李克用表請朝廷任
李罕之為河陽節度使,
張言為河南尹,以對抗蔡州秦宗權。
李罕之在河陽專事攻掠,治內野無遺稈,民怨鼎沸。
張言在洛陽則頗有政績。東都經百年戰亂僅存壞垣,張言初為河南尹時,戶民不滿百,滿地白骨,遍地荊棘。
張言於麾下選十八人為屯將,至河南十八縣故墟張榜招募流散,回鄉耕種者不取租稅又除嚴刑。於是流民歸之如市。
張言又選其中強壯者為民兵,教以戰陣。數年之後,東都城坊漸復舊制,河南諸縣戶口也漸漸恢復,境內桑地麻田連成一片,野無荒土,各縣民兵大者有七千人,小者有二千人,皆置軍官統領。
張言為政明察秋毫,奸佞不能欺,但對治內一般百姓則頗為寬簡。
張言出城見到
田疇莊稼美時,即下馬與僚屬觀看,親賜酒慰勞田農;有養蠶種麥收成好的農人,張言親至其家,慰問全家老幼,賜以茶果衣物;有任田地荒蕪者,則必厲聲責問,集眾杖罰;若莊稼人訴說缺乏人力耕牛,則召其鄰里責問。於是鄰里有無相助,男耕女織,戶戶皆有積蓄,使逢災年不遭饑饉,河南境內皆稱富庶。後
李罕之因治內乏食,屢請於東都,貪求不厭,甚至扣留河南輸給朝廷的租賦。張言乃襲河陽,投靠
朱全忠。
朱全忠徙言為天平
節度使,以韋震為河南尹。
張言在河南尹任上政績斐然,民間歌頌之聲不絕,朝廷乃賜其名曰
張全義。
光啟三年(887)六月六日,
神策軍天威都頭、
楊復恭假子楊守立與鳳翔節度使
李昌符爭道,兩軍士兵鬥毆,僖宗命宦官勸阻不止。是夜,禁衛兵皆嚴為守備。七日,
李昌符擁兵燒行宮,八日,又攻大安門,楊守立率
禁軍與李昌符戰於通道上,昌符兵敗,率敗兵走保
隴州(今陝西隴縣)。十日,朝廷任命武定節度使
李茂貞為
隴州招討使,使領兵討伐
李昌符。八月一日,
李茂貞奏稱
隴州刺史薛知籌斬
李昌符,盡殺其家族,以隴州降官軍。李昌符之兄
李昌言於中和元年(881)逐
鄭畋而據有岐山,任鳳翔
節度使,死後由昌符繼領,兄弟割據鳳翔凡七年。此後,岐鎮之兵盡歸
李茂貞。九月六日,朝廷任
李茂貞同平章事,充鳳翔
節度使。
毫兵亂
光啟三年(887)六月二十日,毫州將謝殷以兵逐毫州刺史宋袞。八月,
朱全忠引兵過毫州(今安徽毫縣),遣將
霍存襲毫州,斬謝殷。
朱全忠想兼併兗、鄆二州,而
朱瑄兄弟曾破蔡救汴,有功於已,攻之則師出無名。於是誣稱
朱瑄招誘宣武軍士,寫信責罵。
朱瑄覆信出言不遜,朱全忠於是遣
朱珍、
葛從周領兵襲
曹州(今山東定陶西)。光啟三年八月十一日,曹州城破,殺刺史丘弘禮。宣武軍又攻濮州(今山東
鄄城),與兗、鄆兵戰於
曹州乘氏縣東北之劉橋,殺兗、鄆軍數萬人,
朱瑄、朱瑾兄弟僅以身免。朱全忠與
朱瑄兄弟以前情好甚密,自此關係全面破裂。
高駢死
光啟三年(887)四月
畢師鐸攻陷廣陵(今江蘇揚州)後,前
淮南節度使高駢被囚於道院。既而
楊行密圍攻揚州,至八月,廣陵兵屢敗,城中米斗五萬錢,餓死大半。高駢一家在遭院得不到糧食,只好煮革帶充飢。九月,
秦彥疑高駢在道院做厭勝術,外應楊行密軍,乃命其將劉匡時於四日殺高駢並其全家,共埋一穴。五日,楊行密聞高駢死,在城外向廣陵城發喪大哭三日。高駢,字千里,先世為渤海人。出身於
禁軍世家。稍通文墨,從軍歷
神策軍都虞候,率
禁軍遠戍邊州,曾任
劍南西川節度使,後任
淮南節度使,成為唐末最大的藩鎮之一。率軍圍剿
王仙芝、
黃巢農民軍,但
廣明元年(880)七月黃巢渡江北上時,高駢卻不敢出戰,嚴備自保,遭到朝廷切責。及黃巢平,駢又後悔當初未立功業,自後消沉,信用道士
呂用之,篤意求神仙。光啟二年(886)襄王熅監國,駢上書勸進,被授予
中書令。第二年即在內亂中被囚殺。《新唐書》將其列入《叛臣傳》。
畢師鐸迎
宣州觀察使秦彥入廣陵(今江蘇揚州),秦彥自稱權知淮南節度使。而先前
呂用之也曾向廬州刺史
楊行密請援。光啟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楊行密率軍抵廣陵城下,分屯八寨圍城,
秦彥閉城自守。八月二十六日,
秦彥將全城兵一萬二千人悉數出城,以
畢師鐸、鄭漢章為將,在城西列陣,軍勢頗盛。
楊行密將軍中財貨集中於一寨,故意讓敵兵奪去,待敵兵爭奪金帛財貨時,行密伏兵四起,廣陵軍亂,被行密兵俘斬殆盡。至十月,行密圍廣陵近半年,
秦彥、畢師鐸大小數十戰皆不利;城中糧食巳盡,餓死者大半,至有吃人肉充飢者。二十九日夜,有大風雨,楊行密軍中原
呂用之部將張審威帥麾下三百敢死士潛伏於城西壕,待凌晨守城士兵換崗時突然登城,開城迎外兵,守軍不戰而潰。秦彥、
畢師鐸開城出奔,後為秦宗權將
孫儒所殺。
楊行密入揚州,運城外米賑城中人,自稱淮南留後。
光啟三年(887)十一月,秦宗權欲與
楊行密爭奪揚州,遣其弟秦宗衡為主帥,
孫儒為副帥,將兵萬人渡淮。二日,軍抵廣陵(今江蘇揚州)城下,占據
楊行密故營寨,奪得楊行密未及運進城的輜重。時秦彥、
畢師鐸投奔張雄,張雄不納,秦宗衡招之,合兵攻廣陵,揚州危急。但
秦宗權又召宗衡還蔡(今河南汝南)拒
朱全忠。副將
孫儒知
秦宗權兄弟勢不能久,五日,設計殺秦宗衡,傳首於
朱全忠。
孫儒有騎兵七千,不急於攻
揚州城,先分兵掠鄰州,短時間內把部隊擴充至數萬。又進襲
高郵(今江蘇省),逐張神劍,兵勢益盛,自號土圍白條軍。閏十一月,唐廷以淮南久亂,以
朱全忠兼淮南節度使,東南面招討使。
孫儒殺秦彥、
畢師鐸,並秦宗衡之首送
朱全忠。
文德元年(888)破揚州,自為淮南節度使。
唐昭宗授
孫儒檢校司空,
朱全忠署為招討副使。
唐彥謙(生卒年不詳),字茂業,號鹿門先生,
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人。鹹通二年(861)進士。官至
興元節度副使,閬、壁二州刺史。光啟三年(887),
唐彥謙貶為
漢中掾。晚年隱居鹿門山。詩作有《採桑女》、《垂柳》等。有《鹿門集》。
《無能子》成書
《無能子》為古代哲學名著,現存上、中、下三卷,凡三十一篇。作者姓名及事跡均無考。據說作者少年博學寡慾,長於窮理盡性以至命,
黃巢攻占長安時,避地流轉,後寓於民舍著述,得數十卷,“其旨歸於明自然之理,極性命之端,自然無作,性命無欲,是以略禮教而外世務焉”(《無能子·序》)。學術界將其歸入道家。政治上《無能子》提出了非君思想,從道家的自然無為,消極出世立場出發,對聖人君主、仁義禮法、人倫制度進行了全面攻擊,其旨趣實與
鮑敬言的無君倫略同。該書成書約在光啟三年(887)。
通鑑記載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啟三年(丁未,公元八八七年)
夏,四月,甲辰朔,約逐蘇州刺史張雄,帥其眾逃入海。
高駢聞秦宗權將寇淮南,遣左廂都知兵馬使
畢師鐸將百騎屯
高郵。時
呂用之用事,宿將多為所誅,師鐸自以
黃巢降將,常自危。師鐸有美妾,用之欲見之,師鐸不許。用之因師鐸出,竊往見之。師鐸慚怒,出其妾,由是有隙。師鐸將如
高郵,用之待之加厚,師鐸益疑懼,謂禍在旦夕。師鐸子娶
高郵鎮遏使張神劍女,師鐸密與之謀,神劍以為無是事。神劍名雄,人以其善用劍,故謂之“神劍”。時府中藉藉,亦以為師鐸且受誅,其母使人語之曰:“設有是事,汝自努力前去,勿以老母、弱子為累!”師鐸疑未決。會駢子四十三郎者素惡用之,欲使師鐸帥
外鎮將吏疏用之罪惡,聞於其父,密使人紿之曰:“用之比來頻啟令公,欲因此相圖,已有委曲在張尚書所,宜備之!”師鐸問神劍曰:“昨夜使司有文書,翁胡不言?”神劍不寤,曰:“無之。”師鐸不自安,歸營,謀於腹心,皆勸師鐸起兵誅用之。師鐸曰:“用之數年以來,人怨鬼怒,安知天不假手於我誅之邪!
淮寧軍使鄭漢章,我鄉人,昔歸順時副將也,素切齒於用之,聞吾謀,必喜。”乃夜與百騎潛詣漢章,漢章大喜,悉發鎮兵及驅居民合千餘人從師鐸至
高郵。師鐸詰張神劍以所得委曲,神劍驚曰:“無有。”師鐸聲色浸厲,神劍奮曰:“公何見事之暗!用之奸惡,天地所不容。況近者重賂權貴得嶺南節度,復不行,或雲謀竊據此土,使其得志。吾輩豈能握刀頭,事此妖物邪!要C061此數賊以謝
淮海,何必多言!”漢章喜,遂命取酒,割臂血瀝酒,共飲之。乙巳,眾推師鐸為行營使,為文告天地,移書淮南境內,言誅用之及張守一、諸葛殷之意。以漢章為行營副使,神劍為都指揮使。神劍以師鐸成敗未可知,請以所部留
高郵,曰:“一則為公聲援,二則供給糧餉。”師鐸不悅,漢章曰:“張尚書謀亦善,苟終始同心,事捷之日,子女玉帛相與共之,豈可復相違!”師鐸乃許之。戊申,師鐸、漢章發
高郵。
朱珍至淄青旬日,應募者萬餘人,又襲
青州,獲
馬千匹。辛亥,還,至大梁,
朱全忠喜曰:“吾事濟矣!”時蔡人方寇汴州,其將張晊屯北郊,秦賢屯板橋,各有眾數萬,列三十寨,連延二十餘里。全忠謂諸將曰:“彼蓄銳休兵,方來擊我,未知朱珍之至,謂吾兵少,畏怯自守而已。宜出其不意,先擊之。”乃自行兵攻秦賢寨,士卒踴躍爭先。賢不為備,連拔四寨,斬萬餘級,蔡人大驚,以為神。全忠又使
牙將新野
郭言募兵於河陽、陝、虢,得萬餘人而還。
畢師鐸兵奄至廣陵城下,城中驚擾。壬子,
呂用之引麾下勁兵,誘以重賞,出城力戰。師鐸兵少卻,用之始得斷橋塞門為守備。是日,駢登延和閣,聞喧噪聲,左右以師鐸之變告。駢驚,急召用之詰之,用之徐對曰:“師鐸之眾思歸,為門衛所遏,適已隨宜區處,計尋退散,倘或不已,正煩玄女一力士耳,願令公勿憂。”駢曰:“近者覺君之妄多矣,君善為之,勿使吾為周
侍中。”言畢,慘沮久之,用之慚懅而退。師鐸退屯山光寺,以廣陵城堅兵多,甚有悔色。癸丑,遣其屬孫約與其子詣
宣州,乞師於觀使察
秦彥,且許以克城之日迎彥為帥。會師鐸館客畢慕顏自城中逃出,言“眾心離散,用之憂窘,若堅守之,不日當潰。”師鐸乃悅。
是日未明,駢召用之,問以事本末,用之始以實對,駢曰:“吾不欲復出兵相攻,君可選一溫信大將,以我手札諭之。若其未從,當別處分。”用之退,念諸將皆仇敵,往必不利於己。甲寅,遣所部討擊副使許戡,齎駢委曲及用之誓狀並酒淆出勞師鐸。師鐸始亦望駢舊將勞問,得以具陳用之奸惡,披泄積憤,見戡至,大罵曰:“梁纘、韓問何在,乃使此穢物來。”戡未及發言,已牽出斬之。乙卯,師鐸射書入城,用之不發,即焚之。
丁巳,用之以甲士百人入見駢於延和閣下,駢大驚,匿於寢室,久而後出,曰:“
節度使所居,無故以兵入,欲反邪!”命左右驅出。用之大懼,出子城南門,舉策指之曰:“吾不可復入此!”自是高、呂始判矣。是夜,駢召其從子前左金吾衛將軍傑密議軍事。戊午,署傑都牢城使,泣而勉之,以親信五百人給之。
用之命諸將大索城中丁壯,無問朝士、書生,悉以白刃驅縛登城,令分立城上,自旦至暮,不得休息。又恐其與外寇通,數易其地,家人餉之,莫知所在。由是城中人亦恨師鐸入城之晚也。
駢遣大將石鍔以師鐸幼子及其母書並駢委曲至揚子諭師鐸,師鐸遽遣其子還,曰:“令公但斬呂、張以示師鐸,師鐸不敢負恩,願以妻子為質。”駢恐用之屠其家,收師鐸母妻子置使院。
辛酉,
秦彥遣其將秦稠將兵三千至揚子助師鐸。壬戌,
宣州軍攻南門,不克。癸亥,又攻羅城東南隅,城幾陷者數四。甲子,羅城西南隅守者焚戰格以應師鐸,師鐸毀其城以內其眾。用之帥其眾千人力戰於三橋北,師鐸垂敗,會高傑以牢城兵自子城出,欲擒用之以授師鐸,用之乃開參佐門北走。駢召梁纘以
昭義軍百餘人保子城。乙丑,師鐸縱兵大掠。駢不得已,命徹備,與師鐸相見於延和閣下,交拜如賓主之儀,署師鐸節度副使、行軍司馬,仍承制加左僕射,鄭漢章等各遷官有差。
左莫邪都虞候申及,本徐州健將,入見駢,說之曰:“師鐸逆黨不多,諸門尚未有守者,請令公及此選元從三十人,夜自
教場門出,比師鐸覺之,迫不及矣。然後發諸鎮兵,還取府城,此轉禍為福也。若一二日事定,浸恐艱難,及亦不得在左右矣。”言之,且泣,駢猶豫不聽。及恐語泄,遂竄匿。會張雄至東塘,及往歸之。
丙寅,師鐸果分兵守諸門,搜捕用之親黨,悉誅之。師鐸入居使院,秦稠以宣軍千人分守使宅及諸倉庫。丙寅,駢牒請解所任,以師鐸兼判府事。師鐸遣孫約至宣城,趣
秦彥過江。或說師鐸曰:“僕射向者舉兵,蓋以用之輩奸邪暴橫,高令公坐自聾瞽,不能區理,故順眾心為一方去害。今用之既敗,軍府廓然,僕射宜復奉高公而佐之,但總其兵權以號令,誰敢不服。用之乃淮南一叛將耳,移書所在,立可梟擒。如此,外有推奉之名,內得兼併之實,雖朝廷聞之,亦無虧臣節。使高公聰明,必知內愧;如其不悛,乃機上肉耳,奈何以此功業付之他人,豈惟受制於人,終恐自相魚肉。秦稠先守倉庫,其相疑已可見。且秦司空為
節度使,廬州、壽州其肯為之下乎!仆見戰攻之端未有窮已,豈惟淮南之人肝腦塗地,竊恐僕射功名成敗未可知也!不若及今亟止秦司空勿使過江,彼若粗識安危,必不敢輕進。就使他日責我以負約,猶不失為高氏忠臣也。”師鐸大以為不然,以告鄭漢章,漢章曰:“此智士也!”散求之,其人畏禍,竟不復出。
戊辰,駢遷家出居南第,師鐸以甲士百人為衛,其實囚之也。是日,宣軍以所求未獲,焚進奉兩樓數十間,寶貨悉為煨燼。己巳,師鐸於府廳視事,凡官吏非有兵權者皆如故,復遷駢於東第。自城陷,諸軍大掠,晝夜不已。至是,師鐸始以先鋒使唐宏為靜街使,禁止之。駢先為
鹽鐵使,積年不貢奉,貨財在揚州者,填委如山。駢作郊天、御樓六軍立仗儀服,及大殿元會、內署行幸供張器用,皆刻鏤金玉、蟠龍蹙鳳數十萬事,悉為亂兵所掠,歸於閭閻,張陳寢處其中。
庚午,獲諸葛殷,
杖殺之,棄屍道旁,怨家抉其目,斷其舌,眾以瓦石投之,須臾成冢。
呂用之之敗也,其黨鄭杞首歸師鐸,師鐸署杞知海陵監事。杞至海陵,陰記高霸得失,聞於師鐸。霸獲其書,杖杞背,斷手足,刳目截舌,然後斬之。
蔡將盧瑭屯於萬勝,夾汴水而軍,以絕汴州運路,
朱全忠乘霧襲之,掩殺殆盡。於是
蔡兵皆徙就張晊,屯於赤岡,全忠復就擊之,殺二萬餘人。蔡人大懼,或軍中自相驚,全忠乃還大梁,養兵休士。
辛未,高駢密以金遺守者,
畢師鐸聞之,壬午,復迎駢入道院,收高氏子弟甥侄十餘人同幽之。
前蘇州刺史張雄帥其眾自海溯江,屯於東塘,遣其將趙暉入據上元。
畢師鐸之攻廣陵也,
呂用之詐為高駢牒,署廬州刺史楊行密行軍司馬,追兵入援。廬江人
袁襲說行密曰:“高公昏惑,用之奸邪,師鐸悖逆,凶德參會,而求兵於我,此天以淮南授明公也,趣赴之。”行密乃悉發廬州兵,復借兵於和州刺史孫端,合數千人赴之,五月,至
天長。鄭漢章之從師鐸也,留其妻守淮口,用之帥眾攻之,旬日不克,漢章引兵救之。用之聞行密至
天長,引兵歸之。
丙子,
朱全忠出擊張晊,大破之。
秦宗權聞之,自鄭州引精兵會之。
張神劍求貨於
畢師鐸,師鐸報以俟秦司空之命,神劍怒,亦以其眾歸
楊行密。及海陵鎮遏使高霸、曲溪人劉金、盱胎人賈令威悉以其眾屬焉。行密眾至萬七千人,張神劍運
高郵糧以給之。
朱全忠求救於袞、鄆,
朱瑄、朱瑾皆引兵赴之,義
成軍亦至。辛巳,全忠以四鎮兵攻
秦宗權於邊孝村,大破之,斬首二萬餘級,宗權宵遁,全忠追之,至陽武橋而還。全忠深德
朱瑄,兄事之。蔡人之守東都、河陽、許、汝、懷、鄭、陝、虢者,聞宗權敗,皆棄去。宗權發鄭州,
孫儒發河陽,皆屠滅其人,焚其廬舍而去,宗權之勢自是稍衰。朝廷以扈駕
都頭楊守宗知許州事,
朱全忠以其將孫從益知鄭州事。
甲午,
秦彥將宣歙兵三萬餘人,乘竹筏沿江而下,趙暉邀擊於上元,殺溺殆半。丙申,彥入廣陵,自稱權知壓淮南節度事,仍以
畢師鐸為行軍司馬,補池州刺史趙鍠為宣歙
觀察使。戊戌,楊行密帥諸軍抵廣陵城下,為八寨以守之,
秦彥閉城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