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
1898年——
美西戰爭實現停火(正式簽訂契約於同年12月10日)。
1905年——英國與日本在倫敦簽署有關東亞與印度利益問題的決定。
1918年——中華民國新國會成立。
1937年——蔣介石任海陸空軍大元帥。
1949年——關於保護戰爭受難者的
日內瓦公約簽訂。
1954年——聯合國軍撤出北韓的最後一塊土地。
1970年——華航CI206班機,機型
YS-11,原訂由花蓮機場飛往台北松山機場,降落前撞毀在銘傳商專後 山,14人死亡,17人生還。
1978年——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港澳小組。
1981年——由12位
IBM工程師開發,同時也是市場首款個人電腦(PC)的
IBM5150於當天正式推出。
1985年——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為一架波音747-100SR46型客機,在由
東京國際機場前往
大阪國際機場途中,飛機墜落在關東地區
群馬縣御巢鷹山區附近的
高天原山,機上524人里只有4人倖免。成為民航史上只涉及單一一架飛機的空難死亡人數的最高紀錄。
1990年——美國女古生物學家蘇·亨德里克森在
南達科他州發現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具暴龍化石。
1991年——
新華社記者
范麗青和
中新社記者郭偉鋒抵達台北。這是中國大陸記者40多年來首次進入
台灣島內採訪,開創海峽兩岸新聞界交流新的一頁。
庫爾斯克號沉沒前2011年——天文學家宣布,發現近乎黑暗的系外行星TrES-2,對太陽光的反照率低於1%。
2016年——中國運動員王鎮奪得男子二十公里競走金牌。
2017年——巴基斯坦發生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2死20傷
2018年——一輛滿載球迷的大客車在厄瓜多南部發生翻車事故。該事故造成至少12人死亡、30人受傷。
2018年——敘利亞北部伊德利卜省反對派控制區一處武器庫發生爆炸,該事件造成至少69人死亡,其中包括17名兒童。
2018年——美阿拉斯加州北部海域發生6.6級地震
2018年——秘魯西部安卡什省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一輛長途客車在山路上行駛時墜入山下。該事故造成至少15人死亡、25人受傷。
出生人物
1952年——
陳凱歌,中國內地男導演。
陳凱歌1954年——梁振英,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梁振英
1987年——八月長安,小說作家。
1991年——
姜潮,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
姜潮逝世人物
1424年——明成祖
朱棣駕崩,並非死於皇宮,給歷史留下謎題。
1484年——西斯篤四世,教皇。
1695年——黃宗羲,思想家、教育家。
1848年——喬治·史蒂文生逝世,英國工程技師,現行鐵路標準軌距的制訂者。
1948年——
朱自清,中國著名作家、詩人。
朱自清1961年——
陳嘉庚,中國著名愛國教育家、實業家、南洋華僑領袖。
1974年——
馬明方,是
紅軍時期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人之一。
1982年——
亨利·方達,美國著名影視、舞台劇演員。
2019年——瓦爾特·朱利安·馬丁內斯,前
宏都拉斯職業足球運動員,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37歲。
2019年——曹文錦,香港萬邦集團董事長。
2019年——李海東,曾任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2019年——何塞·路易斯·布朗,阿根廷籍足球運動員。
節日風俗
國際青年節
國際青年節(International Youth Day)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設立的節日。第一個國際青年節是在2000年8月12日 。聯合國在1999年通過了第54/120號決議,將每年的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節。國際青年節的設立為各國政府重視青年問題提供了契機。各地在國際青年日這一天,會舉辦演唱會、研討會、文化活動和會議等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通常會有當地的政府官員參加這些活動。
黨史記錄
1949年8月12日 新華社針對美國國務院8月5日發表的《美國同中國的關係》白皮書,發表以《無可奈何的供狀》為題的評論
在該評論發表之後毛澤東又為新華社撰寫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友誼,還是侵略?》、《唯心歷史觀的破產》等五篇評論,揭露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侵略本質及其對中國革命的仇視,批評存在於一部分人中間的對於帝國主義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並對中國近代革命的發生及其勝利的原因作了理論上的說明。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中共十一大在北京召開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中共十一大在北京召開。華國鋒作政治報告,總結了同“四人幫”的鬥爭,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提出在20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是新時期黨的根本任務。但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大會不僅沒有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方針政策,反而加以肯定,因而十一大未能完成從理論和黨的指導方針上撥亂反正的任務。
1978年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訂
1978年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訂,自10月23日起生效。1972年中日兩國建交時,曾宣布將就締結和平友好條約舉行談判,但此後由於日方在“反霸條款”等問題上提出異議,直到1977年仍未取得進展。1978年7月,中日重開締約談判。8月10日,鄧小平會見來訪的日本外相,全面闡述了中國對於締約問題及反霸問題的立場。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訂。這一條約的簽訂,為中日睦鄰友好關係建立了更加穩固的基礎,為兩國進一步加強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2011年8月12日至23日 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舉行
2011年8月12日至23日 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行。胡錦濤出席開幕式並宣布本屆大運會開幕。來自152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生運動員參加了24個大項、306個小項的比賽。中國代表團以金牌75枚、銀牌39枚、銅牌31枚的優異成績列金牌和獎牌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