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大事
(1)春季,正月,戊申朔(初一),梁武帝下令
大赦天下,改年號為
大同。
(2)是日,魏文帝即位於城西,大赦,
改元大統,追尊父京兆王為文景皇帝,妣楊氏為皇后。
(2)這一天,
西魏文帝在長安城西郊祭天以後登上了皇位,隨即下令
大赦天下,改年號為“
大統”,追尊他的父親京兆王為文景皇帝,母親楊氏為皇后。
(3)魏渭州刺史可朱渾道元先附
侯莫陳悅,悅死,
丞相泰攻之,不能克,與盟而罷。道元世居懷朔,與
東魏丞相歡善,又母兄皆在鄴,由是常與歡通。泰欲擊之,道元帥所部三千戶西北渡烏蘭津抵靈州,靈州刺史曹泥資送至
雲州。歡聞之,遣資糧迎侯,拜
車騎大將軍。
(3)原北魏渭州刺史可朱渾道元起先依附於
侯莫陳悅,侯莫陳悅死後,西魏的丞相
宇文泰對他發起了進攻,沒能取得勝利,便與他訂立盟約,自己放棄了占領渭州的念頭。可朱渾道元一家世代居在懷朔,本人與
東魏的丞相
高歡關係密切,又因為母親、哥哥都在
鄴城,所以常常與
高歡進行聯繫。
宇文泰想要攻打他,可朱渾道元就率領手下的三千戶人家從西北的烏蘭津渡河到達靈州,靈州的刺史曹泥出資將他送到了
雲州。
高歡聽到了這一訊息,派人準備好糧食、財物前去迎接。還授予他車騎
大將軍的職銜。
道元至晉陽,歡始聞孝武帝之喪,啟請舉哀制服。
東魏主使群臣議之,太學博士潘崇和以為:“君遇臣不以禮則無反服,是以湯之民不哭,周武之民不服紂。”國子博士衛既隆、李同軌議以為:“高后於永熙離絕未彰,宜為之服。”
東魏從之。
可朱渾道元來到晉陽之後,
高歡才知道孝武帝已經去世,他就上書孝靜帝請求為孝武帝舉哀服喪。
東魏國主孝靜帝叫各位大臣商議此事,太學博士潘崇和認為:“君主如果對臣子不以禮相待,在他死後,臣子就不用為他服喪,所以商湯的百姓不哭吊夏朝的王,周武王的百姓也不為商朝的紂王服喪。”國子博士衛既隆、李同軌建議,認為:“高皇后與孝武帝斷絕聯繫的事沒有公布過,應該為孝武帝服喪。”孝靜帝採納了他們的意見。
(4)西魏驍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李虎等人招撫費也頭的兵馬,與他們一道攻打靈州,共持續了四十天,曹泥堅守不住,請求投降。
(5)己酉,魏進丞相略陽公泰為都督中外諸軍、
錄尚書事、大行台,封
安定王;泰固辭王爵及錄尚書,乃封安定公。以
尚書令斛斯椿為太保,廣平王贊為司徒。
(6)
乙卯,魏主立妃乙弗氏為皇后,子欽為皇太子。後仁恕節儉,不妒忌,帝甚重之。
(6)
乙卯(初八),
西魏文帝把他的妃子乙弗氏立為皇后,兒子元欽立為皇太子。皇后仁愛寬厚,勤儉節約,從不妒忌,文帝非常敬重她。
(7)
稽胡劉蠡升,自
孝昌以來,自稱天子,
改元神嘉,居雲陽穀;魏之邊境常被其患,謂之“胡荒”。壬戌,東魏丞相歡襲擊,大破之。
(7)稽胡部落的
劉蠡升,從孝昌年間以來,就自封為皇帝,將年號改為“
神嘉”,居住在雲陽穀;魏國的邊境地區經常受到他的侵擾,被稱為“胡荒”。壬戌(十五日),東魏丞相
高歡對
劉蠡升發起襲擊,將他們打得大敗。
(8)勃海世子澄通於歡妾鄭氏,歡歸,一婢告之,二婢為證;歡杖澄一百而幽之,
婁妃亦隔絕不得見。歡納魏敬宗之後爾朱氏,有寵,生子,歡欲立之。澄求救於
司馬子如。子如入見歡,偽為不知者,請見
婁妃;歡告其故。子如曰:“消難亦通子如妾,此事正可掩覆。妃是王結髮婦,常以父母家財奉王;王在懷朔被杖,背無完皮,妃晝夜供侍;後避葛賊,同走并州,貧困,妃然馬矢崐自作靴;恩義何可亡也!夫婦相宜,女配至尊,男承大業。且婁領軍之勛,
何宜搖動!一女子如
草芥,況婢言不必信邪!”歡因使子如更鞫之。子如見澄,尤之曰:“男兒何意畏威自誣!”因教二婢反其辭,脅告者自縊,乃啟歡曰:“果虛言也。”歡大悅,召
婁妃及澄。妃遙見歡,一步一叩頭,澄且拜且進,父子、夫婦相泣,復如初。歡置酒曰:“全我父子者,
司馬子如也!”賜之黃金百三十斤。
(8)勃海王高歡的
嫡長子高澄與他的小妾鄭氏私通。
高歡襲擊稽胡之後回來,一個婢女把這一情況告訴了他,還有兩個婢女在一旁作證。
高歡打了
高澄一百大棍,並把他關押起來。
婁妃也被隔離開來,不允許她見
高歡。
高歡以前把孝莊帝的
皇后爾朱氏收納為妾,非常寵愛她,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叫高,高歡想要立他做自己的繼承人。
高澄就向
司馬子如求救。
司馬子如來到王府拜見
高歡,假裝不知道內情,請求見一見
婁妃,高歡就把詳細情況告訴了
司馬子如。
司馬子如說道:“消難也和我的小妾私通了,這件事只能掩蓋起來。
婁妃是王爺的結髮妻子,當初經常把父母親家裡的財物拿出來給您。您在懷朔的時候被人用木杖責打,背上沒有一塊完好的皮肉,
婁妃在旁邊不分白天黑夜地侍侯您,後來為了躲避
葛榮這個奸賊,你們一同出走到并州,生活貧困,王妃點燃馬糞作飯,親自製作靴子;這樣的恩義怎么可以忘掉呀?你們夫婦二人相互適合,所生的女兒嫁給了最尊貴的皇帝,兒子
高澄則繼承了您的大業,況且王妃的弟弟婁領軍功勳突出,怎么可以輕易動搖得了呢?一個女人就象小草一樣,沒有必要多么看重,何況婢女的話也沒有必要去相信!”
高歡聽後,就叫
司馬子如重新查問這件事情。
司馬子如見到
高澄,便責怪他道:“你身為男子漢,怎么可以因為害怕威嚴就自己誣衊自己!”與此同時,他又教那兩位婢女推翻自己的證詞,脅迫告狀的婢女上吊自殺,然後向
高歡報告說:“那些話果然是無中生有。”
高歡聽了非常高興,派人去叫
婁妃和
高澄。
婁妃遠遠看見
高歡,便走一步叩一個頭,
高澄也是一邊跪拜一邊向前,父親與兒子,丈夫與妻子相互都流下了眼淚,從此又和好如初。
高歡安排了酒宴,說道:“成全我們父子兩人關係的,是
司馬子如呀!”於是便贈給司馬子如一百三十斤黃金。
(9)甲子(十七日),西魏任命廣陵王元欣為
太傅,儀同三司万俟壽洛乾為司空。
(10)己巳,東魏以
丞相歡為相國,假黃鋮,殊禮;固辭。
(10)己巳(二十二日),
東魏任命丞相
高歡為相國,讓他可以使用皇帝的儀仗,賜以特殊禮遇,高歡堅決推辭不受。
(11)
東魏大行台尚書司馬子如帥大都督
竇泰、太州刺史
韓軌等攻
潼關,魏丞相泰軍於霸上。子如與軌回軍,從
蒲津宵濟,攻華州。時修城未畢,梯倚城外,比曉,
東魏人乘梯而入。刺史
王羆臥尚未起,聞閣外匈匈有聲,袒身露髻徒跣,持白梃大呼而出,
東魏人見之驚卻。羆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破之,子如等遂引去。
(11)
東魏的大行台尚書
司馬子如率領大都督
竇泰、太州刺史
韓軌等人攻打
潼關,西魏的丞相
宇文泰在不遠的霸上駐紮了軍隊。司馬子如與
韓軌帶著人馬回過頭來,從
蒲津連夜渡河,攻打華州。此時,華州城還沒有修築完畢,雲梯倚在城牆的外邊,拂曉,
東魏的將士攀著雲梯突襲進城。刺史
王羆躺在床上還沒起來,聽到屋外一片喧擾聲,顧不上穿衣服,包髮髻,赤著雙腳,手持白色大棒,就大叫著沖了出去,
東魏的將士見了他連忙驚慌地退卻。
王羆一直追逐到東門,部下漸漸集結起來,雙方交戰,打垮了敵人的進攻,於是司馬子如人等便帶領部隊撤退。
(12)二月,辛巳,上祀明堂。
(12)二月,辛巳(初四),梁武帝在明堂舉行祭祀典禮。
(13)壬午,東魏以
鹹陽王坦為太傅,
西河王為太尉。
(13)壬午(初五),東魏任命
鹹陽王元坦為太傅,
西河王元為太尉。
(14)東魏使尚書右僕射
高隆之發十萬夫撤洛陽宮殿,運其材入鄴。
(14)東魏指派尚書右僕射
高隆之徵調十萬民工拆除洛陽的宮殿,將拆下的材料運到鄴城。
(15)丁亥,上耕藉田。
(15)丁亥(初十),梁武帝舉行親耕藉田的儀式。(16)東魏儀同三司
婁昭等攻兗州,
樊子鵠使前膠州刺史嚴思達守東平,昭攻拔之。遂引兵圍瑕丘,久不下,昭以水灌城;已醜,
大野拔見子鵠計事,因斬其首以降。始,子鵠以眾少,悉驅老弱為兵,子鵠死,各散走。諸將勸
婁昭盡捕誅之,昭曰:“此州不幸,橫被殘賊,望官軍以救塗炭,今復誅之,民將誰訴!”皆舍之。
(16)
東魏的儀同三司
婁昭等人攻打兗州,
樊子鵠派遣以前的膠州刺史嚴思達守衛東平,婁昭攻克了該城。然後,他又指揮部隊包圍了瑕丘,由於很長時間攻不下來,便用水灌城;己丑(十二日),
大野拔乘
樊子鵠議事之機,便砍掉他的腦袋向
婁昭投降。最初,
樊子鵠因為部隊人數少,把年老體弱的人都趕來當兵,樊子鵠一死,他們各自都散開逃走了。眾位將領都勸
婁昭把他們全都抓來殺掉,婁昭回答說:“這個州不幸,橫遭殘害,人們都踮起腳尖,盼望官家的軍隊把他們從水火之中解救出來,今天再殺掉他們,百姓將向誰申訴?”大家聽了這番話,都放棄了追殺的打算。
(17)戊戌(二十一日),梁朝司州刺史
陳慶之討伐東魏,與東魏
豫州刺史
堯雄交戰,失利後返回。
(18)三月,辛酉,東魏以高盛為太尉,
高敖曹為司徒,濟陰王暉業為司空。
(18)三月,辛酉(十五日),東魏任用高盛為太尉,
高敖曹為司徒,濟陰王元暉業為
司空。
(19)東魏丞相歡偽與
劉蠡升約和,許以女妻其太子。蠡升不設備,歡舉兵襲之,辛酉,蠡升北部王斬蠡升首以降。餘眾復立其子南海王,歡進擊,擒之,俘其
皇后、諸王、公卿以下四百餘人,華、夷五萬餘戶。
(19)東魏的丞相
高歡假裝與劉蠡升訂立和約,答應讓自己的女兒做他的太子的妻子。
劉蠡升沒有進行防備,
高歡大舉進兵襲擊了他,辛酉(十五日),劉蠡升手下的北部王將劉蠡升斬首向高歡投降。
劉蠡升殘餘的將士又擁立他的兒子
南海王為皇帝,
高歡再加攻擊,捉住了南海王,俘虜
皇后、各位藩王、公卿以及以下的官員共達四百餘人,另外還有華、夷各族的百姓五萬餘戶。
壬申(二十六日),
高歡來到鄴城的皇宮朝拜孝靜帝,將自己的女兒即孝武帝的
皇后許配給彭城王元韶作妻子。
(20)魏丞相泰以軍旅未息,吏民勞弊,命所司斟酌古今可以便時適治者,為二十四條新制,奏行之。
(20)西魏的丞相
宇文泰考慮到戰事得不到平息,官吏百姓已經疲勞,就命令有關部門斟酌參照古往今來既利於目前情況、又適合於治理天下的制度,制訂出二十四項新的法令,上書得到文帝的批准後開始實行。
泰用武功
蘇綽為行台郎中,居歲餘,泰未之知也,而台中皆稱其能,有疑事皆就決之。泰與僕射
周惠達論事,惠達不能對,請出議之。出,以告綽,綽為之區處,惠達入白之,泰稱善,曰:“誰與卿為此議者?”惠達以綽對,且稱綽有王佐之才,泰及擢綽為
著作郎。泰與公卿如昆明池觀漁,行至漢故倉池,顧問左右,莫有知者。泰召綽問之,具以狀對。泰悅,因問天地造化之始,歷代興亡之跡,綽應對如流。泰與綽並馬徐行,至池,竟不設網罟而還。遂留綽至夜,問以政事,臥而聽之;綽指陳為治之要,泰起,整衣危坐,不覺膝之前席,語遂達曙不厭。詰朝,謂
周惠達曰:“
蘇綽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
左丞,參典機密,自是寵遇日隆。綽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計帳、戶籍之法,後人多遵用之。
宇文泰任用武功人
蘇綽為行台郎中,一年多之後,
宇文泰自己對蘇綽還不大了解,但是行台官署中的人都稱讚蘇綽能力強,遇上有疑難的事情都去請他幫助決策。
宇文泰與僕射
周惠達討論一件事,
周惠達不能回答
宇文泰的問題,就請求允許他出去跟別人一起商議此事。
周惠達出門後,把情況告訴了
蘇綽,蘇綽為周惠達作了分析解答,周惠達進去後按照蘇綽的意見作出回答。
宇文泰認為
周惠達回答的非常好,問道:“誰和你一道作出了這番議論?”周惠達說出了
蘇綽的名字,並且稱讚蘇綽具有輔佐君王成就大業的才能,
宇文泰便提拔蘇綽為
著作郎。
宇文泰與公卿一起去昆明池觀賞捕魚,走到漢代傳下來的倉池時,回過頭來詢問身旁的人,他們中沒有一個知道倉池的情況。
宇文泰就把蘇綽叫來,向他提問,蘇綽把一件件事都講得繪聲繪色。
宇文泰很高興,就一直娢實教斕乜?即叢旎??庇惺裁淳跋螅???聳⒂朊鶩齙木??綰危?沾率賈對答如流。
宇文泰與蘇綽一道騎著馬慢慢地並行,到了昆明池,竟然沒有撤網就返回了。在
丞相府,
宇文泰將
蘇綽一直留到晚上,就一些軍政大事徵求蘇綽的意見,蘇綽講述,宇文泰躺著傾聽。當
蘇綽指出治理國家有哪些關鍵之處的時候,
宇文泰從睡榻上起來,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著,不知不覺他的膝頭已經在蓆子上往前移動,蘇綽的話從晚上又持續到第二天清晨,宇文泰還聽得不滿足。第二天早上,
宇文泰對周惠達說:“
蘇綽真是個奇特的人,我這就讓他管理重要的政務。”他隨即任命
蘇綽為大行台
左丞,讓他參與掌管處理機密大事,從此蘇綽越來越受到
宇文泰的寵信。
蘇綽開始制訂處理文書的程式如用紅筆批出,用黑筆簽收,還有關於
計帳、戶籍的一些辦法,這些程式、辦法後來的人大多遵照沿用了。
(21)東魏以
封延之為
青州刺史,代
侯淵。淵既失州任而懼,行及廣川,遂反,夜,襲青州南郭,劫掠郡縣。夏,四月,丞相歡使濟州刺史
蔡俊討之。淵部下多叛,淵欲南奔,於道為賣漿者所斬,送首於鄴。
(21)東魏任用
封延之為
青州刺史,取代
侯淵。
侯淵失去了一州長官的職務後心裡懼怕,走到廣川的時候就造反了。在夜間,他襲擊了青州城南的外城,又到郡縣大肆搶劫掠奪,夏季,四月,丞相
高歡派遣濟州刺史
蔡俊討伐
侯淵。
侯淵的部下大多數都背叛了他,他自己想要跑到南方去,在路上讓一個賣漿的人殺死,首級被送到鄴城。
(22)
元慶和攻東魏城父,丞相歡遣
高敖曹帥三萬人趣項,
竇泰帥三萬人趣城父,侯景帥三萬人趣彭城,以
任祥為東南道行台僕射,節度諸軍。
(22)梁朝的
元慶和攻打東魏的城
父城,東魏丞相
高歡派遣高敖曹統率三萬人馬趕往
項縣,竇泰統率三萬人趕往城父城,
侯景統率三萬人馬趕往彭城,又任命
任祥為東南道行台僕射,統一指揮管轄這幾支軍隊。
(23)五月,魏加丞相泰柱國。
(24)
元慶和引兵逼東魏南兗州,東魏洛州刺史
韓賢拒之。六月,慶和攻南頓,豫州刺史
堯雄破之。
(24)
元慶和指揮兵馬逼近東魏的南兗州,東魏洛州刺史
韓賢領兵抵抗。六月,
元慶和又進攻南頓,東魏豫州刺史
堯雄打敗了他。
(25)秋季,七月,甲戌(三十日),西魏任命
開府儀同三司念賢為太尉,万俟壽洛乾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越勒肱為司空。
(26)益州刺史
鄱陽王范、
南梁州刺史樊文熾合兵圍晉壽,
魏東益州刺史傅敬和來降。范,恢之子;敬和,豎眼之子也。
(26)梁朝
益州刺史鄱陽王
蕭范、
南梁州刺史樊文熾帶領部隊聯合行動,包圍了晉壽,西魏的東益州刺史傅敬和前來投降。蕭范是
蕭恢的兒子。傅敬和是
傅豎眼的兒子。
(27)魏下詔數
高歡二十罪,且曰:“朕將親總六軍,與
丞相掃除凶醜。”歡亦移檄於魏,謂宇文黑獺、
斛斯椿為逆徒,且言“今分命諸將,領兵百萬,刻期西討。”
(27)
西魏文帝頒下詔書,歷舉了
高歡的二十條罪行,並且聲明:“朕將親自統領六軍,與宇文
丞相一道掃除兇惡的國賊。”
高歡也向西魏傳布聲討文書,說宇文黑獺、
斛斯椿是叛徒,並且揚言:“現在我將分頭命令各位將領,率領百萬人馬,定下日期西討逆賊。”
(28)東魏遣行台元晏擊元慶和。
(29)或告東魏
司空濟陰王暉業與
七兵尚書薛貳於魏,八月,辛卯,執送
晉陽,皆免官。
(29)有人告發東魏的
司空濟陰王元暉與
七兵尚書薛與西魏有勾結,八月,辛卯(十七日),他們被捉住並且押送到
晉陽,高歡將二人的官職都免去了。
(30)甲午,東魏發民七萬六千人作新宮於鄴,使僕射
高隆之與
司空胄曹參軍
辛術共營之,築鄴南城周二十五里。術,琛之子也。
(30)甲午(二十日),東魏徵調七萬六千名民工在
鄴城建造新的皇宮,叫崐僕射
高隆之與司空胄曹參軍
辛術一道負責營建,在鄴城的南面又修築起一座周長二十五里的新城。
辛術是
辛琛的兒子。
(31)
趙剛自蠻中往見東魏東荊州刺史趙郡李愍,勸令附魏,愍從之,剛由是得至長安。丞相泰以剛為左光祿大夫。剛說泰召
賀拔勝、
獨孤信等於梁,泰使剛來請之。
(31)
趙剛從蠻人住的地方去見東魏的東荊州刺史趙郡人李愍,規勸他歸附西魏。李愍聽從了
趙剛的規勸,趙剛因此得到機會去長安。丞相宇文泰任命
趙剛為左光祿大夫。
趙剛勸說宇文泰將
賀拔勝、
獨孤信等人從梁朝召回來,宇文泰委託趙剛前去邀請。
(34)魏秦州刺史王超世,丞相泰之內兄也,驕而黷貨,泰奏請加法,詔賜死。
(34)西魏的秦州刺史王超世是丞相
宇文泰的內兄,他驕橫自大而且貪污財物,宇文泰上書請求繩之以法,
西魏文帝頒下詔書命令王超世自殺。
(35)十一月,丁未,侍中、中衛將軍
徐勉卒。勉雖骨鯁不及
范雲,亦不阿意苟合,故梁世言賢相者稱范、
徐雲。
(35)十一月,丁未(初五),梁朝的侍中、中衛將軍
徐勉去世。
徐勉的骨氣雖然還不象
范雲那么硬,但是也從不阿諛奉承,所以有此一說:“梁一代夠得上賢相的只有范雲和徐勉二人。”
(36)癸丑,東魏主祀圜丘。
(37)甲午,東魏閶闔門災。門之初成也,
高隆之乘馬遠望,謂其匠曰:“西南獨高一寸。”量之果然。
太府卿任忻集自矜其巧,不肯改。隆之恨之,至是譖於
丞相歡曰:“忻集潛通西魏,令人故燒之。”歡斬之。
(37)甲午(疑誤),東魏的閶闔門發生了火災。閶闔門剛剛建成的時候,
高隆之騎著馬從遠處一望,就對修門的工匠說:“西南面比其它地方高了一寸。”一量果然如此。但是
太府卿任忻集很看重這個門的精巧,不肯改動。因此,
高隆之便懷恨在心,到火災發生後便去丞相
高歡那兒進讒言,說:“任忻集暗中與西魏聯絡,故意叫人燒掉了閶闔門。”於是,
高歡就下令殺掉了任忻集。
(38)北
梁州刺史
蘭欽引兵攻南鄭,魏梁州刺史元羅舉州降。
(38)梁朝的北梁州刺史指揮將士攻打南鄭,西魏的梁州刺史
元羅率領全州軍民投降。
(39)東魏以
丞相歡之子洋為
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太原公。洋內明決而外如不慧,兄弟及眾人皆嗤鄙之;獨歡異之,謂長史薛曰:“此兒識慮過吾。”幼時,歡嘗欲觀諸子意識,使各治亂絲,洋獨抽刀斬之,曰:“亂者必斬!”又各配兵四出,使都督彭樂帥甲騎偽攻之,兄澄等皆怖橈,洋獨勒眾與樂相格,樂免胄言情,猶擒之以獻。
(39)
東魏任命丞相
高歡的兒子
高洋為
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並封他為太原公。
高洋內心既果斷而又精明,可是外表上看起來好象智力不夠,他的兄弟以及其他的許多人都嗤笑鄙視他,唯獨
高歡認為他與眾不同,曾經對
長史薛說:“這孩子的見識與思考問題的能力都超過我。”還在
高洋幼小的時候,
高歡曾經想觀察一下各位兒子的智慧型如何,讓他們各自整理一團亂絲,唯獨高洋一人抽出刀來砍斷了亂絲,說:“亂的東西就一定要砍斷!”高歡還給兒子們各自配備了兵力讓他們四面出擊,又叫都督
彭樂率領戴盔裹甲的騎兵假裝進攻,長兄
高澄等人都害怕得亂了陣腳,只有高洋布置兵力與彭樂對抗,彭樂脫去盔甲敘述情況時,高洋還擒拿了彭樂,將他獻給高歡。
初,大行台右丞楊從兄岐州刺史
幼卿,以直言為孝武帝所殺,同列
郭秀害其能,恐之曰:“高王欲送卿於帝所。”懼,變姓名逃於
田橫島。久之,歡聞其尚在,召為太原公開府司馬,頃之,復為大行台右丞。
當初,大行台右丞楊的堂兄、岐州刺史楊幼卿,因為言語直率,被孝武帝下令殺害。同僚
郭秀妒嫉楊的才能,就嚇唬楊說:“高王要把您送到皇上那裡去。”楊害怕了,便更改了姓名逃到田橫島。很久以後,
高歡聽說他崐還在人世,把他叫了回來,任命他為太原公開府司馬,沒有多少時間,又恢復了他的大行台右丞的職務。
(40)十二月,甲午,東魏文武官量事給祿。
(40)十二月,甲午(二十二日),東魏根據文武百官承擔事務的輕重,給予相應的俸祿。
(41)魏以念賢為太傅,河州刺史梁景睿為太尉。
(41)西魏任命念賢為太傅,河州刺史梁景睿為太尉。
(42)是歲,鄱陽妖賊鮮于琛改元
上願,有眾萬餘人。鄱陽內史吳郡
陸襄討擒之,按治黨與,無濫死者。民歌之曰:“鮮于平後善惡分,民無枉死賴陸君。”
(42)這一年,鄱陽地區的妖賊鮮于琛將
年號改為“
上願”,他的屬下共有一萬多人。梁朝鄱陽內史吳郡人
陸襄前去討伐,捉住了鮮于琛,並按照罪行大小分別懲治了他的同夥,沒有出現濫殺無辜的現象。老百姓都歌唱道:“鮮于平後善惡分,民無枉死賴陸君。”
(43)柔然頭兵可汁求婚於
東魏,丞相歡以常山王妹為
蘭陵公主,妻之。柔然數侵魏,魏使中書舍人庫狄峙奉使至柔然,與約和親,由是柔然不復為寇。
(43)柔然的頭兵可汗向
東魏求婚,丞相
高歡封常山王的妹妹為
蘭陵公主,將她許配給頭兵可汗作妻子。柔然多次侵擾西魏,西魏委派中書舍人庫狄峙帶著使命到達柔然,與頭兵可汗訂立了和親條約,從此柔然不再入侵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