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紀年,本年年表,歷史記載,史料記載,
紀年
東晉鹹安二年;
前秦建元八年
本年年表
公元372年登基,孝武帝(司馬曜),出生:公元352年--去世:公元396年(在位24年)。
高句麗於公元372年設立了"太學",並在地方上設立了傳授儒學的私立書院。此種學校在百濟建立更早。
出生 業首(公元372至462年),俗姓張,彭城人。當時出家尼眾,業首一直以風規峻整,戒行清白,深解大乘,善構妙理而聞名朝野。後來,業首又攻習禪誦,精進不怠,受到宋開國皇帝劉裕的推敬。由於業首的聲望,劉義隆在孩提時,曾在她那裡進行歸依。後來劉義隆登皇帝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文帝。也就從此之後,業首自然成了皇帝的歸依師,更加名重一時。其時文帝敕她住永安寺,時相問侯,供施不斷,極一時的盛況。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望族王景深老娘范氏,還把名士王坦之的祠堂地盤,慷慨施捨給業首。業首獲得施地,滿心歡喜,鳩工庀材,大興土木,造了一座頗具氣象的寺舍,就是有名的青園寺。青園寺建成以後,業首從原先居住的永安寺,搬進青園寺,大宏佛法。在青園寺的那日日夜夜,業首處處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在她的帶領下,寺里修持的徒眾們,非但刻苦礪行,並且風規整齊,很有氣度,聲譽明顯超過其他尼寺。訊息傳到宮裡,遂使潘貴妃深深讚美道:“首尼弘震佛法,徒眾齊肅,甚可敬重!”
逝世 簡文帝,名司馬昱(公元320~372年),字道萬。元帝少子,廢帝被廢,桓溫立他為帝。在位2年,病死,終年53歲。葬於高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蔣山西南方)。東晉簡文帝司馬昱,初封琅蚜王,後封會稽王。桓溫於公元371年11月廢司馬奕後,於同月己酉日立他為帝,改年號為“鹹安”。司馬昱繼位後,一切聽命於桓溫,形同傀儡。公元372年7月,司馬昱病危,宣布立子昌明為太子,並在一天一夜之內,連發四道詔書,請以大司馬鎮姑孰(今安徽省當塗縣)的桓溫入京輔政。桓溫不理睬,司馬昱只好寫下遺詔,授權桓溫可以依據周公輔助成王的故例攝政;如果太子不值得輔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稱帝。郎中王坦之接到這詔書,極力勸諫,並當著司馬昱的面將詔書撕成碎片。司馬昱自慰地說:“天下本是取來之物,卿 何必如此著急呢?”王坦之反駁說:“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私自授予他人!”司馬昱沉吟良久,無話可答,命令王坦之重新起草遺詔,改成:“家國大事都要一一稟告大司馬(桓溫),太子要象劉禪對待諸葛亮一樣,敬重桓溫。”
歷史記載
庾希聚眾入京口
東晉鹹安元年(371)十一月,大司馬桓溫誅殺殷、庾兩大家族,庾希、庾邈幸免於難。鹹安二年(372)六月,庾希、庾邈與已故青州刺史武沈之子武遵聚眾,乘夜進入京口(今江蘇鎮江),晉陵太守卞眈畏懼,逾城逃至曲阿(今江蘇丹陽)。庾希詐稱受海西公司馬奕密旨,前來誅殺大司馬桓溫。京師建康震動,東晉政府立即實行戒嚴,卞眈調發各縣兵力二千人襲擊庾希,庾希戰敗,閉城固守。桓溫在姑孰(今安徽當塗),派遣東海內史周少孫去討伐庾希。七月,周少孫等攻克京口,生擒瘐希、庾邈及其同黨,將他們全部砍頭,至此,東晉初年執政的庾亮家族被消滅殆盡。
王猛舉高泰
前秦陽平公苻融在冀州(今河南北臨漳),擅自興辦學校,為有司糾劾。建元八年(372)八月,他派高泰到都城長安申辨。高泰曾任前燕尚書郎,前燕滅亡後,王猛多次徵召高泰,高泰卻都不從。這次高泰應命到達長安,王猛問其緣故。高泰便把苻融興辦學校有司彈劾事告訴王猛,並指出:興辦學校本是於地方有利之事,但不僅沒得到朝廷嘉獎,反而受到糾劾。如果這樣,誰還敢為朝廷出力?王猛認為言之有理,立即答應免苻融罪名,又向秦王苻堅薦舉高泰。苻堅召見高泰,詢問治國之本。高泰建議苻堅廣泛搜求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苻堅認為高泰的見解辭簡而理博,遂拜高泰為尚書郎,但是高泰仍然固辭不受,苻堅只得允許他返回冀州。
盧悚入宮作亂
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盧悚自稱大道祭酒,聚集徒眾八百多家。東晉鹹安二年(372)十一月,盧悚派遣弟子許龍到海西公司馬奕家,詐稱奉崇德太后褚氏密詔,迎海西公還宮。海西公本欲從之,他的保姆卻勸他不要去。許龍對海西公說:“如此大事,不必聽信女子之言。”海西公回答道:“我因當皇帝獲罪,後來得到寬怒,免於一死,如今豈敢輕舉妄動;何況太后如有詔令,必遣官屬送來,為何只派你一人?你一定是想要謀亂的人!”便下令將許龍捆綁起來,許龍恐懼逃走。許龍行騙雖未成功,但盧悚還是率領三百餘人進攻建康城北門廣莫門。他們許稱海西公還,從建康宮雲龍門突然闖入殿庭,奪取武器。雲龍門吏士與守衛驚嚇不已,不知所措。游擊將軍毛安之聞訊趕來,與左衛將軍殷康、中領軍桓袐一起討伐盧悚,盧悚及部眾才全部被誅。此後,海西公深恐遭受橫禍,恣意酒色,不聞政事,即使有子也不撫養,時人都很憐憫他。朝廷知他安於屈辱,亦不再防備。
史料記載
臣光曰:古之人,滅人之國而人悅,何哉?為人除害故也。彼慕容評者,蔽君專政,忌賢疾功,愚暗貪虐,以喪其國,國亡不死,逃遁見擒。秦王堅不以為誅首,又從而寵秩之,是愛一人而不愛一國之人也,其失人心多矣。是以施恩於人而人莫之恩,盡誠於人而人莫之誠。卒於功名不遂,容身無所,由不得其道故也。
秦王堅詔:“關東之民學通一經,才成一藝者,在所郡縣以禮送之。在官百石以上,學不通一經,才不成一藝者,罷遣還民。”
庾希、庾邈與故青州刺史武沈之子遵,聚眾夜入京口城,晉陵太守卞眈逾城奔曲阿。希詐稱受海西公密旨誅大司馬溫。建康震擾,內外戒嚴。卞眈發諸縣兵二千人擊希,希敗,閉城自守。溫遣東海內史周少孫討之。秋,七月,壬辰,拔其城,擒希、邈及其親黨,皆斬之。眈,壺之子也。
甲寅,帝不豫,急召大司馬溫入輔,一日一夜發四詔。溫辭不至。初,帝為會稽王,娶王述從妹為妃,生世子道生及弟俞生。道生疏躁無行,母子皆以幽廢死。餘三子,郁、朱生、天流,皆早夭。諸姬絕孕將十年,王使善相者視之,皆曰:“非其人。”又使視諸婢媵,有李陵容者,在織坊中,黑而長,宮人謂之“崑崙”,相者驚曰:“此其人也!”王召之侍寢,生子昌明及道子。己未,立昌明為皇太子,生十年矣。以道子為琅邪王,領會稽國,以奉帝母鄭太妃之祀。遺詔:“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事。”又曰:“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侍中王坦之自持詔入,於帝前毀之。帝曰:“天下,倘來之運,卿何所嫌!”坦之曰:“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專之!”帝乃使坦之改詔曰:“家國事一稟大司馬,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是日,帝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