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由朔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長熊燕斌於2020年4月22日在朔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所作。

政府工作報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種公文形式,各級政府都必須在每年召開的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政治協商會議(俗稱“兩會”)上向大會主席團、與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發布這一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主要分為三部分:一年來工作回顧、當前工作任務、政府自身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熊燕斌 
  • 報告時間:2020年4月22日 
  • 報告會議:朔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 
報告會議,報告內容,

報告會議

2020年朔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朔州市代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4月22日,朔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長熊燕斌在朔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朔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朔州建市30周年。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和“五次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大目標”定位要求,按照市委六屆八次、九次、十次全會部署,大力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著力構建“2+7+N”現代產業體系,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市呈現出經濟平穩健康、改革持續深化、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6%。新增就業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約束性指標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
一年來,我們著力穩增長轉動能,轉型發展呈現新態勢。投資結構明顯最佳化。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實施轉型項目183個,其中億元以上83個,總投資829.5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51.5億元,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56%。工業投資結構最佳化,非煤投資比重達到83.7%。煤電產業提質增效。落實“減、優、綠”要求,3座兼併重組整合礦井竣工投產,4座生產礦井核增產能640萬噸,二級以上標準化礦井達到57座,先進產能占比73%。生產原煤1.8億噸,洗煤1.3億噸。同煤朔南、神電、平朔木瓜界3個火電項目移出緩建名單,併網發電和在建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1779萬千瓦,發電381.7億千瓦時。特色產業不斷壯大。
與台州合作共建年產100萬台智慧型馬桶項目進展順利,日用瓷外貿出口突破總產量的10%。全省首列粉煤灰綠色交通固廢綜合利用列車開行。神頭髮電廠5萬千瓦、晉能山陰8萬千瓦、晉能懷仁10萬千瓦競價光伏發電項目當年獲批、當年投產;6個總裝機34.15萬千瓦的風電項目建成投產,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增長41.2%。紮實推進右玉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成功舉辦右玉生態國際馬拉松、右玉西口風情生態文化旅遊節、右玉西口風情冰雪嘉年華等活動,全年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總收入保持20%以上增速。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41.2%,非煤產業增加值增長0.2%,新增93家規上企業,其中非煤企業76家,占比81.8%。
一年來,我們著力抓改革謀創新,經濟發展迸發新活力。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風電打捆”交易電量4.2億千瓦時,為82戶非煤企業降低用電成本5544萬元。深化金融改革創新。右玉農商行正式掛牌,應縣農信社改制完成不良資產出表。實施對公存款競爭性存放,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增長16.3%,存貸比提升3.18個百分點。5家企業完成股改,新增“晉興板”掛牌企業3家。深化用地制度改革。推進閒置宅基地及農房盤活利用、工礦廢棄地復墾,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6000多畝。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中小企業減免稅費16.5億元。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朔州經濟開發區實現“辦事不出區”,建設標準化廠房,為企業提供“拎包進駐”服務,4家外資企業落戶。懷仁醫藥園區以企辦園、以商招商,為開發區發展提供了示範。全市開發區投資強度340.3萬元/畝,產出強度97.7萬元/畝,稅收強度8.2萬元/畝。深化招商引資工作。成功舉辦“一節三會”,打造對外開放新平台,簽約招商項目157個,總投資682.2億元,其中當年簽約、當年開工110個,開工率達到70.1%。朔城區被評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
一年來,我們著力打基礎增優勢,城市品質實現新改善。全面實施“交通強市”。韓原線“朔州號”動車組開行。右平高速全線通車。朔神高速和陽方口——平魯幹線公路開工。集大原高鐵可研獲批,朔州機場立項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新改建“四好農村路”1553公里,建設長城旅遊公路166.4公里。大力推進“城市雙修”。實施“兩下兩進兩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城市風貌管控等七大行動,主城區綜合整治20個老舊住宅小區和6個老舊片區,平朔社區雙修項目進展順利。不斷強化市政建設。順義路橋、振華街橋及接線,鄯陽街拓寬改造及張遼路立交工程通車。新改建城市道路32公里、供氣供熱污水等各類管網347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網20公里。新增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城市功能、生態品質、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一年來,我們著力創特色促振興,“三農”領域重點工作取得新進展。雁門關農牧交錯帶核心示範區建設成效明顯,牧草種植85萬畝、奶牛存欄18.5萬頭、鮮奶產量57.5萬噸、出欄肉羊410萬隻、農民人均草牧業純收入3500元,五項指標保持全省第一。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市建設穩步推進,新增2個有機旱作農業省級封閉示範片,輻射帶動實施有機旱作農業面積200萬畝,全國有機旱作農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糧食總產25.2億斤。認證“三品”產品122個,基地面積49萬畝。我市榮獲“中國雜糧強市”稱號,朔城區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大縣”稱號,山陰縣榮獲“中國富硒小米之鄉”稱號。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推進試點,1799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清產核資和成員身份確認,960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產權制度改革。開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推進10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300個重點整治村提檔升級,完成改廁14000多座。6個村入選省級首批100家AA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一年來,我們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三大攻堅戰取得新成效。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推動農信社不良貸款清降,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金融風險總體可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基本解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基本完成,鞏固提升措施進一步落細落地,中央巡視、省委專項巡視、國考省考反饋問題整改成效明顯。年初動態調整新識別的80戶、2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1萬名低收入非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防貧保險,997名貧困大學生得到資助。平山右供水提升工程全部完成,保障了12個鄉鎮9000餘名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清潔取暖改造51000多戶,整治露天開採、道路交通、建築工地揚塵,取締“散亂污”企業,扭轉了空氣品質不降反升被動局面。全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28,全省排名第二;PM2.5平均濃度39μg/m,全省排名第二;優良天數262天,全省排名第三。深入推進桑乾河清河行動,新改擴建11個城市污水處理廠,建成7個重點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站、13座地表水跨界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達到或優於Ⅲ類水體比例為66.67%,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16.67%,完成省定目標。完成營造林82.82萬畝,懷仁市率先實現宜林荒山全域綠化。
一年來,我們著力惠民生兜底線,人民民眾獲得感安全感有了新提升。全市民生事業支出155.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6%。認定76所普惠性幼稚園,市區10所中國小校加快建設,高考二本B類以上錄取率53.2%,高中教育躋身全省第一方陣。深化“五個一興醫工程”,推進懷仁市醫療集團人民醫院現代管理制度試點改革,組建6個市級專科聯盟,市級醫院項目加快推進。我市被確定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系統”試點城市。高質量承辦二青會擊劍和馬術比賽。《尋夢桑源》實景劇成為展示朔州魅力的靚麗名片。開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城鎮新增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均超額完成省定任務。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省定八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向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紮實推進,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一年來,我們著力轉職能樹形象,政府自身建設得到新加強。深入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順利完成市縣機構改革。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台建成並投入運行。“朔州政務”微信公眾號和“朔州政務服務”APP同步上線。全省首家智慧不動產平台上線。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市級首批劃轉審批事項338項。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快依法治市步伐。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建議137件、政協提案137件。落實“基層減負年”部署,減少檔案會議50%。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強化審計監督,營造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
全市民族宗教、人防、氣象、地震以及工會、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紅十字會、慈善等各項工作都取得新成績。“朔州艦”正式命名入列,支持駐朔部隊聚焦備戰打仗,全市國防動員、後備力量、雙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凝心聚力、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朔州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還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短期內經濟社會發展受到較大衝擊;“一煤獨大”、“一企獨大”、創新不足的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矛盾突出,非煤產業發展不足,“兩個過度依賴”的問題遠未從根本上解決;轉型發展任重道遠,支撐轉型的大項目好項目不多;開發區改革創新步伐緩慢,投資吸引力、項目承載力、產業輻射力不強;國資國企運行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區位交通不優,城市品質不高,營商環境還需最佳化;科技研發能力不夠,高端人才不足,創新生態培育滯後;教育、醫療、養老、收入、住房、安全等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與人民民眾的新期待還有較大差距;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個別部門工作人員擔當意識、服務意識不強,不作為慢作為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設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還需常抓不懈。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和“五次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大力學習和弘揚右玉精神,加快構建“2+7+N”現代產業體系,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資源型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走在全省前列,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確保“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高起點編制“十四五”規劃,奮力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塞上綠洲、美麗朔州。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7%以上。城鎮新增就業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定任務。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預期目標,與省委、省政府下達的任務以及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預期指標是一致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國內巨觀形勢影響,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實現全年目標需要克服重重困難、付出艱苦努力、投入更多精力,我們將以啃硬骨頭的精神、攻堅克難的勇氣,力爭各項指標達到最好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團結帶領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精準防控,成功遏制了疫情傳播,實現了確診病例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一線防控人員零事故的“三零”目標,取得了抗疫鬥爭的決定性勝利。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領導的結果,是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人民民眾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結果。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踐行了為民盡責、忠誠擔當的初心使命,廣大人民民眾展示了識大體、顧大局的高尚風格,特別是廣大醫務工作者體現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在這裡,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國內全面復工復產、需求不斷回升,對我市以煤電為主導的經濟形成利好;中央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和“新基建”決策部署,對我們擴大生產、拉動投資提供了新契機。一季度我們主動化危為機,全市經濟發展呈現加快恢復改善態勢。我們必須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難而上,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保障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聚力集群集約發展,傾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轉型為綱,以“產業興市”為鮮明導向,以產業延鏈、產業集群、綠色發展為基本方略,以項目、企業、人才為重要抓手,加快構建“2+7+N”現代產業體系,培植一批具有“鏈主”地位的引領性企業,推動朔州由煤炭大市向綜合能源強市轉變,由一煤獨大向多元支撐轉變。
培育壯大新動能。立足產業基礎抓拓展、擴規模、強集聚,催生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新能源產業,圍繞建設中部地區新能源電力外送基地,擴大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力爭新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0%。重點推進平魯區200萬千瓦光伏、懷仁市西山採煤沉陷區50萬千瓦光伏、山陰縣採煤沉陷區20萬千瓦光伏、應縣100萬千瓦農光互補項目,新增核准規模150萬千瓦。推進跨區域新能源發電通道建設,加快平右匯集站建設。發展碳基新材料產業,圍繞建設山西碳基新材料加工製造基地,加快推進錦曄100萬噸和新建能源300萬噸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晉坤10萬噸顏料級超微細煅燒高嶺土等8個煤系新材料項目建設。
推進松藍化工煤電冶一體化發展,擴大鋁鎂高載能產業規模。推進玉竹新材料年產60萬噸活性石灰項目建設,帶動鈣產業發展壯大。圍繞建設國家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加快固廢綜合利用成果轉化,發展耐火材料、新型建材,推動晉能快刻公司新型牆體材料、晉豫新材料公司鋁酸鈣粉等5個項目投產。發展高端陶瓷產業,圍繞聚鏈強鏈補鏈,主動對接陶瓷主產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引進國內知名陶瓷企業落戶,鼓勵本土企業與外埠陶瓷企業合作,推動專業化分工協作,切實解決低層次堆集、同質化競爭、品牌不響的問題。
支持華缶陶瓷智慧型化示範項目、佳旺機械陶瓷智慧型設備生產項目建設。挖掘地方陶瓷文化,建立工藝大師工作室,研發新產品,擴大朔州陶瓷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打造區域性特色品牌。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大力發展生物製藥、化學藥新品種、現代中成藥,增強研發能力,打造拳頭產品,提升市場占有率。懷仁醫藥園區要發揮龍頭作用,吸引帶動更多藥企落戶,打造生物醫藥標誌性企業,形成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醫藥產業規模。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堅持“舉右玉龍頭、走生態之路、打長城品牌”,重點推進殺虎口文化旅遊區、應縣木塔景區、金沙灘生態旅遊區、朔州老城景區、山陰廣武景區、平朔工業旅遊等開發,讓朔州好山好水“活起來”。
結合桑乾河清河行動,統籌水利功能完善和景觀提升,實施桑乾河兩岸生態環境治理、土地整理、濕地公園、景觀帶打造,使桑乾河流域風光“美起來”。支持右玉舉辦玉龍馬術國際公開賽、“一帶一路”國際馬術節,開發冰雪旅遊。培育鄉村旅遊示範村、長城人家、農家樂,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創建國家足球試點城市。發展草牧業和農產品深加工業,推進百億元肉業、百萬噸奶源、百萬畝飼草、百萬頭生豬產業化基地建設。
打造2個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屠宰加工龍頭企業,引進萬隻良種肉羊,建設出口肉羊養殖基地;建成懷仁晉北肉業交易中心,舉辦好第三屆懷仁國際羔羊肉交易大會;改造提升20個奶牛養殖園區,建成古城集團5000頭現代化奶牛養殖場;種植88萬畝優質牧草,建設10萬噸優質牧草儲備基地;支持大象集團、新希望集團、雙胞胎集團生豬產業化項目。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產業園、產業聯合體、產業基地,建設平魯區和懷仁市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朔州內陸港,建設大型煤炭集散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打造綜合性、融合性內陸港。爭取稅費返還政策,支持應縣經緯通達無車承運物流項目發展。打造桑乾河水利長廊、生態長廊、文旅長廊景觀帶,建設總部經濟帶、核心商業區。
建設綜合能源強市。依託煤、拓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培優做綠,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提升煤炭產業,建設國際現代化煤炭生產基地,先進產能占比達到75%以上,推動2個煤炭兼併重組項目試運轉,5座煤礦完成技改。加快煤礦智慧型化改造,推進2座智慧型礦山、5個智慧型綜采工作面建設。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閉退出煤礦2座,退出產能210萬噸。推進煤炭洗選行業升級,淘汰落後過剩產能2億多噸,全市洗選能力控制在2.4億噸左右。積極爭取省級井下矸石智慧型分選試點示範工程落戶。壯大火電產業,推動木瓜界2×66萬千瓦項目年內建成、併網發電,加快推進神電2×100萬千瓦項目。併網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550萬千瓦,發電410億千瓦時。藉助兩條電力外送通道,積極爭取國家電網支持,進一步提高電力外送能力,年內外送能力達到270億千瓦時。
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明的金光大道。構建“2+7+N”現代產業體系,是朔州高質量轉型的出路所在,是朔州實現產業振興的希望所在。我們要橫下一條心,久久為功,逐步改變“兩個過度依賴”,實現資源型城市的根本轉型。
(二)聚力項目建設,大力培植轉型發展新動能。堅持項目為王,持續開展轉型項目建設年活動,以項目建設牽引產業升級和結構最佳化。
高質量抓好項目建設。全年計畫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623個,總投資2398.3億元,年度計畫投資458.4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7個,總投資2267.4億元,年度計畫投資378.4億元。基礎設施項目143個,年度計畫投資114.1億元,重點抓好一批“鐵公機”項目,推動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夯實高質量轉型發展基礎;產業發展項目247個,年度計畫投資219.2億元,重點抓好31個總裝機180萬千瓦的新能源、11個生物醫藥、37個高端陶瓷和新材料、10個裝備製造業項目,推動一批產業轉型項目投產達效;社會民生項目126個,年度計畫投資79.1億元,重點抓好市區10所中國小校、朔城區一中改擴建、應縣一中新校區、市級醫院、市殯儀館等項目,更好地讓人民民眾享受改革發展成果;生態環保項目107個,年度計畫投資45.9億元,重點抓好京津風沙源治理、懷仁市清涼山生態綠化和洪濤山生態恢復等28個造林項目,打造“朔州綠”品牌。
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加強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招商部門合作,聚焦產業鏈招商,聚焦特色優勢招商,聚焦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招商,全面推進專業化、市場化招商,繪製招商地圖,實施精準招商。辦好“一節三會”。組織“請客商回家鄉”“請學子回母校”“請戰友回駐地”的“三請三回”活動,發揮好朔州籍人才作用。推廣“飛地”經濟模式,加強縣際招商合作。全面推廣國語,提升朔州招商形象。跑部赴省爭取更多的政策、資金、項目。強化大企業、大集團、大院所拉動導向,促進資源、人才、資金、項目融合發展。樹立“一礦一企”思路,謀劃新上一批轉型項目。建立招商引資“五個一”工作機制,落實“20條”優惠政策,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資工作水平。
項目是轉型的硬支撐。我們要把轉型項目建設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硬抓手,聚力擴大有效投資,聚焦最佳化投資結構,抓實項目謀劃,做實項目前期,落實六項常態化工作機制,堅持以落地論成效,以結果論英雄,為朔州高質量轉型發展夯實基礎、積蓄力量。
(三)聚力改革開放,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堅持改革為要,以“改革活市”為動力,擴大高水平開放,聚焦一批基礎性、牽引性、戰略性重大改革事項先行先試,破難題、增動力、聚活力,開創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走在前列。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實好《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朔州實施方案》,推動10個重大突破、20個重點企業、40個重大項目、10項重大改革、10項重大攻關、10個重要平台、20項重要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建設“四大基地”,打造“能源綠都”,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全面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
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邁出新步。扭住開發區“三化三制”,全面推進開發區市場化改革,落實管運分離,引入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運營。推進“標準地”改革,加大熟地供應力度,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推進“九通一平”,建設標準化廠房,提升開發區吸引力和承載力。最佳化政務服務,對開發區授權做到應授盡授。複製省轉型綜改示範區經驗,在開發區招商、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推進重點工業類開發區利用外資全部“破零”。強化投資強度、產出強度、稅收強度“畝產”考核和重大項目落地考核,年內朔州經濟開發區力爭引進5個10億元以上項目,其他開發區力爭引進2個5億元以上項目。
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引領示範。擴大“風電打捆”交易,讓發電企業增電量,為用電企業降成本,年內完成交易電量5.7億千瓦時。推進王坪煤電一體化試點項目投運,山陰北周莊增量配電改革試點項目開工。力爭中煤東坡電廠煤礦一體化、平魯東露天礦工業園區增量配電項目獲批。擴大分散式市場化交易試點區域,建成懷仁市和山陰縣10萬千瓦光伏市場化交易試點項目。
推進投融資體制和國資國企改革趟出新路。按照“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基本要求,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監管與運營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全方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通過整合一批、轉隸一批、處置一批、新設一批,推進各類國有資產有效融合發展,全面促進國資國企煥發蓬勃生機和活力。重組政銀公司,組建的城發集團以及推動國有文化、旅遊、體育資源整合,新設立的文旅集團,四月底掛牌。鼓勵開發區創設各類投融資平台。通過政府引導,吸納重點煤炭企業和金融資本,設立朔州能源產業轉型發展基金。推進金融體制機制改革穩步前行。支持地方性銀行業機構做大做強,完成應縣農信社改制。打好融資服務“組合拳”,完善融資擔保、社會信用、小微金融組織、直接融資促進“四大體系”,通過實施財政資金競爭性存放、無還本續貸、應急周轉保障、應收賬款融資服務、銀稅互動等重點舉措,疏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大力培育上市資源,推進符合條件的優秀企業加快上市進程,推動優秀成長性企業在“新三板”和山西“創新板”掛牌。
推進對外開放合作深度融合。找準融入國家大戰略著力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京津冀、雄安新區發展,在能源供給、農產品供應、特色旅遊、永定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科技人才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融入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布局,主動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強化與周邊城市的緊密協作。融入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協作配套、市場要素對接對流、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著力穩外貿、擴出口、拓市場,幫助重點外貿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企業穩預期、穩信心、穩運行、穩經營。
朔州因改革而生,具有改革開放的強大基因。我們要大力傳承改革開放精神,以勇立潮頭的勇氣擔當,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敢做弄潮兒,爭當排頭兵,邁上朔州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征程!
(四)聚力創新驅動,全力打造創新生態。堅持創新為上,用創新思維集聚創新資源,挖掘創新潛力,匯聚創新智力,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為引導,科研院所、研發機構相互支撐的創新生態。培育創新生態。大力營造熱愛科學、尊重人才、勇於創新、敢於開拓的濃厚氛圍。弘揚科學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培育創新文化,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建立完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合理容錯機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增加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強化雙創平台孵化能力,推進慧源雙創基地建設,打造省級標準“智創城”。
提升創新動力。開展創新平台提質增量行動,提升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工程技術中心研發水平,爭取設立三元炭素礦熱爐用炭素電極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國企研發活動考核評價制度,推動中煤、陽煤、同煤在朔企業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年內新增1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戶以上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加快研發機構創建步伐,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創新全覆蓋。精心打造碳基新材料、煤礦智慧型採掘技術、現代醫藥和大健康、煤炭全產業鏈和綠色供應鏈核心技術、有機旱作農業技術5個創新生態子系統。
強化技術攻關。加快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圍繞煤電、碳基新材料、陶瓷、醫藥、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抓好露天開採鑽機遠程操控、熱塑成型碳碳複合材料等科研攻關。爭取省級技改資金,重點抓好77個技改項目。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畫,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獎勵,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家,“專精特新”企業達到45家。
引進培育人才。在全社會確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鮮明導向,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堅決破除隱形門檻,拿出突破性硬招實招,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和團隊。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高層次人才特別是朔州籍在外人才聯繫服務機制,完善高層次人才在朔住房、就醫、子女就學等保障政策。落實好朔州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營造育才、愛才、引才、聚才的良好氛圍。180萬朔州人民擁有無窮的創新智慧、創新潛力,只要我們育好環境、搭好平台、用好人才,必將“近者悅、遠者來”,朔州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五)聚力城市品質提升,努力建設美麗朔州。強化中心城區“首位度”建設,密路網、暢交通,抓整治、提品質,夯基礎、補短板,提升城市經濟、文化、生態、生活品質,建設具有塞北文化特色、自然精緻的生態園林城市,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堅持規劃的前瞻性、嚴肅性、功能性和長遠性,做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應性雙評價,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確保儘快完成。加強與國、省規劃對接,實施“多規合一”,高質量完成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因地制宜開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監督信息系統。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統籌協調管控制度,以最好的規劃、最強的統籌、最嚴的管控,爭取更多城市發展空間。
加快推進“交通強市”。聚焦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推動“鐵公機”協同發展,打通對外開放大通道。年內開工建設集大原高鐵、朔州機場,做好懷仁機場軍民融合示範、右玉通航、應縣通航項目規劃工作;加快朔神高速、朔山聯絡線、陽方口——平魯和朔城區——應縣兩條幹線公路建設。推進朔州高速支線、西南環高速互通出口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呼南通道經右玉平魯至朔州段、太原西北到朔州高速列入國家和省規劃。開工建設長城旅遊公路113公里、“四好農村路”860公里。“交通強市”戰鼓已擂響,大交通必將促進大開放,大開放必將助推朔州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持續推動“城市雙修”。實施125個老舊住宅小區、4個老舊片區改造,加快平朔社區雙修項目建設,啟動“城中村”自拆自建改造,抓好七里河沿線棚戶區改造,不斷提升城市宜居度。深入開展“兩下兩進兩拆”專項整治,推動向縣城和城鄉結合部延伸。持續最佳化城市交通體系,打通“斷頭路”“丁字路”,暢通微循環,提升城市道路通達性和通暢度。強化城市風貌管控,加強城市設計與特色塑造。完善公共綠地系統,實施城市重點區域道路、公園提質改造。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實施工作,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理順城市一體化管理機制,推動城管執法力量下沉。加快數字城管建設,提高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建成七里河四座橋及接線工程,開工民福街提升改造、主幹道平交口改造和小街小巷修補硬化工程。啟動同煤朔南電廠熱電聯產項目。推進南山環境能源、城西城北兩座垃圾轉運站和懷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基本實現垃圾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零填埋。推進“六城聯創”。鞏固提升國家園林城市,爭創新一輪全國雙擁模範城,進一步凸顯朔州的綠色基底、紅色基因。加快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步伐,不斷提升城市美譽度、知名度和影響力。
(六)聚力鄉村振興,持續鞏固“三農”向好發展態勢。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建設雁門關農牧交錯帶核心示範區、全省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市、中國雜糧強市為抓手,推動農業農村“十大工程”項目建設,補齊脫貧攻堅、全面小康“三農”短板,確保脫貧攻堅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加快省級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市建設。打造雜糧、經濟作物、優質飼草、高蛋白玉米4個百萬畝有機旱作標準化生產基地。抓好山陰省級示範縣和平魯蕎麥、懷仁綠豆、應縣蔬菜、右玉燕麥4個省級有機旱作農業封閉示範片及18個市級示範片建設。朔城區、山陰縣爭創省級封閉示範片,實現省級示範片縣(市、區)全覆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420萬畝,力爭糧食總產達到25.4億斤,實現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雙增長。
推動農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紮實開展制標補標提標工作,構建農業標準體系框架,完成20項農業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修訂,認證“三品一標”產品80個,產地面積25萬畝,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到40%以上。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有序開展股份合作改革,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畫,鼓勵規範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創建10家示範家庭農場。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創建30家示範社。創新農業經營制度,通過土地流轉、入股、託管等多種形式,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以“一拆三清一改”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重點抓好2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30個人居環境提檔升級村。開展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廁所革命三大行動,縣(市、區)具備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能力,鄉鎮具備生活垃圾轉運能力,實現自然村組垃圾收運體系全覆蓋。開工建設一批農村污水治理項目。新改造農村戶廁23650座。
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強化“軍令狀”“交總賬”意識,嚴格落實“四個不摘”重大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強化產業扶貧,持續關注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等重點群體,抓好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新識別的50戶、128名貧困人口完成脫貧退出,把鞏固提升的各項措施落實落細落地,確保穩定脫貧不返貧、年內圓滿交總賬,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七)聚力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提升“朔州綠”品牌。堅持綠色發展,聚焦“生態立市”,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和生態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按照“綠化三座山、建設四條帶、提升一個區”總體布局,完成營造林32.17萬畝,右玉縣實現全域綠化。落實綠化、彩化、財化要求,種植經濟林5萬畝,每個縣(市、區)建一個經濟林示範園。加強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發展森林旅遊業、森林康養業。持續實施生態修復,對重點區域內的採煤沉陷區、山體裸露區、露天開採區、工礦廢棄地開展生態治理,推進採煤沉陷區搬遷安置後續收尾工作。
持續攻堅“三大戰役”。打好藍天保衛戰,高標準推進以熱電聯供為主的清潔取暖改造,市縣建成區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地區覆蓋率爭取達到60%。完成縣(市、區)“禁煤區”劃定,加大禁煤區管控力度,繼續推進和規範潔淨煤供應點建設。徹底整治“散亂污”企業,加強露天開採、道路運輸、建築工地揚塵治理,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嚴格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及秋冬季錯峰生產。加大煤炭運輸“公轉鐵”力度。打好碧水保衛戰,鞏固桑乾河清河行動及“四水共治”成果,加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沿河企業、入河排污口監督檢查力度,杜絕超標污廢水直排河道,實施引黃生態補水,確保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打好淨土保衛戰,推動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廢綜合治理,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規範化管理,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完成縣(市、區)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
改善生態環境,共享生態文明,是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右玉精神,堅持不懈植樹,狠下決心治污,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朔州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八)聚力民生改善,穩步提升人民民眾幸福指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抓好教育、健康、就業、社保等民生大事,辦好解民憂、紓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好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擴增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新增普惠性幼稚園30所。加強中國小規劃建設,穩步推進中學向縣城集聚、國小向鄉鎮集中,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民辦教育健康規範發展。以縣(局)管校聘改革為突破,建立教師統一調配機制和補充機制,實現教師按需、合理、有序流動。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建成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彌補高等教育短板,推動本科院校落地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促進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建設健康朔州。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紮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著力強弱項補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市疾控中心提檔升級項目。深化城市醫聯體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統籌推進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深化“五個一興醫工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達到10個。加快市級醫院建設,推動與山西醫科大學全方位合作,建設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推動市中醫院建設。加強婦幼健康服務,為貧困縣農村婦女提供“兩癌”檢查服務,實施殘疾預防重點干預和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做好十六屆省運會備戰工作,讓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實施創業帶動就業工程,發揮創業孵化器、創業園區、實訓基地帶動作用,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以“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為目標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打造家政、護工服務等特色勞務品牌。繼續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鞏固全民參保登記成果,以農民工、個體從業、靈活就業和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群體為重點,持續擴大參保覆蓋面。擴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覆蓋範圍,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動城鄉低保應保盡保。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農民工兄弟的辛苦錢一分一厘都不允許拖欠。
(九)聚力最佳化營商環境,奮力打造人流物流資金流聚集窪地。重點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和發展民營經濟兩個方面狠下功夫,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推動服務理念、制度機制全方位深層次變革,著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
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持續深化市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落實審管分離,釐清職責邊界,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民生服務“一鏈辦理”,實現審批服務便民化。全面減權放權授權,做到“應放盡放、減無可減、放無可放”。堅持運用大數據改進政府服務,推進政務數據“全歸集、全對接、全打通、全共享”,讓“數據跑”代替“民眾跑”。加快布局5G基礎網路,完成市縣政府協同辦公系統建設,提升政府治理數位化水平。建立“點辦理、批處理”工作機制,讓“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成為常態。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網際網路+監管”,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我們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各類市場主體茁壯成長的陽光雨露更加充沛,做到“辦事不求人、便捷又高效、結果可預期”。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出台的減稅降費、金融支持、權益保護等幫扶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實好關於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的幫扶措施,讓民營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獲得感。深化幹部入企服務,建立市級領導包聯重點項目、重點企業“一對一”雙向聯繫服務機制。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小升規”企業不少於40家。堅決有力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決不允許增加新的拖欠。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依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建立企業家雙月例會制度,引導企業堅守實業、做強主業。
(十)聚力提升治理能力,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防範化解風險責任重大,必須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警鐘長鳴,常抓不懈。要以“三零”單位創建為抓手,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安全基礎。
提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著力防範化解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八大領域風險。有序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強化債務風險防控。推進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維護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針對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健全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加強市場監管,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紮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牢牢守住不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底線。落實“四鐵”要求,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實防範和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提高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建設。
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落實省委“控新治舊”總要求,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信訪工作機制,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依法及時就地化解信訪矛盾,切實維護民眾合法權益。持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做好重大時間節點安保維穩工作,嚴防群體性事件,嚴防公共衛生、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重大突發性事故發生,全力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大力開展雙擁工作,完善國防動員體系,提高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質量。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發揮作用,大力推進婦女、兒童、殘疾人和紅十字等事業發展。紮實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地震、人防等工作,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凝聚力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朔州的發展,要久久為功,要利在長遠,要一任接著一任乾,我們要在抓好全年工作的同時,及早動手,統籌謀劃,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為朔州實現“十四五”更高水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們要大力傳承弘揚右玉精神,以全面提升政府理解力、執行力和公信力為重點,加快職能轉變,創新治理方式,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提升依法治市水平,積極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建設讓人民滿意的“五型”政府。
建設忠誠型政府。堅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課題,錘鍊黨員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守正確政治方向,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中央、省委及市委的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讓清正清廉清明成為政府系統幹部的鮮明底色。
建設學習型政府。堅持把學習作為加強政府建設的動力之源,營造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良好氛圍,努力提高幹部隊伍政治眼力、理論功力和工作能力。全面增強“八種本領”,提高政治領導、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依法執政、民眾工作、狠抓落實、駕馭風險等能力和水平,更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加強國、省政策研究,提高各級幹部運用政策、推動發展的能力。
建設創新型政府。堅持把創新作為推進朔州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激勵政府系統工作人員開闊思路視野,突破思維定勢,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總結新經驗,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暢通政府與企業、民眾的聯繫渠道,讓企業和民眾的聲音能夠全面、真實、及時反映,成為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的重要依據,推出更多實質性動作、突破性措施和創新性辦法,做到心中有數、手上有招、腳下有路。
建設服務型政府。堅持把服務作為政府的天職,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緊盯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指標,制定嚴格的“時間表”“任務書”,推動目標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實效化。發揮好市政府抓落實三項督辦機制和“13710”督辦平台作用,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進,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把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建設擔當型政府。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上推下卸、等待觀望、拖拉扯皮等懶政怠政的思想行為,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堅持正向激勵和反向問責相結合,大力營造敢擔當、能擔當、善擔當的濃厚氛圍。著力鍛造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提高研判形勢、把握全局、推進項目、破解難題能力。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審計監督、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鬥成就夢想。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加快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塞上綠洲、美麗朔州建設新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