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其命名為2019-nCoV。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徵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腎衰竭,甚至死亡。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做好自我保護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並儘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2020年8月,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徵: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9月,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10月,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個月。12月23日,英國繼又發現了另一種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

2021年1月15日,英國已經發現了一種來自巴西的變種新冠病毒。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2019新型冠狀病毒
  • 外文名:2019-nCoV、SARS-CoV-2
  • 多發群體:成年人、老年人和體弱多病的人 
  •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發現經過,主要症狀,病理解剖,傳播途徑,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母嬰傳播,易感人群,診斷標準,研究處置,命名過程,疫情防控,基礎防護,三道防線,預防方法,及時就診,防護指南,捐助情況,相關報導,社會影響,

發現經過

精選片單新型冠狀病毒是個什麼毒?能治嗎?你想知道的最新信息都在這裡
07:52
+關注已關注
2020年2月5日武漢對4類人員分類集中收治,重症送定點醫院。
185.2萬次播放|5個視頻
2019年
12月,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截至同月31日,27例病例中,7例病情危重,其餘病例病情可控,有2例病情好轉擬近期出院。
31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相關病毒分型檢測、隔離治療、終末消毒等工作在進行中。
2020年
1月3日,據武漢市衛健委網站訊息,2019年12月以來,我委開展呼吸道疾病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病例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截至1月3日8時,共發現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斷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其餘患者生命體徵總體穩定。
1月5日晚,武漢市衛健委通報,截至5日8時,武漢市共報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斷患者59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
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隨後逐漸取代了最初發現的毒株。
2月10日,湖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介紹,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目前在我們醫院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目前我們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的患者累計超過了1500餘例,絕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經過各種氧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以後,均可以順利出院,市民不必過分恐慌。”
4月21日,世衛組織發言人法蒂拉·沙伊布在回答總台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媒體和社交平台上流傳著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和陰謀論,現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
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範圍內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研究表明,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的診斷、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的有效性。
8至9月,丹麥發現一種與水貂相關的新冠病毒變體,被丹麥相關部門命名為“Cluster 5”,具有此前未曾觀察到的變異。
10月,挪威衛生機構證實,在中部城市特隆赫姆發現一種傳播能力更強的新冠病毒的新變種。
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種被命名為VOC-202012/01的新冠病毒變體。
12月18日,南非檢測到一種新冠病毒變體,出現了N501Y突變,南非將其命名為501Y.V2變體,該變體正在南非三個省中迅速傳播。
12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又發現了另一種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
2021年
1月14日,巴西和英國研究人員在分析採集自巴西亞馬孫州的新冠病毒樣本時,發現了一種名為P.1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
1月15日,英國病毒學家表示,英國已經發現了一種來自巴西的變種新冠病毒。其中一種來自巴西的變種新冠病毒在日本被發現,病患曾去巴西旅遊。另一種變種新冠病毒則正在巴西傳播擴散。
2月2日,據央視新聞援引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衛生專家在英國此前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樣本中觀察到了一種新突變,這一新突變可能會幫助新冠病毒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主要症狀

精選片單不輕敵不恐慌,2019新型冠狀病毒症狀判斷和就醫檢查指南
00:59
+關注已關注
感染症狀: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有哪些症狀?如何處理?
7.7萬次播放|5個視頻
感染病毒的人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症狀,有的只是發燒或輕微咳嗽,有的會發展為肺炎,有的則更為嚴重甚至死亡。
該病毒致死率約為2%到4%,但這是一個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隨著更多信息的獲得可能會改變。同時,這並不意味著它不嚴重,只是說病毒感染者不一定人人都會面臨最嚴重的後果。

病理解剖

首先累及到肺,表現在肺臟裡面有實變,有大量的滲出,有炎症細胞因子的侵潤,和炎症細胞大量的浸潤等。同時,在小的支氣管里看到很多分泌物,堵塞了小氣道,影響了氣體的交換。電鏡下肺里還能夠看到病毒顆粒。同時用核酸檢測方法,發現病毒核酸。
免疫系統受累比較重。臨床上可以看到白細胞少、淋巴細胞減少和病情的進展甚至死亡有非常明確的相關性。免疫力低了,非常容易出現細菌、真菌的感染。

傳播途徑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與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

直接傳播

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

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

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母嬰傳播

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母親可能通過胎盤將病毒傳染給了嬰兒,且新冠病毒還可能在胎盤細胞中活躍複製。

易感人群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體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兒童和孕產婦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診斷標準

第六版診斷標準取消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區別。統一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
疑似病例判定分兩種情形。一是“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且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二是“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且符合臨床表現中的3條(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確診病例需有病原學證據陽性結果(實時螢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研究處置

2019年
預防措施預防措施
12月30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發布《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及時追蹤統計救治情況,並按要求及時上報。
12月31日上午,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調查發現,該次肺炎病例大部分為華南海鮮城經營戶。
12月31日,武漢市組織同濟醫院、省疾控中心、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武漢市傳染病醫院及武漢市疾控中心等單位的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病毒學專家進行會診,專家從病情、治療轉歸、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初步檢測等方面情況分析認為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相關病毒分型檢測、隔離治療、終末消毒等工作在進行中。
2020年
1月1日,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採取休市措施,並對武漢市公共場所,特別是農貿市場進一步加強防病指導和環境衛生管理。三是廣泛宣傳防病知識,增強公眾自我防護意識。四是配合國家和省進行病原學研究。五是配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等通報疫情信息。
1月5日晚,武漢市衛健委通報,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部分患者為武漢市華南海鮮城(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經營戶。初步調查表明,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等呼吸道病原。病原鑑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進一步進行中。
截至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經核酸檢測方法共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15例,從1例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該病毒,電鏡下呈現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專家組認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
截至1月10日24時,已完成病原核酸檢測。國家、省市專家組對收入醫院觀察、治療的患者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測結果等進行綜合研判,初步診斷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其中已出院2例、重症7例、死亡1例,其餘患者病情穩定。所有密切接觸者739人,其中醫務人員419人,均已接受醫學觀察,沒有發現相關病例。
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塔里克·亞沙雷維奇說,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的出現設定任何人員流動的限制,目前不能確定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1月12日,病毒病所專家再次在華南海鮮市場採集野生動物販賣商鋪相關標本70份,並轉運至實驗室進行檢測。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年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同日,鐘南山院士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具體是什麼動物,還不清楚。
1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幾個研究機構線上發表論文,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1月22日,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正式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同日,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等單位聯合發表論文稱:蛇可能是造成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爆發的野生動物庫。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台上發表文章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報導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在該篇文章中,石正麗團隊報導了這次在武漢最新發現的冠狀病毒——nCoV-2019,該病毒導致了這一次流行病的爆發。nCoV-2019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通過對其保守的7個非結構蛋白進行對比,發現nCoV-2019屬於SARSr-CoV,另外,nCoV-2019進入細胞的受體與SARS-CoV一樣,均為ACE2。
1月24日,發布了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成功分離的我國第一株病毒毒種信息及其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中國國內首次發布的重要權威信息,並提供共享服務。同日,滬研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通過檢驗。同日,《柳葉刀》線上發表有關2019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柳葉刀》及《柳葉刀-感染病學》同時推出“冠狀病毒”專題,包括兩篇原創研究論文、兩篇評論及一篇社論。
1月25日,國際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中國團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研究論文稱,通過對新型肺炎患者的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乙型冠狀病毒屬病毒,它成為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科中的第七個成員。
1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階段性進展。該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1月27日,浙江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已經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這是繼國家疾控中心之後中國第二個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的實驗室,也是中國第一個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的省級實驗室。同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功分離出廣東省第一株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毒株,這是從一例病例的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出來的,使用了vero-E6傳代細胞系
1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近日應急審批通過4家企業4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進一步擴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供給能力,全力服務疫情防控需要。目前,已應急批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和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測序系統等4個產品。
2月,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陳武高級獸醫師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這一最新發現將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
2月22日,鐘南山院士團隊專家、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教授團隊聯合廣州海關從廣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樣本中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毒株。其後,該團隊又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標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近日,他們再次從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離出新冠病毒。目前,相關課題組正在圍繞病毒的致病機制和藥物治療靶點等開展研究。
2月16日至24日,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完成了9例新冠肺炎遺體病理解剖。從中,該團隊發現,新冠病毒不僅損害了肺,還包括免疫系統及其他器官。
2月25日,國內首例新冠肺炎並腦炎患者治癒出院,北京地壇醫院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此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導。
3月4日,由韓國化學研究院牽頭的新型病毒融合研究團隊(CEVI融合研究團隊)已發現可以對抗新冠病毒(2019-nCoV)的抗體。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與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和“非典”(SARS)的刺突蛋白結構非常相近,並已確認後者的中和抗體可與其相結合。
3月4日,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其中S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不同亞型的深入了解,將有助於新冠肺炎的差異化的治療和防控。
3月10日,韓國成功合成用於識別新冠病毒抗體的蛋白質。韓國疾病管理本部旗下國立保健研究院稱,利用該蛋白質能從恢復期的患者血液中提取中和抗體生成細胞(B細胞)。這有助於形成新冠病毒抗體,是研發藥物治劑不可或缺的部分。
4月30日,英媒稱新冠病毒已變異出至少10種不同變種,其中一種最危險。科學家將這種變種命名為A2a。據報導,該變種比其他變種更善於“在人際間傳播”。
5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當天在記者會上說,該組織多次聽取數位仔細研究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和病毒本身的專家的意見,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
5月3日,北京大學謝正偉團隊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秦正峰團隊合作,在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題為“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reveals liquiritin inhibits SARSCoV-2 by mimicking type I interferon”(人工智慧系統顯示,甘草苷通過模仿I型干擾素抑制SARSCoV-2)的研究論文。
SARSCoV-2SARSCoV-2
2020年8月25日,通過在實驗室小動物身上進行活體實驗,美國和中國兩組科研人員發現,在鼻腔滴入候選新冠疫苗可起到免疫效果,且可能比傳統注射疫苗方式更有效,有望在疫苗投入使用後,更高效地提供給大眾使用,滴鼻免疫的方法有望減少腺病毒載體本身帶來的潛在免疫問題,實現更佳的免疫效果。
2020年8月,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正式刊印了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一研究是在前期總結武漢市公共衛生干預措施與疫情流行趨勢關聯性的論文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數學模型評估了防控效果,揭示了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徵。新的模型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具有兩大特徵: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也解釋了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的原因。研究還進一步通過模型預測,評估了在不同條件下解除防控措施導致疫情反彈的可能性。
2020年9月, 2020年9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聯合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
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命名過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在武漢出現後,外界對這種病症的稱呼各不相同,但都帶上了“武漢(Wuhan)”這一地名。
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未提及“武漢”。
外界有傳聞稱新型冠狀病毒已被命名為SARI。針對病毒的命名,世衛組織新型傳染病和動物傳染病代理負責人科霍夫(Maria D. Van Kerkhove)表示,世衛組織現在沒有時間討論病毒的命名,待有時間會進行這項工作,目前仍稱之為2019-nCoV。
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名為“SARS-CoV-2”。
同月9日,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是同一類,但不是同一種。
同月12日,美國《科學》雜誌網站報導說,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主席約翰·齊布爾表示,他們是根據基因測序等方面的分類學研究提出這個名稱,“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
有媒體報導,一些專家對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提出的這一名稱持不同意見,正在商討能否推動重新命名。

疫情防控

基礎防護

取消多年傳統的留學生團年飯、發布病毒性肺炎預警提醒、發放一次性口罩等防護用具,逐個當面提醒學生注意疫情防控。湖北教育部門把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措施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力爭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在漢高校均已發布病毒性肺炎防護預警提醒,不少高校均要求學生宿舍不允許留宿他人,訪客必須在門房登記後在規定時間內離開。在漢各校均明確建議留校研究生、留學生非必須原因儘量不要外出,尤其不到人流量大的場所逗留。
作為基礎科研重要力量,華中科技大學各附屬醫院、十個臨床醫學院等全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此外,湖北省教育廳2020年1月21日也向全省大中國小發布寒假安全提示,提醒家長做好基礎防護。

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境外感染者在入關時海關是第一道防線,海關通過測量體溫、詢問症狀,以及對過去40天旅行史的報告。
第二道防線,入境後的人員要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如果處在潛伏期的進來了,就能夠發現。
第三道防線,出現症狀以後要去到醫療機構就診。一旦有病人很快能夠診斷治療。

預防方法

精選片單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家裡如何進行消毒?
00:58
+關注已關注
居家消毒: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家庭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7347次播放|5個視頻
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感染冠狀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要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接觸野生禽畜,杜絕帶病上班、聚會。從武漢等地外出旅行歸來,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具體建議如下:
一、加強個人防護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時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後、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探訪醫院後、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
3.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強鍛鍊,規律作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二、避免接觸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觸禽畜、野生動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購買活禽和野生動物。
2.避免前往動物農場和屠宰場、活禽動物交易市場或攤位、野生動物棲息地或等場所。必須前往時要做好防護,尤其是職業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動物。不要食用已經患病的動物及其製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處理生鮮製品時,器具要生熟分開並及時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三、杜絕帶病上班、聚會
如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居家休息,減少外出和旅行,天氣良好時居室多通風,接觸他人請佩戴口罩。要避免帶病上班、上課及聚會。
四、及時就醫
從武漢等地外出旅行歸來,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
以上圖片來自:

及時就診

病毒性肺炎多見於冬春季,可散發或暴發流行,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渾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難,肺部浸潤影。病毒性肺炎與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徑以及宿主的年齡、免疫狀態有關。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為常見,其他為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確診則有賴於病原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查以及病毒抗原及核酸檢測。該病可防可控,預防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臨床以對症治療為主,需臥床休息。如有上述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熱不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防護指南

精選片單開學在即,關注這份師生返校防護指南,嚴把疫情防控關!
01:37
+關注已關注
做好充分準備:各地中國小校加緊做好開學前各項防疫準備工作。
292次播放|4個視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
為指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工作,特制訂本指南。本指南適用於普通居家人員、出行人員、居家隔離人員、特定行業人員。
一、普通居家人員
(一)儘量減少外出活動。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儘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差的場所,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咖、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和展覽館等。
(二)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家庭置備體溫計、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觸過疑似或確診患者且外觀完好、無異味或髒污的口罩,回家後可放置於居室通風乾燥處,以備下次使用。需要丟棄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隨時保持手衛生,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四)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五)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狀,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二、出行人員
(一)日常生活與工作出行人員,外出前往超市、餐館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要佩戴口罩,儘量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
(二)出現可疑症狀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佩戴口罩,可選用醫用外科口罩,儘量避免乘坐捷運、公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務人員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以及與他人接觸情況,配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相關調查。
(三)遠距離出行人員,需事先了解目的地是否為疾病流行地區。如必須前往疾病流行地區,應事先配備口罩、攜帶型免洗洗手液、體溫計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儘量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在人員密集的公共運輸場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時要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濕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區時公共運輸票據信息,以備查詢。從疾病流行地區返回,應儘快到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進行登記並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限為離開疾病流行地區後 14 天。醫學觀察期間進行體溫、體徵等狀況監測,儘量做到單獨居住或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
三、居家隔離人員
(一)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採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限為自最後一次與病例、感染者發生無有效防護的接觸後 14 天。居家隔離人員應相對獨立居住,儘可能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接觸,做好醫學觀察場所的清潔與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觀察期間不得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經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二)居家隔離人員每日至少進行2次體溫測定,謝絕探訪。儘量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不得與家屬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菸、餐具、食物、飲料、毛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三)他人進入居家隔離人員居住空間時,應規範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期間不要觸碰和調整口罩。儘量避免與居家隔離人員直接接觸,如發生任何直接接觸,應及時做好清潔消毒。
四、特定行業人員
(一)對於公共運輸工具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行業人員,因日常接觸人員較多,存在感染風險,其所在單位應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物品,並做好工作環境的日常清潔與消毒。工作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規範佩戴口罩上崗。口罩在變形、弄濕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注意保持手衛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每日至少2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如出現可疑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應立即停止工作,根據病情居家隔離或就醫。
(二)對於隔離病區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疑似和確診病例轉運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三)對於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開展疑似和確診病例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對疑似和確診病例也可考慮採取電話或視頻方式流調。
(四)對於標本採集人員、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
(五)對於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屍體處理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等。環境清潔消毒人員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捐助情況

捐助情況主詞條武漢加油

相關報導

2020年3月4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發布訊息,香港出現全球首例寵物狗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個案,引發外界廣泛關注;4月5日,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Bronx Zoo)表示:該園一隻馬來亞虎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可能是被一名當時已感染病毒但無症狀的管理員傳染,這是全球首次發現老虎感染新冠病毒病例;5月15日,由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表示,經最新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能感染人類和中華菊頭蝠的腸道細胞,並保持強大的複製能力,研究結果支持新冠病毒很可能源於蝙蝠,人類腸道亦可能是另一種病毒傳播途徑,有關該研究的論文已於1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2020年10月11日據美國彭博社報導,澳大利亞疾病預防中心的科學家表示,新冠病毒非常“堅固”,可以在室溫或20攝氏度的光滑表面上存活28天,例如手機螢幕塑膠鈔票上。相比之下,普通流感病毒生存期為17天。該研究強調了紙幣、觸控螢幕設備以及提手和扶手對傳播病毒的風險。 這項研究也發現新冠病毒在較涼的天氣中存活時間更長,因此病毒在冬季可能比夏季更難控制。該中心副主任伊格斯稱:“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長時間在表面上保持傳染性,因此我們必須定期洗手,維持表面清潔的良好習慣。”

社會影響

2020年8月27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精神健康。全球範圍內,精神健康已經是一個被忽視的健康問題。全球有近10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影響,有害使用酒精導致每年有300萬人死亡。但是只有少數人能享受高質量的諮詢和治療。在中低收入國家,患有精神疾病、神經和藥物濫用問題的任重,有75%以上的人不能享受任何治療。世衛組織呼籲大規模增加對精神衛生的投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