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城鄉建設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全面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今後五年工作的總體建議,2013年工作任務,名詞註解,
正文
2012年12月4日在
東港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長 楊乃文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2008年以來,本屆政府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依靠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攻堅克難,勵精圖治,圓滿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農業產業化進程,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了翻番增長,保持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預計2012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10億元,是2007年2.8倍,年均增長2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1億元,是2007年4.3倍,年均增長3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2億元,是2007年2.3倍,年均增長17.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6億元,是2007年5.7倍,年均增長41.7%。東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了發展快車道,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思想解放帶動工作創新,立足於對市情和外部發展環境的科學研判,在破解發展瓶頸上敢為人先,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捨得投入,在落實項目上敢於讓利。東港已成為國內外資本紛至沓來的熱土、遼寧沿海經濟帶新的增長極!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奮發勇為的激情衝破前行中的阻礙束縛,面對嚴峻的經濟發展環境不消極,面對激烈的發展競爭不退縮,不圖虛名,只求實幹,全面激發了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的熱情。東港人民正以煥然一新的精神狀態,自我鞭策、自我激勵、自我加壓,努力建設美麗富饒的新家園!
五年來,我們堅持以執政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建設中富民惠民,在城市建設中便民利民,在社會建設中安民樂民,辦成了一批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辦好了一批深受民眾歡迎的實事,辦妥了一批社會關注的難事,讓全市人民分享到更多的發展成果。人民民眾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們以往成功的關鍵所在,更是新一輪趕超跨越的堅強保障!
這五年,是東港經濟發展持續加快、城鄉面貌持續改觀、各項事業持續進步、民生福祉持續提高的五年,譜寫了東港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篇章。
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升
——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工業投入不斷加大。實施丹東豐能、盛興造紙機械等超500萬元工業項目1053個,實現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79億元。
企業的創新和競爭能力不斷增強。3戶企業成立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316項,申報專利382件,“冷、熱軋管及其製備方法”等多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造紙機烘缸、電機電磁線等產品的市場份額占全國首位。省名牌產品達到11項,“廣天牌”成為全市首箇中國馳名商標。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由2007年的18戶發展到95戶,1戶企業躋身省民營企業百強,40戶企業成為省民營明星企業。
產業集聚度不斷提高。機械加工、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再生資源四大產業集群今年完成規模工業產值277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68%。再生資源產業被納入省“十二五”期間重點產業集群,園區被確定為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
農業生產連年豐收。糧豆總產量連續兩年突破10億斤,被省政府確定為產糧大縣。
特色農業優勢明顯。草莓、優質水稻、精品漁業等五大特色農業規模不斷擴大,新增各類基地生產面積1.5萬畝。通過國家級出口草莓質量安全示範區驗收,成功承辦了中國第六屆草莓文化節,摘得“全國草莓第一縣”桂冠,被省政府首批命名為“一縣一業”示範縣。
農業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研發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32項,3個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組建了農業研究院和3個院士工作站等高層次科技平台,為農業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完成高標準農田治理28萬畝,實施中小河道治理等農建工程400餘項,完成土石方量7300萬立方米,四次奪得省“大禹杯”。
農業產業化水平快速提升。新增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22個。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161個,新增丹東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6戶。農產品精深加工比例達到42%,被認定為國家級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
——第三產業活力增強
商貿旅遊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實施御嘉鑽石廣場和大鹿島碼頭、獐島客運站等項目94個,改造和新建農村市場12個。大商、樂天瑪特等知名商貿企業陸續入駐,加盟店、連鎖超市等新型業態加快向農村和社區延伸,服務業設施功能和品位大幅提升。
現代物流繁榮活躍。臨港物流園區獲批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水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居東北地區同業前茅。今年公路貨運周轉量達到8.6億噸公里,是2007年1.6倍,被國家確定為東北二級物流節點城市。
金融保險業快速發展。在丹東地區率先成立村鎮銀行,新增外埠金融保險機構3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擔保公司1家。今年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均比2007年末翻了一番。
對內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
——對外貿易持續增長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市場環境,外貿出口實現了總量增長、結構最佳化。進出口企業總數由2007年的120戶發展到302戶。今年外貿出口額達到6.7億美元,是2007年2.2倍,年均增長16.9%。機械裝備、精深加工農產品等占出口商品比重超過60%。
——合資合作成效顯著
堅持招大引強,實現與上海綠地集團、美的集團等一批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的戰略性合作。東港電磁線通過資產重組成功上市。引進內資年均增長48.9%,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28.5%。
——爭取資金成果豐碩
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等政策性機遇,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扶持、社會事業等市級以上專項資金52.2億元,為地方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城鄉建設水平明顯提高
——城鄉開發步伐加快
科學完善了區域發展空間布局,加快老城區改造、新城區和城鎮開發步伐,城東綠島新城區、城市西區等工程順利實施。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27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10平方公里,完成城鄉房地產開發面積473.5萬平方米,城鎮化率達到54.9%。
——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空前
投資26.5億元,完成了201國道一級路改造等工程,新(改)建及大中修各級公路1356公里。投資8.9億元,完成了港城一次變等電力設施改造工程17項。投資3.3億元,新(修)建東港中路等城市道路47條,亮化“摸黑路”39條,新增供水管網140公里。投資9.8億元,實施了污水處理廠、垃圾衛生填埋場、城市公園等民眾期盼已久的一批民心工程,城市集中供熱實現了全覆蓋。
——生態環境不斷最佳化
深入開展了“藍天、碧水、寧靜、節能減排”工程,城鄉“四化”水平不斷提高。新老城區實現全天候保潔,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納入一級管理。關停鍋爐150台,治理重點污染企業160戶,減排二氧化硫5500噸、化學需氧量4400噸。全口徑造林10.8萬畝,新增公共綠地13萬平方米。
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全面推進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
消除D級危房7.8萬平方米,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完成職教中心、海關國小等工程建設。順利通過“雙高普九”省級驗收,三所高中全部躋身省級示範高中行列,教育教學水平保持全省縣級前列。
——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得到提高
新建標準化村級衛生所159個,完成婦幼保健院、康復醫院等工程,中醫院晉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基本藥物制度穩步實施。全面啟動孕前優生免費健康檢查,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質。
——民眾文體生活不斷豐富
完成有線電視數位化整體轉換工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6萬戶。成功舉辦了全民運動會、民間藝術節、海鮮文化節等大型活動,落實了中央美院寫生基地、中央歌劇院基層聯繫基地等文化共建項目,東港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擴大。
——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建設保障性住房15萬平方米,解決了2983戶城鄉低收入家庭住房難題。普惠制培訓1.2萬人,安置就業5.4萬人次。“兩險”擴面4.1萬人,為農村和城市60周歲以上居民按月發放養老金。發放各類救助資金4700萬元,城鄉低保戶實現了應保盡保。新農合基本實現全覆蓋,人均籌資標準比2007年增加230元。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被國務院授予“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8.5平方米,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待遇比2007年增加576元,為農民發放各類補貼資金6.5億元。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625元,分別比2007年增加12032元和6624元。居民生活質量排行躍居全省縣(市)區第三位。
——惠民實事得到落實
自2010年起,市政府共承諾為民眾辦理惠民實事40件,現已全部得到落實。其中,廉租房建設等37件實事已辦理完畢;大東溝水系生態景觀帶、人民路大橋兩項工程按照既定工期正在緊張施工;站前國小新建工程完成了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即將開工建設。市政府將在今後工作中強化調度,確保所有工程早日完工,堅決兌現向人民的承諾。
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
——依法行政紮實推進
政務公開深入開展,政府及其組成部門法制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加強與人民政協的聯繫,高質量辦理建議(議案)和提案704件,問題解決率高達67.3%。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公安、國家安全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安全生產、伏季休漁和制止越界捕撈工作成果不斷鞏固。信訪調處、人民調解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社區矯正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榮獲“全國法制縣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軍政軍民關係緊密和諧,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三連冠。
與此同時,外事、僑務、對台、民族宗教、檔案、物價、史志、保密、人防、氣象、監察、審計、殘疾人、地震測防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市委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靠的是全市人民的團結奮鬥。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人民團體、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愛國人士,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全市各條戰線的幹部民眾,向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東港發展的各界朋友,向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駐港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快,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還需加大;受巨觀經濟環境影響,工業經濟穩增長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轉型升級步伐還需加快;面對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統籌城鄉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還需付出更大努力;政府系統創新社會管理、改善公共服務的水平還有待提升,效能建設和作風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於上述問題,市政府一定認真對待,採取得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工作的總體建議
未來五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等因素影響,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仍比較嚴峻,區域發展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市發展中一些結構性、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保持和加快發展所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但我們更要看到,我國巨觀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家戰略效應的全面釋放,東北東部城市區域合作的不斷深化,北黃海經濟帶的開發開放,“一橋兩島”和邊境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啟動,東港迎來了多重疊加的歷史機遇。同時,市委已經確定了科學明晰的發展思路,以往的發展成果奠定了新一輪趕超跨越的堅實基礎,全市上下團結奮鬥、幹事創業的氛圍和激情更加濃厚。只要我們解放思想,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心,在實幹上狠下功夫,就一定能全面完成各項發展任務。
對於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我們提出如下建議: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最佳化經濟結構,著力統籌城鄉發展和完善承載功能,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和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實現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在全省排名有新進步,在全國百強縣排位中有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縣域綜合實力更強。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計畫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6%。到2017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力爭超百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力爭五年翻一番。
——持續發展動力更足。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構建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大有效投入帶動結構調整,全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引導和扶持現有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全方位、寬領域吸引域內外資本參與東港開發建設。引進域外內資年均增長40%,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8%,外貿出口額年均增長15%。推動新型工業做大做強、服務業提速增長、現代農業穩步提升、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崛起,構築結構最佳化、高端高效、清潔安全的現代產業體系。到2017年,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9:47.5:43.5。
——城鄉建設步伐更快。繼續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快建設現代化港口城市。實施一批城鄉路網、市政設施、電力設施等工程,全面提高城鄉承載力。拉開城市框架,形成由“主城—輔城—市鎮”為構架的多核心、多層次城鎮空間布局。老城區完成平房區改造任務,功能不斷提升,管理更加規範;城市新區全面開發建設,實現人口、產業、資源的快速聚集;市鎮與城區深度融合,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到2017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7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
——生態文明水平更高。繼續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大力開展城鄉綠化美化淨化活動,人居質量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更加最佳化。到2017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2年削減6%以上,力爭“四城聯創”活動取得全面突破。
——人民民眾生活更好。繼續創新社會管理,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財政對社會事業的投入穩步增長,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社會就業更加充分,公共服務更加完善,不斷提高民眾的收入水平、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受。到2017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
2013年工作任務
2013年,是東港撤縣建市20周年。20年來,東港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輝煌成就。在這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新一屆政府更要有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敢於擔當,求實奮進,努力實現東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2013年,主要經濟指標預期增長建議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6%。
為此,要重點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突出項目建設,增強經濟發展持續動力
強化招商。切實提高項目包裝質量,精細謀劃包裝項目300個。提高招商質量和效率,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100強企業,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對接,推進超10億元項目20個。全年引進域外內資218億元,增長45%,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增長18%。
狠抓落實。現有企業抓擴產,重點實施鋁鎂包線、大木塑膠等技改和擴建項目50個。續建項目抓進度,重點實施綠地新能源、東方高新無縫鈦管等40個項目。簽約項目抓開工,重點實施東北亞國際商貿城、金利冶金等23個項目。在談項目抓簽約,爭取啟勝高鈦渣、太陽能光伏發電等12個項目年內簽約。全年實施投資超千萬元項目260個。
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搶抓國家巨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機遇,把中小微企業扶持、基礎設施和園區建設等作為爭取上級項目資金的重點,落實資金8億元以上。
(二)堅持上增量調結構,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
穩定工業經濟成長。保持工業固定資產投入的強勁增勢,工業固定資產投入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比重超過50%,力爭達到125億元。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各項難題,改善企業通關環境,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提高企業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落實國外引智項目3個,引進海外研發團隊1個,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達到18億元。新增規模企業10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5戶、出口超500萬美元企業10戶,外貿出口額超7.5億美元。
抓好園區建設。加快重點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新開工項目園區入駐率超過50%。東港經濟開發區重點完成再生資源產業園二期工程,加快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項目建設,通過國家進口廢物“圈區管理”驗收,完成國家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設目標。前陽經濟開發區重點實施前陽南路、前陽北大街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升園區承載能力。高速公路連線帶產業園區要完成規劃設計,開工建設起步區。臨港物流園區、不鏽鋼產業園區、十字街工業園區要抓好項目入駐,儘快形成集聚效應。
壯大產業集群。完成卓恆機械、高榮食品、億豐服裝、PET瓶磚等項目建設,帶動產業集群的規模擴張和結構升級。機械加工、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再生資源四大產業集群總產值較上年增長30%。
(三)豐富服務業要素,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加強商貿設施建設。悅千家連鎖超市、御嘉鑽石廣場等項目投入使用,開工建設林茵國際城市綜合體,推進華南萬博城等項目。
發展新型商業業態。推進“新網工程”,新增高標準農資店20個,新建鄉鎮中型以上連鎖超市5個。培育文化、會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推進文化產業園建設。改造城鄉農貿市場,實施社區商業“雙進”工程,提升社區服務、家庭服務等發展水平,滿足民眾日常生活需要。
加快旅遊產業發展。開工建設北黃海溫泉度假村、金沙谷生態旅遊度假區、大鹿島海岸線修復、刁家壩水庫生態旅遊觀光園等工程,新增旅遊專業村5個、“農家樂”旅遊項目10個。
培育服務業集聚區。渤海交易所丹東玉米交易中心掛牌開市。臨港物流園區完成規劃設計並開工建設,力爭大連港灣物流等項目年內落地。城市中心商貿商務集聚區申報為省級服務業集聚區。
強化金融資本保障。引進外埠金融機構1家,完成農村商業銀行組建工作,力爭新增小額貸款公司3家。開展形式多樣的銀企對接活動,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新增貸款14億元以上。推進債券融資工作,力爭落實資金5億元以上。
(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保持農業經濟平穩增長
加快特色基地建設。組建草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以科技為支撐,鞏固提升優質草莓產業,擴大綠色有機草莓種植規模。加強優質稻米基地建設,落實“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2萬畝,新創建國家級水稻高產示範區10個,落實訂單生產面積20萬畝。加快精品漁業發展,新增設施漁業面積2萬平方米,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區4個,建設“海洋牧場”1萬畝。積極發展綠色果蔬等高效設施農業,新增設施生產面積4000畝。提高科學化、規模化畜牧養殖水平,新建省級以上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5個,確保重大動物疫病零控制目標。
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70項。提高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達到50萬畝。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新增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6個。
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工建設嘉生食品、宏發肉食加工等項目8個,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戶、丹東市級12戶,農產品精深加工比例達到45%。
(五)加強城鄉建設管理,完善經濟發展承載功能
加大城鄉開發力度。堅持老城區改造、新城區開發、重點市鎮建設並重,形成多點支撐的開發建設新格局。重點推進城東綠島新城區工程,開工建設城市西區廣納濱海酈都、城北火車站基礎設施工程,加快前陽輔城區開發,加強長山、北井子新市鎮和馬家店等小城鎮建設,城鄉房地產開發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
提升市政設施功能。繼續實施大東溝水系生態景觀帶工程。實施集中供熱三級管網和城市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城區垃圾收運系統改造工程,開展城市集中供熱應急備用熱源工程論證,爭取開工建設。新(修)建城市道路5條,亮化“摸黑路”6條,力爭紅旗溝跨河橋樑工程年內開工。
推進公路網化建設。加強公路養護管理,爭取啟動大東港疏港高等級公路、集龍線大修和北部鄉鎮快速通道工程,完成濱海公路三條連線線綠化、201國道東港至北井子段亮化工程。新(改)建農村公路140公里。
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實施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等農建工程60項,完成土石方量1000萬立方米,力爭完成大洋河東港段綜合治理工程報批工作。實施農村飲水工程8項,解決2.4萬人安全飲水問題。積極實施耕地占補平衡和土壤改良,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14萬畝。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持集約節約用地,加大土地收儲力度,清理閒置土地,全面開展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益。開展水產品加工企業、電鍍生產企業排污整治工作,確保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衛生填埋場全面運行。加強對農村養殖小區污染整治,啟動農村垃圾集中處理點建設工程。大力開展城鄉綠化美化,全口徑造林2萬畝,新增公共綠地1.5萬平方米。深入推進“青山工程”,完成38處、1275畝廢棄坑道和取土場整治復綠任務。
強化城鄉管理。深入開展“四城聯創”活動,堅持建管並重,大力整治市容鎮貌,加強陳舊小區綜合整治,嚴格查處私搭亂建、違章占道經營、私自提高容積率、渣土造髒等行為,進一步最佳化城鄉環境。
(六)繁榮發展社會事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大力實施就業創業工程。加快人才資源市場體系建設,普惠制培訓1600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零就業家庭動態保持為零。
強化社會保障。加強城鄉養老保險工作,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到100%。推進“兩險”擴面工作,加強社會化養老體系建設。大力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對五保戶、低保戶、低保邊緣戶的危房改造進行補貼。
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在農村學校啟用標準化校車。完成職教中心實訓樓、新農中心幼稚園等工程,啟動二中異地新建工程,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鞏固“雙高普九”工作成果。
加快衛生事業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現標準化衛生所村級全覆蓋,在鄉(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藥品實行零加價銷售。完成口腔病防治所、衛生監督所等工程建設,推進中心醫院異地新建前期工作。
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繼續抓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兩館一站”免費向社會開放,深入開展全民健身等民眾性文體活動。啟動有線數位電視網路雙向化改造工程,發展有線電視用戶4000戶。
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強化財源建設,提高財政收入質量,不斷夯實做大財力。嚴格支出管理,把更多的資金投向民生和社會事業,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組織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健全動態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休漁和制止越界捕撈工作,鞏固和擴大工作成果。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嚴厲整頓醫療醫藥市場。抓好重要民生商品的生產、儲備和供應,保持物價穩定。推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深化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完善信訪維穩長效機制,注重源頭預警,強化人民調解工作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繼續深化法治城市創建工作,切實加強預防青少年犯罪、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工作,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大力開展“雙擁”活動,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深化村務、政務公開,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組織好建市20周年系列活動。按照“展示成就、突出主題、簡樸隆重、鼓舞人心”的原則,舉辦撤縣建市成就展、大型經貿洽談、文藝匯演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示20年來東港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滿懷發展激情乘勝前進。
(七)加強自身建設,樹立人民滿意的政府形象
嚴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管理事務。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重視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主動聽取各方意見,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不斷改進政府工作。推進行政權力網上運行,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加強督查考核。圍繞全年各項目標,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大力倡導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做到責任落實到位、政策落實到位、工作落實到位,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打造一支責任心強、執行力強、感召力強的隊伍。
盡心為民服務。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融入到思想感情里,體現在政策措施中,落實到具體工作上。深入基層、聯繫民眾,為企業解難題,為人民辦實事。嚴格查處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使政府工作更加符合民眾意願。
堅持勤政廉政。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強化對重點部門、重要崗位、重點項目的監察和審計,對政府各項工作及時公開,陽光操作。嚴格規範政府採購、招投標制度,繼續發揚艱苦創業、勤儉節約精神,以勤勉務實、清正廉潔的形象展示於民、取信於民,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描繪東港未來美好藍圖的使命召喚著我們,實現東港新一輪跨越發展的重任考驗著我們。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萬眾一心,開拓進取,加快建設“文明、幸福、魅力”新東港,為東港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名詞註解
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將廢棄資源作為“城市礦產”,從建設循環型社會的高度進行物流、能流最佳化,形成高層次的“城市礦產”開發模式。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在全國建設50個左右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
大禹杯:省政府於1987年設立的對遼寧水利工作的最高成就獎。主要內容以治水為中心,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藍天、碧水、寧靜、節能減排工程: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中提出的一個系統工程,藍天工程是指通過對低層大氣污染進行整治,提升空氣品質。碧水工程是指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管理,強化水污染防治與監管,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寧靜工程是指加強噪聲監管。節能減排工程是指加強用能管理,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城鄉四化:遼寧省2011年4月起開始實施的城鄉綠化、美化、淨化、亮化活動。
雙高普九: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東港市於2002年被省政府確定為該項工作首批試點市。
一橋兩島:新鴨綠江公路大橋和中朝合作開發的黃金坪、威化島。
四城聯創: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
新網工程: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實施的“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路工程”。該工程旨在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網路、農副產品市場購銷網路、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路。
社區商業雙進工程:國家商務部實施的以“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為主題的重要工程。該工程旨在根據社區居民消費需求和消費特點,建立完善社區商業服務網路,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優質、安全的社區商業服務。
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國務院制定的《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提出要在12年規劃期內,全國新增加糧食產量1000億斤。根據國務院的要求,遼寧省提出在包括東港市在內的全省36個重點縣實施該項目。
海洋牧場:採用規模化的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的管理體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建設海上放養魚蝦貝類的大型人工漁場。建設海洋牧場主要是為了提高某些經濟品種的產量或整個海域的魚類產量,以確保水產資源穩定和持續的增長;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重點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生態漁業。
青山工程:主要是通過礦山生態治理等八項強有力措施,對因開發建設活動造成的已破損山體進行植被恢復治理,對未破損山體實施嚴格保護。到“十二五”末期實現鐵路、公路(一級以上)兩側,大中型水庫庫區、水源保護區、居民集中居住區可視範圍內礦山及其他已破壞山體的生態環境基本得到治理,實現植物覆蓋,讓遼寧青山恢復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