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錦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咬定“兩個不低於”的發展目標,全力推進沿海、縣域、城區三大經濟區域協調發展,遼西沿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圓滿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錦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內容:2010年工作總結 十一五回顧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相關部門:錦州市政府
一、2010年工作總結和“十一五”回顧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咬定“兩個不低於”的發展目標,全力推進沿海、縣域、城區三大經濟區域協調發展,遼西沿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圓滿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16億元,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0億元,增長10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30億元,增長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1億元,增長3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0億元,增長18.9%;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增長36%;實際利用域外資金400億元,增長86.9%;出口總額11億美元,增長3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7422元,增長12%。
(一)沿海經濟帶建設日新月異
沿海經濟帶“五大板塊”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齊頭並進,大開發大開放格局全面拉開。
錦州港完成港建投資21億元,創歷史新高。港口吞吐量達到6006萬噸、貨櫃運輸70萬標箱。209、210泊位建成投入試運行,中電投專業化煤炭碼頭、龍棲灣港區開工建設。
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中北石化60萬噸潤滑油等一批重點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白沙灣行政生活區建設快速推進,濱海體育中心、職教園區等一批重點工程進展順利。
龍棲灣新區獲批省級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城際鐵路、疏港鐵路納入省部計畫,龍棲灣大道建成通車。年產240萬噸差別化纖維、台灣光電產業園、錦州旭龍太陽能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光伏和石化輕紡“雙千億”產業基地全面啟動。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項目獲批籌建。
大有經濟區起步區實現“七通一平”,中冶京誠標準廠房、科誠電阻器、光華航模發動機等項目全面推進。
建業經濟區規劃和航空物流城規劃初步完成,錦州灣機場選址獲國家批准,航站區回填工程全部完成。
(二)工業經濟質量效益同步提升
全年共實施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7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0億元,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979戶,增加76戶。
石化、鐵合金、農產品深加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快速發展,光伏、汽車及零部件、精細化工等新興支柱產業不斷壯大,石化公司130萬噸加氫裂化、中信錦鐵中低碳錳鐵擴能改造、錦州佑華矽2000噸單晶矽、錦恆汽車安全系統產業化、遼寧天合1.9萬噸織物整理劑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試運行,全年實現光伏產業產值10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值70億元、精細化工產值85億元。
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快速提高。全口徑完成專利申請539項,65個科技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科技計畫,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90億元,增長26.9%。
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有效緩解,12家擔保機構累計擔保企業37戶,12家小額貸款公司獲準開業。
節能減排成效明顯,5個項目獲省節能專項資金支持,9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運行,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5%,全年減排二氧化硫2.6萬噸、化學需氧量2.1萬噸,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5.6%。
(三)農業和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
現代農業建設快速推進,五大產業結構和五大運營體系不斷完善。糧食總產量達到36.4億斤。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0.3萬畝、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350個、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區40個。新增產業化龍頭企業78戶。訂單農業面積達到260萬畝,“三品”生產基地認證面積達到252萬畝。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820家。
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新增灌溉面積11.4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7.5萬畝、改善澇區面積17萬畝。新增耕地6萬畝,耕地總量繼續保持正增長。重大動物疫情連續五年零發生,畜產品安全水平全國領先。氣象預報預警、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高。錦凌水庫水源涵養林、可視荒山綠化等8項生態工程快速推進,人工和飛播造林40萬畝。新建“一池三改”沼氣池1.4萬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44處。新建鄉鎮客運站7座,縣(市)鄉公路大中修工程順利完工。完成整村推進項目32個,3.9萬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穩定解決。
縣域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產業集群發展勢頭強勁,“一縣一業”全面確立。龐河、溝幫子、七里河、大有等園區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0億元,“五通一平”建成區面積達到22.6平方公里,累計入駐企業150戶。國大乳業12座現代化奶牛養殖場項目已有6座建成投入使用,30萬噸液態奶項目竣工試生產。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61%。凌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全省排名第十,黑山、北鎮、義縣分別升至31位、36位、37位,第一輪“雙增升位”目標勝利完成。
縣城改造和擴建工作全面啟動,中心鄉鎮建設加快推進,黑山八道壕煤礦棚戶區改造創造了當年搬遷、當年建設、當年交付使用的遼寧棚改新速度。
(四)城區經濟和服務業蓬勃發展
城區經濟“三年倍增”計畫成效顯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4.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域外資金到位額增長92%。
現代服務業發展實現新的突破,中央大街十里商街改造控制性詳規已經完成,重點項目建設及老城區開發改造全面啟動。錦州國際酒店、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竣工。地一大道、茂業百貨、億隆國際廣場、家樂匯廣場等33個商業項目開工建設,太陽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開始拆遷,港口局、“八大局”及周邊城市綜合體項目正在洽談推進。改造“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1474家,農村消費市場日益活躍。農展會、古玩節、房交會等大型展會收效明顯。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850萬平方米,投資93億元,增長88%。凌海大有溫泉旅遊風情小鎮和義縣七里河溫泉旅遊度假村項目列入省首批重點開發項目,凌河區紫荊溫泉度假村項目列入市區重點開發項目。錦州銀行在哈爾濱、丹東設立分行。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比達到62%。
(五)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
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堅持以沿海經濟帶產業園區和縣域工業園區建設為平台,積極開展“走出去”和“請進來”招商活動,中國光伏之都、中央大街十里商街、中國海洋城等主題概念招商和錦州灣投資座談會、錦州光伏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天津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會等活動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越來越多的央企、知名大企業集團開始看好錦州、投資錦州。
充分利用國家和省鼓勵出口政策,積極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大力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確保了外貿出口穩定增長。錦州正式成為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再一次獲得“國家級名片”。
國企改革穩步推進。35戶企業完成改制任務,5戶企業政策性破產進入法律程式,9戶企業遺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熱電總公司調整生產經營結構進展順利。燃氣總公司和污水處理廠股份制改造全面完成,率先在省內實行特許經營制度。
(六)民生和各項社會事業成就顯著
就業再就業態勢良好。網上創業工作全面推開,成功組建了網商創業孵化園。完成普惠制培訓3.8萬人、實名制安置就業5.6萬人,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動態為零,登記失業困難家庭大學生當年100%實現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0.3、118.9、37.7、27、16.5萬人。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提標工作順利完成。新建區域性中心敬老院5所,新增城鄉社區公共用房5000平方米,100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完成過半。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實施,新增實物配租1769戶、租賃補貼1348戶、經濟適用住房2500戶。
文化教育體育事業全面發展。開發區“雙高普九”通過省評估驗收。新建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11所,完成危房改造2萬平方米。新華書店轉企改制加入北方傳媒取得階段性成果。4家博物館和紀念館全部實現免費開放。農家書屋三年建設任務全部完成。大型舞蹈詩《大遼西》獲省第二屆文化藝術政府文華獎,市圖書館獲“國家一級圖書館”稱號。“遼西木偶戲”、“錦州滿族民間刺繡”等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亮相上海世博會。廣播電視主題報導、輿論監督和大型宣傳活動影響廣泛。圓滿承辦了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取得金牌總數、獎牌總數、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農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醫療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成效明顯,“一個中心、多個專科”建設逐步深化。公共衛生均等化、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應急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深入開展“生育關懷行動”和“救助貧困母親行動”,計畫生育貧困家庭女孩和貧困母親得到有效救助。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96‰。
城市建設管理全面推進。錦凌水庫建設初具雛形,一、二期移民工作正式啟動。雲飛大橋建成通車,廣州街公鐵立交橋、中環路三期續建等工程順利推進。市府路、雲飛街等11條街路新建大修改造任務如期完成。小扒溝帶狀公園、雲飛南街等新建綠化工程和43條街路、14個公園廣場、8個街心綠地補植工作全部完成。接收社會自管二次泵站13座,拆除併網小鍋爐45台。“門前三包”和街路格線化管理進一步加強。
和諧錦州建設取得新成就。錦州獲得“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殊榮。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圓滿完成“五五”普法任務。人民調解工作取得新成績。成功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477件。強化產銷銜接,加強價格監管,物價保持總體平穩。公安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新裝動態視頻監控探頭2.6萬個,社區巡邏與街面武裝巡邏、警務工作站實時查控聯動防控格局全面形成,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打擊刑事犯罪成效顯著,民眾安全感普遍增強。市、縣兩級信訪大廳建成投入使用,一批信訪積案妥善化解,越級上訪量“減量退位”。安全生產工作紮實有效,繼續保持了安全生產的平穩態勢。
(七)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民眾的社會監督,堅持定期向市人大和市政協報告、通報工作,積極採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意見。全年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378件,見面率、滿意率均達100%。
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大政務公開工作力度,公開範圍逐步向街道、社區、鄉鎮延伸。加強政府機關作風建設,狠抓糾風專項治理和行政效能監察,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擁軍優屬、軍民共建活動深入開展,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工作成績顯著。國家安全、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外事僑務、防震減災工作不斷加強。審計、統計、質監、檔案、對台、殘聯、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經過全市幹部民眾的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十一五”目標任務已經勝利完成。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克服國內外複雜多變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一綱五線”發展戰略,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開創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民生不斷改善、社會持續穩定的嶄新局面,為錦州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去的五年,是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遼西沿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顯的五年。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是2005年的2.6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是2005年的3.6倍,總量均位居全省第五位。五年完成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十五”時期的4.5倍。錦州正在加速實現由區位型中心城市向經濟型中心城市、內陸型城市向現代口岸城市的根本轉變。
過去的五年,是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縣域和城區經濟迅猛發展的五年。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6.4∶49.1∶34.5,第二產業增加值提高1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遞增20.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7%。縣域經濟“農業升級”、“雙增升位”任務如期完成。現代服務業快速提檔升級,城區發展活力開始迸發。
過去的五年,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的五年。累計完成國有企業改制215戶。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340項。新批外商投資企業是“十五”時期的2倍。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49.7%。老城區改造和城市南擴工程全面啟動。濱海大道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1109個村全部實現村通油路的目標。
過去的五年,是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的五年。創業帶就業、養老保險擴面等民生工程相繼實施,“五大社會保險”框架全面形成,以醫療救助、社會互助和災民救濟等制度為配套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初步建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2005年的1.9倍和2倍。
過去的五年,是精神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政府系統行政效能顯著提升的五年。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五年規劃。強化公共服務管理,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完善維護穩定長效機制,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化解,民眾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切實加強軟環境建設,積極開展“十學大連”活動,全面弘揚“勇於犧牲、敢為人先”的錦州精神,政府系統作風建設明顯加強。
各位代表,“十一五”時期錦州發生的巨大變化令人鼓舞,積累的寶貴經驗彌足珍貴,奠定的堅實基礎影響深遠。回顧2010年和“十一五”時期的工作,我們深切感受到,錦州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個領域和崗位上辛勤勞作、做出貢獻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人民團體,向始終關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離退休老同志,向中省直各部門、各單位,向駐錦部隊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錦州建設和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在為“十一五”取得的成績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錦州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偏小、結構不盡合理,節能減排任務仍很艱巨,環保、土地、融資等發展瓶頸問題還很突出,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同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社會仍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政府自身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展望和2011年工作安排
  
“十二五”時期,是錦州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做好今後五年工作,對錦州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快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入實施“一綱五線”發展戰略,以增量帶動結構最佳化,以創新促進產業升級,以全民創業增強發展活力,以改善民生滿足人民民眾的新期待,著力打造新歐亞大陸橋“橋頭堡”,把錦州建設成環渤海地區特大型港口城市、遼西沿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中國光伏產業之都,確保實現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的奮鬥目標。
“十二五”時期,我們要堅持“兩步走”發展戰略,即:到201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際利用外資要在2009年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實現“三年倍增”計畫;再經過連續3年的不懈奮鬥,到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00億元,年均增長20%,三次產業比發展到10∶50∶40。
“十二五”時期,我們要牢牢把握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原則:
一是堅持科學發展,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最佳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堅持率先發展,緊緊抓住遼寧沿海經濟帶、國家級開發區、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等重大機遇,推進沿海、縣域、城區三大經濟區域快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錦州在全省的位次,確保穩定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三是堅持創新發展,實施科技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最佳化創新發展環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使創新發展成為錦州振興的首要推動力量。
四是堅持和諧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把加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在富民、惠民、利民上,不斷滿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加快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各位代表,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三年倍增”計畫、穩定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影響深遠。
今年全市總體奮鬥目標是:主要經濟指標要確保進入全省前5名,綜合經濟實力要確保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圍繞這一總的奮鬥目標,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要實現1100億元,增長2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15億元,增長4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200億元,增長7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560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00億元,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10億美元,增長100%;實際利用域外資金700億元,增長75%;出口總額13億美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6%和17%。
為確保上述目標的完成,我們要突出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不斷強化大開發大開放意識。我們要牢牢把握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和國內外產業轉移的重大歷史機遇,積極承接東南沿海及日本、韓國、台灣等地的產業轉移,引進資金,引進項目,引進先進的團隊,引進成功的發展模式,用錦州的開放建設開放的錦州。
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這是加大投入的主渠道,是實現錦州跨越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堅持招商引資中心地位不動搖,深入開展項目年活動,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乾,一切依據項目看,在全市掀起項目洽談、簽約落地、開工建設、達產達效、做大做強五個高潮。緊緊盯住世界500強企業、央企、行業龍頭企業和國內外重點地區,突出抓好新興支柱產業、縣域主導產業集群招商和以重點園區為平台的主題概念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具有牽動發展全局作用的大項目、產業集群項目、高科技項目、著名企業和馳名品牌項目,形成錦州快速發展的強大後發優勢。
牢固樹立抓項目、抓投入就是推進錦州快速發展的理念。突出抓好省委、省政府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突出抓好事關錦州全局的重大項目。今年全市共安排基礎設施、工業、商貿物流、房地產、能源、交通、農業、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八個方面的億元以上項目435個,總投資2200億元,其中上年結轉項目95個,今年新開工建設項目340個,力爭完成投資1500億元。對這些重點項目,要建立領導和部門承包責任制,明確標準,明確責任,明確完成時限,確保項目落實到位、資金投入到位,用實實在在的項目、實實在在的投入推動錦州經濟社會的大開發、大開放和大發展。
以大開放推進工業五項工程的全面提升。企業提升工程,要突出抓好中信錦鐵15萬噸高碳鉻鐵、哈啤搬遷擴產等6個技改擴能項目,新增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企業1戶、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5戶。項目工程,要確保博陽光伏100MW組件、華昌光伏科技200MW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等24個項目建成投產,錦州石化公司25萬噸烷基化裝置、天合精細化工60萬噸潤滑油等32個項目開工建設。產業集群工程,要確保實現汽車及零部件產值100億元、精細化工產值130億元、光伏產業產值150億元、特種鐵合金產值400億元。併購工程,要確保完成併購項目4個,爭取4戶企業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節能降耗與淘汰落後產能工程,萬元GDP綜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降低5%以上,城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6%以上。今年,工業經濟占三次產業比重要達到50%以上,成為全市經濟的主體和支撐。
(二)加速構建沿海經濟帶大開發新格局
充分利用國家戰略和國家、省級開發區的政策效應,在“五大板塊”建設上實現重大突破。
錦州港,要突出抓好15萬噸級航道、三港池通用泊位等基礎設施和龍棲灣港區防波堤工程建設,開工建設華潤電力煤炭碼頭,確保完成港建投資15.3億元,港口吞吐量達到7000萬噸,貨櫃運輸80萬標箱。
經濟技術開發區,要突出抓好800萬噸重油和200萬噸道路瀝青、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蒙古貞熱電廠、中北石化60萬噸潤滑油等一批重點項目,確保年內開工建設。推進錦赤鐵路建設工程順利實施。加大白沙灣行政生活區開發建設力度,開工建設CBD中央商務區和遼寧省農業經濟學校新校區,完成濱海大道綠化亮化、濱海體育中心主體和濱海醫院一期工程,確保職教園區竣工投入使用。加快推進以鈦業為主導的湯河子特種金屬產業基地建設進程,力爭10個億元以上項目落戶園區。
龍棲灣新區,要加快光伏、石化輕紡“雙千億”產業基地和“中國海洋城”建設步伐,確保工業起步區全部實現“七通一平”,9個以上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完成房地產開發130萬平方米。加快啟動實施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項目,加速打造獨具海洋特色的中國北方風景園林。
大有經濟區,要突出抓好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力促中信錦鐵20萬噸鈦白粉、中廣核太陽能電池等重大項目落戶園區,確保科誠電阻器、光華航模發動機等項目竣工投產,京瀋高速凌海出口至濱海大道19.8公里一級路建成通車。
建業經濟區,要突出抓好經濟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詳規和15平方公里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錦州灣機場和航空物流城。
(三)強力推進縣域經濟跨越發展
加速推進縣域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用“三化”推動“三農”工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
在工業化上,進一步加大縣域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確保每個園區資金投入比去年增長20%以上;做強做大電動車、工業爐、電力電器、塑膠化工等縣域產業集群。今年,每個縣(市)至少要打造一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在城鎮化上,加強道路、給排水、集中供熱等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房地產開發,縣域房地產施工面積要達到350萬平方米以上;啟動7鎮、5村小城鎮建設試點工作,增強小城鎮對農村人口的吸納能力。
在農業產業化上,突出抓好“一縣一業”,新增設施農業面積8萬畝;新增種植業“三品”認證40個、面積50萬畝;新增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4家,總量達到380家;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67%;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50%以上,肉蛋奶產量穩居全省前列;切實加強疫情監控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堅決防止重大疫情發生。
今年,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增幅要在30%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要在50%以上。凌海要力爭在“十二五”時期進入全國百強,黑山、北鎮、義縣在全省位次要明顯前移。
(四)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以爭創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環保模範城市為重點,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樹立錦州城市的嶄新形象。
深入實施城市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和道路暢通“五大工程”。實施城市綠化工程,實現立體綠化和綠化全覆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9.3平方米,打造綠色生態錦州。實施城市亮化工程,實現主要街路立體亮化和中心城區亮化的全覆蓋。實施城市美化工程,加大城市綜合治理力度,美化城市環境。實施城市淨化工程,逐步實現道路清掃、除雪和洗路等環衛設施機械化,主要街路24小時保潔。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加強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實行交通嚴管,確保城市交通秩序井然、暢通安全。
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建設。突出抓好城市五大出口建設,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和污泥焚燒發電廠、混合垃圾衛生填埋場等環保工程;切實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網路建設,實現主次幹道全部提檔達標和小街小巷的全部硬覆蓋;加快推進錦凌水庫、城際鐵路、廣州街公鐵立交橋、廣州街小凌河大橋、中央南街立交橋、單洞擴孔等續建和新開工重點工程建設;加強給排水、集中供熱和燃氣管道建設,城市集中供熱率、自來水和管道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85%、97%和93%;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全面完成主城區棚戶區改造任務;進一步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住房、公租房建設投入,滿足貧困家庭和低收入群體住房需求,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1100萬平方米,把錦州這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英雄城市打造成最宜人居、最宜創業、最具發展潛力和發展活力的城市,加快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流動,不斷提高對外知名度、吸引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錦州的快速發展。
大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城區經濟。突出中央大街十里商街建設,高標準建設好地一大道、茂業百貨、億隆國際廣場、家樂匯廣場、溫州名購、太陽廣場城市綜合體等重點項目,確保錦州國際酒店、國際會展中心7月投入使用,再引進一批國內外大型商貿企業,把中央大街打造成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繼續辦好中國北方(錦州)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銷會、中國古玩展等各類展會,繁榮商務會展業。加速渤海物流二期、恆大物流保稅庫區等工程建設,推動現代物流業蓬勃發展。加快推進七里河、大有、紫荊等溫泉旅遊開發項目,加速打造濱海大道旅遊觀光帶和醫巫閭山大旅遊格局。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努力把錦州打造成環渤海地區有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的商貿購物中心、商務服務中心、休閒旅遊中心和生態宜居中心。
(五)切實加強財稅和金融工作
擴大經濟總量,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戶,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形成新興財源。培育納稅大戶,重點培育稅收超5000萬元企業16戶,其中億元以上5戶,壯大主體財源。提高經營城市水平,把城市作為最大國有資本經營,吸引外來資金和團隊改造建設城市,增加後續財源。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和項目,今年要確保向上爭取資金12億元,120個大項目列入國家和省計畫,擴大補充財源。
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搭建融資平台,引進新的金融機構落戶錦州。全市金融機構要搶抓國家穩健貨幣政策的機遇,利用我市存貸比空間,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推動錦州快速發展。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和城投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的融資作用。力促錦州銀行、新華龍集團等企業成功上市。暢通融資渠道,化解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完善借用管還的長效機制,確保錦州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六)大力發展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
一飯膏梁,維繫萬家;油鹽柴米,關乎大局。我們要始終把百姓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把為百姓解難題、辦實事、謀福祉作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實施民生工程,推動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建設、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啟動實施《錦州市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加強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學前教育普及和基礎教育強縣(市)區建設工程,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和“留守兒童”學習問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突出發展衛生事業。繼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不斷健全農村及社區衛生服務基礎網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進一步整合醫療衛生資源,切實加大“一個中心、多個專科”建設力度。加快醫療信息共享平台建設,實現醫療資源共享。深化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加快完善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政策。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認真抓好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村電影“2131”工程。繼續辦好筆架山海洋音樂節等大型節慶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城鄉民眾文化生活。切實加強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推進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的健康發展。
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深入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活動,認真做好普惠制就業培訓和城鎮實名制就業安置工作,進一步完善以零就業家庭為主體的困難民眾就業援助機制,千方百計創造就業機會,確保零就業家庭繼續保持動態為零,登記失業的困難家庭大學生全部實現當年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努力實現百姓充分就業、安居樂業。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加快建設面向遼西、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現代化人才市場。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五險合一”的全覆蓋。全面啟動居民醫保大病門診統籌。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大力推進基本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養老機構新增床位500張,總量達到4000張。新增城市社區辦公用房1萬平方米,完成40個社區服務站建設,提高社區建設和管理水平。
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認真做好第九屆城市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進一步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切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啟動“六五”普法,不斷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設,完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等基礎設施,改善基層派出所辦公條件,鞏固提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水平,加快平安錦州建設進程。進一步健全領導包案和信訪接待日制度,落實信訪責任制,發揮信訪大廳主體作用,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認真做好生產安全、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10個方面的安全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全市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七)努力建設全市人民滿意的政府
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制度,堅決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切實做到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科學決策。
深入貫徹《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健全依法行政各項制度,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完善政績考核工作機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執行《政府工作規則》、《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等規章制度,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
始終堅持執政為民、務實清廉的從政準則,認真貫徹《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嚴格執行8項禁止、52個不準,規範行政權力運行,從源頭上防止腐敗,塑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建設廉政勤政政府,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取信於民、造福於民。
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和昂揚向上的創業激情,大力弘揚“勇於犧牲、敢為人先”的錦州精神,重實際、重實幹、重實效,一門心思抓發展,撲下身子抓落實,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在發展上,用在為全市人民謀福祉上,讓政府工作經得起實踐、民眾和歷史的檢驗,努力建設黨和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錦州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又讓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和“十二五”規劃的宏偉藍圖激勵著我們實現新的跨越。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與支持,有全市黨政軍民的共同奮鬥,我們建設環渤海地區特大型港口城市、遼西沿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中國光伏產業之都和穩定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一定會實現,錦州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