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豐都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豐都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性質:工作報告
  • 地點:豐都縣
  • 時間:2011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五年,是豐都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面對改革發展中各種挑戰和困難,全縣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力推進“五個重慶” 建設,全面落實“民生十條”,加快推進“縮差共富”,圓滿完成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預期目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的重大跨越。
——這五年,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99.8億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長17.2%,高於全市0.8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由1.66億元快速增加到12.3億元,年均增長49.2%;財政支出33.3億元,較2006年增長3.5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33億元,是上一個五年投資總和的4.8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7.5億元,年均增長19.5%。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突破200億元。
——這五年,特色骨幹產業迅速崛起。化醫、建材、輕紡產業成為工業經濟龍頭,蛋氨酸項目填補國內行業空白,乾法水泥項目單體產能全國第一,筆電產業擠入全市七大原料配套基地,全縣工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2.5億元。“中國肉牛之都”建設全面發力,建成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萬頭肉牛育肥場和母牛養殖場,肉牛存出欄量躍居全市第一,產業發展模式引領全國;林業、果菜、菸葉等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累計造林74萬畝,菸葉產量突破10萬擔,農業總產值從15.9億元增加到29.7億元,年均增長7.8%,增幅全市領先。“一山一湖一洞”精品旅遊景區格局基本形成,名山景區完成古建築升級改造主體工程,藍天湖景區開發大規模推進,雪玉洞被評為“中國最美洞穴”;成功舉辦三峽國際旅遊節、中國牛業發展大會等重大節會,2011年接待遊客4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2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2.9倍、3.1倍。先後引進重百、新世紀、蘇寧等大型商貿企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實現全覆蓋,鄉鎮農貿市場加快建設,商貿流通持續繁榮。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20.3:43.6:36.1,二三產業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日趨最佳化。
——這五年,基礎設施建設強勢推進。多方籌資近300億元,強力實施了一批事關豐都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縣人民期盼多年的渝利快速鐵路、涪豐石和豐忠高速公路、長江二橋全面開工並加快建設,迎賓大道和產業大道建成通車,城市公交順利開通,所有鎮鄉實現通客車,通鄉通暢率、通村通暢率分別達100%、50%以上。蔣家溝中型水庫提前完成主體工程並下閘蓄水,79座病險水庫得到除險加固或應急整治,長江沿岸城集鎮全部達到國家規定防洪標準,新解決34萬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恢復改善有效灌面4.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25平方公里。農村電氣化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完成,建成1個220千伏和3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豐忠燃氣管道、天然氣過江管道竣工投用,日供氣能力達到200萬方。50%以上行政村建立了信息化平台,現代信息網路普及率和覆蓋面大幅提高。
——這五年,城鄉發展面貌加快改善。城市開發建設明顯提速,龍河東、王家渡、丁莊溪等城市組團開發全線推進,城市建成區面積新增6平方公里達到13.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10.6個百分點達到36.14%。濱江公園、八一廣場、體育館、規劃展覽館等一批城市要件建成投用,城區主次幹道全部“白改黑”,立面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加速推進,成功創建市級山水園林城市、市級衛生城市和首批市級森林城市。高鎮、社壇、龍河等一批中心集鎮規模有效擴張,建成鎮鄉污水處理廠9個,配套設施加快完善。新建巴渝新居4890戶,改造農村危舊房8781戶,建成農民新村22個,廣大農村更加宜居宜業。強勢開展非法弔唁廳取締、違法建設整治等專項行動,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秩序更加規範。
——這五年,移民安穩致富成效顯著。全面完成移民搬遷安置任務,累計搬遷安置移民2219人,復建房屋7.93萬平方米,四期庫底清理和消落區垃圾清理5.8萬噸,四期移民一次性通過國家驗收,成功轉入三峽後續工作新階段。高質量編制後續規劃項目125個,生態工業園、丁莊物流園、設施蔬菜示範園等項目順利啟動並加快實施。強化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完成高切坡治理138處,實現蓄水期間“三無一穩”目標。建成生態屏障19.8萬畝、農村庫周交通147公里、橋樑16座,實施生態家園“一池三改”2855戶,庫區環境加快改善。移民培訓就業基地一期工程竣工投用,移民“零就業”家庭全面消除。全面落實後扶政策,累計兌現發放各類移民後期扶持和救助資金2.2億元,5477名淹沒農轉非移民參加養老保險。爭取移民個案項目補助資金近億元,一大批移民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這五年,改革開放事業攻堅破冰。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深入推進,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戶籍制度改革累計轉戶進城6.3萬人;農村土地全面確權到戶,農村房屋確權頒證工作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三權”抵押發放貸款3.2億元。著力夯實開放平台,工業園區規劃面積由2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完成征地拆遷、“七通一平”10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廠房12萬平方米,“一區四園”園區格局基本形成。有效整合政府性融資平台,新引進各類金融機構8家,累計融資41.4億元,金融生態環境更加優越。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一批投資過億、十億乃至上百億的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戶,金鷹國際、東方希望、紫光天化、恆都農業、武漢凱迪、重慶輕紡、上海三毛等知名企業競相搶灘。五年累計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191個,契約引資788億元、實際到位248億元,分別是上一個五年總和的4倍、38倍、25倍。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培育外貿出口企業52家,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6150萬美元。
——這五年,人民生活水平再上台階。將財政支出的50%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批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民心實事有效落實。教育“兩基”鞏固提高工作通過國家驗收,成功創建2所市級重點中學,學生飲用奶計畫和愛心午餐穩步實施,留守兒童“4+1”教育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廣。率先建成全市一流的檔案館、數字電影院,建成村文化室284個、農家書屋320個、塑膠運動場15.7萬平方米,“唱讀講傳”等文體活動廣泛開展。三甲醫院啟動建設,改擴建鄉鎮(中心)衛生院30所,建成村衛生室104個,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碘缺乏病基本消除。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成功創建市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深入開展“創業豐都”行動,扶持發展微型企業752戶,城鎮新增就業3.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各類社會保險參保110萬人次,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率先在全國開展農村敬老院管理體制改革,新(改、擴)建鎮鄉福利院19所,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慰問金5.5億元,城鄉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建成廉租房3.2萬平方米,3000戶住房困難家庭納入廉租住房保障範圍。農戶萬元增收和農民脫貧致富進程加快,81%的農戶提前實現萬元增收目標,基本消除絕對貧困,減少農村貧困人口6.8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479元提高到599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85元提高到15765元。大力推進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創新開展平安“五星”創建活動,“五五”普法一次性通過國家驗收,民眾安全感指數達到97.34%,位居全市第三。
與此同時,我們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建成全市一流的行政服務中心,精簡各類行政審批項目542個,深入實施“三項活動”、“三項制度”、“三項治理”,幹群關係更加密切。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先後榮獲“國家科技富民強縣示範縣”、“全國全民體育健身先進縣”、“全國平安漁業示範縣”等稱號,交通運輸、移民培訓、科技進步、林權制度改革、公安執法、國民體質監測、救助管理、農村五保、法制宣傳教育等工作獲國家表彰;農業農村、移民、商貿流通、供銷合作、衛生、就業再就業、統計調查、檔案、地方志、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等工作多次獲全市考評一等獎;縣政府班子連續三年在全市考核中獲得優秀,在“兩翼”13縣名列前矛。全縣上下心齊氣順、風正勁足,全民共建、共享、共富的生動格局正加速形成。
成功伴隨汗水,奮鬥凝聚艱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凝聚著85萬豐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豐都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縣域經濟總量偏小,發展方式粗放,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仍然處在“爬坡上坎”的艱苦創業階段;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尚未完全打破,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度仍然偏低;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部分民眾生產生活困難,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仍然較多,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今後五年,是我縣搶抓機遇、提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推進城鄉統籌、促進縮差共富的攻堅時期,更是實現追趕跨越、建成全面小康的決勝時期。按照縣十三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今後五年縣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提速上檔、追趕跨越,夯基立柱、縮差共富”的總體工作思路,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民生導向發展之路,為建設三峽庫區明珠和實現人民幸福安康而努力奮鬥!
按照以上思路,今後五年縣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城市化、新型工業化、旅遊精品化、農業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GDP、工業總產值、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城鄉居民收入實現翻番,分別達到260億元、500億元、40億元、1000億元、3.2萬元和1.4萬元,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5:4,初步建成中國肉牛之都、三峽庫區工業重鎮、重慶大都市衛星城和國際知名旅遊勝地,綜合實力達到建區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實施城鄉統籌、開放推動、重點突破、內涵提升、人才興豐“五大戰略”,以“一城一湖,一江兩河”為重點,最佳化全縣生產力空間布局,強力推動追趕型跨越式發展。主要工作任務是:
(一)加快構築三峽庫區工業重鎮。借力江南萬億工業走廊建設,大力推動園區空間拓展,力爭工業用地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 “點、線、片”的工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區布局。加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著力構建輕紡食品、精細化工、新型建材3個優勢產業和機械電子、生物製藥、新能源3大新興產業“3+3”工業體系,產值分別達到150億元、120億元、80億元、100億元、30億元、20億元,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逐步淘汰和關閉低產能、高耗能企業,推動工業結構轉型升級,力爭培育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0戶、稅收1億元以上企業10戶,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戶。深入推進加工貿易承接地建設,大力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加工與貿易的一體化發展,力爭2016年引進外資2000萬美元,進出口總額實現5000萬美元,上市企業達到2—3戶。
(二)提速打造國際知名旅遊勝地。投資100億元以上強力推進精品景區建設,將名山、藍天湖、雪玉洞打造成為國家5A級景區,名山、雪玉洞分別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預備名錄,建成全國優秀旅遊城區。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包裝打造一批歷史文化旅遊景點。積極發展鄉村旅遊,開發龍河峽谷旅遊資源,發展太平、武平、三元等生態休閒旅遊。加快建設連線各主要景區的快速通道,建成縣城至藍天湖景區高速公路。著力完善功能配套,積極發展特色餐飲,建設星級酒店,研發特色旅遊商品,策劃製作大型特色實景演出,努力實現進出便捷、吃有品味、住有檔次、購有特色、娛有樂趣。大力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切實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強力實施宣傳行銷,強化主流媒體宣傳,叫響“人類旅遊終極目的地”品牌。每年舉辦2次以上旅遊文化節會,將名山千年廟會暨善文化旅遊節辦成中國最具影響的民俗文化節會之一。到2016年基本形成景區品質優秀、旅遊交通便利、功能配套完善、服務水平一流、目的地游成形的旅遊發展新格局,實現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其中接待海外遊客1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翻2番。
(三)強力建設中國肉牛之都。大力實施“品種、品質、品牌”戰略,對接實施三峽後扶農業產業示範園、國家節糧型肉牛養殖基地、農業部草地保護等一批重點項目,全面建成能繁母牛“萬千百十”示範工程,母牛存欄實現20萬頭,成為全國肉牛養殖示範基地。著力強化科技支撐,延伸產業鏈條,建成肉牛科技城、肉牛精深加工廠、肉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肉牛綜合交易中心,力爭2016年全縣肉牛飼養、交易和屠宰加工量100萬頭,加工銷售收入100億元。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扶持壯大恆都、鑫犇、光明等肉牛骨幹企業,力爭培育肉牛龍頭企業100家,恆都公司產值實現70億元並成功上市。與此同時,因地制宜發展林業、榨菜、烤菸等特色產業,力爭到2016年建成工業原料林105萬畝、旅遊生態林16萬畝、致富經果林42萬畝,年產菸葉15萬擔、榨菜60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林業產業強縣”、“中國優質紅心柚之鄉”、“全國榨菜出口創匯基地”,鞏固“全國菸葉生產重點縣”地位,全縣農業產業鏈增加值達到100億元。
(四)努力建設重慶大都市衛星城。高標準完成50平方公里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大力推進城市開發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力爭到2016年建成30萬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城鎮化率達到50%。加快龍河東、丁莊溪、名山等組團開發建設,全面完成龍河東市政道路、斜南溪溝谷回填造地及橋改隧、橫五路等重點工程,建成商品住房300萬平方米,建設保障性住房50萬平方米,藍天湖城市副中心形成10平方公里規模。加快中央商圈、會展中心、公園、廣場等城市要件建設,強力打造50億級城市綜合體,積極發展新型商業業態,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0億元,成為三峽庫區商旅文聯動發展的先行示範區。高標準完成縣城主幹道綜合整治、北岸城區舊城改造,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市級文明城市、市級環保模範縣。建成渝利鐵路、涪豐石和豐忠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墊豐武高速公路,建成橫五路、長江二橋、龍河新橋等城市快速通道,啟動建設龍河東至水天坪快速通道,形成快速便捷的內聯外達交通網路。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建成15個現代化小城鎮、30個鎮鄉污水處理廠,建設農民新村80個、巴渝新居5000戶,改造農村危舊房1.2萬戶,全面消除農村D級危房,基本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發展民生導向,加快推進縮差共富,將財政支出50%以上用於民生,力爭到2016年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到2.3:1,基尼係數調整到0.4左右。加大三峽後續工作力度,爭取到位三峽後續項目資金30億元以上,全面推進移民安穩致富。大打扶貧攻堅戰,全面完成89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實現“脫貧摘帽”。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三峽庫區教育強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養老服務示範縣、全國生態示範區、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建成國家級重點示範高中2所,建成三甲醫院,衛生資源指標、城鄉居民健康指標高於全市平均水平。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實現充分就業,“五大保險”全部納入市級統籌,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民眾安全感指數保持在97%以上,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
三、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我們必須看到,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巨觀經濟形勢更趨複雜,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一方面,美國尚未走出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持續深化,世界經濟面臨二次探底風險,主要已開發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出口加工貿易受到較大衝擊,國內經濟形勢異常嚴峻;另一方面,國家加大巨觀調控力度,繼續收緊土地和資金兩道“閥門”,使我縣發展面臨空前巨大的壓力與挑戰。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多種政策集中疊加,近年發展逆勢而上、好中加快,去年GDP增速躍居全國第一,特別是隨著渝新歐國際大通道成功開通,重慶一舉由開放末梢轉變為開放前沿,帶動筆電、雲計算等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壯大,為我縣在更高層次、更大空間實現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加之隨著三峽後續工作、成渝經濟區建設、武陵山片區開發、江南萬億工業走廊建設啟動實施特別是 “一高一快”年內貫通,豐都區位格局即將發生戰略性改變,實現加速發展的條件空前匯集。只要我們搶抓機遇,順勢而為,豐都發展必將在困境中實現突圍、在逆勢中加速崛起。
基於以上判斷,今年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7%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工業總產值增長35%,農業總產值增長6.5%,旅遊接待遊客突破600萬人次,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300萬美元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6%和26%,城鄉差距縮小至2.4:1,基尼係數下降至0.41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排放削減量完成市上下達目標。
要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務必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緊緊依託並加快融入重慶市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的洪流,堅定不移走民生導向、內需驅動之路。要以做好10個項目前期工作、新開工10個基礎設施項目、完成10個續建重點項目、抓好10個骨幹產業項目、辦好10件重要民生實事“五個十”為重點,突出抓好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力推動城鄉建設,增強發展集聚能力。將城市開發建設作為應對危機、拉動內需的重要抓手,加大城市經營力度,充分匯集各種發展要素,推動縣域經濟提速發展。
加快拓展城市規模。全面完成龍河東組團、丁莊溪組團城市設計,啟動50平方公里城市總規修編論證。做好土地經營大文章,加強土地整理、儲備和出讓工作,撬動民間資本聚焦城市開發,強力推動城市東進。加快推進龍河東組團市政道路、龍河新橋、橫五路、斜南溪溝谷回填造地及橋改隧工程、火車站至迎賓大道連線路、丁莊物流園區等項目建設,新拉開10平方公里城市骨架。積極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新建商品房60萬平方米。啟動藍天湖城市副中心建設,全面完成征地拆遷,加快基礎平場、道路管網等基礎配套建設,開工建設農民安置房3萬平方米,積極開發旅遊地產。
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大力實施龍河東組團管網建設,加快推進北岸城區危舊房改造和居民安置房建設,啟動龍河口至刀鞘溪岸線綜合整治,完成2個居住區的綜合整治。基本完成青龍公園、龍河濕地公園建設,加快火車站站前廣場建設。大力開展“五城同創”活動,持續推進城市重點區域提檔升級,新整治城市道路10公里,啟動迎賓大道、濱江路及城市濱江兩岸夜景燈飾工程建設。
推進集鎮和鄉村建設。加快推進三建鄉場鎮避險遷建,全面完成高鎮、社壇、龍河三個市級中心集鎮“561”工程,大力支持十直、三元等縣級中心鎮建設,啟動建設15個現代化特色小城鎮,完善場鎮基礎配套設施。加強集鎮環境保護與建設,大力開展畜禽養殖等面源污染治理,完成興義、十直、湛普3個集鎮污水處理廠續建工程,開工並建成6個集鎮污水處理廠。著力打造巴渝特色新居風景線,建成巴渝新居示範點30個,開工建設農民新村15個、建成12個。全面推進集鎮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深化違法建設整治行動,健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長效機制。
(二)全力提振工業經濟,壯大縣域經濟實力。用好中央和重慶市提振經濟系列政策措施,著力調整最佳化工業布局、培育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企業投產達能,提升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
加快拓展園區平台。完成“水天坪至高鎮一片區,長江和豐墊路兩沿線,鎮江、湛普、社壇、紅岩、江池五點”等工業園區拓展規劃。加快水天坪工業園、玉溪輕紡園、中小企業創業園征地拆遷及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完成科技孵化樓、鎮江化工碼頭和供熱中心建設,啟動水天坪東拓展區建設。力爭全年新增工業園區面積6平方公里,建成征地拆遷安置房3萬平方米。
大力培育骨幹產業。建成乾法水泥C、E生產線,抓好建築陶瓷業技術改造,力爭新型建材產值增長40%達到35億元。全面建成蛋氨酸二期擴建、MMA擴建項目,E09項目實現滿負荷運行,精細化工產值增長90%達到25億元。全面建成恆都5萬噸牛肉製品精深加工項目,啟動建設差別化纖維、華美輕工產業園、百億都市樓宇等項目,扶持壯大榨菜、蕌頭等產業規模,力爭輕紡食品產值增長22%達到50億元。建成投產金籟電感變壓器項目,擴大伍爾特電子、豐泰電腦箱包生產規模,整合打造船舶製造基地,力爭機械電子產值增長18%達到13億元。大力發展新能源,建成5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加快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做好大唐核電、抽水蓄能發電等項目前期工作。
強化企業運行服務。全面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實施節能減排、自主創新,提高新技術、新材料運用水平,鼓勵現有企業與大企業協作和配套,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加強生產要素綜合協調,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資金、能源、市場等方面問題,大力緩解油、電、氣供需矛盾,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發展需要。積極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技術在工業設計、製造、流通等環節中的套用率,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全面完成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推動工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三)高點打造精品景區,激發旅遊商貿活力。以國家擴大內需和全市六大精品景區建設為契機,全力推進以藍天湖為重點的精品景區開發,著力完善配套設施,強化宣傳行銷,激活城鄉消費。
強力打造旅遊景區。全方位、高質量、快速度推進藍天湖景區開發,全面完成擴湖蓄水、達沃斯10萬平方米高星級酒店群、天堂谷森林公園、國王商業鎮建設,一期工程對外開放;基本建成雲海谷體育公園、滑雪場、森林小火車。全面完成名山景區古建築升級改造,啟動十八層地獄、百孝園建設,深度挖掘“鬼城”民俗文化。積極推進龍河流域景區開發建設,全面完成遊艇項目前期工作併力爭開工建設。積極發展太平壩、冷玉山、橫樑等生態休閒旅遊,不斷豐富全縣旅遊產品。完善旅遊基礎配套,啟動建設新縣城旅遊集散中心,完成豐都賓館五星級升級改造並對外營業,力爭啟動龍河東五星級酒店建設,完成名山景區“吃”、“購”、“娛”和藍天湖景區水、電、氣、通信及污水垃圾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積極開發旅遊商品,鼓勵扶持現有旅遊特色商品企業做大做強。
加大宣傳行銷力度。圍繞“重名媒、邀名人、辦名節”的旅遊宣傳行銷思路,積極組織旅遊企業重點實施主流電視媒體轟炸式宣傳,積極籌拍豐都旅遊電影大片,利用國際國內航班廣泛宣傳豐都旅遊形象;邀請當紅影視明星或名人代言豐都旅遊;精心策劃舉辦名山千年廟會暨善文化旅遊節、藍天湖休閒度假旅遊節暨首游儀式等重大節會活動,啟動“印象豐都”大型實景演出節目策劃工作,塑造旅遊品牌,提升人氣指數,力爭全年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8億元。
繁榮活躍商貿流通。建成市級濱江美食街,打造市級社區商業中心,鼓勵發展餐飲、洗浴、家電維修等社區服務業,積極培育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等現代服務業。基本建成肉牛綜合交易市場、農產品批發物流市場,新(改、擴)建鎮鄉農貿市場13個,完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深入開展“農超對接”等商貿“五大行動”,安裝投用“農商通”信息機330台,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建立健全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加強藥品流通管理,堅決打擊危害食品安全行為,營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四)提速發展肉牛產業,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將肉牛產業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和主要抓手,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實施肉牛“三百工程”。全面啟動全國肉牛養殖示範基地建設,建成10個萬頭能繁母牛基地鄉鎮、50個千頭養牛專業村、200個百頭養牛專業社、5000個十頭養牛戶。加大科技推廣和創新,啟動建設肉牛科技城、全市肉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成肉牛精深加工生產線,舉辦肉牛美食節,著力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全縣新增肉牛飼養量10萬頭,肉牛出欄實現15萬頭,肉牛出欄加工產值實現20億元。
打造優勢產業基地。按照“一鎮一業,一帶一色”思路,著力構建林業、果菜、烤菸、水稻等一批農業優勢產業帶。全面完成森林工程建設任務,完成長江兩岸綠化3.7萬畝,新造工業原料林2萬畝。新建優質紅心柚基地3.2萬畝、高換改造1000畝。持續推進3個萬畝蔬菜基地建設,種植榨菜15萬畝。種植烤菸4.2萬畝,收購菸葉11萬擔。著力打造1萬畝無公害優質水稻基地,發展有機稻基地1000畝。加強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農機推廣力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2%。
提升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快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大力扶持恆都農業、成華板材、三合實業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年新培育市級龍頭企業2個、縣級龍頭企業3個。積極推進農工商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發展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組織1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50個。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加強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全年申請市級著名商標2件、地理標誌1件,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食品5個。
(五)強力推進基礎建設,加快破解發展瓶頸。深入開展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積極融入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著力改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面貌。
破解城鄉交通瓶頸。全力推進渝利快速鐵路、涪豐高速公路建設,力爭年底全線貫通,打通出口快速通道。加快豐忠、豐石高速公路建設,完成渝安高速至縣城橫五路連線線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墊豐武高速公路豐都至藍天湖段,啟動長壽湖至名山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開工建設豐彭公路涼風埡至彭水界段、城市客運中心,啟動縣城至高鎮濱江大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完成懶板凳危險路段改造,不斷提升骨幹公路網路等級。大力推進雙龍至保合、董家至青龍、青龍至十直龍頭、武平山羊溪至龍河皮家場等鄉鎮聯網路建設,全縣通村通暢率提高到60%以上。啟動水上客運中心前期工作,加快建設長江二橋、水天坪綜合碼頭,開工建設龍河二橋。
提速推進水利建設。抓住國家大興水利機遇,重點實施骨幹水源、人飲安全、防洪保全、農田水利、生態保護五大水利工程。全面建成蔣家溝水庫並發揮效益,開工建設梨子坪水庫,啟動龍興壩中型水庫前期工作,完成沱沱壩、太平壩等小型水庫前期工作。新建各類飲水安全工程87處,建成縣城285米高程水廠主體工程。完成1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暨龍河等中小河流治理。深入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和三峽庫區中部灌區建設,新增和改善有效灌面2.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8平方公里。全面完成12座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試點,改善新增裝機3.5萬千瓦。
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加快完善骨幹電網結構,建成保合110千伏和藍天湖、周灣、董家3個35千伏輸變電工程,全面完成79個行政村電氣化改造。加快鎮江至水天坪燃氣過江管道、天然氣輸配計量站建設,爭取及早投入使用。建成汽車加氣子站,加快推進丁莊溪配氣站建設,切實緩解縣城車輛加氣難和丁莊溪組團居民生活用氣問題。
(六)深入擴大對外開放,建設開放型經濟高地。積極融入內陸開放建設大潮,著力打造開明、開拓、開放的人文環境,以開放促開發,以開放增活力。
營造開放人文環境。完善行政審批、執法檢查、監督管理等制度,大力推行網路審批、縣鄉聯網審批和“縣事鄉辦”等機制,進一步清理、減少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式,壓縮辦事時限。大力加強幹部作風整頓,強化發展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堅決糾正阻礙開放、影響發展的各種行為。大興全民開放、全民創業之風,完善社會徵信系統,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營造積極的輿論環境、公平的信用環境、規範的法治環境。
強力推動招商引資。調整最佳化招商機構,成立3個駐外招商分局,精選一批優秀年輕幹部充實到招商引資一線,著力打造高水平的常年駐外專業招商隊伍。完善招商引資考核激勵機制,健全政府與企業聯動招商機制,充分激發招商積極性。把握沿海和主城產業轉移趨勢,策劃包裝50個以上重大優選招商項目,加大在各大媒體、重點城市的招商宣傳力度,策劃舉辦3次以上大型招商活動周,提升招商引資活動實效。瞄準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注重投資信息收集,強化與有投資意向重點企業的對接洽談,為項目考察、落戶提供全過程、高效率服務。力爭全年實現契約引資400億元,到位資金1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內資增長40%以上。
深化區域經濟協作。加強與河北省、南岸區、山東棗莊市等對口幫扶地區的對接,爭取一批重點產業項目落戶豐都,力爭全年引進對口支援項目2個,協定投資5億元,到位無償援助資金4500萬元。加強與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的對接,力爭承接一批鏈條產業項目落戶,大力發展配套服務產業。積極拓展恆都牛肉出口香港等境外市場,培育外貿出口企業5家以上,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2500萬美元以上。
(七)加強財稅金融工作,增強發展保障能力。將財稅金融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破解發展資金瓶頸。
最佳化財政收支結構。堅持對財稅收入實行均衡入庫、按季考核,大力培植稅源,加強重點稅源監控,杜絕隨意減免緩,努力實現應收盡收。加大土地整理、儲備和出讓力度,力爭實現土地出讓收入8億元以上。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持將一般預算支出的50%以上用於民生,大幅壓縮行政運行成本。加大各類項目資金整合力度,集中財力辦大事,全力保障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建設。
推進財政管理改革。強化預算約束,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減少預算外或超預算支出。加強專項資金管理,紮實開展財政投資評審和績效評價工作,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全面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紮實推進國有企業清理整合,健全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強化國有資產監管,加大政府性債務化解力度,防範化解財政風險。
加大融資工作力度。規範國有資產儲備、管理和經營,做大做強金穗、城投、旅投等實體公司,提升政府性融資能力。充分發揮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保險公司融資擔保作用,創新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城市建設、工業園區、優勢產業和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健全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拓展交流溝通平台,促進政銀企良性互動。力爭全年為返鄉農民工、下崗工人提供全額貼息擔保貸款1.5億元,金融機構投放貸款新增8億元以上。
(八)抓好扶貧和移民工作,促進民眾增收致富。把扶貧和移民工作作為縮差共富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貧困地區和移民聚集區基礎條件改善、特色產業發展和民眾增收致富。
大力實施扶貧攻堅。提速創建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試點示範縣,啟動實施節糧型肉牛養殖基地等規劃項目。積極對接國家東西扶貧協作、水利部定點扶貧和市內對口幫扶,加快完善基礎配套,建成扶貧道路100公里、農民新村5個,完成扶貧移民和生態移民2000人以上,解決貧困村5000人飲水安全問題。強力推進整村脫貧與連片開發,整合各類資金2億元培育扶貧產業,減少貧困人口1萬人,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大力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完成“雨露計畫”培訓5000人,助推貧困民眾快速脫貧。
全面推進三峽後續工作。做好移民工程竣工決算審計,確保國家總審計和總驗收結果優良。完成三峽後續工作總體實施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編制,爭取後續建設項目投資計畫5.5億元。大力推進移民生態產業園建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完善庫區公共服務設施。抓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深入推進庫周綠化和植被保護,完成6處後續規劃高切坡防護項目,全力推進消落區綜合整治,著力解決支流水華等突出問題。加強移民創業就業扶持,完成移民培訓3000人,新增城鄉移民就業或轉移就業2000人。開展移民安置區困難幫扶,妥善處理移民搬遷安置遺留問題,著力化解移民信訪積案,維護廣大移民民眾根本利益。
(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眾幸福指數。堅持把增進民眾福祉放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讓廣大民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消除中國小D級危房,拆除重建或加固C級危房1萬平方米。加快中國小校布局調整,開工建設適存高級中學、龍城國小,遷建實驗中學,完成豐二中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擴建工程,啟動武平、三元等片區國中擴建,完成4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有效緩解“入學難”問題。深化留守兒童“4+1”教育管理模式,深入實施學生飲用奶計畫和愛心午餐。開工建設博物館,啟動文化藝術中心前期工作。深入開展唱讀講傳等文化活動,舉辦全縣體育運動會。新建2個科技專家大院和2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一批科技示範村和示範戶。大力推進健康工程,加快三甲醫院基礎平場、中醫院綜合樓建設,建成5個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和50個村衛生室,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衛生保障能力。積極創建國家級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五大保險”覆蓋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引導符合條件的不規範征地和超齡人員全部參加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加快民福老年公寓建設,建成縣養老服務中心和30個鎮鄉街“困難民眾之家”,新(改、擴)建鎮鄉福利院4所,新建社區日間照料站7個,開工建設鳳凰山和4個集鎮公益性公墓。完善城鄉困難群體救助體系,進一步規範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切實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創新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調處機制,深入開展“三項活動”,用心化解一批信訪問題,切實解決民眾實際困難。加快推進平安重慶·應急聯動防控體系建設,始終保持“打黑除惡”高壓態勢,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抗災救災體系,切實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基本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
大力改善人民生活。深入實施“創業豐都”,打造6條鄉鎮創業街,完成創業培訓1000人,力爭新增微型企業1000個,新增城鎮就業7000人,回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3萬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農轉城1.5萬人以上,有序推進退地農轉城養老保險辦理工作,完成宅基地退出補償2000戶以上,有效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深入推進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全面啟動農民純收入超萬計畫,加大幫扶力度,確保95%的農戶實現萬元增收目標。
順應民眾期盼,我們將全力辦好一批民生實事。一是完成通暢工程150公里。二是解決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三是發放農戶科學儲糧彩鋼倉5000套。是完成縣城背街小巷環境整治4.5萬平方米。五是完成22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六是建成公租房3萬平方米、廉租房5萬平方米。七是改造農村危舊房3000戶。八是開展就業技能培訓5000人,帶動就業6500人。九是完成18個、啟動22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十是辦結法律援助案件450件。
與此同時,統籌推進統計、調查、物價、法制、人防、消防、氣象、檔案、地方志、婦兒、青少年、殘疾人、老齡、民族、宗教、對台、僑務、保密、工商、質監、食藥監、雙擁共建、國防動員、機構編制、防震減災、機關管理等工作,共同譜寫豐都發展新的篇章。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要始終牢記“為民服務、共同富裕”的價值取向,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方式,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努力擔當推動豐都大改革、大發展、大跨越的歷史使命。
第一,轉變職能,提高科學發展能力。著力改善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綜合運用規劃、財稅等手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更加注重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兌現落實民生共富若干政策,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惠民的公平性。加快事業單位綜合配套改革,進一步最佳化事業機構編制配置,著力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更加重視基層建設,支持基層創造性開展工作,推動基層更好地為民辦事。大興效能革命,完善績效評估,加強行政問責,促使政府工作人員勤勉盡責、永不懈怠,乾出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新業績。
第二,規範行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和媒體監督。健全政務公開機制,辦好政府公報,積極推行網路政務,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完善重大決策程式、聽證、風險評估和責任追究機制,努力做到政府決策與民眾“面對面”、為民辦事“實打實”、有錯必糾“硬碰硬”。進一步規範行政服務中心、電子監察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運行,提高政務活動公開度、公正度、透明度。加快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嚴格執法程式,公正文明執法,堅決糾正違規執法、簡單粗暴執法等問題。
第三,改進作風,不斷增強為民謀利能力。建設學習型政府,加強理論武裝和專業知識培訓,辦好“周末大講壇”,切實提高公務員素質和能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問政、問需、問計,使各項工作舉措更加符合豐都實際、符合民眾利益。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和文風、會風,精簡會議和檔案,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問題、化解矛盾上,把有限資源和財力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深入開展“三項活動”,傾情為民眾排憂解難,傾力幫扶民眾致富奔小康。
第四,乾淨幹事,不斷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政府工作人員要始終牢記“兩個務必”,既要幹事,又要乾淨。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自覺過好權力關、交友關、禮品關、家庭關。堅持勤儉節約,嚴格控制會議和公務接待經費支出。加強審計監督和行政監察,嚴查各類失職瀆職和侵害民眾利益的問題。加強重點領域反腐制度建設,從源頭上防治腐敗。高度重視人民民眾投訴舉報,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絕不讓腐敗分子逃脫黨紀國法的嚴懲,絕不讓腐敗行為干擾發展大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