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09年是新中國60華誕的喜慶之年,是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的關鍵之年。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下,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主線,深入貫徹中央、北京市工作部署和“二三六三”核心發展戰略,圓滿完成了建國60周年慶典服務保障工作和區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各項任務,保持和鞏固了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建設國際化、現代化新東城打下了堅實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 單位: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
  • 性質:工作報告
2009年工作回顧,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工作回顧


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實現經濟平穩持續發展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衝擊,全區上下積極應對,周密組織,共克時艱,在確保經濟穩定的同時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制定政策措施,狠抓指標落實。及時出台服務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24項保增長措施,從推進項目建設、促進社會消費等六個方面做出安排部署。細化財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項經濟指標,建立11家牽頭單位、44家協辦單位組成的責任體系。構建涵蓋3大類、24小類、111個指標的動態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區域經濟運行狀況。設立中小企業發展扶持資金、就業應急準備金、大學生就業實習補助資金等共3500萬元,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820億元,同比增長9%;區財政收入預計完成71億元,同比增長12.8%;兩業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5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28504元,同比增長9%。
著眼長遠規劃,促進產業發展。在區委領導下,組織啟動未來20年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各項任務指標進展情況總體良好。順利完成第二次經濟普查,制定“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為做好今後五年發展戰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出台主導產業政策實施細則,安排專項扶持資金2億元,促進產業聚集發展,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達到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加大產業發展研究與招商引企力度,引進新增稅源6.3億元。著力推進樓宇經濟發展,摸清了全區755.7萬平方米、162座商務樓宇基本情況,初步建立起樓宇經濟信息資料庫。搶抓機遇研究發展低碳、中醫藥等適合東城區位特點的新興產業,通過組織專家論證考察、參加中關村低碳經濟與綠色發展論壇等方式研討低碳城區建設的基本思路,與瑞士洛桑市合作建設低碳示範區項目被納入中瑞政府間合作框架。先後參與組織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北京文博會、北京金博會、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單位聯誼會等活動,加強產業政策推介與合作交流。王府井、東二環、雍和園三大功能區建設穩步推進,為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重要支撐。
強化投資拉動,促進市場繁榮。採取各項措施擴大投資和消費拉動,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205.8億元,同比增長3.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預計完成367億元,同比增長13%。切實加強跟蹤服務和協調調度,簡化審批流程,確保納入市、區綠色通道的40個項目快速立項和一批拆遷項目順利實施,提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16億土地儲備任務。搭建促銷平台,舉辦消夏購物節等系列活動,全力拉動消費增長。組織重點街區和企業開展金街過大年、推介百家四合院等百餘項促銷活動,促進了市場活躍繁榮,地壇廟會獲得“第四屆北京春節廟會·燈會文化活動最具人氣獎”。
主動協調服務,營造良好環境。深入開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活動,區級領導和職能部門走訪200餘家企業、單位,幫助344家單位解決問題23類385件。利用網上服務平台暢通企業與政府的聯繫渠道,完善部門協調會商機制,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舉辦中小企業發展論壇,組織5次中小企業資金供需對接會,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為11家企業提供貸款貼息支持146萬元。成立首家小額貸款公司,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設立“小額貸款擔保綠色通道”,為9家企業爭取了2700萬元的貸款擔保。組織“北京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協助申請扶持資金,保護和提升老字號品牌。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步伐,東方奧天、東方文化、東方信達三大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調整組建基本完成。
二、全區上下團結奮戰,高質量完成國慶服務保障任務
作為建國60周年慶典活動舉辦地,東城區肩負著慶祝大會和廣場聯歡保障、民眾遊行遊園、安全保衛、環境整治、氛圍營造等一系列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全區幹部民眾、駐區單位和廣大志願者發揚顧全大局、連續作戰、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以最好的精神狀態、最高的工作標準投入籌辦工作並取得圓滿成功。
組織運行高效有序。組建東城區建國60周年慶祝活動籌辦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由安全保衛、環境整治等9個專項指揮部和13個地區分指揮部組成的“1+9+13”指揮運行體系,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形成了統一領導、分工明確、協調順暢、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各指揮部和街道、地區令行禁止、緊密協作,為籌辦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服務保障圓滿順利。全區25所學校15700餘名師生參加的廣場背景組字,2930名機關幹部、部隊戰士和社區民眾參加的聯歡晚會表演,2924名武警官兵、青年學生組成的“開天闢地”民眾遊行方陣,都獲得了籌辦組織機構的高度評價。深入細緻做好東交民巷29、31號院居民安全保障,確保了焰火燃放萬無一失。全力落實電磁環境清理、“淨空”、集結線路清障、交通組織保障和慶典核心區臨時環衛保潔,保障了閱兵遊行順利進行。精心策劃12個公園整體遊園活動及環境布置,接待遊客近47萬人次。嚴密落實安保措施,構建起多層次、全方位、無縫隙的社會面防控網路,狠抓矛盾排查和糾紛化解,累計投入群防群治力量61.2萬人次,實現了“大事不出,小事減少,管理嚴格,秩序良好”的目標。
營造喜慶文明氛圍。深入開展環境美化工作,栽植200餘萬盆花卉,搭建9座花壇、15個大型花柱,形成了“一環、一軸、三中心、多節點”的景觀格局。“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活動、“60年巨變看東城”展覽等一系列民眾性教育活動蓬勃開展,營造出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堅持文明城區常態化管理,完成全國文明城區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促進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進一步提升。
籌辦工作成效顯著。經過全區團結拼搏,全面實現了慶祝活動“隆重、喜慶、節儉、祥和”的總要求。“開天闢地”遊行方陣獲最佳組織獎,民眾遊行獲創新成果獎,背景組字表演實現了“精益求精、不留遺憾”的目標。遊園活動以優美的環境、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和中外遊客的熱情參與,城市超常規運行能力經受了實戰的嚴峻考驗。全區共有31個單位榮獲北京市國慶安保工作先進集體稱號,30個單位榮獲首都國慶60周年聯歡晚會突出貢獻獎,東城區被市委市政府和市籌委會授予“最佳服務保障獎”。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是加快“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全面謀劃未來一個時期科學發展、打造國際化現代化新東城的重要一年。本屆政府換屆三年來,經過全區持續努力,區財政連續三年保持了每年遞增10個億的良好態勢,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較高水平的穩定成長期。但金融危機對第三產業的滯後影響不容忽視,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壓力,改革創新任務依然繁重。我們既要充分看到各種積極因素,又要冷靜分析深層次問題,堅持戰略引領、突出特色、高端發展,推動東城經濟社會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1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和北京市工作部署,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理念和建設世界城市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領導下,完善實施“二三六三”核心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人文東城、數字東城、綠色東城,更加注重發展戰略研究,更加注重產業結構最佳化,更加注重城市品質提升,更加注重區域特色發展,更加注重服務保障民生,進一步促進產業高端化、資源集約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優質化和發展可持續化,推動國際化、現代化新東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區財政收入達到77.39億元,同比增長9%;兩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左右;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到6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6%以內。 完成今年的任務指標,要著重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戰略引領,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戰略發展、規劃先行,在區委領導下,凝聚各方智慧,高起點編制發展規劃,高標準確定發展目標,高質量實施規劃任務,促進東城科學發展。
高水準實施總體規劃編制。組織政府各相關部門與總規辦和專業機構緊密配合,切實把握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階段特徵,認真分析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努力破解涉及長遠發展的難題,突出規劃的戰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紮實做好《東城區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1-2030年)》的編制工作,科學確定未來20年的總體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使之成為建設國際化、現代化新東城的宏偉藍圖。堅持部門協作、專家指導、社會參與,統籌推進產業發展、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等專項規劃研究,切實保障總體戰略規劃的落實。
認真制定東城區十二五規劃。在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各項任務指標的基礎上,啟動並完成《東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實事求是確定主要目標、基本指標和具體任務,使之成為今後五年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制定並實施人文東城、數字東城、綠色東城行動計畫,為實現新一輪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二、堅持高端發展,最佳化產業體系結構
進一步認清新形勢,把握新機遇,增強新活力,以壯大主導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為重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高端化、高附加值、占用資源少、能耗少的產業,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最佳化產業體系,培育新興產業。立足產業集群、要素集聚、服務集成,構建以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和文化創意產業為支撐,以總部經濟、樓宇經濟、資源經濟為載體的產業體系。吸引大型國企、跨國公司、民營企業總部入駐,進一步提高區域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完善樓宇經濟監測系統,出台鼓勵引導政策,加強億元樓宇的培育,使之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產業升級的有效載體。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雍和園擴園為契機,進一步調整經濟功能區產業定位和發展重點,完善區域管理機制。深化王府井商業區升級發展,確定高端業態定位,拓展文化交流展示功能,突出品牌特色,最佳化服務環境,加快工程項目建設,推動王府井與銀街、金寶街等周邊街區、胡同實現一體化發展,全方位提升國際影響力。依託能源央企聚集優勢積極發展低碳服務產業,吸引國內外企業總部、低碳交易機構、新能源投資基金、節能環保服務企業入駐,促進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市場交易等產業要素聚集,形成低碳產業生態。認真落實北京市《關於促進首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全力推進“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產業,吸引中醫藥總部企業、銷售企業、中介服務機構聚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健康養生服務業發展,研究中醫藥電子交易的運行模式。用好用足新興產業金融功能區政策,大力發展文化金融、綠色金融,強化金融對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支撐作用。
加大投資拉動,促進消費增長。繼續實施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制度,加快審批進度,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全力抓好捷運六、八號線擴拆區建設,紮實推進王府井國際品牌中心、朝陽門SOHO中心南區、東外地下商城等項目建設。抓好北苑老年公寓、王家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市民中心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設施水平。規範項目管理,加強跟蹤服務,著力解決工程建設領域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結構,重點幫助中央、市屬單位及社會項目儘快落地。加大外資引進力度,制定外資引導目錄,最佳化外資結構,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加強土地儲備,做好土地供應計畫管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等工作。繼續推進南鑼鼓巷、南新倉、簋街等特色街區發展,規劃五道營特色街區建設,幫助老字號升級發展,深入挖掘品牌特色。扶持文化娛樂、體育休閒、健康養生等行業發展,做好行銷宣傳,引導市民消費需求,拉動消費增長。
幫扶中小企業,增強國企活力。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扶持符合我區產業定位的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完善政策和服務體系。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向節能環保服務、技術創新、文化創意、旅遊休閒、健康養生、特色餐飲等領域升級轉型。推動國有企業最佳化發展,引導國資國企在新興產業領域捕捉髮展機遇,提高東方奧天、東方文化、東方信達三大資產經營公司運營水平,增強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融資服務體系,創新投融資體制,健全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和貸款貼息機制,鼓勵支持具備條件的優質企業上市。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加強國有企業投資監管,推行國資收益收繳和支出辦法,加強股權管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