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牢牢把握“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雙重機遇,緊緊圍繞葫蘆島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這一主題,深入落實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奮發圖強,紮實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市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葫蘆島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內容:2006年回顧,2007年工作任務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部門:葫蘆島市政府
工作回顧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8.1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4.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5%、17.6%、12.7%。人均生產總值12680元,增長15.7%。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全市用電量增長12%,貨運量增長13.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7億元,增長1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9億元,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7億元,增長14.4%。出口創匯7億美元。各項稅收51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5元,增長14.2%。農民人均純收入3650元,增長9.4%。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堅持科學發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農村經濟實現穩步發展。2006年,我市遭受了春旱、伏旱、秋吊、風雹和洪災等多種自然災害和“多寶魚事件”影響,直接經濟損失15.2億元。面對困難,全市上下積極抗災自救,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產量穩定在90萬噸,水果產量60萬噸,蔬菜產量202萬噸,水產品產量37萬噸,肉蛋奶產量58萬噸。以發展縣域經濟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建設各具特色的試點村160個(其中市級20個)。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6個、設施蔬菜小區165個、畜牧小區40個。新增蔬菜大棚1.7萬畝,增長近2倍。認證綠色食品6個、無公害農產品75個,工廠化養殖達到45萬平方米。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24個,增長32%。成立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201個。建設農村飲水工程121處,解決了4.7萬人飲水問題。完成人工造林5萬公頃,封山育林10萬公頃,退耕還林2萬公頃。第十次蟬聯省農建“大禹杯”,建昌縣榮獲“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稱號。
工業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推進工業強市和項目支撐戰略,實施億元以上項目41個,完成投資29億元。工業供地651公頃,增長4.4倍。落實重大技改項目39個,爭取貼息7000萬元。密閉鼓風爐煉鋅、馬道鐵礦、蘭陵水泥、對氨基苯酚擴建等項目建成投產。渤船重工30萬噸船塢完成投資16億元,兩台600噸龍門吊正在安裝。渤海水泥完成70%工程量。西門子透平機械一期工程主體竣工。興城台子裡、龍港笊笠頭子風電和總投資21億元的綏中高嶺150萬千瓦“背靠背”直流工程奠基。這些項目的實施,增強了我市經濟發展的後勁。我市組成專門工作班子,全力爭取重大項目的國家立項和審批。經過多方努力,總投資89億元的綏中電廠二期工程已報國家發改委待核准,總投資12.7億元的南票電廠二期和總投資8.1億元的TDI項目通過國家環評。千萬噸煉油、渤船重工第二個30萬噸船塢以及興城徐大堡核電、大唐國際熱電等一大批重大項目正在抓緊前期工作。民營企業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63個,納稅50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達到6個。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金融平穩運行,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15.6億元,增長10.8%。銀行業新增信貸資金47億元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增長17.4%。保險公司達到17家,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520多億元的風險保障。成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新建各類連鎖店100個。深入實施名牌戰略,“葫鋅牌”精鋅、“東方紅牌”聚醚等8種產品被評為“遼寧名牌產品”;新增各類商標註冊112件,希瑞玉米油、維遠塑材等4件商標獲“遼寧省著名商標”。高橋陳醋獲“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編制了《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全市旅遊總收入23.3億元,增長10%。
(二)堅持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國有企業改革突出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世界500強西門子公司與錦化機合作的透平機械有限公司運轉良好。民營企業興達貿易公司成功收購渤海水泥集團。連山鉬業採礦公司、蛤蟆山煤礦轉讓49%股權,組建了新的股份公司。南票礦務局政策性破產通過國家核准,爭取破產資金13.4億元。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開始實施,第一批劃出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14個,市有線廣播電視傳輸中心轉企改革完成。全市公務員登記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啟動。積極推進財稅體制改革,265個預算單位全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經濟開發區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對41個單位、227類項目實行全程辦事代理,實行企業“綠卡”制度。深入實施農村綜合改革,落實糧食綜合補貼4782萬元、農機具補貼265萬元,分別增長90.6%和56%。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完成,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完成省定指標130%。
“三點一線”建設取得重大突破。葫蘆島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和八家子經濟開發區,被國務院核准為省級開發區。葫蘆島經濟開發區獲得國家開發銀行40億元貸款授信額度。北港工業區基礎設施完成投資7.2億元,4平方公里實現“七通一平”,竣工道路13.5公里,鋪設各類管網73公里,8萬KVA二次變竣工,3台35噸鍋爐投入使用。落實和在談項目32個,總投資94億元。L—乳酸、七星鋼管等5個項目竣工。葫蘆島港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投資4.1億元,“兩油”碼頭主體工程完工,“兩雜”碼頭工程通過預驗收,已開始試營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落實和在談項目24個,總投資87.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6.8億元。興城(曹莊—沙後所)工業區總體規劃完成。綏中(高嶺—萬家)工業區與秦皇島經濟開發區達成合作開發協定。開工建設全長169公里的濱海公路,使其成為“三點一線”的大通道。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歷史遺留問題再一次得到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並正在逐步加以解決。
對外開放環境進一步改善。深入開展了經濟發展環境專項整治活動,查處損害經濟發展環境違紀案件85起,形成了“親商、助商、安商”的良好環境。出台了《關於改善葫蘆島市重點先導區投資環境六項規定》和《關於建立“飛地”政策的若干意見》等6項政策措施。新批外資企業25個,實際利用外資1020萬美元、域外資金20億元。對外交往日益擴大,僑務工作得到加強。成功承辦了國家“葫蘆島百萬日僑大遣返60周年回顧暨中日關係展望論壇”活動,發表了《葫蘆島和平宣言》,提高了我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三)堅持統籌協調,和諧社會建設步伐加快
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文明村鎮、文明社區和文明行業創建活動取得成效。城鄉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明禮誠信、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風尚正在形成,湧現了一批以“英勇為民模範民警”吳國林為代表的、維護社會安定的先進個人和計程車司機見義勇為群體。國防教育不斷深入,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得到加強,軍政、軍民關係進一步密切。軍民並肩作戰,英勇抗擊“6·29”特大洪災,駐軍和武警出動官兵1900多人次、救生艇150多艘次,救出遇險民眾5000多人,譜寫了軍愛民、民擁軍的英勇讚歌。
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海濱景觀帶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城市性質、發展方向等進行了戰略性調整。新建、改造城市主次幹道10條、29萬平方米。拆遷5萬平方米以上集中連片棚戶區70萬平方米,建成回遷樓90萬平方米,完成省定指標126%,解決了4萬棚戶區居民“行路難、吃水難、採暖難、如廁難”等諸難問題。錦赤線全線貫通,縮短了市區與南票的距離。完成城市管理“五項權力”下放,市區格線化責任區管理成效顯著。“國家環保模範城”創建活動有序推進,空氣品質Ⅱ級天數在320天以上。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取締非法鉬選企業120個,烏金塘水庫水質淨化工作取得新成果,鉬含量超標比2004年下降了5倍。龍源供水工程正在進行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創新得到加強,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實現114.7億元,增長46.3%。開展了科技進步先進縣區創建活動,科技服務平台功能繼續完善,生產力促進中心進入國家級行列。實施新一輪“普九”,農村國中輟學率2.1%,列全省第6位。普通高中連年擴大招生,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2.8%,高考升學率達到77.3%,渤海船院、遼工大和沈師大渤海學院在校師生達2.3萬人。引進各類人才205名,渤船重工、宏運集團被確定為國家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示範基地。城鎮社區文化進一步繁榮,農村文化建設得到加強。永安長城、興城古城等6處文化遺蹟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遼西太平鼓”入選全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方古箏新箏樂團在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進行了演出。第二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新增180個村,完成省定指標的180%。承辦了全國男排甲級聯賽和中朝足球對抗賽,“省十運會”獲6枚金牌。整合市中心醫院和中醫院資源,疾病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統計、審計、檔案、民族、宗教、老齡、殘疾人、慈善等各項工作得到全面加強。
(四)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工程”取得顯著成效
市政府在市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承諾的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九件實事”全部落實。一是新增公益性崗位6000個,城鎮實名制就業6.5萬人,完成省指標的135%;解決了“零就業”家庭1224人的就業問題,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的目標。實現“五險”統一征繳,社保費徵收和擴面工作超額完成省定指標,共徵收11.5億元,增長52%。提高了企業離退休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和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5.2萬名民眾受益。6.8萬城鎮低保對象、3.5萬農村貧困人口納入低保範圍,實現了應保盡保。二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鋪開,參合率86%,162.5萬農民受益,核銷醫藥費3550萬元,提前4年完成國家“十一五”目標。三是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免除24.4萬名農村中小學生學雜費3940萬元,新建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16所。四是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得到落實,為5477人發放了扶助資金。五是建成移民新村2個,130戶實現移民搬遷,完成省指標的130%。26個村“整村推進”扶貧工程實施項目55個,2.7萬人受益。建昌縣整體穩定脫貧成果得到鞏固。六是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任務基本結束,投資4000餘萬元,實施“溫暖工程”,消除了70萬平方米供熱低溫區。七是按照50年一遇防洪標準,實施了五里河綜合治理工程,連山河改造完成工程量80%。八是市客運中心工程竣工。全市新增通油路村161個,完成國、省幹線改造298公里。九是“楊鋼”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連山鉬業6個採礦公司完成49%股權轉讓,公開競拍收益18.3億元。“楊鋼”地區鉬礦資源總體規劃通過國家批准,礦區面貌發生較大變化。
(五)堅持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
市政府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接受視察29次,報告工作15次,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4件,答覆率100%,滿意和基本滿意率96.5%。廣泛聽取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辦理政協提案332件,答覆率100%,滿意和基本滿意率100%。積極徵詢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進行了充分協商。政務公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建立政務信息公開、重大決策聽證、諮詢、公示和重點項目公開招投標等制度。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開展,部門和行業風氣明顯好轉;公務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五五普法”有序推進。深入貫徹新的《信訪條例》,矛盾糾紛排查機制不斷健全,一些突出的信訪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開展礦業、農資、藥品、食品和文化等市場經濟秩序專項整頓,查處案件6819件。“平安葫蘆島”建設深入開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兩搶一盜”等可防性治安案件下降15%,命案下降11.8%。依法關閉150個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安全事故下降23.8%,火災起數下降30.1%。
各位代表,一年來的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奮鬥和辛勤勞動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勇於奉獻的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我們監督和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駐葫中省直單位、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一切關心支持葫蘆島建設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農業抗災能力弱,農民增收渠道不寬;城市供水不足,部分水源地污染治理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工業結構不盡合理,受市場變化影響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發展環境不夠最佳化,實際利用外資少;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們還認識到,政府在履行職責中還存在不少缺點和不足,一些工作落實不夠,辦事效率不高。這些困難和問題已經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市政府有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絕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
工作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東北振興和沿海開放”的雙重機遇,深入貫徹市第三次黨代會和市委三屆六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沿海經濟帶建設,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成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積極構建和諧葫蘆島,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動我市老工業基地振興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出口創匯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人均純收入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8%以內。上述目標是必保目標,在實際工作中要力爭超過這些目標,取得更好的成績。今年,要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發揮開放開發優勢,加快沿海經濟帶建設
推進工業園區建設。今年,省委、省政府將加大對“五點一線”和縣域工業園區的支持力度,我們必須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全面加快“三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重點工業園區建設。葫蘆島經濟開發區在完善配套設施的基礎上,要實現項目投資20億元,完成疏港路和濱海公路開發區段建設,加快推進船舶製造及配套園、新加坡工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開工建設2台30萬千瓦熱電項目。完成葫蘆島港一期工程,通過驗收實現正式運營;尋求戰略合作夥伴,啟動二期建設,實現葫蘆島港全面開放。積極爭取赤峰至錦州灣鐵路專用線與我市港口的連結,拓展港口腹地範圍,使葫蘆島港成為蒙東礦產資源的重要出海口。拓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完善精細化工園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產學研”結合要有實質性進展。興城(曹莊—沙後所)工業區和綏中(高嶺—萬家)工業區啟動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兩個工業園區今年要有實質性進展。
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充分發揮專業項目推進組作用,抓好定向招商、以商招商。設立“招商引資獎勵資金”,用於獎勵在招商引資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地區和單位。各重點經濟區、工業園區要把對外招商、引進資金和項目作為重中之重,充分發揮沿海開放開發的地緣優勢和政策優勢,確保引進一批具有牽動性的項目。轉變外貿增長方式,進一步調整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特色農產品和泳裝出口規模,發展有色金屬產品的精深加工,提高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加強與東南沿海地區、環渤海地區和遼寧“五點一線”開發區的經濟協作。全年吸引域外資金力爭增長一倍。
(二)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實力
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圍繞做大做強優勢支柱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繼續扭住重點項目建設不放鬆。今年規劃億元以上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475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1個。完成渤船重工30萬噸船塢、渤海水泥集團新型乾法水泥項目。開工建設綏中電廠二期、南票電廠二期、5萬噸TDI、錦西石化15萬噸聚丙烯和100萬噸汽油、120萬噸柴油加氫改質等項目。積極推進錦西石化新建千萬噸煉油、渤船重工第二個30萬噸船塢、興城徐大堡核電、張家山島25萬噸深水碼頭等項目前期工作。對引進項目要關心服務好,在談項目要跟蹤落實好,後續項目要積極準備好,確保完成投資90億元以上。
加快建設新型產業基地。堅持用科技創新引領老工業基地改造,加快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的開發,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5%以上。積極培育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分工協作的產業集群,密切與中石油、中海油、中船重工、大唐集團、兵器工業、西門子等企業集團合作,壯大我市優勢產業。實施名牌戰略,建立名牌培育機制。支持葫蘆島市供電公司正常運營,為建設新型產業基地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加快熱電、核電、風電項目建設,大力推進船舶製造和石油化工產業重大項目建設,提升有色金屬的冶煉能力,力爭在“十二五”末期,建成全國重要的電力基地、造船基地、石化基地和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完成南票礦務局、錦山、錦華等中省直企業改制任務,深化錦化、錦化機的改革,加快市屬大型企業與國內外大公司的戰略重組,保障職工權益,確保社會穩定。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措施,放寬非公有資本的市場準入限制,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轉變增長方式、搞好技術創新、激活發展潛力,確保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5%以上。營造民營企業家脫穎而出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法制環境,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經濟。支持各縣(市)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產業基礎,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工業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要提高規模和水平,農業優勢地區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綜合利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要積極發展礦產品精深加工。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積極推進160個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繼續加大對縣域工業園區的扶持,推進縣域工業規模化、集約化,逐步解決縣域工業“散、雜、小”的問題,使工業逐步成為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主導產業,縣域經濟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做大做強畜牧、漁業、蔬菜、水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90萬噸左右,進一步提高肉蛋奶、蔬菜、水果、水產品產量和質量。重點扶持省、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專業村建設,建設省級蔬菜生產示範小區210個,無公害、綠色食品示範基地10個,標準化畜牧小區40個。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和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鞏固稅費改革成果。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全年引進新品種160個,推廣新技術50項。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不斷降低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40個,市級示範專業合作組織要達到30%以上。發展勞務經濟和打工經濟,轉移農村勞動力5萬人。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穩步發展淺海、灘涂養殖和水產品加工業,促進“海上葫蘆島”建設。
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完善交通、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新建農村油路410公里。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活動,建設節水灌溉等骨幹工程200項,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事業。對沿海經濟帶和濱海公路一線重點村鎮進行統一規劃,全面開展“村屯綠化、美化家園”活動,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四)統籌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加快旅遊資源整合開發。抓住旅遊業具有關聯性、產業性和帶動性的特點,完成《全市旅遊發展戰略研究及旅遊規劃》的編制工作。豐富旅遊文化內涵,創造優良旅遊環境,展示城市良好形象,推行景區經營權、管理權相分離的模式,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旅遊開發。科學合理地開發興城古城、九門口長城、塔山等旅遊資源,打造“紅色旅遊”基地和軍事旅遊品牌。抓住2008年奧運會機遇,積極拓展國內外客源市場,努力建設“旅遊目的地”城市,力爭全年接待遊客55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實現26億元。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以葫蘆島港全面開放為契機,積極培育現代物流產業,逐步把我市建成通達關內外的遼西地區重要物流集散地、輻射東北和京津的大型農產品集散中心。按照“產業化發展、區域化布局”的要求,支持專業市場建設,培育特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港口物流倉儲區建設,做大“綏中貨運”品牌。積極發展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金融、保險、信息、社區和法律服務等新型服務業。引導便利店和連鎖超市向農村延伸。
(五)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環保工作力度,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啟動5萬平方米以下棚戶區改造工程,力爭在兩年內完成改造任務,並確保困難民眾“住得起、住得穩、住得好”。推進龍灣海濱景區建設。著手搬遷、改造原渤海水泥廠址,消除多年困擾老城區居民的粉塵污染問題,建設綠色生態小區。開工建設市供電大廈、中心醫院病房樓,推進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建設。按照50年一遇防洪標準,完成五里河一期和連山河綜合整治,提高城市防洪度汛能力,使其成為城區的亮點和景觀帶。下大力氣整治市容、交通、市場秩序和環境衛生,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推進濱海公路建設,完成70公里路基和40公里黑色路面建設任務。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抓好省循環經濟試點市和試點園區建設,初步建立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鼓勵、支持循環經濟項目、產品的引進、開發和生產。加強對企業現有環保設施運行狀況的監管,把節能節水減排作為考核企業的硬指標,實行最嚴格的環境評價制度,嚴格建設項目環保準入,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項目一律不上,環保設施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能投產。
推進宜居城市建設。加快海防林、沿海沿路等生態林網建設,搞好市區周邊“三山”綠化工程,繼續推進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濕地保護等生態工程,建設綠色生態屏障。重視飲水安全,解決水資源“瓶頸”問題。積極推進16萬噸/日龍源供水工程建設,加強平山水源等重點水源地的保護,實施烏金塘水庫水質淨化達標工程,確保城鄉正常供水和飲水安全。加強大氣、海洋、工業、土壤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把好土地、信貸“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加強土地管理,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度,節約利用土地,做到占補平衡、均衡用地。加大對南票、楊家杖子和八家子地區產業轉型的支持力度,恢復“楊鋼”地區鉬業生產,努力建設生產發展、和諧繁榮的新型礦區。
(六)推進社會和諧進步,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認真執行和落實各項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視察和評議。加強與政協的聯繫與溝通,支持政協履行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徵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愛國人士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意見和建議。推進政務公開和公用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重大決策諮詢、聽證、公示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規範執法行為。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清查整合國有資產資源,增加政府可控財力。完善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嚴格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堅決關閉非法生產經營企業,加強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處理好人民民眾來信來訪,妥善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教育。貫徹落實《公務員法》,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加強公安機關“三基”工程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爭創“全省綜治工作先進市”,建設“平安葫蘆島”。
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全面推進和諧文化建設。以創建文明城市為龍頭,積極開展創建和諧社區、和諧鄉村、和諧家庭活動,在全社會營造知榮辱、講正氣、重誠信的氛圍,增進社會團結和睦,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組織好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良好風氣。加強國防教育,支持部隊建設,開展好雙擁共建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學習型社會創建活動,增強全市人民的創造力,為葫蘆島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全年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6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名成員實現穩定就業;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力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失地農民、進城務工農民等特殊群體的保障制度。完成公務員登記和工資制度改革任務。鞏固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建成10所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完善覆蓋各類教育的扶貧助學體系,確保每個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保持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繼續推進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標準,參合率達到90%以上。完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改善農村衛生院辦醫條件,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城鄉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更好地滿足民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啟動“和平公園”建設。做好扶貧開發工作,鞏固提高建昌整體穩定脫貧成果,完成全市4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落實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5‰以內。重視老齡化問題,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積極發展慈善和殘疾人事業。
(七)切實提高履行職責能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與時俱進,建設創新型政府。政府全體公務人員一定要把握時代發展脈搏,體現人民民眾願望,著眼葫蘆島的長遠發展,著眼葫蘆島的全面振興,推進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始終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真正把職能轉變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務必要嚴格按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依法履行職責。切實加強軟環境建設,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環境、公平守信的市場環境,重點解決工作中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
情系百姓,建設服務型政府。時時刻刻都要把民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時時刻刻都要把解決民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首位。要以對事業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不斷改進服務方式,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真正把惠及民眾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絕不做表面文章應付百姓。
為政清廉,建設廉潔型政府。我們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以“8·04”案件為反面教材,抓好政府系統警示教育和廉政建設。以強化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為重點,切實轉變各級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作風。要雷厲風行、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對事關全局的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和重點實事,全力以赴,跟蹤落實,確保乾一件成一件。
各位代表!新的機遇孕育新的希望,新的挑戰激勵我們鑄就新的輝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撲下身子,埋頭苦幹,以加速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和諧葫蘆島建設的優良業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