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事件

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事件

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事件,北約的轟炸標誌是繼1995年北約轟炸波赫,其史上第二個主要作戰行動。

1998年,在南聯盟南部的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同塞爾維亞警察之間的暴力流血衝突事件不斷升級。阿爾巴尼亞族是科索沃地區的主要民族,長期以來尋求讓科索沃從南聯盟獨立。這場衝突本是南聯盟國內的民族矛盾,但卻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描繪成了一場人權危機,並以此為藉口,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開始了對南聯盟的空襲。戰爭期間,北約向990個目標發射2300枚飛彈、投擲14000枚包括貧鈾彈集束炸彈在內的炸彈。超過2000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88名兒童,數千人受傷。超過20萬塞爾維亞人被迫撤離科索沃。

1999年的爆炸導致南斯拉夫軍隊從科索沃撤離,聯合國建立科索沃特派團,並結束20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事件
  • 時間: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
  • 北約代號:盟軍行動
  • 美國代號:貴族鐵砧行動
  • 南斯拉夫代號:仁慈的天使
  • 事件區域:科索沃地區(科索沃)
事件背景,科索沃情況,北約目標,事件經過,行動開始,北約部署,一輪空襲,塞爾維亞行動,事件結果,後世紀念,

事件背景

科索沃情況

自治權被廢除後,科索沃面臨著國家組織的壓迫:自20世紀90年代初,阿爾巴尼亞語廣播和電視受限,報刊被停,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人被公共企事業單位開除的現象大量湧現,涉及銀行、醫院、郵局和學校。
1991年6月,普里什蒂納大學的集會和數個教師會被消除,阿爾巴尼亞教師於1991年9月開始的新學年進入校舍,強迫學生在家中自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爾巴尼亞人在貝爾格勒發動一場針對成立於1996年科索沃解放軍的叛亂。1998年初,雙方爆發武裝衝突,同年10月15日簽署北約促成的停火協定,兩個月後雙方再次撕約交戰。
1999年1月,45名阿爾巴尼亞人在拉查克屠殺中遇害,北約決定衝突僅以引入軍事維和部隊對雙方強行克制。3月23日,《朗布依埃協定》打破,南斯拉夫排斥外部維和部隊,北約準備以武力部署維和人員。

北約目標

北約在科索沃戰爭中的目標於1999年4月12日在北約布魯塞爾總部召開的北大西洋理事會會議上確立:
  • 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立刻終止米洛舍維奇政府的暴力鎮壓活動。
  • 所有軍隊、警察和準軍事部隊從科索沃撤出。
  • 向科索沃派遣聯合國維和部隊。
  • 無條件撤走所有難民和流離失所者。
  • 建立基於《朗布依埃協定》,符合《國際法》中《聯合國憲章》的科索沃政治框架協定。

事件經過

行動開始

1999年3月20日,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科索沃核查團監察員以“安全局勢不斷惡化”為由撤出科索沃。3月23日,理察·霍布魯克斡旋失敗返回布魯塞爾。
數小時前,南斯拉夫國家電視台宣布以“北約對南斯拉夫的戰爭威脅迫在眉睫”為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UTC時間1999年3月23日22:17,北約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納宣布指示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韋斯利·克拉克將軍,開始在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空中行動。”UTC3月24日19:00,北約開始轟炸南聯盟。

北約部署

1000架從義大利和德國空軍基地調來的飛機參與轟炸行動,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駐紮於亞得里亞海。黃昏時分,西班牙空軍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執行對敵防空壓制操作,轟炸貝爾格勒。艦船和潛艇發射BGM-109戰斧巡航飛彈。以美國為首的所有北約成員國參加攻擊南聯盟聯軍。
10周的衝突期間,北約戰機發動38000次作戰任務。該任務是德國空軍二戰以來首次參與衝突。除了空中力量,美軍第11航空團的阿帕奇直升機被派遣協同作戰。
布拉格堡第82空降攻擊直升機大隊的飛行員加入該團。該營保護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前往加油,一個確定北約空襲目標的校隊,部署至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邊境。

一輪空襲

1999年3月24號當地時間晚上8點,台北時間凌晨3點,北約向南斯拉夫聯盟發動了第一輪空襲。從3月24號到3月27號,北約出動了飛機500架次,發射了250至300枚飛彈,襲擊了南聯盟境內的約90個軍事目標。
北約把這個階段稱為空襲南聯盟的第一階段,重點目標是南聯盟的軍用機場和防空系統。此後,北約對南聯盟的狂轟濫炸不斷升級。從3月28號開始,北約對南聯盟空襲的矛頭指向南聯盟的武裝部隊,特別是地面部隊。到4月1號,空襲範圍進一步擴大,北約宣稱對南全境的軍事指揮系統、防空系統、汽車生產、無線電通訊設施、軍火庫、橋樑等等軍事和民用設施進行轟炸,最後發展到“想炸什麼、就炸什麼”地步。
為了達到其在政治上向南聯盟政府施壓,迫使其接受苛刻條件,同時在軍事上削弱南聯盟軍隊的目的,北約不惜以大批的南聯盟平民傷亡為代價,北約甚至動用了國際公約禁止的集束炸彈和能導致新生兒畸形和白血病的貧鈾炸彈。
4月12日,北約飛機轟炸了一列國際列車,列車一節車廂被毀,另有 3節車廂起火後出軌,造成55人死亡。
4月14日,北約對科索沃境內返回家園的阿爾巴尼亞族難民進行了轟炸,75人被炸死,20多人受重傷。死難者中多數是婦女、兒童和老人。
4月17—18日,由於北約飛機炸毀了潘切沃的一家化工廠,導致該市上空的致癌物質含量達到正常時期的10600倍。
4月23日,貝爾格勒市中心的塞爾維亞電台電視台大樓被北約的巡航飛彈炸毀,正在播放的3套節目中斷,至少10人(包括記者)被炸死, 19人受傷。
5月1日,一輛長途公共汽車在普里什蒂納以北20公里處被北約飛機炸毀,47名乘客遇難,16人重傷。
5月3號中午,北約飛機襲擊了一輛開往黑山共和國的公共汽車,20名乘客被炸死,43名乘客受傷。
當地時間5月7日23點45分,台北時間8日5點45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北約從不同角度發射的5枚飛彈襲擊,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傷,館舍遭到嚴重破壞。
5月14日,北約在科索沃乾河地區轟炸了阿族難民車隊,造成至少79 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從5月2號開始,北約襲擊南聯盟境內的供電設施。大面積的停電,停水不僅給南聯盟人民的生活帶來麻煩,更使醫院、麵包房等重要的民生部門難以維計。
6月10日,北約終於宣布暫停對南斯拉夫聯盟的野蠻轟炸。
據南通社報導,北約對南聯盟78天轟炸總共造成大約2000 多人死亡, 6000多人受傷。近100萬人淪為難民,給南聯盟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 億美元。

塞爾維亞行動

索拉納指示克拉克“開始在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空中行動”後,克拉克委派南歐盟軍行動總指揮官負責行動,又將控制權下放給盟軍南歐空軍司令,美空軍中將麥可·C·舒特。行動上,執行任務的責任一天天下放給第五盟軍戰術空軍部隊指揮官。

事件結果

從1999年3月24日開始,轟炸持續了78天,造成的破壞觸目驚心。據塞爾維亞政府方面的不完全統計,在那場大規模空襲中,共有25000多棟民宅、14個飛機場、39處醫療保健設施、18個幼稚園、69所學校、176處文化古蹟、44座橋樑以及470公里的公路和595公里的鐵路被炸毀,直接經濟損失數百億美元;空襲導致2500多人喪生,12500多人受傷。北約共出動1150架次戰機,實施2300餘次空襲,投放了近42萬枚、總計達22000噸的炸彈,其中就包括頗受爭議的貧鈾彈,以至於塞爾維亞近年癌症患者人數逐年增加。

後世紀念

2018年3月24日晚,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拉響防空警報,紀念在北約轟炸南聯盟時遇難的人們,在國民議會大樓前上千民眾聚集在此,高唱國歌《正義之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