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年

193年

公元193年,農曆癸酉年,東漢初平四年,袁術收黑山軍餘部和南於扶羅以為己助準備進攻曹操劉表進逼南陽切斷袁術糧道。曹操乘機向袁術進攻,袁術敗退至九江郡後依靠孫賁驅逐揚州刺史陳瑀,占據淮南,曹操攻陶謙期間,曹軍在徐州地區對平民展開大屠殺,“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田楷劉備救援陶謙,劉備被封陶謙上表推薦為豫州刺史。袁紹公孫瓚爭奪青州,袁紹勢力由此進入青州。孫策丹陽募兵數百。

基本介紹

介紹,歷史紀事,逝世,記載,

介紹

公元193年,農曆癸酉年,東漢初平四年,袁術收黑山軍餘部和南於扶羅以為己助準備進攻曹操劉表進逼南陽切斷袁術糧道。曹操乘機向袁術進攻,袁術敗退至九江郡後依靠孫賁驅逐揚州刺史陳瑀,占據淮南,曹操攻陶謙期間,曹軍在徐州地區對平民展開大屠殺,“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田楷劉備救援陶謙,劉備被封陶謙上表推薦為豫州刺史。袁紹公孫瓚爭奪青州,袁紹勢力由此進入青州。孫策丹陽募兵數百。

歷史紀事

曹操擊破袁術
初平四年(193)初,占據南陽袁術收宛黑山軍餘部和南匈奴於扶羅以為己助,進軍陳留(今屬河南),準備進攻兗州西北的曹操,時荊州劉表進逼南陽切斷袁術糧道。曹操乘機向袁術進攻,袁術軍不戰而潰,曹操揮師追擊,在襄邑(今河南睢縣)、寧陵(今河南寧陵西)連敗袁術。袁術連連敗退,至九江郡(今安徽壽縣)淮水流域一帶。曹操由此解除袁術對兗州的威脅。
袁紹與公孫瓚爭奪青州
初平四年(193)初,袁紹為與公孫瓚爭奪青州(今山東淄博北),以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命其進攻公孫瓚所置州刺史田楷。田楷引兵迎戰,屢次敗於袁譚。不久,漢廷派使臣趙岐至關東為袁與公孫兩家講和。於是兩軍罷兵休戰,袁紹勢力由此進入青州。
袁紹擊破黑山軍
初平四年(193)春,魏郡兵變,與黑山軍於毒年部數萬人合兵攻陷鄴城,殺魏郡太守。六月,袁紹進軍朝歌(今河南淇縣),進攻鹿腸山附近的黑山軍於毒部。圍攻五日,斬於毒,殺黑山軍萬餘人。袁紹隨即循山而進,擊破黑山軍在髭丈八、劉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部,復斬首數萬級。又與黑山軍張燕大戰於常山(今河北曲陽西北),張燕軍勢甚盛,有精兵數萬,戰馬千匹,兩軍激戰十餘日,雙方死傷累累,兵皆疲憊不堪。於是罷戰,各引兵而退。
闕宣起事
初平四年(193)六月,下邳人闕宣起事,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徐州牧陶謙率兵進剿,擊殺闕宣。
曹操屠徐州
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自兗州出兵徐州(今山東郯城),向東南擴展勢力。大軍連下十餘城,至彭城(今江蘇徐州)和徐州牧陶謙展開激戰。結果大勝,斬首萬餘級,陶謙退守郯縣,守城不敢出。曹操縱兵殺掠徐州百姓,坑殺數萬人於泗水,泗水為之不流。又進軍取慮(今江蘇睢寧西南)、睢陵(今江蘇睢寧)、夏丘(今安徽泗縣)等縣,曹軍所過,雞犬皆盡,鄉邑無復行人。不久,因軍糧不繼退軍。興平元年(194)春,曹操之父曹嵩自琅邪(今山東膠南琅邪台西北)至兗州投奔曹操,途中被陶謙部將張闓殺死。曹操歸怨於陶謙,“志在復仇”,於同年夏天再攻徐州,連下五城,又在郯縣以東大敗前來援救陶謙的劉備等軍。因其根據地兗州發生政變,曹操火速撤軍,趕回兗州。
193年
袁術據淮南
初平四年(193)初,袁術大敗於曹操,失掉根據地南陽郡(今河南南陽)退至淮水流域。當年三月,袁術集散兵進攻壽春(今安徽壽縣),驅逐揚州刺史陳瑀,自稱揚州刺史,兼領徐州牧,遂據淮南(郡治壽,轄今淮水以南一帶)。不久,李傕等人把持的朝廷拜袁術左將軍假節,封陽翟侯,實際上承認了他的揚州刺史職位。
公孫瓚攻殺劉虞
初平四年(193)冬,劉虞率所部兵十萬人,攻打與其同處幽州的公孫瓚。劉虞與公孫瓚相惡已久,公孫瓚官拜奮武將軍,本受幽州刺史劉虞管轄。但公孫瓚恃其勇力,不服劉虞,屢屢違抗命令,公孫瓚出兵攻打袁紹時,劉虞則絕其軍糧,兩人多次上疏朝廷攻擊,成見日深,遂至刀兵相見。劉虞兵素不善戰,攻公孫瓚所居薊城不下,公孫瓚選猛士數百人,因風縱火,向前猛衝。劉軍潰散,劉虞與其官屬逃至居庸縣(今北京境內)。公孫瓚圍而攻之,三日城破,俘獲劉虞及其妻子,不久,公孫瓚以劉虞曾與袁紹圖謀稱帝為名,將其斬首。
孫策丹陽募兵
初平四年(193)孫策在曲阿守完父喪後,北上渡江江都,揚州名士張紘因喪母,時居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孫策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祚衰微,天下紛亂,英雄豪傑,都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乾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裡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江蘇吳縣)、會稽(浙江紹興),報仇雪恥,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張紘推託:“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服喪在身,對您的事,實在難以幫忙。”孫策再次請求:“您的大名,名聞遐邇。四方之人,無不嚮往仰慕。我的這些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決。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報,決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說到動情之處,孫策眼中不覺落下淚來。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著忠義豪壯之氣,深受感動,終於對孫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年周朝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本分了。您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么,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恨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扶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亞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千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難時艱,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應當南渡,我將與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孫策聽了張紘的一番話語,心中激盪難平:“那一言為定!我馬上開始行動!只是我有老母幼弟,不便同行,現在全都託付給您。希望您多加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
孫策馬上趕赴壽春,去見袁術。他流著眼淚對袁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袁術聆其語言,察其舉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過人之處。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讓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孫策在丹陽招兵,不久便召募到兵勇數百人。突然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程普同一名騎兵一起保護著孫策,驅馬疾呼猛突,用長矛刺敵,祖郎軍往兩邊分開,孫策由是得以隨程普衝出重圍。
漢廷試儒生
初平四年(193)九月,朝廷試儒生,參加者四十餘人,考為上第者賜郎中官,次者賜太子舍人,下第進罷免
司空趙溫免
初平四年(193)底,司空趙溫以災異免官。趙溫(136—208),字子柔,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初任京兆尹後以其位卑,遂棄官去。時遭饑荒,趙溫散家中存糧賑濟饑民,所活者萬餘人。後歷任侍中、司空、司徒、錄尚收事等職。興平二年(195),李傕郭汜等相攻,劫持獻帝。趙溫寫信勸說李傕,言辭激烈,李傕大怒,欲殺趙溫,李傕從弟李應為趙溫舊部,多次從中說情,方幸免於難。後從獻帝遷都於許。建安十三年(208),因辟曹操之子曹丕為掾,被曹操奏以選舉不實,免官。其年病卒。

逝世

初平四年(193)冬,劉虞進攻公孫瓚,兵敗被殺。劉虞(?—193),字伯安,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北)人。初舉孝謙,後為幽州刺史幽州(今北京西南)地接鮮卑、烏桓等異族之地,素來多事。劉虞安撫異族,以德化民,烏桓、鮮卑等族隨時朝賀,不來犯境騷擾,百隆皆感其德。後歷任甘陵相、幽州牧、太尉、大司馬等職,先後封客丘侯、襄賁侯。幽州地處邊界,費用甚巨,漢廷常以青、徐兩州賦調二億多資補幽州。劉虞為幽州牧,正值戰亂大起,運路不通,劉虞乃寬和為政,勸農墾植,又於上谷與胡族互市,開漁陽鹽鐵之利,幽州於是富足。時中原戰亂,青、徐士庶避亂至幽州者百餘萬口,劉虞皆收留撫恤,使其安居樂業。初平二年,袁紹等欲擁立劉虞為帝,劉虞堅辭不受。在幽州多年,以寬厚為政,及其被公孫瓚殺害,百姓莫不痛惜。

記載

孝獻皇帝乙初平四年(癸酉,公元一九三年)
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丁卯,赦天下。
曹操鄄城袁術劉表所逼,引軍屯封丘,黑山別部及匈奴於扶羅皆附之。曹操擊破術軍,遂圍封丘。術走襄邑,又走寧陵。操追擊。連破之。術走九江,揚州剌史陳瑀拒術不納。術退保陰陵,集兵於淮北,復進向壽春。瑀懼,走歸下邳,術遂領其州,兼稱徐州伯。李傕欲結術為援,以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
袁紹與公孫瓚所置青州刺史田楷連戰二年,士卒疲睏,糧食並盡,互掠百姓,野無青草。紹以其子譚為青州刺史,楷與戰,不勝。會趙岐來和解關東,瓚乃與紹和親,各引兵去。
三月,袁紹在薄落津。魏郡兵反,與黑山賊於毒等數萬人共覆鄴城,殺其太守。紹還屯斥丘。
夏,曹操還軍定陶。
徐州治中東海王朗及別駕琅邪趙昱說刺史陶謙曰:“求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貢。”謙乃遣昱奉章至長安。詔拜謙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以昱為廣陵太守,朗為會稽太守。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差豐,流民多歸之。而謙信用讒邪,疏遠忠直,刑政不治,由是徐州漸亂。許劭避地廣陵,謙禮之甚厚,劭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勢必薄。”遂去之。後謙果捕諸寓士,人乃服其先識。
六月,扶風大雨雹。
華山崩裂。
太尉周忠免,以太僕朱俊為太尉,錄尚書事
下邳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陶謙擊殺之。
大雨,晝夜二十餘日,漂沒民居。
袁紹出軍入朝歌鹿腸山,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其眾萬餘級。紹遂尋山北行,進擊諸賊左髭丈八等,皆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復斬數萬級,皆屠其屯壁。遂與黑山賊張燕及四營屠各、雁門烏桓戰於常山。燕精兵數萬,騎數千匹。紹與呂布共擊燕,連戰十餘日,燕兵死傷雖多,紹軍亦疲,遂俱退。
呂布將士多暴橫,紹患之,布因求還雒陽。紹承制以布領司隸校尉,遣壯士送布,而陰圖之。布使人鼓箏於帳中,密亡去,送者夜起,斫帳被皆壞。明旦,紹聞布尚在,懼,閉城自守。布引軍復歸張楊
太尉曹嵩避難在琅邪,其子操令泰山太守應邵迎之。嵩輜重百餘兩,陶謙別將守陰平,士卒利嵩財寶,掩襲嵩於華、費間,殺之,並少子德。秋,操引兵擊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保郯。初,京、雒遭董卓之亂,民流移東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應、睢陵、夏丘,皆暑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冬,十月,辛丑,京師地震。
有星孛於天市。司空楊彪免。丙午,以太常趙溫為司空,錄尚書事。
劉虞與公孫瓚積不相能,瓚數與袁紹相攻,虞禁之,不可,而稍節其稟假。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不能制,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小城於薊城東南以居之。虞數請會,瓚輒稱病不應;虞恐其終為亂,乃率所部兵合十萬人以討之。時瓚部曲放散在外,倉卒掘東城欲走,虞兵無部伍,不習戰,又愛民廬舍,敕不聽焚燒,戒軍士曰:“無傷餘人,殺一伯珪而已。”攻圍不下。瓚乃簡募銳士數百人,因風縱火,直衝突之,虞眾大潰。虞與官屬北奔居庸,瓚追攻之,三日,城陷,執虞並妻子還薊,猶使領州文書。會詔遣使者段訓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瓚前將軍,封易侯。瓚乃誣虞前與袁紹等謀稱尊號,脅訓斬虞及妻子於薊市。故常山孫瑾、掾張逸張瓚等相與就虞,罵瓚極口,然後同死,瓚傳虞首於京師,故吏尾敦於路劫虞首,歸葬之。虞以恩厚得眾心,北州百姓流舊莫不痛惜。
初,虞欲遣使奉章詣長安,而難其人,眾鹹曰:“右北平田疇,年二十二,年雖少,然有奇材。”虞乃備禮,請以為掾。具車騎將行,疇曰:“今道路阻絕,寇虜縱橫,稱官奉使,為眾所指。願以私行,期於得達而已。”虞從之。疇乃自選家客二十騎,俱上西關,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間道至長安致命。詔拜疇為騎都尉。疇以天子方蒙塵未安,不可以荷佩榮寵,固辭不受。得報,馳還,比至,虞已死,疇謁祭虞墓,陳發章表,哭泣而去。公孫瓚怒,購求獲疇,謂曰:“汝不送章報我,何也?”疇曰:“漢室衰頹,人懷異心,唯劉公不失忠節。章報所言,於將軍未美,恐非所樂聞,故不進也。且將軍既滅無罪之君,又讎守義之臣,疇恐燕、趙之士皆將蹈東海而死,莫有從將軍者也。”瓚乃釋之。
疇北歸無終,率宗族及他附從者數百人,掃地而盟曰:“君仇不報,吾不可立於世!”遂入徐無山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疇謂其父老曰:“今眾成都邑,而莫相統一,又無法制以治之,恐非久安之道。疇有愚計,願與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疇乃為約束,相殺傷、犯盜、諍訟者,隨輕重抵罪,重者至死,凡一十餘條。又制為婚姻嫁娶之禮,與學校講授之業,班行於眾,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北邊翕然服其威信,烏桓、鮮卑各遣使致饋,疇悉撫納,令不為寇。
十二月,辛丑,地震。
司空趙溫免。乙巳,以衛尉張喜為司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