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1年表
大事記 龔稽古編《浙音釋字琴譜》
斯巴斯基鐘塔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主塔和通連
紅場的正門。位於列寧陵墓後側、
紅場南端。高67.3米。平面呈方形,系石砌,原作防禦之用。1491年建為炮樓。十六世紀安裝第一個時鐘。
海美邑城
海美邑城是朝鮮時代最富代表性的邑城.所謂邑城就是將‘邑’的外圍以城牆包圍起來的平地城. 除海美邑城之外,高敞邑城,樂安邑城都非常有名. 海美邑城建成於
朝鮮成宗22年(公元1491年)。
信摩訶蒂拉溫達(1453-1518)緬甸
阿瓦王朝僧侶詩人,他於1491年寫成的《修行》四言長詩系根據佛經中關於釋迦牟尼成佛前修行的故事寫成。這種以佛陀軼事為主要內容的四言長詩取名為“比釉”。他是首創這種詩體的作家。
他寫的另一著名佛陀軼事四言長詩是《祈禱》,內容描寫佛祖在未成佛前曾以自身軀體使堤壩合攏以求來世成佛的故事。他被後人推崇為詩聖,有“修行詩高不可攀”之說。1501年寫《天堂之路》是迄今發現的緬甸最古小說,它用佛經故事告誡人們如何才能進入天堂。
出生
同當時很多的探險家一樣,卡蒂亞希望能找到從歐洲到東方的新航線。1535年在他第二次航行時,他到了奧雪來嘉(現在蒙特婁的一個區)。卡蒂亞將附近的區域叫做Lachine(中國),當然,這是一個
哥倫布式的錯誤。
明武宗(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10位皇帝,名
朱厚照,化名“
朱壽”,年號正德,是一位以行為荒唐越軌著稱的皇帝。
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
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
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在位,以六次婚姻聞名。他在位期間,通過了一些重要的法案,使英國教會脫離了羅馬教廷,國王成為了最高宗教領袖,英國皇室的權力達到頂峰。
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解散了修道院,合併了英格蘭和
威爾斯,並且將新教引入英國。
淺井亮政(あざいすけまさ,延德3年(1491年) - 天文11年1月6日(1542年1月2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
大名,是北近江的戰國大名
淺井氏初代當主,父親是淺井直種,養父是淺井直政,別名淺井勝政。
長野業正(1491年-1561年12月28日),日本戰國時代將領之一。上野國
箕輪城城主,長野憲業之子,本姓“在原”,因此或會是
在原業平的後代,曾經六次擊敗
武田信玄的進攻。
林坣(1491~1570年)字茂貞,號雲山,
侯官縣洪塘瓦埕鄉(今福州郊區
建新鎮瓦埕村)人,明弘治四年(1491年)生。嘉靖五年(1526年)成進士,授浙江
淳安縣尹。他在
淳安縣建清溪橋,創南山書院,以德治縣,頗有政績。嘉靖十一年(1532年)轉知
隨州(今湖北省隨縣),正逢乾旱,為百姓徒步祈雨,以志心誠,後果大雨滂沱,百姓雀躍,建“喜雨亭”以為紀念。
逝世
足利義視(永享11年閏1月18日(1439年3月3日) - 延德3年1月7日(1491年2月15日)),室町時代武將。6代將軍
足利義教之子,母為日野重光之女日野重子。7代將軍
足利義勝、8代將軍
足利義政之同母弟。 初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異母弟。正室為日野重政之女、兒子是第10代將軍
足利義材。天台宗淨土寺門跡、名為義尋(ぎじん)。3代將軍足利義滿之孫。
足利政知(永享7年(1435年) - 延德3年4月3日(1491年5月11日))是室町時代中期武將。初代堀越公方。
足利茶茶丸及足利義澄(11代將軍)之父。 室町幕府第6代將軍
足利義教四子、母親為齋藤朝日、兄乃第7代將軍
足利義勝、第8代將軍
足利義政及
足利義視。從三位、左兵衛督。法名勝瞳院九山。
歷史大事
弘治四年(1491)正月二十四日,南京國子監祭酒
謝鐸上言六事:一、擇師儒,請求道德之士如韓愈者為太學師,求廉正剛方之士為布政使,提學憲臣。二、慎科貢,乞請禁絕輸粟、補廩或以家貧而入國學者。三、下祀典,乞將宋儒楊時入孔廟從祀,而將宋亡後歸元的宋臣吳澄之流免祀。四、廣載籍,乞將散落天下之經史書板盡送南京國子監儲備。五、復會饌,宜修饌堂以便造器皿,以供日用。六,均撥歷,今科貢監生多而納粟監生少,撥歷時以十分之六七分屬科貢,十分之三四分屬納粟。禮部複議謂其所奏深切時弊,俱可行。但升楊時黜
吳澄可另議。孝宗依允。
周洪謨(1420-1491),字堯弼,四川長寧縣(今興文)人,正統十年(1445)進士及第,授
翰林院編修,景泰元年(1450)上疏勸帝親經筵,勤聽政,陳時務十二事。景泰三年選為東宮官,升左春坊左贊善,仍兼編修。修《寰宇通志》成,升侍讀仍兼贊善。天順二年(1458)改南京
翰林院署院事,天順八年詔修《英宗實錄》。
成化元年(1465)以秩滿升
侍讀學士,尋升南京國子監祭酒。服母喪之制後,改國子監祭酒,上言整頓士風,請復洪武中學規,使學政肅然。成化十二年遷禮部右侍郎轉左侍郎,以現行之璮璣玉衡不確而上疏改制,憲宗即令其造,改之以木製,旬日而成。成化十七年升禮部尚書,成化二十年加在京
太子少保。
弘治元年(1488)四月致仕,
弘治四年二月卒,年七十二,諡文安。有《疑辯錄》、《聖駕監雍錄》、《諫垣七疏》行世。
黃孔昭(1428-1491),初名曜,後以字行,改字世顯,號定軒,晚號洞山遷叟。浙江黃岩人,舉
天順四年(1460)進士,授屯田主事。
成化五年(1469)授文選
員外郎,成化九年進郎中,滿九載始擢右通政,久之,遷南京工部右侍郎。
弘治四年(1491)六月十七日卒。年六十四。嘉靖中追贈禮部尚書,諡文毅。有《定軒存稿》及《拾遺》行世。
劉宣(1425-1491),字紹和,江西安福縣人,景泰二年(1451)進士,景泰選為
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授編修,景泰七年修《寰宇通志》成進修撰。天順八年(1464)充經筵講官,成化三年(1467)進春坊右諭德,成化六年進南京
太常寺少卿,成化十七年進本寺卿,掌國子監事,成化二十二年召為吏部右侍郎,
弘治元年(1488)轉左侍郎,
弘治三年進南京
工部尚書,弘治四年七月初十日卒,年六十七。劉氏生性耿介,諳熟禮儀典故。著有《沖澹集》。
《憲宗實錄》修成
弘治元年(1488)閏正月初三日,孝宗命纂修《憲宗實錄》,以
太傅英國公張懋為監修官,少傅大學士
劉吉、
吏部尚書徐溥、禮部右侍郎
劉健為總裁官,禮部尚書
丘濬、吏部右侍郎
楊守陳、
少詹事兼翰林侍講學士汪諧為副總裁,率纂修官
程敏政、
謝鐸等同修纂,至
弘治四年(1491)八月二十三日纂成。《憲宗實錄》共二百九十三卷、寶訓十卷、目錄、凡例加正文共三百零五冊。起於天順八年正月,訖成化二十三年八月,首尾二十四年。監修、總裁、纂修等官各升賞有差。
王詔(1428-1491),字文振,真定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天順八年(1464)進士,授工科
給事中,遷
都給事中、湖廣右參政,再升右布政使。弘治元年(1488)轉貴州左布政使,其冬,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雲南,支弊政之不便者。
弘治四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未及上任即於是年九月初六日卒,年八十四。有《談錄》行世。
楊理(?-1491),字貫之,直隸山陽(今江蘇淮安)人。成化二年(1466)進士,授刑科
給事中,進都給事中,擢鴻臚寺左少卿,改大理寺
左丞,歷左右少卿,進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召為工部右侍郎。
弘治四年(1491)正月十七日卒。在河南曾築開封河堤,賑濟災民。
弘治四年(1491)二月初五日,吏部左侍郎
彭韶奏陳:“近來多有無功之人,夤緣請託,受千日戶等官,甚至乞恩都指揮。不獨武職、文職亦如此,或修城微勞而升匠官,或傳秦罷革而遷良醫。又中書考滿,超升三級。乞請陛下愛惜名器,重視廩祿。勿以小官為可與,勿以雜流為天害,宜嚴加杜絕”。孝宗以為言之有理。
李敏(1425-1491),字公勉,河南襄城人,景泰五年(1454)進士,授監察御史。天順初年,奉敕撫定
貴州苗民起義。成化初年,官遷浙江
按察使,再任湖廣同職,後歷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成化十三年(1477)升監察院右
副都御史,巡撫大同,率軍修治垣塹,擊退韃靼。成化十五年召為兵部右侍郎,逾四年以病歸鄉。河南饑荒,上言救荒數事,復召以左
副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成化二十一年改督漕運,尋召拜
戶部尚書。李氏巡撫大同時,見山東河南轉餉道遠,耗費巨大,遂建言除歲支外,番令輸銀,使軍民兩便。李氏還極言革除皇莊,還田於民,為世人所稱。
弘治四年(1491)正月得病致仕,二月二十五日卒,年六十七。贈
太子少保,謚恭靖。
李敏為人謹厚,家居時曾於縣南
紫雲山建書院,聚書數千卷,與學者講習,為鄉人所贊。
張鵬(?-1491),字騰霄,直隸淶水縣(今河北),景泰二年(1451)進士,授御史。
天順元年(1457)因劾
石亨、
曹吉祥而獲罪,被戍遼東
鐵嶺衛,復戍南丹衛(今
廣西上林東北)。憲宗立復原官,擢福建按察使。成化四年(1465),以
右僉都御史巡撫廣西,參與鎮壓大藤峽起義,其冬還理南京都察院事,改督漕運,兼撫淮,揚四府。成化十年仍還南京都察院進右
副都御史,巡撫寧夏,成化十三年召任兵部右侍郎,成化遷左侍郎,十八年進尚書,成化二十年加
太子少保,成化二十一年致仕。
弘治四年(1491)六月十八日卒,謚懿簡。
秦崇逝世
秦崇(?-1491),字智崇,山東單縣人。
天順四年(1460)進士,授
兵科給事中,遷都給事中。成化七年(1471)升
太僕寺少卿,成化十七年升南京光祿寺卿轉南京
太僕寺卿,
弘治三年(1490)遷
應天府尹,四年八月初四日卒。居官三十餘年,且皆為財貸出納之地,能廉介自守,不為所污。
何喬新(1427-1502),字廷秀,江西廣昌人,景泰五年進士,授南京禮部主事,改刑部主事,歷廣東司郎中,成化四年(1468)遷福建副使,清理壽寧(今福建)銀礦事。遷河南按察使,協助都御史
原傑撫諭荊襄南陽流民,遷湖廣右布政使,時荊州民苦於徭役,乃按人口多少列為九等,民稱便。成化十六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與參將支玉擊敗韃靼,進左副都御史,再召拜刑部右侍郎,賑撫山西饑民。
弘治初,為萬安、
劉吉所忌,出為南京
刑部尚書,後王恕薦還京任刑部尚書。時
劉吉為惡,頻興大獄,喬新力言直之。弘治四年(1491)八月,再因御史
鄒魯所誣,乞致仕,孝宗許之。
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卒,年七十六。正德中贈
太子太保,諡文肅。有《椒邱文集》、《何椒邱集》、《勘處播州事情疏》行世,輯有《百將傳續編》。
刑表逝世
刑表(?-1491),字
居正,順天府文安縣(今河北)人。天順元年(1457)進士,授獲嘉知縣,歷知彰德、
衛輝府。歷升山東左參政、右布政使,改四川進左布政使。弘治三年(1490)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弘治四年十二月初七日卒。歷任皆能克盡職守。
鳳陽皇陵大火
弘治四年(1491)十二月二十六日,鳳陽皇陵大火,漫延九十餘里,毀大樹數千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