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年

1345年

公元1345年,元朝至正五年,平年,雞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1345年
  • 外文名:In 1345 A.D.
  • 性質:年代
  • 歷史時間:元朝至正五年
  • 歷史大事:羅馬帝國諸侯荷蘭伯國女伯爵即位
歷史紀年,通鑑記載,歷史大事,文物遺址,

歷史紀年

公元1345年,元朝至正五年。

通鑑記載

至正五年。
春,正月,薊州地震。
三月,辛卯,帝親試進士七十有八人,賜巴布哈、張士堅等及第、出身。
是春,東平路及徐州路大飢,人相食。
陳思謙參議中書省事,先是思謙建言:“所在盜起,蓋由歲饑民貧,宜在發倉廩賑之以收人心,仍分布重兵鎮撫中夏。”不聽。
夏,四月,募富戶出米五十石以上者,旌以義士之號。
帝如上都。
五月,己丑,詔以軍士所掠雲南子女千一百人放還鄉里,仍給其行糧,不願歸者聽。
辛卯,翰林學士承旨庫庫卒,年五十一,諡文忠。庫庫在帝左右,論思獻納,多所匡救。以重望居高位,而雅愛儒士,甚於饑渴,以故四方士大夫翕然萃於其門。達官有怙勢者,言曰:“儒有何好,君酷愛之?”庫庫曰:“世祖以儒足以致治,命裕宗學於贊善王恂。今秘書所藏裕宗仿書,當時御筆於‘學生’之下,親署‘御名習書謹呈’,其敬慎若此。世祖嘗暮召我先人坐寢塌下,陳說《四書》及古史治亂,至丙夜不寐,世祖喜曰:‘朕所以令卿從許平仲學,正欲卿以嘉言入告朕耳。卿益加懋敬以副朕志。’今汝言不愛儒,寧不念聖祖神宗篤好之意乎!且儒者之道,從之則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人倫鹹得,國家鹹治;違之則人倫鹹失,國家鹹亂。汝欲亂而家,吾弗能御;汝慎勿以斯言亂吾國也。儒者或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然腹中貯儲,有過人者,何可易視也!”
既而出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明年,復以翰林學士承旨召還。時中書平章政事闕員,近臣欲有所薦用,以言覘帝意,帝曰:“平章已有人,今行半途矣。”近臣知帝意在庫庫,不復薦人,至京七日,感熱疾卒。家貧,幾無以為斂。帝聞,震悼,賜賻銀五錠,其所負官中營運錢台臣奏以罰布為之代償。
六月,廬州張順興出米賑饑,旌其門。
秋,七月,丁亥,河決濟陰,漂官民廬舍殆盡。
丙午,命額森特穆爾、特穆爾達實並為御史大夫。詔作新風紀。
八月,帝至自上都。
九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辛丑,以中書右丞達實特穆爾為翰林學士承旨,中書參知政事綽斯戩為右丞,資政院使多爾濟巴勒為中書參知政事。旋命多爾濟巴勒同知經筵事、提調宣文閣。時纂集《至正條格》,多爾濟巴勒曰:“是書上有祖宗制誥,安得獨稱今日年號;又律中條格,乃其一門耳,安可獨以為書名!”時相不能從,唯除制誥而已。
冬,十月,壬子,以中書平章政事賀惟一為御史大夫。初,惟一遷宣徽院使,宣徽典飲膳,權勢多橫索,惟一取簿閱之,惟太常禮儀使阿喇布哈一無所需,惟一因言於帝,請擢居近職,且厚賜之。故事,台端非國姓不以授,惟一固辭,詔特賜蒙古氏,而改其名曰泰費音。
辛酉,命諸臣奉宣撫巡行天下。
集賢侍講學士蘇天爵巡京畿道,究民所疾苦,察吏之奸貪,其興除者七百八十有三事,其糾劾者九百四十有九人。都人有包、韓之譽。然以忤時相意,竟坐不稱職,罷歸。
辛未,遼、金、宋三史成。右丞相阿嚕圖進之,鼓吹導從,自史館進至宣文閣,帝具禮服接之,因謂群臣曰:“史既成書,前人善者取以為法,惡者取以為戒,非獨為君者當然,人臣亦宜知之。”是日,大宴群臣於宣文閣。托克托進曰:“給事中殿中侍御史所紀錄陛下即位以來事跡,亦宜漸加修撰,收入金滕。”帝曰:“待朕它日歸天,令吾兒修之可也。仍以御圖書封藏金滕,自今以後,不許有所入。”托克托遂不復言。時給事、殿中之職,皆紈礻夸子弟為之,備員而已,全無所書,史事遂廢。
己卯,監察御史布克達實里請罷造作不急之務。
十一月,甲午,《至正條格》成。
奉元路民陳望叔,偽稱雅克特古斯太子,伏誅。
十二月,丁巳,詔定薦舉守令法。
是歲,以河決,遣禮部尚書台哈布哈奉珪玉、白馬致祭於河神。台哈布哈還,言:“淮安以東,河入海處,宜仿宋置撩清夫,用輥江龍鐵埽撼盪沙泥,隨潮入海。”朝廷從其言。會用夫屯田,其事中廢。

歷史大事

公元1345年,神聖羅馬帝國諸侯荷蘭伯國女伯爵即位,威廉三世伯爵(約1312-1345年在位)之女。
元惠宗(順帝)(1320-1370)公元1345年,集賢侍講學士蘇天爵巡畿道,糾劾貪官,都人以包(拯)、韓(琦)相比(按元朝有包公戲,如無名氏《陳州糶米》、李潛夫《灰聞記》等,均無法系年,終被大臣中傷,以“不稱職”罷官。
公元1345年,河決濟陰,官民房屋幾全被漂沒
公元1345年,(惠宗至正五年)三月,桃溫萬戶府各翼人戶饑饉,元廷賑之。
公元1345年,元·危亦林撰《世醫得效方》,經太醫院審閱後,於1345年刊行。現存主要版本有: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寧路官醫提領陳志刻本。
公元1345年,《三界論》(巴Traiphu^m)書名。以泰語撰述的佛教宇宙論。系泰國素可泰朝國王立泰王(Lithai)所撰,成書於西元1345年。本書是泰國民眾佛教的聖典,直至十九世紀之前,一直是泰人獲取佛教知識的主要來源。
1345年 - 人物出生
1345年 - 人物逝世
讓·德·蒙福爾家徽1.讓·德·蒙福爾
讓·德·蒙福爾(法語:Jean de Montfort,1295年-1345年9月16日)法國貴族,蒙福爾伯爵(1322年-1345年)和未被公認的布列塔尼公爵(1341年起)。
2.喬吉
喬吉(1280年-1345年),又名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寓居杭州,中國元朝雜劇家、散曲作家。現存其三部雜劇作品:《揚州夢》、《兩世姻緣》和《金錢記》,散曲有《夢符散曲》。
康里巎(1295-1345),康里部(今新疆)人。一作康里巎巎。順帝時為翰林學士承旨,諡文忠。博通群書,善真、行、草書。真書師虞世南,行草鍾繇、王義之,筆畫遒媚,轉擢圓勁,名重一時。亦謂其書從王獻之來,旁及米芾南宮,神韻可愛。評者以為元朝以書名世者,自趙孟頫後便及於子山。嘗問客一日能寫得幾字?客曰:聞趙學士(孟頫)言一日可寫萬字。子山曰:餘一日寫三萬字,未嘗以力倦而輟筆。卒年五十一。博通群書,善真、行、草書。名重一時。
嵩山居中(1277-1345年,日本)居中和尚,靜岡人。十九歲出家,參於無學、桂堂、一山、西澗東渡。在圓覺、建長開法,前往請教。三十二歲渡華(中國),登天童。回國後,隨從一山。四十二歲再次渡華(中國),參于吉林、中峰。五十七歲回國,住京都西禪,謂住南禪。二月六日示疾;遺偈云:“生死涅槃,春行冬令;將錯就錯,仲和提景。”收筆而逝,世壽六十九歲。
1345年作 溪山煙樹 立軸 水墨紙本5.鳳林
鳳林(1284年-1345年) 法名子珪,號鳳林,稱鳳林珪公。出家後遊學四方,後來到少林寺,在住持還源遇公席下多年,之後隱入山林,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延祐元年(1314年)受少林寺之請出任熊耳山空相寺住持,清理了前任住持所欠眾多民財,重振空相。延祐後期出任少林寺住持,至治二年(1322年)退席。天曆二年(1329年)再任少林寺住持。任職期間創建法堂,重修方丈室、輪藏(鼓樓)等。講經說法,使少林宗風大振。至正五年圓寂,世壽62。
慈雲妙意(1273-1345年,日本)妙意和尚,長野人。參於三法燈覺心,嗣承雲樹覺明,創建國泰寺,大振門風。覺明得法以後,遊方到富山,疲睏欲宿樹下,忽見前方一條祥雲,有一草庵,有僧端坐,是妙意。覺明求一宿,互談法要,相伴到三重,參於法燈多年,以後法燈告訴妙意云:‘你師是覺明,號孤峰速去。’即到雲樹寺,參於孤峰,嗣其法。以後隱遁於樹林靜處,因道俗來參,創一禪院,名國泰寺。後醍醐帝召入京,宣說法要,敕賜清泉禪師。光明帝又慕其道,敕問法要,敕賜紫衣。六月二日鳴鼓集眾,遺誡後事,言辭懇切,無不悲泣感激。三日早晨,沐浴更衣,安詳而逝,世詰七十二歲。
康里巎逝世
康里巎(1295-1345),康里部(今新疆)人。一作康里巎巎。順帝時為翰林學士承旨,諡文忠。博通群書,善真、行、草書。真書師虞世南,行草鍾繇、王義之,筆畫遒媚,轉擢圓勁,名重一時。亦謂其書從王獻之來,旁及米芾南宮,神韻可愛。評者以為元朝以書名世者,自趙孟頫後便及於子山。嘗問客一日能寫得幾字?客曰:聞趙學士(孟頫)言一日可寫萬字。子山曰:餘一日寫三萬字,未嘗以力倦而輟筆。卒年五十一。博通群書,善真、行、草書。名重一時。

文物遺址

1.維琪奧橋
(Ponte Vecchio):建於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樑。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
日本京都天龍寺最早是平安時代檀林寺的遺蹟,到了鎌倉時代末期修建龜山離宮的北殿,其後為了紀念與醍醐天皇一起戰死的兵將們,在貞和元年(1345年)建設了寺院。最初被稱為歷應寺,歷應2年(1339年)被改成為禪寺。是足利尊氏將軍為供養醍醐天皇而建的。寺內的庭園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天龍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京都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瑪哈泰寺(Wat Mahathat)位於泰國最古老的都城斯科泰古城的中央,是該城的中心佛寺四面有溝渠環繞,從印拉第王開始建造,直到1345年完成於李泰王時期,屬於皇室宗廟,寺中原有209 座塔,10處僧院,但大部份都僅剩地基而已。寺內有中央塔台,四周是有四面佛龕的小佛塔和廟堂樣式的佛塔。中央佛塔使用紅土建成,再塗灰泥粉飾。蓮花花蕾狀頂端佛塔被稱為斯科泰式,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佛塔。
關城中心的雲台,建於元至正五年(1345年),原雲台上矗立著三座喇嘛塔,後被毀,現僅存礎石遺蹟。雲台面積有三百一十平方米,台下券門呈半六角結構,門上正中刻有金翅鳥王,兩旁刻有金剛桿圖案和象、龍等浮雕,台下券門內壁上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獸神圖案,券頂上布滿“曼陀羅”圖樣,花中刻有佛像,共有二千二百一十五尊,均為元代藝術精品。內壁還用梵文、藏文、八思正文、蒙古文、西夏文、維吾爾文等六種文字鐫刻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這是研究佛典古代文字的珍貴材料。
普拉辛寺(Wat Phra Singh)又譯帕辛寺,別名雙龍寺或舍利子佛寺,是泰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清邁規模最大的佛寺,與契迪龍寺(Wat Chedi Luang)同為清邁地位最崇高的寺廟。位於舊市街西端(Sam Lan Road)、海拔1000多米的市內最高峰素貼山上,由孟萊王初建於1345年,後經多次擴建才形成現有規模。寺內供奉的帕辛佛像,據說600多年前從錫蘭傳入。
7.《竹》立軸 設色紙本
年代:1345年作
藝術家:張中(款)
尺寸:149×79.5厘米
作者:張中
鈐印:半亭、張中、老阜
8.陶復初《攜琴硯瀑》
作者:陶復初
年代:1345年作
尺寸:105.5×49.5cm
簡介:陶復初,字明本,號介軒老人。天台(今浙江天台)人。台州儒學教授,贈從事郎溫州樂清縣尹。小篆師徐、張,古隸師鍾、梁。墨竹師李薊丘(衍)父子,及著色竹甚佳,亦能山水。
9.元倪瓚《六君子圖》
名稱:元倪瓚六君子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此圖作於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時倪瓚年四十五歲。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文物現狀:上海博物館藏
簡介:紙本,水墨,縱:61.9厘米,橫:33.3厘米。
藝術家:倪瓚(1301-1374), “元四家”之一, 字元鎮, 號雲林, 別號幼霞生、荊蠻民、奚元朗、淨名居士、朱陽館主等, 常州無錫梅祗陀村人。出身江南富豪, 家境十分富裕。倪瓚早年喪父, 由長兄撫養成人。
10.《溪山煙樹》立軸
年代:1345年作
款識:至正五年穀雨日,梅道人戲墨。
鈐印:梅花盦
材質:水墨紙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