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年

1231年是平年辛卯年(兔年);金正大八年;南宋紹定四年;蒲鮮萬奴大同八年;越南建中六年;日本寬喜三年。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郭守敬出生在這一年發生了開刻藏經 、太宗賜名“玄中寺”、召開官山會議 、蒙古入侵高麗 、宋軍擊斃李全 、成立劍橋大學 等重大事件,李純甫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31年
  • 天干地支紀年:辛卯年
  • 生肖:兔年
  • 傳統紀年:南宋紹定四年
開刻藏經 藏經是崇善寺的第一寶。崇善寺保存的佛教藏經,數量之多,版本之名貴,在全國是少有的。寺內保存著我國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貴版本——北宋《崇寧萬壽藏》和南宋《磧砂藏》。《崇寧萬壽藏》又稱《鼓山大藏》,前後用了三十三年時間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餘卷。現僅存十七卷零十八頁。《磧砂藏》是南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開刻,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3年)完工。歷經百年刻成的《磧砂藏》,共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現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這裡還一直保存著元版藏經,即元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民間募資刻印的《普寧藏》 ,現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
玄中寺賜名 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根本道場。這裡疊嶺周環,群峰瀉翠,山石拱列如壁,故山名“石壁”,寺亦因山而稱“石壁寺”又名“永寧寺”。
據寺內所存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32年)《特賜寺莊山林地土四至記》碑銘記載,“時大魏第六王孝文皇帝延興二
玄中寺圖冊
年(公元472年),石壁峪曇鸞祖師初建寺,至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寺方成就”。曇鸞是北魏時雁門(今代縣)人,於此講經說法,廣布淨土宗教義,並撰《天親淨土論》兩卷,名重一時,影響極大,被譽為“肉身菩薩”。隋末道綽、唐初善導二大師相繼在此弘揚淨土宗風,拓修寺院,使古剎達到其中史以來的鼎盛期。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太宗李世民以其天子之 尊親臨瞻禮,施捨“眾寶名珍”,為長孫皇后祈福消災。盛唐以後嘗於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由寺主慎微在寺內建“甘露無礙義壇”,與長安靈感壇、洛陽會善壇並為當時“天下三大戒壇”。蒙古太宗辛卯年(公元1231年)賜名“龍山護國永寧十方大玄中禪寺”,此後便統稱“玄中寺”。
召開官山會議 元太宗窩闊台(1186年—1241年)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族。1231年召開官山會議(今內蒙古九十九泉),決定兵分三路進攻金。三年內占領陝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一帶。1234年冬聯合南宋攻蔡州,金哀宗自縊,金亡。但與此同時,由於與南宋接壤,雙方的衝突日漸加劇,也拉開了雙方往後45年不斷爭戰的序幕。在南方
劍橋大學 圖冊
戰線僵持不下之時,蒙古大軍的鐵蹄轉往東方的高麗,並使他們臣服,西線方面,蒙古大軍完全控制了波斯,並繼續西進,占領了除諾夫哥羅德以外羅斯諸國的全部,以及波蘭和匈牙利的全境。
蒙古入侵高麗 公元1231年,蒙古入侵高麗王朝,引發了一場30年之久的戰爭。蒙古族經常被他們在中國的戰爭所干擾,但最終還是積聚了足夠的權力以承擔Koryo與入侵者在1258年達成的和平協定。在蒙古族的領導下,Koryo保留了他們特有的文化,並以一場旋風式的藝術成就向征服者們展示了自己的優越性。
宋軍擊斃李全 史彌遠相寧宗十七年,立理宗後又獨相九年。他獨攬朝綱,大權在握,終其政績而論,雖非賢相,但卻能愛惜人才,善於用人。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宋軍擊斃李全,論功行賞時,從將欲望甚高,朝臣也認為應賜以高官厚祿。史彌廷道:御將之道,譬如養鷹。飢則依人,飽則颺去,曹彬下江南,太祖未肯以使相與之。況今邊戌末撤,警報時至,若諸將一一遂其所求,志得意滿,猝有緩急,孰肯效死亡"這樣,有功將士只得到有限的賞賜。
1231年圖冊
太廟被燒毀 紹興十六年(1146),禮器局造成了新祭器,但太廟殿室過於狹窄,以致無法陳列。於是便在原來的七間正殿西側又增建六間,通計十三間。遺憾的是,由於人口過於稠密,1231年臨安城的一場空前大火又將太廟燒毀,有人作詩嘆道:“祖宗神靈飛上天,可憐九廟成焦土。”直到次年新修太廟落成,才又恢復了往日風貌。
成立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於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為躲避毆鬥而從牛津大學逃離出來的學者建立的。亨利三世國王在1231年授予劍橋教學壟斷權。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齊名為英國的兩所最優秀的大學,被合稱為“Oxbridge”。是世界十大學府之一,73位諾貝爾獎得主出自此校。劍橋大學還是英國的名校聯盟“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歐洲的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CoimbraGroup)。
出生
<strong>郭守敬</strong> 郭守敬 (1231-1316),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字若思,順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漢族。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攻研天文、算學、水利。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臨安,在統一前夕,命令制訂新曆法,由張文謙等主持成立新的治歷機構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負責,郭守敬輔助。在學術上則王恂主推算,郭主制儀和觀測。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稱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當時,有楊恭懿等來參予共事。經過四年努力,終於在至元十七年編出新曆,經忽必烈定名為《授時曆》。
<授時曆>是中國古代一部很精良的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漢代以來的四十多家曆法,吸取各歷之長,力主制歷應明歷之理”(王恂)和“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態度,取得許多重要成就。
逝世
<strong>李純甫</strong> 李純甫1177年-1231年) 字之純,號屏山居士,金代弘州襄陰縣(今張家口陽原縣)人。
李純甫的祖父李安之為西京(大同)進士第一名,父親李采擔任過益都(今山東濟南)知府。李純甫自幼學習詞賦,誦讀《左氏春秋》,後來又專攻經義學。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李純甫中進士,任尚書右司都事。他的文章效法《莊子》、 <列子>、<戰國策>等。他愛談論軍事,有慨然激奮的濟世心胸。
金章宗南下伐宋,他兩次上疏策對勝負,金章宗特別驚奇,將上疏文本送至軍中,戰果多如其所料。金朝宰相喜愛他的文章,舉薦他到翰林院。金宣宗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他二入翰林院。當時,丞相高琪專權,李純甫知其必然不得善終,就以母親年齡大為由,辭官而去。不久,高琪被誅,李純甫三入翰林院,管科舉之事。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他去世於京兆府判官任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