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龐會
- 所處時代:漢末三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主要成就:參與平息諸葛誕之亂,隨鐘會伐蜀
- 父親:龐德
- 爵位:列侯、臨渭亭侯、鄉侯
- 官職:中尉將軍
- 評價:龐會勇烈,有先父之風
史書記載,賜爵封侯,平反建功,破蜀復仇,人物相關,演義形象,家族成員,人物爭議,復仇爭議,復仇存在爭議,
史書記載
賜爵封侯
羽謂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德罵羽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羽所殺。太祖聞而悲之,為之流涕,封其二子為列侯。文帝即王位,乃遣使就德墓賜謚,策曰:“昔先軫喪元,王蠋絕脰,隕身徇節,前代美之。惟侯式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寡人愍焉,謚曰壯侯。”又賜子會等四人爵關內侯,邑各百戶。會勇烈有父風,官至中尉將軍,封列侯。王隱蜀記曰:锺會平蜀,前後鼓吹,迎德屍喪還葬鄴,冢中身首如生。臣松之案德死於樊城,文帝即位,又遣使至德墓所,則其屍喪不應在蜀。此王隱之虛說也。
述:此段摘自《三國志·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中的龐德傳記。在其最後敘述了曹操思龐德忠義為其流淚,封龐會與其一兄弟為列侯。其後曹丕即位再追思龐德,加封龐會與其另三兄弟四人。可見,由於其父龐德忠心於曹魏誓死與關羽相戰的原因,其後代龐會等諸子在曹魏受到了尊重與厚待。此處還特別交代了龐會其人物性格勇烈,有先父的風範。
平反建功
乙亥,諸葛誕不就徵,發兵反,殺揚州刺史樂綝。丙子,赦淮南將吏士民為誕所詿誤者。丁丑,詔曰:“諸葛誕造為凶亂,盪覆揚州。昔黥布逆叛,漢祖親戎,隗囂違戾,光武西伐,及烈祖明皇帝躬征吳、蜀,皆所以奮揚赫斯,震耀威武也。今宜皇太后與朕暫共臨戎,速定醜虜,時寧東夏。”己卯,詔曰:“諸葛誕造構逆亂,迫脅忠義,平寇將軍臨渭亭侯龐會、騎督偏將軍路蕃,各將左右,斬門突出,忠壯勇烈,所宜嘉異。其進會爵鄉侯,蕃封亭侯。”
述:此段摘自《三國志·魏書四·三少帝紀》中的高貴鄉公傳。公元257年,是高貴鄉公曹髦在位為帝時,諸葛誕發兵造反,龐會與另一魏將路蕃遭到諸葛誕脅迫拒不從。後來二人率兵平息叛亂,龐會作戰勇猛,因其戰功進封為鄉侯。
破蜀復仇
艾遂至綿竹,大戰,斬諸葛瞻。維等聞瞻巳破,率其眾東入於巴。會乃進軍至涪,遣胡烈、田續、龐會等追維。
人物相關
演義形象
龐德抬棺戰關羽前,與龐會母子別,指龐會有異相,他日必能為父報仇。(《三國演義》此處描寫為後來龐會殺盡關羽後代報父仇埋下伏筆)
後龐會為魏大將,隨鎮西將軍鐘會伐蜀。
家族成員
父親:龐德(曹魏勇將)
伯父:龐柔(《三國志·龐德傳》記“德從兄名柔,時在蜀。”)
兄弟:有三人,均未記載其名。
人物爭議
復仇爭議
《三國志》記載中,從龐德的傳記中可看出龐會作為其後在曹魏受到了尊重與厚待。在高貴鄉公的傳記中可看出龐會有先父的勇烈之風,是一位不錯的將領,而且和父親一樣對曹魏忠誠。
其人物爭議在於其隨軍滅蜀後,找到關羽後人殺盡,令諸多讀史者唏噓。在此,可以重新審視一下關羽、龐德、龐會當時的事跡作為。
公元219年魏蜀相戰於樊城,關羽俘虜了龐德後,應該說關羽是很尊重這位戰敗之將的,勸其歸降,並且曉之以情:“你的兄長龐柔在蜀國漢中為將,我希望你也來我這裡為將,為何不早早歸降呢?”龐德拒降赴死。之後的事情在裴松之所作的注中記載“王隱蜀記曰:锺會平蜀,前後鼓吹,迎德屍喪還葬鄴,冢中身首如生。臣松之案德死於樊城,文帝即位,又遣使至德墓所,則其屍喪不應在蜀。此王隱之虛說也。”意為王隱(東晉史學家)曾書“龐德死後葬於蜀,鐘會平蜀後,還葬屍首於鄴城。”而裴松之否定這種說法,認為魏文帝曹丕曾派人去龐德墓所悼念,所以其屍首不在蜀。無論兩種說法何為真,都能夠說明關羽在龐德死後對其屍首較為尊重,沒有丟棄或毀屍,而且很有可能是關羽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埋葬或者轉移安葬。可以總結說,關羽對待龐德,曾以理相勸其歸降,那么降則收納,拒則斬首,是當時歷史戰爭中的普遍規則。龐德可謂為國事而死,二人並無私仇。並且關羽在遭到龐德的辱罵之後,亦然善待了其屍首,可謂仁義,不失大將之風。
而觀龐德,在戰敗被俘之後,關羽以理相降,其卻辱罵關羽以及劉備。相比之下,氣質上則顯得失智。但他不降就義的忠義之舉被肯定,在之後受到了諸多讚譽。
綜上看來,關羽雖然是龐德的直接殺害者,但於公二人均服從於國事,於私也並無任何私仇。在公元263年破蜀時,樊城之戰已經過去44年了,可推算龐會當時至少是近50歲的老人了,甚至更高,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中國古代,他已是一位很高齡的老者老將。在時隔這么久遠的時間之後,他依然沒有忘記殺父的仇恨,在此殺盡關羽後人以報父仇,不禁令人感到這仇恨之可怕。
在現今的文明觀看來,龐會所為是兇殘以及不人道的。關羽並不能算作其仇人,就算關羽是的的確確的殺父大仇人,而他早已歸於塵土之後,殺他後人也是沒道理的,他的後人又與你有何冤仇呢?!
放在歷史當時,文明不如現在再看。據記載後主劉禪投降後,名義上被司馬昭封為安樂公,而其後宮被賞賜給了魏國諸多沒有妻室的將領。可見,連後主都這樣,蜀國諸將在亡國後大多不被尊重,甚至被嚴重的侮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龐會的行為當然是成立的,在當時不會有什麼異議。但我們在今時今日的文明角度來看,只能唏噓與感嘆,是絕不會認同的。
還有,另有記載關羽後人中有不為官行於民間者,躲過了龐會的殺害,所以關羽的血脈應該流傳了下來。
復仇存在爭議
龐會滅門之行頗為殘忍,引發爭議。除此之外,在學術界,龐會究竟是否有殺盡關羽後人復仇,也有很大的爭議。
這要先從史書的記載中探究,龐會復仇只記載於王隱所書的《蜀記》中,未記載於陳壽的《三國志》中,裴松之在作注時引王隱《蜀記》所書加於《三國志》關羽傳末。此外,再無史書記載。即此,需要探究相關的三位記史者和他們的記史特點。
龐會是否有滅門復仇一說,在學術界爭議頗多。若無,則此事便是王隱無中生有,編造出來的。而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根據主要有以下幾點。
1:陳壽離三國歷史最近,記史嚴謹,他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將這個事件記錄下來?如果有,這個事件的地位應該值得書寫一筆,而且這個事件又符合當權者尊曹貶劉的傾向,怎么會沒有書上?龐會滅門若有,那么最有可能遭到殺害的人應該是關彝(關羽之孫,關興之庶子),但《三國志》在關羽傳末記載到了關彝,卻未書他遭到了殺害。
2:王隱《蜀記》的真實性,這個常遭到後人質疑,南朝裴松之在作注時就經常引其所書然後辨析推翻。王隱所書尊曹貶劉的傾向太明顯,希望曹魏君臣的結果都比較好,而蜀漢君臣的結局都不好,以向天下人顯示曹魏晉朝受命與天,晉皇帝是上天所賜的合法皇帝。為此,甚至犧牲了史書的真實性,產生了一些虛假、編造、誇張的記載。
3:裴松之為何不直接質疑龐會滅門的真實性,這要探究裴松之作出質疑的習慣。其一般會引其它更可信的記載來質疑;或者記載明顯在情理上不符。裴松之質疑習慣於有理有據,而不是模稜兩可。若找不到強有力的佐證,他寧願不去質疑,引而不評。不質疑並不代表裴松之就認同了其記載,裴松之多次辨析王隱所書《蜀記》,可見,裴松之本人也是很不認同王隱的記史習慣。關於龐會滅門的引而不評,應該是推翻找不到太有力的證據,亦留給後人去思量的空間。
4:在記載中有漏洞,公元263年伐蜀,鐘會被姜維阻於劍閣;鄧艾偷渡陰平。戰鬥非常精彩,諸多蜀魏後期將領紛紛登場亮相。若龐會真有隨軍,龐會是一位勇將,卻為何不見記載於參加任何一場大小戰鬥?(駁:《鐘會傳》有記載龐會參戰)而他滅門復仇一事則像是強加於史書的記載之中。
5:在當時政策上有不符,鄧艾破蜀後,為穩定局勢,防止人心惶恐,造成動亂,借魏帝之名,赦免蜀漢君臣。龐會此時若去殺盡關羽後人,明顯是與鄧艾安撫政策不符,而可能造成動亂。他不會遭到阻止么?不會遭到責罰么?
6:在人性情理上也有不符,龐會是龐德之子,在高貴鄉公傳的記載中也是一位忠勇之人,他會殺害手無寸鐵的受降之人么?一個好漢應該不屑於作出這種事情。而且時隔44年之久,復仇之情真的在這么長的時間裡都不能淡漠么?還會如此極端么?就算有復仇之情,大可以拉關羽後人在龐德廟上叩首賠罪,即可告慰先父,亦可成就美名,不至於手段如此決絕。
綜上所述,關於龐會滅門的記載是比較薄弱的,是可以被質疑的,此事有可能是為了迎合晉朝尊曹貶劉的立場捏造出來的,並且最先記載此事的王隱也非講求嚴謹真實的記史者。但是質疑,只能停留在一些有限的階段,拿不出強有力的證據直接推翻《蜀記》的記載。歷史中是否有龐會滅門,最後還是留給各讀史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若《蜀記》記載為編造,那么王隱可謂是辱龐會之名,逢迎晉皇帝而對其有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