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門二十品
- 地點:洛陽龍門石窟
- 類別:造像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概述,簡介,特徵,筆形特徵,結字特徵,章法特徵,行氣特徵,介紹,組成,
概述
從河南洛陽南行十三公里左右,就到了著名的“四大佛窟”之一的龍門石窟。這裡兩山夾峙,有如門闕,伊水長流,一邊,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長眠的香山;一邊,是龍門山。在龍門山上,有自北魏至北宋開鑿的大大小小的佛窟,至今尚存的就有一千三百五十二個,有佛龕兩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多至十萬餘尊,是中國雕塑藝術的寶庫。
龍門二十品 指洛陽龍門石窟造像中二十件精品。包括:
《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記》(公元502年)、《始平公造像記》(公元498年)、《北海王元詳造像記》(公元498年)、《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年月不詳,或於北魏太和、景明)、《牛橛造像記》(公元495年)、《一弗造像題記》(公元496年)、《司馬解伯達造像記》(公元477年-499年間)、《楊大眼造像記》(公元506年)、《魏靈藏造像記》(公元506年)、《鄭長猷造像記》(公元501年)、《惠感造像記》(公元502年)、《賀蘭汗造像記》(公元502年)、《高樹造像記》(公元502年)、《比丘法生造像記》(公元503年)、《太妃侯造像記》(公元503年)、《元燮造像記》(公元507年)、《慈香造像記》(公元520年)、《比丘道匠造像記》(年月不詳)、《馬振拜造像記》(公元503年)、《齊郡王元佑造像記》(公元517年)。書風古拙、天然率真、多姿多彩,為北魏造像刻字的代表作。----《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簡介
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稱呼最早見於清代康有為所著的《廣藝舟雙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隨筆》。內容一般是表達造像者祈福消災的。它的書法藝術是在漢隸和晉楷的基礎上發展演化,從而形成了端莊大方、剛健質樸、既兼隸書格調,又孕楷書因素的獨特風格,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體的代表。
特徵
筆形特徵
《龍門二十品》造像記是典型的“魏碑體”,從筆勢上看,入筆露鋒,橫畫的書寫先豎向下方按再橫向右上方運行。平其凡先生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現象,歸根結底是由於人們右手執筆書寫的緣故。右手執筆,最佳的線條是從上到下,從左至右的直線和呈“S”型的曲線,將這種最適宜右手執筆書寫的“S”型曲線壓縮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筆形。在造像記中隨處可見方頭方尾、呈平行四邊形的橫畫,這應該是受當時刊刻工具的影響。
另外,龍門造像題記中,經常出現橫畫向右上方明顯的欹斜,且波磔明顯,帶有明顯的隸意,表現為收筆時按筆並上挑出鋒,在“二十品”造像題記中的“點”畫大多呈三角形,這是受刻刀影響的緣故。刀在石上運行較為遲鈍、生澀,不如筆在紙上運行流暢、快捷,同時,由於受隸書的影響,魏碑點畫有向上挑的波腳;還有些點畫為橫的寫法,把並列的點畫橫向連為一體。魏碑中長撇的典型特徵是頭部下筆處斜刻一筆,大約呈45度角,尾部較粗,收尾時末梢微微上揚或沿水平方向運行。捺畫多有波磔,微露鋒或不露鋒,保留隸意。有的捺畫下端水平如直線,完全是刀刻的工藝效果,如《始平公造像記》、《魏靈造像記》中的大部分捺筆方正峻厲,如刀刻一般,更顯得鋒芒畢露,雄健非凡。
折畫的典型特點是右折筆的外輪廓呈三角形,外方內圓。還有的方折筆表現為斜刻刀法,突出右折筆,如《馬振拜造像記》、《元祥造像記》、《高太妃造像記》等方圓皆備;《候太妃造像記》已近乎楷書,圓筆占主導地位。而《慈香造像記》中有圓轉一路的折筆,用筆趨向行書,圓筆變得俊爽。豎畫多表現為起筆處為方形,收筆處為左邊缺失或右邊缺失。提筆在魏書中表現比較突然,明顯不同於其它楷書中的提畫,“橫”的筆意盡失,來得比較直接。這種方法縮短了運筆時間,增加了點畫之間的呼應。勾筆也是楷書特有的筆形。甲骨文、金文中均無勾筆,隸書中只有“長彎勾”,到楷體中才出現了真正的“硬勾”,魏碑中的“勾”已與今天楷書的勾形無別。
結字特徵
一、結字總體特徵
由於楷法剛剛產生,新的法度尚未形成,“二十品”石刻文字仍保留了濃厚的隸書筆形和結體習慣,轉折處方整,橫、撇、捺劃收尾時出鋒上揚,用筆逆入平出,提按較少,隸法尚存,楷勢不足,結體稚嫩。這樣書寫者就有更大的發揮和想像空間,形成了風格多變的結體特徵。
(1)結體茂密,粗細均衡。在結字方面,魏碑文字比較密,結構不講究勻稱,字型重心多偏下。由於各種筆劃粗細基本一致,而使整個字排列更加緊密,鄧石如形容這類結體“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使不透風”。在“二十品”中,尤其是橫畫,沉著厚重、氣勢雄渾,符合北朝人粗獷的性格,如《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等。
(2)隨意增減筆畫,異體眾多。北朝石刻文字結體上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書者、刻者隨意增減筆劃,異體眾多。例如一個“魏”字,就有十幾種異寫形體,就連出現頻率較低的字,如“猷”,僅在《鄭長猷造像記》這塊碑中,就有好幾種不同的寫法。“薨”字我們看到不下幾種寫法,“將”字大約有15種寫法。另外偏旁的混用也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在造像記中這類別字連篇、字型紛繁的特點,已經成為共識。
二、字形形狀構成中的關係處理
(1)覆蓋。當字間的筆畫接觸過於緊密,或上下結構字形有明顯差異時,就產生了覆蓋現象,覆蓋不僅產生筆畫間的主次關係,如:《始平公造像記》中的“攀”、“鸞”等字;《孫秋生造像記》中的“雲”字,從結構上看都是以上覆下,上部表現為茂密,下部疏朗或凝聚。形成一種跳躍感覺,使用得當會使作品顯得十分活潑。再有字與字間的處理,如《慈香、慧政造像記》中的“美幽”兩字。“美”字的長撇、長捺用筆灑脫開張,而“幽”字則有種收縮感,結字較為平整、方正,藏在“美”字的下部,有種被呵護的感覺,視覺上產生為一種節奏美。這種處理方法必須要注意單字上下結構的處理,或結合前後字的具體結構,“氣”與“勢”的流動範圍來考慮採用,不能過分隨意。
(2)承接。如果說覆蓋是表明以大蓋小,以上覆下的關係,承接則與其相反,顯露的是一種下以承上的呼應跡象,其要求與作用和覆蓋大同小異。只是一般說來,處於承接位置的筆畫多呈現比較穩定的態勢,不然就會產生大廈將傾的感覺。如《賀蘭汗造像記》中的“景”、“節”兩字;《孫秋生造像記》中的“董”、“雀”兩字,都表現為上部結構較小,而下部卻顯得雄壯有力,大方、穩重。
(3)錯位。這是指單字中心軸線不對應的現象,有意或無意將字的筆畫動向加以扭曲和移動。如《鄭長猷造像記》中的“長”、“護”、“像”等字,字的重心下移,“長”字的上部拉長,下部壓縮,豎鉤伸出了字劃結構的外部,卻是那么的幼稚可愛;又如“護”字,右邊結構名顯下垂,在底部的塑造又顯得那么侷促,像沒把腿伸開的孩童,稚拙、敦厚。
(4)鍥入。錯位表現的是一種筆畫間的扭結關係,鍥入則在其中加進了橫向或縱向的切入成分,表現為此一圖形沖入彼一圖形區界內的現象。這種現象有時是一種強行沖入某一空間,要求上下左右為其避讓,形成空間縫隙的彌補,並與其他策畫再創造一個新的平衡狀態。如《鄭長猷造像記》中“長”字的下部豎鉤鍥入到長橫的上方,在字的左上部形成一個新的空間,同時又彌補了左上部的空缺位置。
(5)對應。所謂對應,自然是表示筆畫排列齊整,橫豎基本也相對成行。能用此法進行書寫的,大多是小篆、隸書、楷書和少數行書中比較規整的作品,它可以顯示有秩序的嚴謹的規格化,整齊的美感。如《龍門二十品》中的大多數字,用筆方整、規範。於是有人便由此認為這種方法比較容易把握,無需過多推敲,只要有板有眼地依格而行,就可以產生對應效果。可是,“前後平齊,狀如運算元”的現象,也正是這一類結構的易發病。因此,越是在這種狀況下,越要注意其中微妙的變化,如《侯太妃造像記》中的“王”、“川”等字,就正是利用筆畫的長短變化,造成與周圍環境既諧調又略帶微差的效果,使整個結字在沉靜中顯露出活潑。
(6)交叉。對應是要於統一中求變化的,當這種變化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筆畫間的交叉關係。如《鄭長猷造像記》中的四個“長”字的寫法,還有“亡”字的寫法,都是擴大了豎筆的變化,這樣的處理手法,可以使規整的書體顯得活潑跳躍。
章法特徵
就“龍門二十品”章法來說,有兩種形式:界格式、無界格式。
1 、界格式
界格的章法形式,在《龍門二十品》中最為常見,書寫者為把字寫得工穩勻稱,大小相一,把每個字都限定在清晰的界格之內,看上去很有統一完整之感,如《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牛橛造像記》等諸題記。但是稍加仔細欣賞就會發現,界格中的字實際上是長短不齊,肥瘦各異的,字勢也是有偏有正,各具其趣,在統一中充滿對比的跳躍。這些作品的高妙之處,在於書寫者進行結字謀篇的整體設計中,並不完全受界格形成的圖案化條件限制,不依靠停勻的常規來填充格內空白,而是在限制中不失時機地尋找突破,以打破可能呆板的局面,在視覺上引起更多的層次感受。如《始平公造像記》中的“飛”、“來”等字,頗具行書意味,靈動飛揚。特別是當界格妨礙表現力發揮的時候,索性就將筆畫衝出界外。這種有界格而不為其所囿,不將界格內空間作為一獨立空間考慮的處理,是以通篇黑白關係的對立統一為出發點的處理方法,對我們寫一些有界格或是有其它具有規範齊整要求,又要力避僵化板刻的作品很有啟發作用。那么這類作品如果去掉界格,恐怕就可能感到整體章法有些零亂了,可見界格還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
2 、無界格式
在《龍門二十品》中,無界格式的章法相對較少,通過對二十品的考察,應有《元燮造像記》、《慈香、慧政造像記》、《賀蘭汗造像記》、《孫保造像記》、《元詳造像記》、《惠感造像記》六品。前三品是通篇無界格,書寫起來比較自由,字形有大有小,筆畫左右伸張變大,如《慈香、慧政造像記》中的“美”字,撇畫向左延長,勢力範圍擴大到下行“微”字的上部;《元燮造像記》中字的行距與字距比較茂密,用筆比較隨意,尤其是字的“撇畫”和“豎彎鉤”,如“眷”字,撇畫自然流暢,接近行書用筆,“訖”、“見”等字的最後一筆,向左上方頓筆上挑,生機勃勃。後三品造像題記是主體有界格,行款無界格,如《孫保造像記》後一行“魏北海王國太妃高為孫保造”等字,字距較近,整篇來看行距較寬,字距小,顯得疏朗、峻爽。《元詳造像記》尾“維太魏太和廿二年九月廿三日侍中護軍將軍北海王元詳造”的行款,字距緊密,字形略小於正文字型,統一中蘊涵著變化。
對於無界格卻依然要求做規整處理的作品,所應採取的方法顯然有所不同。由於此時已擺脫了界格可能帶來的束縛,過於變化會顯得滿目凌亂,太齊整橫平豎直又覺得呆板,因此這裡應有一種限度的微差。如《元燮造像記》、《慈香、慧政造像記》二品,在處理這種無界格而具規範化特徵的作品章法時,就採用了較為靈活的方法。在保持行軸線與行輪廊線規整的前提下,對單字的大小長短進行了誇張而又含蓄的處理,使之與鄰行形成錯位的關係,藉此來取得整體的活潑感覺。由於造像記是屬發願類的文字,雖無界格,字形的誇張、收放也不會太大,這樣以表發願者的虔誠,仍需具有較為莊嚴目的的記文。由此在“二十品”中無界格的造像記,總體上仍保持著規範、齊整的章法。
人在需要“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賞心悅目之美的同時,也還需要“古道西風瘦馬”般的震人心魄之美。在“龍門二十品”中,無論是“有界格”或是“無界格”的章法形式,都使人產生一種壯美的章法形式。
行氣特徵
行氣線的變化有兩種形式,即行氣的直線式與曲線式。
一、 直線式行款
行氣線基本呈直線狀的一行字,稱為直線式行款,直線式大多又呈垂線狀態。這種行款方式被普遍運用在篆、隸、楷各種書體中,也是書法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這種形式給人以整齊肅穆,始終如一的感覺。“龍門二十品”皆為魏體楷書,行氣變化不大,多採用直線式行款。此外,也有少數斜線式組合,其行氣線與直線式形成一定的夾角。如《馬振拜造像記》、《侯太妃造像記》,雖然都是魏楷書體,卻整個篇章字勢都向右下方傾斜,故形成斜線式行氣線。
二、曲線式行款
一行字的行氣線呈曲線狀,亦即這行字的上下字之間或左或右,參差不齊,使行氣線左右搖曳,這一類型稱之為曲線行款。這種形式給人以活潑多變、靈動激越的感覺,故多半用於行草書中。在“龍門二十品”中這種行款很少出現,個別如《鄭長猷造像記》、《慈香、慧政造像記》偶有這種情況發生,但不普遍。
以上,從《龍門二十品》造像記的筆形特徵、結字特徵、章法特徵、行氣特徵等方面,有力地論證了《龍門二十品》造像記的形式構成的總體特徵。
介紹
《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撅造像記》
牛橛造像龕在古陽洞北側,位於楊大眼龕上方。圓券形,龕楣刻十一童子牽花繩,童子手持蓮花,二童子間刻蓮花蕾,兩端各一飛天,飛天頭前一淺雕小飛天。二獅蹲距彌勒膝下,交腳下刻力士,手托彌勒雙足。龕楣下方左右,身著胡服的供養人。主尊是戴寶冠交腳彌勒坐像,為彌勒上兜率天宮時的菩薩形象。頭光內刻蓮花,外刻七身坐佛。背光外參外層火焰紋由各以坐佛為中心的十七組火焰紋組成,內層十身飛天分兩側相對以瓔珞供養。
《牛橛造像記》,全稱《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彌勒像記》,碑文字型端莊整肅,龍門二十品之一。是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氏(後改”尉”姓)為亡去的兒子牛橛所造,過去曾有牛橛龕之稱。造像碑座中間雕刻蓮花一朵,左右二力士抬手作托舉狀,形象生動逼真。
釋文:
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請工鏤石,造此
彌勒像一區,願牛橛舍於分段之鄉,騰逰無礙
之境,若存托生,生於天上諸佛之所,若生世界
永絕因趣,一切眾生,鹹蒙斯福。
《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之《一弗為張元祖造像記》又稱稱《一弗造像題記》。正書,10行,一行3字。造像龕位於古陽洞北壁,是龍門二十品造像龕之一,下方鄰比丘惠感造像龕,是龍門二十品中最小的兩個造像龕之一。龕高36厘米,寬19厘米,深30厘米。龕為忍冬卷草紋尖拱楣圓券形,連珠紋立柱,龕底施水波紋。內刻袒右肩斜披袈裟佛及二菩薩。龕下錈刻造像記。據造像記文記載,此龕造於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步輦郎張元祖在當時可能是一名給帝王荷步輦的,地位低微的人,其妻一弗氏為他造的龕也小。康有為評價此造像記的書法是"沉著,勁重"。民國初白麻紙原石拓,因年代久遠,紙黃而鬆軟。這個造像記字數很少,只有寥寥30字。“太和廿年,步輦郎張元祖不幸喪亡,妻一弗為造像一區,願令亡夫直生佛國”。字數雖少,但卻端莊整肅,大氣凜然。全篇方筆為主,顯得沉著,厚重。書法風格遒勁沉穩。但在嚴整之中也不乏靈動之筆。比如“造”的走之兒的橫折折撇,“為”的一長撇,都顯得神采飛揚。而“張”的弓字旁,“願”的“頁”字部則顯得較為奇崛。而章法同樣富於變化,比如最後一行“亡夫直生佛國”,曲直變化,奇正相生,令人嘆為觀止。
銘文:
太和廿年,步輦郎張元祖不幸喪亡,妻一弗為造像一區,願令亡夫直生佛國。
《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
《始平公造像記》本是附屬於佛龕的題記,全稱為《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題記》,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498),刻於河南洛陽龍門古陽洞北壁。題記由達撰文,朱義章楷書。康有為稱龍門石刻“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規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龍門石刻中的代表作。《龍門二十品》是龍門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題記拓本,北魏書風的代表作此碑與其它諸碑不同之處是全碑用陽刻法,逐字界格,為歷代石刻所僅見,在造像記中獨樹一幟。記文內容寄造像者宗教情懷,兼為往生者求福除災。清乾隆年間始被黃易(1744-1801)發現,受到書壇重視,列入“龍門二十品”,此碑文方筆斬截,筆畫折處重頓方勒,結體扁方緊密,點劃厚重飽滿,鋒芒畢露,顯得雄峻非凡,被推為魏碑方筆剛健風格的代表。
此龕完成時間有太和十二年和二十二年兩種不同意見。造像記在龕的右側,高130厘米,寬40厘米。此造像記是龍門二十品中唯一的陽刻作品,而且署有孟達撰文,朱義章書寫。碑文字跡方重,雄強厚密。
《北海王元詳造像記》
龍門二十品之《北海王元詳造像記》,全稱《北海王元詳為母子平安造彌勒像記》。造像記高88厘米,寬42厘米,是元詳隨北魏孝文帝南伐遷都至洛陽的歷史實錄。
造像龕位於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長樂王丘穆靈亮夫人尉遲造像龕上方。龕高138厘米,寬102厘米,深17厘米,在古陽洞中屬於中型洞窟。龕內主佛為交腳彌勒。兩側脅侍菩薩皆雙手合十侍立。圓拱形龕楣內刻十五天人持花繩。
造像記記載該龕為太和十八年十二年十一日立願,太和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完工,歷時近三年又九個月。
銘文:
維太和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帝親御六旌,南伐蕭逆。軍國二容,別於洛汭。行留兩音,分於闕外。太妃以聖善之規,戒途戒旅,弟子以資孝之心,戈言奉淚。其日,太妃還家,伊川立願,母子平安,造彌勒像一區以置於此,至廿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法容刻就,因即造齋,鐫石表心,奉申前志。永願母子長餐化年,眷屬內外,終始榮期,一切群生,鹹同斯福。維大魏太和廿二年九月廿三日侍中,護軍將軍、北海王元詳造。
《司馬解伯達造像記》
全稱《司馬解伯達造像記》。北魏太和間刻,正書。在古陽洞北壁。正書,14行,其中6,7,8行,一行3字,余皆一行5字。可見64字。龍門二十名品之一。
此記具有筆力方峻、氣勢雄強的時代風氣,又不拘成法地發揮自我創造意識和智慧,表現出豐富的審美情趣和創造才能。
點畫方截、峻厲、雄強,時寓圓柔之筆以破板滯。起筆有直、斜、橫落及輕重之別,點畫長短、方圓兼用。撇捺開張,極縱其勢。波磔長腳有刀劈劍削般的勁利。轉角有翻折、頓折及圓轉之法互用。撇能上重下輕、上輕下重兼施。尤以“道”、“達”、“延”字的橫捺,由大弧度的圓潤曲勢轉大起落的方截勁利的長腳,最為獨特。
《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
簡稱《孫保造像記》。約刻於太和,景明年間。在古陽洞頂部。正書,5行,一行6至12字不等。造像龕位於窟頂偏北側,與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造彌勒像龕(鄰近約60厘米)和廣川王祖母為幼孫造彌勒像龕呈三角形布於窟頂。像龕高110厘米、寬80厘米、深14厘米。圓券形龕楣,龕內主尊為交腳彌勒菩薩,坐雙獅座,二菩薩雙手合十置於胸前佇立兩側。背光及龕楣無飾,似未完工。推測此龕開鑿開景明年間。造像記高40厘米、寬26厘米。記述了高太妃為元保"失鄉播越",經年疾患,未免夭折而痛苦,專此造彌勒像一軀,祈願亡故的愛孫能"永脫百苦"。
銘文:
孫保失鄉,播越,歷載,終始冥愆,未及免之,不幸早死,今為保造像一區,使永脫百苦。魏北海王國太妃高為孫保造。
《雲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記》
簡稱《鄭長猷造像》,正書,可見八十四字,書法勁厲樸拙,結體方整,隸意較重。景明二(501)九月刻。古陽洞南壁。正書,8行,一行12字。有翻刻本,其第7行‘敬造’敬字左上點漏刻。造像龕位於古陽洞口上方南側,共六龕,均為圓券形淺龕。分上、中、下三排,每排兩龕,其大小不等。圓楣拱內刻卷草葡萄紋,主尊為交腳彌勒(已經殘破)。左右二脅侍菩薩侍立。景明二年九月三日(公元501年)完成。造像記位於佛龕右側,高50厘米、寬35厘米,記景明二年鄭長為亡父、母皇甫、亡兒士龍以及其妾陳玉女為亡母徐,各造彌勒像。碑文書法有上承漢隸、下啟唐楷的重要意義。
銘文:
《新城縣功曹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記》
簡稱《孫秋生造像記》。景陽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陽洞南壁。(黃易拓得)正書,13行,上列為記,一行9字;下列題名,行30字。額正書‘邑子像’三字。額旁二太守名:右二行,右三行。乾隆拓本,其記第三行‘劉起祖’之‘劉’字畫完好。在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南壁。北魏宣武帝(元恪恪)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廿七日造訖。此碑書犀利剛勁,寬博樸厚,較《始平公造像》筆法多變,龍門碑刻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之一。孟廣達文,蕭顯慶書。楷書十五行,行三十九字。字型方勁峻拔,沉著勁重。筆法凝練自如。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太和以後諸家角出,莊茂則有《孫秋生》”“龍門二十品中,約而分之,亦有數體,《孫秋生》沈著勁重為一體。”
銘文:
大伐太和七年,新城縣功曹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敬造石像一區,願國祚永隆,三寶彌顯。有願弟子榮茂春葩,庭槐獨秀,蘭條鼓馥於昌年,緊暉誕照於聖歲。現世眷屬萬福雲歸,洙輸疊駕。元世父母及弟子等來身神騰九空,跡登十地,五道群生,鹹同此願。孟廣達文,蕭顯慶。
《邑主高樹和維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記》
簡稱《高樹造像記》,正書十行,一行14字。可見一百三十九字,書法峻整勁健。景明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陽洞北壁。造像龕位於古陽洞北壁右側,與步輦郎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為鄰。龕高94厘米、寬78厘米、深13厘米,主佛結跏趺坐,主佛兩側有二脅侍菩薩,均有背光。此龕完成於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造像記位於造像龕左下方,高40厘米,寬28厘米。記載邑主高樹、解伯都等三十二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願仙逝父母及見存眷屬的來生。造像時間於孫秋生二百人造石像記同年同月完工,發願文也大致相同。
銘文:
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邑主高樹、唯那解伯都三十二等造石像一區,願元世父母及現世眷屬,來身神騰九空,跡登十地。三有同願。…
《比丘惠感馬為亡父母造像記》
簡稱《惠感造像記》,正書,14行,一行5字。可見六十六字,書法沉勁方重,猶存隸意。景明三(502)年五月刻。古陽洞北壁。有翻刻本,第12行‘顧’字左上缺一點;末行‘像’字缺二筆。
銘文: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記》
簡稱《賀蘭汗造像記》為龍門造像精品之一。正書,原共有一百六十字,本帖精選清晰的前二十行精品一百三十二字,書法峻整雋永。景明三(502)年八月刻。在古陽洞頂部。正書,5行,一行10字。
銘文:
《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卅四人為皇帝造像記》(優填王造像題記)
簡稱《馬振拜造像記》,正書,連額書“邑子像”可見一百二十八子,書法峻麗,別有風味。景明四(503)年八月刻。在古陽洞頂部。正書,9行,一行15字。額正書‘邑子像’三字。最初選拓的〈龍門二十品〉中無此題記,康有為提出質疑,方岩〈校碑隨筆〉以〈優填土〉為唐刻而刪去。顧燮光〈夢碧移石言〉亦如此。
銘文: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幼孫造像記》
簡稱《太妃侯造像記》。景明四(503)年七月刻。在古陽洞頂部。正書,29行,前22行一行6字,字較大;後7行,一行4字,字較小。
銘文:
《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記》
簡稱《法生造像》,正書,可見一百四十二字,書法上用筆圓潤和諧,結勢華麗流美,有鍾繇之范,為同類北碑所罕見。景明四(503)年十二月刻。古陽洞南壁。正書11行,一行13字。
《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
《楊大眼造像記》,楷書刻石。全稱為《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題記》,無刻石年月。但此造像既稱為孝文皇帝元寵所鑿,考文帝崩於太和二十三年(四九九),造像當在其後。有雲當在景明元年(五○○)至正始三年(五○六)間。楷書,在河南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北壁。為龍門造像記名品之一。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佛教藝術寶庫之一,經北魏至唐的一百五十多年中,共雕鑿了造像十萬餘尊,題記三千六百餘處,題記中屬於北魏或稍後時期的,占有相當數量。其字型就是一般所說的[魏碑體]。這些題記在早先並不為人們所特別注意,清代乾、嘉以後金石學和碑學興起,不少金石家都分赴名山訪碑求拓,龍門的造像記就是清代著名的書法篆刻家黃易(小松)訪拓後,始顯於世的。羅振玉《石交錄》云:[黃氏最初只拓北魏《始平公造像記》一品,後增《孫耿生》、《楊大眼》、《魏靈藏》為四品。]後來人們又增為十品,繼至二十品。龍門二十品,被後人作為龍門造像記中的代表作。但其中仍以黃易所選的《始平公》等四品最為著名。《楊大眼造像記》的書風與《始平公》極為相似,用筆方峻,結體中斂而外張,只是緊斂的程度比《始平公》略輕,這也可能是陽刻與陰刻有所不同之故。康有為評此《記》云:[若少年偏將,氣雄力健],[為峻健豐偉之宗]。
銘文:
邑主仇池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夫靈光弗曜,大千懷永夜之悲,*踨不遘,葉生含靡道之懺,是以如來應群緣以顯跡,爰暨**,*像遂著,降及後王,茲功厥作。輔國將軍、直閣將軍、梁州大中正、安成縣開國子、仇池楊大眼,誕承龍曜之資,遠踵應符之胤,稟英奇於弱年,挺超群於始冠,其行也,垂仁聲於未聞,揮光也,摧百萬於一掌,震英勇則九宇鹹駭,存侍納則朝野必附,清王衢於三紛,掃雲鯨於天路,南穢既澄,震旅歸闕,軍次之行,路經石窟,覽先皇之明踨,睹盛聖之麗跡,矚目徹霄,泫然流感,遂為孝文皇帝造像一區,凡乃眾形,罔不備列,刊石記功,示之云爾,武。
《安定王元燮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記》
簡稱《元燮造像》正書,可見九十五字,並有淺刻佛像二幅。書法峻美,結體古雅。正始(507)年二月刻。古陽洞南壁。正書,13行。一行9字。
銘文:
魏聖朝太中大夫安定(石壞空五格)王元夑(安定王元休之次子,世宗初襲爵,官至華州刺史,延昌四年九月卒)造亡祖親太妃亡考太傅靜王(既元休,官至太傅卒,謚靖王。靜靖古通)亡妣(舊釋妃,非是)蔣非及見存眷屬敬就/靜窟(即古陽洞)造釋迦之容(容者像也)並其立侍(弟子是也)眾彩圓飾雲**(*乃仙之俗寫,*即煥字)然願亡存居眷永離穢趣升超遐(記從段乃重寫)跡常值諸佛龍華為會又願一切群生鹹同斯福正始四年二月中記
《齊郡王元佑造像記》
簡稱〈元右造像記〉。熙平二(517)年七月刻。古陽洞南壁。正書,14行一行16字。末為年款2行9字。古陽洞南壁的刻石完好,而北壁泐損較甚。
銘文: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
簡稱〈慈香造像記〉。袖龜三(520)年三月刻,在慈香窟。正書,10行,一行10或11字不等。
銘文:
大魏神龜三年三月二十()日,比丘尼慈香慧政造窟一區,記乙。夫零覺弘虛,非體真邃,其跡道建崇,日表常范,無乃標美幽宗,是以仰渴法律,應像營微,福形且遙,生託煩躬,願騰無礙之境,建及()恩,含潤法界,()眾()澤,()石成真,刊功八萬,延及三從,敢同斯福。
《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
簡稱《道匠造像》。無年月。正書,13行,一行7字。可見九十一字,書法方駿規整。
《陸渾縣功曹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全稱《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題記楷書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額,楷書三行九字,額中間豎題“釋迦像”,字略大於兩側,額左題“薛法紹”,右題“魏靈藏”。北魏造像習慣用別體字,此題記尤多。雖刻造時間無明確記載,但書法風格酷似同窟的“楊大眼題記”,或疑同出於一人之手,當屬北魏刻石無疑。原石身高75厘米、寬40厘米、額高15厘米、寬15.5厘米,是龍門造像題記中碑刻和書法藝術的精品,也是龍門四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北壁。清乾隆年間錢塘著名學者黃易訪拓後始公布於世。
乾隆拓本第三行“騰空”之“騰”字“馬”部可見,“空”字未損。共應二百一十五字。有一裂紋,自左上第二行斜下至第一行第十四字處。中有四處當是空格無字。光緒拓本“空”字已泐大半。民國十年鑿損百餘字。碑額已僅存“藏迦像薛法紹”大字矣。
此碑應是方筆露鋒之典型代表,因此最顯見用筆之妙。起筆都將鋒穎露在畫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細鋒引入,煞有情趣;即使畫也挺直有力,折筆顯見方棱;收筆處,有時斂毫便止,有時放鋒犀利,有時如《寶子》之上揚。筆畫或大或小,大者縱矛橫戈,如虎奔龍吟,小者輕微一點,如蜻蜓掠水,皆能順勢合情.絕無率意輕發。結體或取橫勢,或取縱勢,皆極意顯示雄踞盤關之威儀,懷隱瑰玉之神采。整篇看來,嚴整肅穆,端莊雋潔。
銘文:
夫靈跡誕遘。必表光大之跡。玄功既敷。亦標希世之作。自雙林改造。大千懷綴映之悲。慧日潛暉。唅生銜道慕之思。是以應真。悼三乘之靡憑。遂騰空以刊像。爰暨下代。茲容厥作。鉅鹿魏靈藏。河東薛法紹二人等。求豪光東照之資。闕兜率翅頭之益。敢輒磬家財。造石像一區。凡及眾形。罔不備列。願乾祚興延。萬萬朝貫。願藏等挺三槐於孤峰。秀九蕀於華苑。芳實再繁。荊條獨茂。合門榮葩。福流奕葉。命終之後。飛逢千聖。神颺六通。智周三達。曠世所生。元身眷屬。舍百鄣則鵬擊龍花。悟無生則鳳升道樹。五道群生。鹹同斯慶。陸渾縣功曹魏靈藏。
組成
“龍門二十品”計有:
一、 《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撅造像記》
二、 《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
三、 《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
四、 《北海王元詳造像記》
五、 《司馬解伯達造像記》
六、 《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