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白紙精印《校碑隨筆》本書為作者在清代碑帖鑑定大家方若的《校碑隨筆》的基礎上作了大量的增補,故取名《增補校碑隨筆》
清末白紙精印《校碑隨筆》本書為作者在清代碑帖鑑定大家方若的《校碑隨筆》的基礎上作了大量的增補,故取名《增補校碑隨筆》
清末白紙精印《校碑隨筆》本書為作者在清代碑帖鑑定大家方若的《校碑隨筆》的基礎上作了大量的增補,故取名《增補校碑隨筆》...
內容介紹 本書為作者在清代碑帖鑑定大家方若的《校碑隨筆》的基礎上作了大量的增補,故取名《增補校碑隨筆》。書中系統記載了歷代碑刻的流傳淵源、各個不同時期的...
敬使君碑又名《敬顯雋修神靜寺碑》、《禪靜寺剎前銘》、《敬使君顯俊碑》,...《校碑隨筆》稱:“鯨、籌、閫、騎、招、夷、秉、闉、木、府、自等字未泐...
據《增補校碑隨筆》“侍中黃鎮太尉錄尚書事高翻”條目中解:“高翻、高盛,與北齊蘭陵王高肅碑通稱磁州三高”。 [2] 《高盛碑》於光緒廿五年(1899) 出於磁縣[...
隸書。碑高4.6尺,闊2.3尺,有孔。上部殘掉,碑額已無。據金石學者稱,碑已佚,原石和拓本,尚未發現。《校碑隨筆》雲:“後人重刻在山西介休,12行,行24字;又...
張從申三絕碑又叫《李含光碑》,全稱為唐《茅山玄靖先生李含光碑》。...據《校碑隨筆》可知:“據剪裱舊拓足本,行數不可計,字數共八百三十五字,...
著錄見《金石錄》、《石墨鐫華》、《金石文字記》、《來齋金石刻考略》、《金石文考略》《校碑隨筆增補》、《善本碑帖錄》、《碑帖敘錄》等。...
華山神廟碑拓本 編輯 此碑拓本,據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明拓本,首行“不可”二字筆畫完好,嘉慶間拓本,“坐石”下,“義和”下,“講閱之暇”下各泐缺一字...
曹真為三國曹魏政權的宗室顯貴,最後任職為魏國的最高軍事統帥,病逝後,舊屬官員們為他立記功碑。據方若《校碑隨筆》稱,碑文第八行“蜀”字下一字為“賊”,第...
此碑立於大曆十二年(777),於南宋紹興七年(1137)斷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遭火石碎。清代方若在《校碑隨筆》中說:“該碑存石十四塊,合全、半字計四百六十...
張從申《李玄靖碑》又稱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全稱《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寶熙認為“元以前拓本無疑”,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皆...
《興福寺半截碑》為唐代興福寺僧人大雅等集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行書所刊碑刻。此...方藥雨先生在《校碑隨筆》中認為舊拓八行,“斷裁”之“斷”字、“斤”部未...
(1),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2),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據《增補校碑隨筆》考據:“十二行“超邁”之“超”字僅“口”部左豎下端與...
全稱《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延熹七年(164)七月立於魯縣孔廟。...部與下泐處汪相併者為宋拓,“高”字下半未泐缺者為明拓,考見《校碑隨筆...
據跋文記,此碑經唐室離亂, 倒臥於郊野塵土之中,至北宋太平興國七年李延襲發現後,才移入府城孔廟內。據《校碑隨筆》等書記載,碑文第三行“祠堂”之“祠”字...
《金石筆識》、陸耀遹《金石續編》、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汪鋆《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近代徐樹均《寶鴨齋題跋》、方若《校碑隨筆》,現代張彥生《善本...
《校碑隨筆》記江總殘碑,在江蘇上元,為清光緒十七年(1891)九月,江寧陳氏於千佛崖獲之,刻題記於石之空方,行書引唐韋應物詩句“若到棲霞寺,先看江總碑”,將此...
方若(1869-1954),字藥雨,號劬園,別號古貨富翁,其本名城,字楚卿,小名偈寶。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畫工石溪,古樸渾厚。著有校碑隨筆。一...
清中葉以來考據學很盛行,後來定海方若又著《校碑隨筆》一書,專論名碑字畫損泐年代,如漢《廬江太守衡方碑》,碑內“將”字未損,為明末清初時拓。北魏《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