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碑隨筆》是方若所著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碑隨筆
- 別名:增補校碑隨筆
- 作者:方若
- 開本:16 開
《校碑隨筆》是方若所著書籍。
江總攝山棲霞寺碑拓本於南朝陳至德四年(586),由濟陽江總(字總持)撰,京兆李霈(亦記“車霈”)書。原碑在唐會昌年間(841~846)毀。北宋康定元年(1040)重立,拓本較少。《校碑隨筆》記江總殘碑,在江蘇上元,為清光緒十七年...
後赴任湖州刺史時,途經茅山,得知含光早已羽化,感慨萬千,寫下了《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此碑立於大曆十二年(777),於南宋紹興七年(1137)斷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遭火石碎。清代方若在《校碑隨筆》中說:“該...
此碑立於大曆七年(772)八月。明代嘉靖三年(1529)毀於火。清代同治初,杜文瀾以歸安吳氏本刻於木,旋毀。據《校碑隨筆》可知:“據剪裱舊拓足本,行數不可計,字數共八百三十五字,後大字紀建立年月十字,前另有李陽冰篆額五字。
《郭林宗碑》,東漢文物。郭林宗碑,又名《郭泰碑》或《郭有道碑》。東漢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刻。隸書。碑高4.6尺,闊2.3尺,有孔。上部殘掉,碑額已無。據金石學者稱,碑已佚,原石和拓本,尚未發現。《校碑隨筆》云:“後人...
碑陽首行缺38字,第二行缺2字,出土後為長安教育局管理,至1948年移至陝西碑林。此墓誌書法秀勁端雅,具有北朝書法的氣息,又有南朝的風韻,其結構嚴謹,筆畫帶有明顯的隸意。近人方若《校碑隨筆》以為:“開虞、褚先聲,較《龍藏...
寶熙認為“元以前拓本無疑”,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皆定為宋拓,為歷來有名之本。冊前有王鐸、寶熙題內、外簽。冊後有沈曾植題七絕二首,寶熙跋,陳寶琛、朱益藩、張瑋、趙世駿4人合觀款及朱翼盦另紙一...
此碑結體近方。筆畫都略呈弧形,如“田”字、“唱”字,使人感覺方中帶圓,筆畫短促而明快,有一種向內凝聚的力量,在眾碑中別具一格。《校碑隨筆》稱:“鯨、籌、閫、騎、招、夷、秉、闉、木、府、自等字未泐損者,為舊...
碑在山東樂陵縣。此碑字型平整峻峭,深厚雄健。宋蘇軾《東坡集》云:“顏魯公平生寫碑,唯《東方朔畫贊》為清雄,字間櫛比,而不失清遠。”《校碑隨筆》云:“宋時此碑已剜,今則剜而又剜者也。最舊拓本‘跆藉貴勢’之‘貴’...
此碑全稱《杭州錢塘縣丞殷府君夫人顏君神道碣銘》,著錄首見宋《寶刻類編》。元明間,碑沒入土中,清乾隆年間出土。碑上有“乾隆五十九年十月昭女張夔敬觀”。此碑未見宋拓本。現存最早本為元明間未入土前的拓本。據《校碑隨筆》...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碑主要著錄有:清莫有芝《金石筆識》、陸耀遹《金石續編》、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汪鋆《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近代徐樹均《寶鴨齋題跋》、方若《校碑隨筆》,現代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等。
此墓誌書法秀勁端雅,具有北朝書法的氣息,又有南朝的風韻,其結構嚴謹,筆畫帶有明顯的隸意。近人方若《校碑隨筆》以為:“開虞、褚先聲,較《龍藏寺》尤謹嚴。”此本為故宮藏晚清拓本,拓工較精。有朱翼盦題簽。
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謂:“諸書皆雲,光緒十八年毀於火。近聞石在南京。”此碑碑陽漫漶其半,碑陰字字清晰。此碑書法方整秀勁,波挑誇張,飄逸多姿,允稱漢隸中之佼佼者。有重刻本。現代書家費聲騫評《陽嘉殘碑》:“碑字波...
寶熙認為“元以前拓本無疑”,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皆定為宋拓,為歷來有名之本。冊前有王鐸、寶熙題內、外簽。冊後有沈曾植題七絕二首,寶熙跋,陳寶琛、朱益藩、張瑋、趙世駿4人合觀款及朱翼盦另紙一...
杜濟墓誌是陝西省西安市出土的《校碑隨筆》雲偽拓片,1張33×36cm。責任者 年代 唐大曆12年(777)11月24日 地點 陝西省西安市出土 拓片原物狀況 《校碑隨筆》雲偽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24行行24字 裝裱獲得...
方若 (1869-1954),字藥雨,號劬園,別號古貨富翁,其本名城,字楚卿,小名偈寶。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畫工石溪,古樸渾厚。著有校碑隨筆。一九四五年後卒。人物生平 方若(1869-1954),字藥雨, 浙江...
二十品的稱呼最早見於清代康有為所著的《廣藝舟雙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隨筆》。內容一般是表達造像者歌功頌德、祈福消災的美好願望。 北魏時期書法藝術上承漢隸,下開唐楷,兼有隸楷兩體之神韻,端莊大方、剛健質樸、既兼隸書格...
[近現代]字藥雨,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畫工石溪,古樸渾厚。著有校碑隨筆。一九四五年後卒。1、方若徽 《課餘瑣談》2、方若徽 方若徽,女,字仲惠,維甸女,今屬安徽桐城,清代人,工詩畫篆刻,一時名人...
據方若《校碑隨筆》言“必宋拓本乃得其全文”,明拓已有殘泐。賞析 至清代,右闕沒入溝水,文字全失。左闕亦由右上向左下坼裂,僅剩“漢故”2字完整,“兗州刺史雒陽令”7字依次損去右側的小部至大部,“王君稚子闕”5字無存...
曾著有《校碑隨筆》、《設畫錄》、《訪印隨筆》、《墓誌類聚》、《印萃》、《陶文》、《續古玉匯考》、《藥雨叢刻》等著作,尤以《校碑隨筆》一書,海內外鑑賞家推崇為空前之作。方若除收藏古錢外,所集古物古器頗豐富,如...
據方若、王壯弘《校碑隨筆》雲,此志出土時幾無損字,初拓本首行“魏”字、“遐流”二字不損,後損字日多。此本符合初拓本之特徵,較沙孟海的《中國書法史圖錄》及潘伯鷹的《中國書法簡論》等更佳,缺損也更少。
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增補校碑隨筆》一書出版,更是名聲大振,遠播海外,日本名家如今井凌雪等皆專程撰文推薦此書,此書在日本及我國台灣等地均有翻印本。當時便有人稱王壯弘先生為近百年來碑帖鑑定之集大成者。作品 作品述著甚富,...
最初選拓的〈龍門二十品〉中無此題記,康有為提出質疑,方岩〈校碑隨筆〉以〈優填土〉為唐刻而刪去。顧燮光〈夢碧移石言〉亦如此。銘文:景明四年八月五日,邑主馬振拜、維那張*成、維那許興族三十四人為皇帝造石像一區。……《...
他編著的《增補校碑隨筆》出版20多年來,一直是碑帖鑑定的標準。他的武術也堪稱一絕。他開創性的將書法中對筆劃要求的剛柔並濟、能放能縮等原理,套用到太極拳中,自創了“王氏太極”。曾在美國、中國香港地區等地授徒,並擔任新加坡...
《李超墓誌》 全稱《魏故懷令李君墓志銘》。正光六年正月立於河南偃師縣,清嘉慶時偃師縣喬家村出土。據王壯弘增朴校碑隨筆第211頁 書法清雋醇雅,為世所重。康有為評此志為體骨峻美之宗。---《古代碑帖鑑賞》 費聲騫 ...
此墓誌之主要著錄有:清毛鳳枝《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近代徐樹均《寶鴨齋題跋》、羅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吳鼎昌《慕汲軒志石文錄續編》、方若《校碑隨筆》,現代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等。流...
據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中,所見的版本有: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王覺斯題簽宋拓本。(實為元拓)二、北京圖書館藏歸安吳雲舊藏宋拓本,有張照、毛懷、何紹基、吳讓之、莫友芝、許乃釗、李鴻裔等人題記。三、張叔未舊藏本,此本缺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