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碑位於白鹿洞東北40米天然石壁上,為北宋著名詞人秦觀流放郴州期間所作的《踏莎行》詞摩刻,高52厘米,寬46厘米,共十一行,八十一字,行書。從1956年起,三絕碑先後...
三絕碑即《受禪表》碑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位漯河市臨潁縣繁城鎮的漢獻帝廟內。《受禪表》碑,高3.22米,寬1.02米,厚0.28米,圭形,上有碑穿額題篆書...
三絕碑位於武侯祠大門內碑亭中的唐碑,是成都最古老的碑刻之一。...... 三絕碑位於武侯祠大門內碑亭中的唐碑,是成都最古老的碑刻之一。中文名稱 三絕碑 所屬年...
寶公塔前的志公殿內有一塊黑色石碑,因碑上刻有唐代畫家吳道子所繪寶志像、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像贊,由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書寫,故稱唐賢三絕碑。由於戰火毀壞,到...
三絕碑,在柳侯祠內保存的20餘座歷代石碑中,有一座名為“荔子碑”,由於此碑碑文為韓愈所撰、蘇軾(東坡)所書,所歌頌的人物又是柳宗元,這三人都是人們景仰的唐宋...
米芾與《露筋之碑》名聞遐邇,然邵伯寶公寺“三絕碑”卻鮮為人知。近讀高萬山、黃炎慶編著的《江都寺廟攬勝》一書,對“三絕碑”的來龍去脈作了較為詳細的...
張從申三絕碑又叫《李含光碑》,全稱為唐《茅山玄靖先生李含光碑》。...... 茅山三絕碑,張從申三絕碑 張從申三絕碑又叫《李含光碑》,全稱為唐《茅山玄靖先生李含光...
郴州三絕碑簡介郴州三絕碑位於白鹿洞東北40米天然石壁上,為北宋著名詞人秦觀流放郴州期間所作的《踏莎行》詞摩刻,高52厘米,寬46厘米,共十一行,八十一字,行書。 ...
中國有十大著名的“三絕碑”,或以撰文、題跋、書法而聞名,或因文章、書法、刻工均屬上乘,或以碑文、書法、所頌之人為世人所景仰而入“三絕碑”之列。可以...
二聖三絕碑,在雄偉的大雁塔底層南門洞兩側鑲嵌著二通唐代名碑,兩碑文與碑額相對排列,左右對稱,鑲嵌於佛塔,史稱“二聖三絕碑”。...
摩崖三絕碑基本信息 編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祁陽浯溪摩崖石刻,保存著自唐至民國歷代名人的詩、詞、書、畫摩崖石刻505方,其中唐代詩人元結撰文、書法家顏真卿大字...
三名士均懷絕技,使此碑文、書、刻水平較高,後人謂之“三絕碑”,為夏鎮八景之一。此碑近六米高,底部大龜馱起,立於運河西 岸玄帝廟的皇華亭之中,僅底部龜頭...
荔子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侯祠內。堂中並立的兩塊“荔子碑”最引人注目。右邊的是宋代原件,左邊的為仿宋清朝複製品。該碑為宋刻。由於刻有韓愈的詩篇,...
受禪表碑,位於許昌市西南17公里處的繁城鎮漢獻帝廟內。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刻,額篆書題“受禪表”。字方正,漸開唐隸之門。...
碑海是指我國古代的碑碣,碑碣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藝術魅力而留傳至今。...
西南聯大紀念碑碑座為圓拱形,高約5米,寬約2.7米,碑身嵌在其中。碑文由西南聯大教授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刻、羅庸手書,享有“三絕碑”的美譽。1178字的碑文,通...
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嶺公園內。與四川武侯祠堂碑、廣西荔子碑被稱為中國三大三絕碑。因碑詞出自北宋詞人秦觀之手,跋由蘇軾作,字是著名書法家米芾所書,故稱“...
麓山寺碑唐開元十八年 (730) 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文並書,江夏黃仙鶴(傳說為李邕生託名)勒石。原刻在古麓山寺中,後移至嶽麓書院右側,明知府錢澍建亭護碑。...
《上尊號碑》冊(明初拓本)又名《百官勸進表》、《勸進碑》、《上尊號奏》。記東漢獻帝末年,華歆、賈詡、王朗等對曹丕勸進之事,實際是曹丕玩弄的一個政治手腕...
成都武侯祠中的《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立於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因文章、書法、刻技俱精被稱為“三絕碑”,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
唐元和四年(809)刻立。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名匠魯建鐫刻。其文章、書法和鐫刻極為精湛,被譽為“三絕碑”。“三絕碑” 背後...
晝錦堂記碑,原石為宋治平二年(1065年)刻立,但不知何時毀沒。現存之碑系元初至元間重刻,且久埋地下。清順治年間在彰德府鼓樓西出土,移立於府城東南營街的...
武侯祠堂碑,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內。即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碑高3.67米、寬0.95米、厚0.25米。碑文楷書,豎行,24行,全文1094字。碑是唐代憲宗元和四年(809...
《李晟碑》,全稱《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並序》,唐代名相裴度撰文,柳公權書並篆額。鐫立於唐文宗大和三年(839年)。碑連額高一丈四尺二寸...
《嶽麓寺碑》亦稱《麓山寺碑》,李邕撰文並書,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長沙嶽麓公園。行楷書。碑高2.7米,寬1.35米,28行,滿行56字,共1413字。圓頂...
基本情況原在滎陽市汜水鎮等慈寺內,50年代被毀,1961年將殘塊移至鄭州市博物館保存。碑原高4.5米,寬1.9米,唐顯慶四年(659)刻,碑文行書。35行,行70~72字...
此碑亦稱《受禪碑》亦或者三絕碑。《歷代碑帖賞析全集》收錄了包含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金元、明、清的歷代書法碑帖精品,將完整地...
曹丕大喜,遂令從速籌劃,修築“受禪台”、“三絕碑”。現已建成“受禪台”、“三絕碑”、獻帝廟、清真寺、楚懷墓、普泉寺等歷史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