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隆慶二年(1568),瑤民盤王蓮由藍山縣遷至縣內朦朧山。清順治末年,盤水堂攜妻、子由資興遷入縣內觀音坐蓮。均以刀耕火種、打獵、採集野果為生。土地瘠貧後逐漸遷往車坪、茅坪、龍渣等盆谷地帶。康熙元年(1662),知縣李朝事邀郴州瑤官趙成隆平定縣內兵亂,亂平後,李上奏朝廷,封趙為酃縣瑤總,管理瑤民事務。常平鄉上七都石壁下至八都坳頭盡屬瑤地。其部下逐於茅坪、龍渣、恩龍、新開、龍塘、深渡一帶人煙稀少處開墾荒地、繁衍生息。康熙二十八年,縣令批准,新墾荒地6年內不納稅,墾荒者免除差役。瑤民逐漸由種旱土改耕水田,人口逐漸增加,改不定期遷居為定居。乾隆三十年(1765),縣內瑤民達1133戶,6065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57%。瑤民集居區荒地開墾後,官府遂增收賦稅,漢族地主亦重利盤剝。瑤民不堪重負,陸續遷往藍山、江華、郴州、資興、桂東等地。同治十二年(1873),縣內瑤民減至290戶,1912人。分居茅坪、龍渣、龍塘、南岸等地。民國時期,推行保甲制,廢除瑤總。國民政府向瑤民攤派苛捐雜稅日重,漢族地主亦欺瑤民純樸、文化落後、巧取豪奪,侵吞瑤民山林、土地。瑤民不堪忍受,1928年在共產黨領導下,以盤園珠、盤華坤為首,組織農民協會,反抗豪強,由於國民政府的殘酷鎮壓,鬥爭失敗,盤園珠被捕,盤華坤犧牲。瑤民被迫逃亡他鄉,或改名換姓、隱瞞民族成份。在大革命時期,朱毛率隊在前住桂東的路途中曾宿住過龍渣,先後有10來位革命烈士為新中國奮鬥獻身。1949年,縣內瑤民僅剩230人。
此地解放前即名龍渣,今襲舊名。1949 年屬定治鄉, 1950 年為新壠鄉,1957年8月曾建立龍渣瑤族鄉;1958年屬中村公社龍渣大隊,1984年改稱
中村鄉龍渣村;1985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從中村鄉劃出龍渣、龍鳳、雙奎、新開4個村,重新組建龍渣瑤族鄉
行政區劃
龍渣瑤族鄉轄龍渣、新開、龍鳳、雙奎4個行政村,26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龍渣坳上。
人口民族
鄉內主要居住著瑤、
畲族,人口2241人,其中少數民族占52%。解放後,
瑤族同胞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徹底翻身。龍渣、平樂、中村等地在民國期間隱姓埋名,改變瑤族成份的瑤族同胞及其後裔紛紛要求恢復瑤族成份。至1990年末,縣內瑤族共有875人,是1949年的4倍。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地理地貌
龍渣瑤族鄉耕地面積134公頃,平均海拔1000餘米,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
境內溪谷密布,山嶺陡峭,極少平地,山地面積1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5%。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和珍稀動植物資源,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俗稱活化石的銀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牛、石羊也有少量生存。
社會事業
基礎建設
2、“團結路”:“團結路”修建於1998年,為徹底改善龍渣村瑤族同胞行路難的問題,鄉人民政府爭取上級支持,一期投資10萬元,開始修建,於2000年竣工,為體現民族團結進步,命名為團結路。2002年7月,時任市長,現任市委書記的肖雅瑜率市公路局、市交通局等市直單位到龍渣現場辦公時,指示要求硬化團結路。硬化團結路工程,當年動工,當年竣工。團結路已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象徵。
3、“雙奎村公路”:雙奎村公路是一條通往處於深山老林的雙奎村村級公路,長9.8公里。雙奎村水電、森林資源豐富,該路是雙奎村人民民眾主要的運輸通道、致富路,已開始路面小泥硬化。
文化教育
龍渣瑤族學校發展成一所九所一貫制學校,有師生212人。在市教育局等部門支持下,投資120萬元,改造瑤校學生食堂、禮堂、教學樓、校門等設施,改變瑤校面貌,改善師生師生學習、生活條件。
醫療衛生
龍渣醫院爭取市衛生局支持,投入資金10萬元,改造鄉衛生院辦公樓,添置紅紫線外治療儀等部分醫療設施,提高瑤鄉醫療水平。
人文景觀
“白米下鍋”
位於炎陵縣龍渣瑤族鄉龍渣村東南,該瀑布為什麼叫洣水之源“白米下鍋”呢?在清同治年間的《酃縣誌》中有記錄,“洣水出縣南瑤團根索嶺(即耕熟嶺)……”,而其下的另一段記錄,解開了我們的另一個疑惑:洣水“下過杉箕寮而飛湍瀑流如米珠噴濺,土人謂之為白米下鍋,是為洣泉。” 它就是“白米下鍋”瀑布,原來,洣水也是這樣得名的。洣水得名的所在,已接近斜瀨水的源頭。她的源頭就是“白米下鍋”。 站在遠端,是難以感察瀑布的氣勢的。往瀑布的深處趕,水聲轟鳴,漸漸的,水煙雨霧當空撲面,清爽無比。愈往前趕,水聲愈發震天,下到瀑布最底端,再抬起頭來,只見滾滾河水在數十米寬的瀑口爭先恐後粉身碎骨,驟然迅猛跌入下面的深潭中,濺起無數的水珠,眨眼之間 便化成了縹縹緲緲的雲霧。河水隨後又衝進一個深槽,奔騰著流向下游。 此瀑布也是株洲的“三疊泉”瀑布,該瀑布分三疊,“白米下鍋”是最下面一疊,巨流直下,宛如一柄利劍直刺潭中,珠飛浪濺,彩虹高掛,令人嘆為觀止;其上兩疊尤其壯闊,地勢險峻,可望而不可及。
今有楚石(中國民主同盟會員,副研究館員,株洲市書畫院副院長)作詩《炎陵龍渣瀑布》“洣水溯源到此回,數峰對峙畫圖開。野風乍起驚青鳥,曉日初升響巨雷。練瀉千尋飛舊嶂,珠垂萬古綴新苔。我研微墨塗山色,雲氣過溪拂面來。”對此瀑布讚不絕口。2006年株洲日報社立“洣水之源”石碑於此。
長虹臥澗----紅星大橋
在湖南省炎陵縣至郴州公路牛肝排處,有一座亞洲最大跨度的單孔橋、亞洲第二高橋──紅星大橋。
該橋於1967年3月動工,12月竣工。橋以河谷兩岸懸崖為台墩,單孔跨越斜瀨水,高67米,寬8.20米,主拱單跨徑108.45米,副拱跨徑分別為24.5米、9米及7米,全長155.80米,載重汽13級,為湖南省第一座雙曲大跨徑拱橋。遠眺如長虹臥澗,頗具氣勢。該橋由省交通廳規劃設計院設計,省公路管理局工程六隊施工。施工期間,上海復旦大學師生曾在工地實習1個月,17個省、地區的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觀摩。該橋設計主拱軸線採用6次拋物線與恆載壓力曲線吻合。拱上建築24.5m的腹拱,採用三鉸雙曲拱,左右採用8次拋物線的不對稱拱線。大空間的腹拱在建築上給人以美感。
站在遠端眺望紅星橋,以懸崖峭壁為背景,一橋飛架天塹如長虹臥波氣勢恢弘,流水在深谷中轟然作響。站在橋上遙望青山,風景是絕美的,惟獨有恐高症者不能俯瞰,深谷高壑定會讓人雙腳戰慄。
不僅是橋名,橋中央嵌有紅星;“凡是敵人贊成的,我們就要反對……”橋身上嵌刻的毛主席語錄隨處可見;橋的北頭有低矮平房,是用來駐紮曾經的守橋部隊的,橋的西頭有碉堡狀的哨亭,哨亭上塑有深褐色守橋戰士雕像。此時此景讓人腦海里浮現出“紅色”的歷史。
栩栩如生----石刻壁畫
龍渣村大屋後花園和天井四壁,留有大量石刻作品。這些石刻是瑤官盤成彩於清朝乾隆年間(1735--1796)為裝飾大屋而刻制的。共有大、中、小三種規格計47方,其中大號碑長1.46米、高0.53米;小號碑長0.82米、寬0.43米,裝飾在天井四周及底部,計35方,全為青石質,淺浮雕出龍、鹿、猴、銅錢等花紋;中號碑為漢白玉,長0.82米、高.43米,共12方。分別浮雕出“鯉魚跳龍門”、“天馬行空”、“大戰火焰山”、“喜鵲登梅”、“蓮開並蒂”、“馬上封侯”、“雙蟠獻寶”、“金銀花開”、“麒麟降瑞”、"福(蟠)祿(鹿)雙全”、“萬象更新”、““圍山狩獵”等人物故事吉祥圖案,整個石刻刻藝精湛,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民風民俗
龍渣瑤族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瑤民之間通行瑤語,擁有濃郁的瑤族風情,近年來通過弘揚民族文化,“五瑤”(瑤歌、瑤舞、瑤拳、瑤膳、瑤居)文化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炎陵縣民族民俗文化的亮點。
瑤族歌舞
瑤族居住在縣南大山區,素有“人在雲中走,雞在霧中啼,對面能喊話,見面要半天”的說法。人們勞動、趕集常以唱歌代替喊話。唱山歌習慣世代相沿。山歌內容有歌頌盤王的恩德,勞動的艱辛,豐收的喜悅,最多的要算情歌。山歌多用瑤語唱。解放後老調多填新詞,改用漢語。瑤族同胞雖無自己的文字,卻有別具一格的歌舞和傳統節日。“長鼓舞”、“紅旗舞”、“搖鈴舞”、“打滔舞”、“鉤鐮舞”別具風味,“趕鳥節”、“耕牛節”、“青年節”、“盤王節”各具特色。
瑤族武術
瑤族遷徙民間文獻《過山榜》記載,瑤族的先民們,為尋求生存,在採集、狩獵、覓食、抵抗毒蛇猛獸以及反抗階級壓迫的鬥爭中,除拳打腳踢外,還利用樹枝、棍棒、石塊、竹劍等作武器來防身自衛和獵取食物。這些初始自衛手段,雖粗糙而低級,但卻孕育出瑤拳武術文化的萌芽。歷經千百年的發展,瑤族先民不僅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梯田稻作山耕文化,也造就了聞名於世的武術文化——瑤拳。瑤拳套路上,以踢、打、摔、拿,跌扑滾翻,閃展騰挪,配以發力時深沉短促有力的聲音,充分展示出一種節奏美、技擊美、力量美。龍渣瑤拳分別在省民運會和全國民運會上獲得金獎和銅獎。
地圖信息
地址:株洲市炎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