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實施方案(2023—2025年)

《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期間關於“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的指示精神,依據《黑龍江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制定的實施方案。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3年11月17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實施方案(2023—2025年)
  • 印發機關: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印發日期:2023年11月17日
  • 發文字號:黑政辦發〔2023〕46號
印發信息,方案全文,

印發信息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黑政辦發〔2023〕46號
各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11月17日

方案全文

黑龍江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實施方案(2023—2025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期間關於“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的指示精神,依據《黑龍江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我省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構建旅遊業新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好森林、江河、湖泊、濕地、冰雪等原生態風貌,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聚焦冰雪游、避暑游、邊境游、紅色游、生態康養游和歷史文化游等特色文化旅遊發展重點,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旅遊項目設計、支持旅遊文化創意產品生產、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規範文旅市場秩序、深化旅遊開放合作,建設“現代文旅、質量文旅、創新文旅、幸福文旅、融合文旅、開放文旅”,運用市場化機制最佳化資源配置,培育壯大文化旅遊市場主體,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更好發揮旅遊消費拉動經濟成長的作用,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開創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三縱一橫”旅遊通道、“三圈兩帶”旅遊板塊以及“1+5+N”旅遊城市的旅遊業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旅品牌,融入東北地區跨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格局。特色文化旅遊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培育效果顯著,旅遊業產業布局更加最佳化,市場規模不斷壯大,旅遊產品供給、旅遊服務質量、旅遊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旅遊產業鏈市場化、標準化、規範化、智慧型化水平大幅提高,旅遊發展活力和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旅遊業成為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增加就業、惠及民生、助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初步建成世界級冰雪旅遊度假勝地、全國夏季避暑旅遊引領區、中俄文旅交流合作示範區和中國生態康養旅遊體驗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建設初見成效。
  三、重點任務
  (一)旅遊發展空間格局最佳化行動
  1.打通“三縱一橫”旅遊通道。推進公路、鐵路、航空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化發展,推進以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鐵路為紐帶,以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等機場群為支撐的龍江旅遊走廊建設提升,與吉林、遼寧和內蒙古等地形成區域協調發展的立體化旅遊通道。重點打通以哈爾濱為核心,經綏化、伊春至黑河的“中縱通道”;北起撫遠,經同江、鶴崗、佳木斯、雙鴨山、七台河、雞西至牡丹江的“東縱通道”;北起漠河,經加格達奇、齊齊哈爾至大慶的“西縱通道”;以哈爾濱為核心,東經牡丹江至綏芬河、東寧,西連大慶至齊齊哈爾的“橫向通道”。〔省文化和旅遊廳、省交通運輸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2.構建“三圈兩帶”旅遊板塊。以區域特色資源為基礎,城市綜合服務能力為保障,區位交通為紐帶,構建特色鮮明、功能突出、區域互補的哈爾濱—牡丹江—雞西—七台河—伊春—綏化—黑河—大興安嶺—齊齊哈爾—大慶等構成的“冰雪旅遊核心圈”,哈爾濱—綏化—伊春—大興安嶺—齊齊哈爾—大慶構成的“草原森林旅遊核心圈”,哈爾濱—伊春—鶴崗—佳木斯—雙鴨山—七台河—雞西—牡丹江等構成的“濕地生態休閒核心圈”,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興凱湖、鏡泊湖、五大連池、連環湖等構成的“沿江沿湖旅遊帶”,牡丹江—雞西—雙鴨山—佳木斯—鶴崗—伊春—黑河—大興安嶺等構成的“邊境開放旅遊帶”。〔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3.最佳化“1+5+N”旅遊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哈爾濱旅遊樞紐城市優勢,打造東北亞旅遊消費中心城市和黑龍江旅遊高質量發展核心區。支持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黑河等重點旅遊集散城市建設成為區域旅遊消費中心城市。支持綏芬河、海林、鐵力、湯旺、嘉蔭、漠河、塔河、撫遠、同江、密山、虎林、蘿北、勃利、愛輝、饒河、杜爾伯特、梅里斯、肇東等建設成為特色旅遊城市。支持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等建設特色文化旅遊城市。〔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旅遊產品供給側改革行動
  1.完善冰雪旅遊產品體系。增強優質產品供給,增加中高端產品供給,推動冰雪旅遊產品疊代升級。重點打造冰雪戶外運動、冰雪旗艦景點、冰雪節慶三大冰雪旅遊產品體系,豐富和提升冰雪旅遊產品品質。加強滑雪旅遊度假地建設,推進哈亞雪、牡亞雪黃金雙線輝映布局,將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打造成世界級滑雪旅遊度假地。推進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項目、太陽島雪博會、雪鄉、橫道河子林海雪原度假區等升級改造。創新舉辦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亞布力滑雪節等冰雪節會活動。〔省文化和旅遊廳、龍江森工集團,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避暑旅遊產品體系。塑造“避暑勝地,清涼龍江”夏季旅遊品牌,加強高品質避暑旅遊產品開發和供給,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構建多層次、多樣化、多業態的夏季旅遊發展體系。提升避暑旅遊重點發展片區要素集聚、產業引領、區域帶動水平,重點推進大、小興安嶺森林避暑休閒旅遊產品業態開發。推進“避暑+休閒度假”旅遊新業態發展,推進扎龍生態旅遊區、伊春五營國家森林公園等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龍江東部濕地旅遊聯盟為主導,提升濕地生態休閒片區協同發展水平,依託鏡泊湖、興凱湖等開發避暑康養度假產品,打造全國一流的湖泊避暑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草局、龍江森工集團、北大荒農墾集團,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3.構建邊境旅遊產品體系。利用邊境特色旅遊資源,依託界江界湖、邊境城市和對俄口岸,持續開展入境旅行商夥伴行動,培育口岸邊境觀光、異域風情體驗等邊境旅遊產品,發展特色餐飲、文化演藝、文化創意產品、土特產加工銷售等,支持邊境做好跨境游、做大邊城游、發展沿江游,加快構建邊境旅遊產品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雞西市、伊春市、雙鴨山市、鶴崗市、黑河市政府和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4.豐富生態康養旅遊產品體系。依法依規合理利用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自然生態資源,推進森林步道、休閒健康步道建設,開發森林康養、生態觀光、自然教育等生態旅遊產品。重點打造伊春九峰山養心谷旅遊度假區、漠河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等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推動“溫泉+醫療”、“溫泉+康養”等融合業態發展,開發礦泉度假產品體系,建設杜爾伯特—林甸—齊齊哈爾等溫泉度假產業集聚帶和五大連池冷礦泉度假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高端旅居康養機構共聯體,開發全生命周期的旅居產品譜系,推動龍江候鳥旅居康養產業持續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草局、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龍江森工集團,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5.開發自駕旅遊產品體系。推進沿邊旅遊風景道、草原森林旅遊風景道等建設,打造“哈亞雪—牡亞雪”黃金自駕廊道,推進G331邊境自駕旅遊帶、古驛路黃金(自駕)旅遊帶建設,創新自駕旅遊產品,提升自駕旅遊優質服務水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交投集團,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6.提升農業旅遊產品體系。開展鄉村旅遊提質增效行動,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增效,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推動提升鄉村旅遊運營水平。持續創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鄉村旅遊重點村鎮,推動實施旅遊民宿國家標準,打造“鄉村四時好風光”線路產品,開展“游購鄉村”系列活動。因地制宜發展美麗田園、景觀農業、農耕體驗、休閒漁業、戶外運動等新業態。以黑龍江省農墾為主體,發揮“北大荒”、“黑土地”等農墾和農業品牌價值,挖掘農墾精神內涵和農業文化資源,開發農墾特色文化旅遊精品,推動特色農林牧副漁等土特產品向旅遊商品轉化,集中連片打造現代化大農業旅遊產業集群。〔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農業農村廳、北大荒農墾集團,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7.創新紅色旅遊產品體系。推進紅色旅遊與鄉村、研學、生態旅遊等融合發展。最佳化提升東北抗聯博物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佳木斯“東方第一哨”、雞西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等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哈爾濱、佳木斯、雞西等紅色旅遊資源富集區為重點,開發彰顯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龍江“四大精神”內涵的紅色旅遊產品,建設全國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8.培育戶外運動品牌賽事體系。開展全民健身系列賽事和冬季冰雪系列賽事,高標準籌辦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持續辦好哈爾濱國際馬拉松、中國·哈爾濱輪滑馬拉松世界盃等。支持亞布力等開發“林海雪原”摩托穿越、山地穿越、越野滑雪等冰雪運動類項目。支持哈爾濱等地舉辦環湖環城腳踏車、馬拉松等活動,支持開展“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等。推出籃球、足球、排球等大眾體育活動,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9.豐富戶外露營休閒旅遊產品體系。在合規前提下依託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鄉村旅遊點、環城遊憩帶、郊野公園、體育公園等合適區域合理布局自駕車旅居車停車場等服務設施,發展自駕車旅居車露營地、帳篷露營地、青少年營地等營地形態,豐富“露營+”戶外休閒旅遊產品體系,拓展露營旅遊休閒空間。〔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旅遊精品路線培育行動
  1.完善特色冰雪旅遊線路建設。完善“中國1號冰雪旅遊線路”、“黑龍江省冰火體驗旅遊路線”等冰雪品牌線路沿線旅遊、交通等配套設施,提升黑龍江省冰雪旅遊精品線路特色體驗。〔省文化和旅遊廳、省交通運輸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生態康養旅遊線路建設。以各地生態康養資源為基礎,以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等為重點,開發生態觀光、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生態康養旅遊產品,推出一批生態康養主題突出、配套服務完善的特色旅遊線路。〔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經典紅色旅遊線路建設。推進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主題游等紅色旅遊線路建設,加大“紅色龍江,英雄不朽”、“從北大荒到北大倉”、“走近鐵人,感受拼搏”等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建設與宣傳推廣力度。〔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委宣傳部,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精品自駕旅遊線路建設。重點推進華夏東極之旅、神州北極之旅、“中國兩極穿越自駕路線”、黃金古驛路等精品自駕旅遊線路。以自駕旅遊線路串聯沿線旅遊城市城鎮,推進旅遊城鎮和鄉村建設進程。〔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旅遊+”業態融合發展行動
  1.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挖掘黑龍江省作為人文薈萃之地和文化對外交流橋頭堡的文化內涵,推進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保護和開發建設,勇擔新的文化使命,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創作生產更多具有時代氣息的文化產品,為旅遊城市、景區等賦予特色文化內涵,創新開發沉浸式體驗的文旅產品和業態。以哈爾濱中央大街等為重點,打造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創新文化遺產和博物館展示方式,延長文博場館等文體設施開放時間,鼓勵開發“文博奇妙夜”等夜間體驗項目。支持傳統和現代文藝作品與旅遊深度融合,引導音樂節、藝術節、動漫節、演唱會、藝術展覽、文旅展會等業態健康發展,豐富“音樂+旅遊”、“演出+旅遊”、“展覽+旅遊”等業態,支持創辦藝術品交易中心。〔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交通+旅遊”融合發展。推進公路、鐵路、航空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體化發展,推進跨運輸方式遊客聯乘聯運,多種方式“一站式”無縫銜接,構建公共運輸的“快旅”模式,提高旅遊目的地通達性。最佳化旅遊客運服務,積極拓展定製客運服務,普及推廣電子客票服務。〔省交通運輸廳、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非遺+旅遊”融合發展。推進非物質文化活化和創新展示,支持將非遺與鄉村、紅色、冰雪、康養、體育旅遊等結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等活動,豐富非遺旅遊紀念品的主題性設計,推動非遺賦能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提升旅遊空間的文化內涵和底蘊。〔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進“工業+旅遊”融合發展。依託中國一重、中東鐵路、大慶油田等資源,重塑和利用“龍江製造”集群優勢,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打造旅遊景區、特色街區、研學基地(營地)、創新創業基地、工業主題博物館、沉浸式體驗館等工業旅遊業態,創建全國工業旅遊城市、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和工業旅遊示範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進“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實施體育旅遊精品示範工程,推動體育賽事和旅遊活動一體謀劃、一體開展,結合重大、特色賽事,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項目,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賽事和基地。發展冰雪運動、山地戶外、水上運動、汽車機車、航空運動、健身康養等體育旅遊新產品新業態,建設體育旅遊示範基地。支持各地結合旅遊市場開展體育活動,發展滑雪、馬拉松、腳踏車、山地戶外等民眾性體育活動。〔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進“教育+旅遊”融合發展。完善龍江研學旅行體系,大力開發研學旅行產品,建設一批高水平研學旅行基地(營地),推出一批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和線路,培養一批專業化研學旅行導師隊伍,遴選一批優質的研學旅行服務商,加大南北研學聯盟合作力度,打造一批研學旅行目的地。推動旅遊與基礎教育的融合發展,將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畫。〔省教育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7.推進“中醫藥+康養旅遊”融合發展。支持企事業單位依託北藥、礦泉、中醫藥等特色資源發展文化旅遊康養產業,開發“中醫藥+康養旅遊”產品,以黑龍江中國北藥園等為重點,積極爭創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中醫藥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建設中醫藥博物館。〔省中醫藥局、省文化和旅遊廳、龍江森工集團,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8.推進“數字+文旅”融合發展。加快“5G+文旅”、“人工智慧+文旅”等智慧場景套用,規範發展數字文創、數字IP、數字藏品等旅遊衍生產業,支持旅遊業與數字動漫、數字藝術等新產業融合發展,發展雲直播等沉浸式數字文旅新產品、新體驗、新服務,培育數字文化和旅遊產業示範基地和重點項目(園區)。〔省文化和旅遊廳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旅遊市場主體培育行動
  1.實施旅遊企業梯度培育計畫。大力培育市場主體,重點“抓龍頭”、“強骨幹”,培育好本地企業,做大做強省內文旅市場主體,重點支持旅行社等旅遊企業發展,積極培育和扶持“專精特新”型中小微文旅企業發展,擴大文旅市場主體增量。〔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國資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大旅遊產業招大引強力度。創新招商模式,引進國內外文旅頭部企業,在省內投資布局重大文旅項目。激發家鄉旅遊投資熱潮,吸引旅遊投資回流。初步構建龍頭企業領軍、骨幹企業支撐、小微企業專精的旅遊市場主體梯隊結構。〔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商務廳、省外辦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實施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計畫,聚焦社會群體創業就業需求,鼓勵招引“龍江人”攜旅遊項目或技術回歸黑龍江創業,驅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向文化和旅遊領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導遊員講解員服務水平。加強全省導遊隊伍人才供給和業務培訓,加強導遊、講解員外語培訓。加快推進導遊職業轉型升級,落實導遊隊伍“四個一百”轉型升級引導計畫,辦好省級旅遊技能大賽等,培養一批“龍江金牌導遊”、“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提升導遊隊伍服務水平。〔省文化和旅遊廳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旅遊產品行銷推廣行動
  1.創新開展節慶會展行銷。辦好中俄博覽會、中俄文化大集、哈洽會、綠博會等高端展會涉旅單元,組織旅遊單位和企業積極參加進博會、服貿會、海南博鰲亞洲論壇等重大國際經貿和旅遊會展活動,辦好地方文旅節慶會展活動,提升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國際啤酒節、齊齊哈爾烤肉美食節等節慶活動品牌影響力,豐富品牌節慶、體育賽事、高端論壇、大型展會等活動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新媒體行銷力度。與百度、騰訊、位元組跳動、東方甄選等業界“大咖”建立穩定的省企合作關係,用好抖音、大眾點評、小紅書等新媒體平台,探尋能充分宣傳推動“北國好風光,美在黑龍江”的新媒體行銷路徑。〔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揮頭部流量拉動作用。邀請龍江籍名人明星為家鄉代言,發揮眼球經濟、冬粉經濟帶動作用,發揮流量虹吸效應,打造文旅熱點、爆點,提升龍江文旅品牌知名度。〔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大引客入省宣傳激勵力度。通過加強宣傳行銷,最佳化政策措施,完善獎勵辦法等方式,加大引客入省力度,激活黑龍江旅遊市場。〔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動跨省域旅遊聯動行銷。促進區域合作聯動,圍繞東北旅遊一體化發展戰略、哈長城市群等,實施區域一體化文化和旅遊消費惠民措施和便利服務,舉辦區域性消費促進活動。聯動黑龍江省對口合作省份,進一步打造“寒來暑往,南來北往”旅遊合作品牌。聯動黑龍江省對口援疆、援藏城市,推動“兩疆(江)臻品”互通行銷。〔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地)政府(行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6.深化旅遊領域國際合作交流。實施出入境旅遊促進計畫,發揮旅遊貿易載體作用,支持省內文化和旅遊企業、機構參加各類國際文化和旅遊展會,加強海外市場宣傳推廣和精準行銷。開展與北歐、加拿大等同緯度國家交流合作,開闢龍江冰雪旅遊“走出去”的突破口。深化中俄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推動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建立完善黑龍江省與俄毗鄰地區省州長定期會晤機制。融入亞洲旅遊促進計畫、東北亞文化和旅遊經濟圈、海外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範區建設。〔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省外辦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參考連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