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歷史沿革,建立,選址,建築,舊址恢復,走進軍校,總述,校本部,重要意義,開放區域,培養人才,黃埔學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軍校於1924年6月16日創辦,1926年3月改名為“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8年5月更名“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同年9月又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0年9月遷往南京。
廣州解放後,廣州市政府和駐軍修復了軍校部分建築。1962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校本部,使軍校舊址恢復昔日風采。1990年對外開放,2000年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38年軍校校本部被日軍炸毀。黃埔軍校遷址於台灣高雄縣鳳山市復校,名稱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仍保留創校時,門口所立標語精神;"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並以"親、愛、精、誠 "作為校風精神, 以五大信念; "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 作為平時培養教育學員生官兵的信念、宗旨與高尚情操。
黃埔軍校同時與陸軍步兵學校及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預備軍官學校之高中養成教育)比鄰而立. 自黃埔20期迄今, 作為台灣陸軍幹部之軍事骨幹。
黃埔軍校畢業校友, 稟持"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精神, 也間接促進兩岸交流, 並希望國人能提升"禮、義、廉、恥"當初創立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之立國精神。
據有關數據顯示,黃埔軍校在長洲島先後招生6期。學生來自全國26個省,並有朝鮮、越南、新加坡等國家的革命青年。第一期到第四期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畢業的畢業生共4981人。第五、六期於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入學,國共分裂後畢業,共有畢業生3136人,其中第六期生原有4400餘人,由於動亂大部分離校,畢業時僅有718人。1928年(民國17年)3月,黃埔軍校遷往南京,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北遷後,李濟深在原校址仍以黃埔軍校名義,為其第八路軍培養幹部。1930年(民國19年)9月,蔣介石命令停辦。1938年,日軍飛機轟炸長洲島,校本部被夷為平地。1984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建館。1996年,按照國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則重建了校本部,基本恢復了當年軍校師生生活、學習的場所。
抗日戰爭時期,黃埔軍校舊址曾被炸毀。1964年做了一次較大的修繕,基本恢復了原貌。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軍校舊址的紀念建築有軍校正門、中山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及東征烈士墓等。黃埔軍校舊址和校史,生動地展示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共兩黨攜手進行反帝反軍閥鬥爭的歷史。黃埔軍校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埔軍校學生曾多次參加過革命戰爭,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建立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是大革命時期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軍事學校。孫中山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辦校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學習蘇聯的建軍經驗,培養革命的軍事人才。軍校群英薈萃,名將輩出,在中國近代史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軍校在黃埔辦到第七期,1930年遷往南京。1938年軍校校本部被日軍炸毀。1988年舊址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選址
廣州市長洲島交通不便,離市區又遠,且偏僻,為什麼軍校會選中這個地方呢?是有各種原因的:
第一,在本世紀20年代,各路軍閥獨霸一方,滇 桂軍閥
盤踞著廣州市。當年孫中山選取在遠離市區的孤島辦軍校,就是要避開軍閥的控制和干擾。
第二,這個島環境幽靜,四面環水,築有炮台多處,與隔江相對的
魚珠炮台、側面
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難攻,便於學習與練武。
第三,孫中山很熟悉長洲島,他曾多次來島視察,知道島上清陸軍國小堂的校舍仍在,略加修葺,即可使用,還可節省許多人力和資金,為此,孫中山決定把軍校設在長洲島上。
建築
黃埔軍校舊址大門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面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是國民黨元老
譚延闓的手筆。門前有兩個
哨崗,後面的兩間房子是衛兵室。
大門內正面有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
四合院建築,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全校自總理、校長、黨代表之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
軍需、軍醫六部,機構總數約40個,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戰爭中,遭日本戰機炸毀。1996年5月初,廣州市政府耗資2000多萬重建,於同年11月12日落成。
校園西南面,建有劇場式的俱樂部,其西側設有游泳室。
大門西側有一幢2層磚木結構樓房,原是教職員宿舍,因民國6年(1917年)孫中山曾在此憩宿,孫中山
逝世後,改建為“總理紀念室”;1984年又改為“黃埔軍校紀念館”,
陳列黃埔軍校校史和孫中山在廣東革命活動的照片。
民國17年(1928年)11月,在校園南面八桂山上建立
孫中山紀念碑。1930年在紀念碑頂上豎立
孫中山銅像。紀念碑的造型獨具匠心,利用兩邊交叉而上的階梯及銅像,構成“文”字,暗含了
孫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軍校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碑座底層7級,上層5級,中間隔有較長的平級將其截然分開。7級代表軍校在此辦了7期,5級則代表軍校師生共參加了五次戰役;也指軍校在長洲島辦了7期,在外地辦了5期,中國大陸共辦了12期。紀念碑身正面刻有“孫總理紀念碑”六個
隸體大字,為
胡漢民的筆跡。東面刻有孫中山彌留之際呼喚的七字“和平、奮鬥、救中國”。碑身背面刻有總理像贊,是孫中山一生的寫照。西面刻有總理
訓詞,後來成為
中華民國國歌。
孫中山銅像身穿
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眾、神采奕奕,高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當年的日本好友
梅屋莊吉出資,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場鑄造。從山底到山頂的階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裝飾,表面鑲有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其銅像,與
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山陵和澳門孫中山紀念館的孫中山銅像一致。
在中國,一般的紀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該紀念碑卻坐南朝北,隱含著孫中山北定
中原、統一中國的遺願。
在萬松嶺北麓,有東征陣亡將士墓。此墓1925年動工,次年落成。墓中埋葬了在兩次東征等戰役中陣亡的516名將士。墓的西邊是十七將校墓,為一座仿巴黎
凱旋門式建造的建築,上書“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紀功坊的後面是入伍生和學生墓群,東邊是一座單人墓——蔡光舉烈士墓。
校園南面,有教思亭和北伐紀念碑。紀念碑高7米多,為紀念1929年北伐中陣亡的將士而建。
舊址恢復
黃埔軍校大部分建築物於1938年被
日軍飛機炸毀。1965年,做了一次較大修繕,基本恢復原貌。1984年,建立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
國家文物局批覆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積10,600平方米,耗資2000餘萬元,復原了孫中山、廖仲愷、
周恩來及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各部的辦公室和課室、師生的飯堂、寢室等,但由於趕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質量隱患。2005年,又投入1400多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將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和“不趕工期”兩大原則。
1995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0年,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有軍校正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東征
烈士墓、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
思亭等十幾處建築。
黃埔軍校大門風格非常樸實,中央上方橫匾上“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是譚延闓所書。校門於196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重新修建。在二門門口掛著一副
對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二門右側牆壁上,掛著蔣介石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軍校大門彩樓兩旁原掛有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為“革命者來”。孫中山逝世後改為總理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黃埔軍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迴廊相通的樓房。軍校創辦時在原
陸軍國小堂祠堂式大門前面增建歐陸式大門。中山故居即“史跡陳列室”,原為清朝
廣東海關黃埔分關的
舊址,稱為學海樓。磚瓦混凝土混合結構兩層,建築面積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其中
陳列有伴隨
聶榮臻數十年的皮箱、自己裝了輪子的椅子、墨鏡、墨盒,解放軍中唯一外籍將軍洪水使用過的手紡毛毯,抗日遠征軍名將
鄭洞國的私章等
珍貴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贈。
位於孫中山故居西的學生俱樂部是歐式紅色建築,禮堂講台中央和兩側分別懸掛孫中山像、總理遺訓、
中華民國國旗、國民黨黨旗和
林則徐焚鴉片、
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犯天津、沙基慘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畫;禮堂懸掛廖仲愷、
朱執信、史堅如等名人像。黃埔軍校當年的“清黨”便是在俱樂部舉行。俱樂部西側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塢改建。
東征烈士墓園坐落在軍校西南的
平岡,是1925年
廣東革命政府為紀念因討伐陳炯明等
叛軍而陣亡將士修建的,安葬有國共兩黨516位烈士遺體,面積5萬多平方米,1926年6月落成。
墓園前有1928年修建的東征陣亡烈士紀念坊,是一座凱旋門式建築,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1936年在墓園正門增建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和碼頭,有“小黃花崗”之稱。紀念坊後由墓道、
墓冢、紀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構成長數百米的中軸線,墓冢東側有
蔡光舉烈士墓,西側有17位出身軍校的將校墓。墓園於1984年修繕,1991年新建了“東征史跡陳列室”。北伐紀念碑矗立在長洲島平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崗石碑,為紀念北伐陣亡的軍校生建立的。由軍校代校務何遂撰寫的碑文“平岡之石齒齒兮,黃埔之水淙淙;屹豐碑以萬世兮,將以垂紀於無窮”。碑的正面刻“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出身北伐陣亡紀念碑”,碑座的東、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陣亡的獨立團第一營營長
曹淵等353位黃埔軍校學生的名字。但由於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大部分共產黨員陣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記。
走進軍校
總述
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幹部。校內建立了黨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至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前,軍校一至四期的畢業生共4981名。以軍校學生為主組成的革命軍,參加了統一廣東的戰役與北伐戰爭。
舊址現存校門、孫中山紀念碑和他住過的房子、俱樂部、游泳池等遺址。1928年建的孫中山紀念碑巍然矗立於校內一山崗上,碑頂孫中山頭像是日本友人所贈,碑座鐫有《總理訓詞》和《總理像贊》等。孫中山住過的房子是一座兩層樓房,內有黃埔軍校史料陳列室。軍校西南山崗上還有東征烈士墓。
軍校舊址於抗戰時被炸毀,1964年復原。現黃埔軍校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校內有孫中山紀念碑和孫中山銅像、孫中山紀念室、軍校校舍,以及"黃埔軍校史料陳列室"等。
黃埔軍校在中國現代史和軍事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黃埔師生在平定商團叛亂和東征、北伐戰爭中英勇頑強,所向披靡,立下了不朽功勳。抗日戰爭爆發後,黃埔師生再度攜手,為爭取民族解放作出了卓越貢獻。
黃埔軍校分校眾多,在長洲島上的校舍被稱作校本部,以示區分。校舍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分為左中右三路,上下兩層,各層迴廊相通;深四進,每進以天井相隔,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全校自總理、校長、黨代表之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六部門,機構總數約40個,儼然一個與世隔絕的森嚴王國。
軍校舊址中,1926年落成的俱樂部是少數沒有重建的設施之一。俱樂部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可容納4000人,高大寬敞。多年以前,禮堂中曾懸掛著身著戎裝的孫中山像,以及林則徐焚燒鴉片、沙基慘案等油畫。每逢節日或慶祝會,這裡就是舉辦文藝表演的場所,據說人數最多的一次慶典,來賓和在校師生總計達到6000人,聲勢蔚為壯觀。廣州大新公司的名角金艷秋曾在這裡演出過《空城計》、《紡棉花》、《大劈棺》等劇目,名噪一時的交際花紫羅蘭也曾應邀到校表演舞蹈。
學校自己的文藝社團中,最出名的就是”,取義於“革命之血,主義之花”。劇社演出的《還我自由》、《鴨綠江》、《黃花崗》等反帝反封建劇目,在廣州、武漢乃至戰爭前線,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漢口,劇社還曾與世界著名的鄧肯舞蹈團同台,觀者人山人海。
俱樂部不僅充滿著軍校師生的歡歌笑語,也留下了駭人聽聞的血腥場面。1927年“四。一二”政變之後,黃埔軍校在俱樂部進行了“清黨”活動。學生中的共產黨員有200多人在此被捕,後被押往虎門和魚珠炮台殺害,據說只有1/3的人潛水逃生。從此黃埔軍校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發生了質的變化。
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是蔣介石一生政治軍事生涯的里程碑。在走馬樓二樓西向的一個角落裡,我們見到了蔣的校長辦公室。室內清一色滿洲窗格,木門木地板,地板上的織花地毯和風琴形辦公桌頗具美感。史料顯示,建校初期的蔣介石勵精圖治,每日清晨起床號一響,就開始巡視全校寢室。他親自教唱校歌,狠抓軍紀,為軍校題“親愛精誠”校訓,要求學生絕對服從和不怕犧牲,平日視《三民主義》、《曾國藩家書》、《俾斯麥傳》三本書為至寶。蔣介石很重視考察學生,校長辦公室的牆上貼著第一期學生名錄,“常勝將軍”陳賡的評語欄上寫著:“外形文弱,但性格穩重,能刻苦耐勞,可帶兵。”可正是這個校長眼中“外形文弱”的學生,在第二次東征時,背著兵敗被圍、絕望之餘欲“殺身成仁”的蔣介石逃出險境,救了他一命。
在校長辦公室里,蔣介石與從法國留學歸來、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進行了歷史性的會面。在周恩來主持下,軍校參照蘇聯紅軍經驗,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制定了一套軍隊政治工作的理論和制度。建校初期,軍校允許不同黨派和學派的理論傳播,既講三民主義,也講共產主義。政治課最多時達26門,包括《中國近代史》、《社會科學概論》、《政治學》、《蘇聯研究》等。除了必修課,政治部還採用演講會、研討會、文藝演出、出版刊物等方式,進行政治教育。劉少奇、何香凝、魯迅等曾應政治部邀請來校演講,毛澤東應邀作過農民運動報告。
政治部在走馬樓第一進首層西側,室內陳設簡單,僅工作簿、檔案筐、水杯等物品,清廉之風,宛若拂面。
淺灰色的軍帽全部放在課桌左上方;宿舍木床上,白布單、軍毯疊得方方正正;木搭板上的制服、臉盆、口盅、草鞋等物品紋絲不亂……一批剛剛進入校本部參觀的小學生,立即被當年黃埔學生的生活環境所吸引,在窗外凝神細看,沸騰的空氣一下子安靜下來。
如今,黃埔軍校每年都會接待大批參觀、軍訓的學生和公司職員。尤其是每年夏天,一批又一批“黃埔軍人”來往穿梭於校本部的教室、宿舍、操場。他們穿當年的舊軍服、吃當年的雜糧飯、睡一人寬的木板床、在當年的訓練場操練上佇列整齊,口號嘹亮,神情激昂……
校本部
校本部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是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整座建築寧靜幽雅,自成一體。
樓底層當時稱大花廳,辦校初期用作禮堂,師生集會常常在此舉行。
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訓練等六部。其中政治部掌管全校政治教育、黨務和宣傳。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當年是黃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最初兩位是戴季陶和邵元沖.因為他們都沒有把工作做好,黨代表廖仲愷決定邀請周恩來擔任這項工作。從此,政治部面貌煥然一新,生氣勃勃。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是新型軍官學校的重要標誌之一。毛澤東同志後來也曾充分肯定軍校的這種制度,他說:那時軍隊設立黨代表、政治部,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制度,使軍校面目一新。1927年以後的紅軍,至今日的八路軍,都是繼承這種制度而發展的。聶榮臻元帥當年曾在政治部擔任秘書和教官工作。對面的職員宿舍,是教官們休息的地方。
校長室和總理室設在樓上。校長室是蔣介石辦公和休息的地方,裡面的擺設是按原貌恢復的。牆上貼著第一期學生的名錄,包括姓名、籍貫、年齡、評語等項。評語一欄由蔣校長親自填寫。每天中午,蔣校長都找幾位學生問話、談心,將了解到的情況,寫到評語上。他在陳賡的評語欄寫上這樣的評語:“此人外形文弱,但性格穩重,能刻苦耐勞、可以帶兵”。可見他能細緻觀察學生的性格、能力和特點。
校本部還設有校長辦公廳,由於蔣介石一般都在校長室辦公,因此可以說是黨代表廖仲愷的辦公室。黨代表廖仲愷身兼數職,他不是天天在校工作,他到軍校時就在這裡辦公和休息。作為國民黨元老的廖仲愷為軍校建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時軍校經費十分困難,有時甚至沒有隔宿糧食。廖仲愷千方百計為軍校籌款,經常委曲求全地親自到軍閥楊希閔家中,坐在煙榻旁邊,等他抽完大煙,簽了字,領到經費,到深夜才回家,他在軍校聲望很高,被譽稱為“黨軍慈母”。
校本部中的校長會客廳有一副對聯:“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這是國民黨元老著名的書法家于右任贈給蔣介石的。這副對聯很工整,也很有氣勢,表達了軍校師生立足黃埔,北定中原,統一中國的抱負,同時又抒發了革命情懷,深得蔣介石的鐘愛。
教授部與政治部一樣是重要的部門。最初,軍事總教官是何應欽。何應欽雖是總教官,但他對先進的教練方法並不熟悉,有些東西只能邊學邊教。當時採用蘇聯紅軍的訓練方法,先要向蘇聯教官學習,學會了,然後給學生授課。他挺愛面子的,常常關起門來演練。天氣那么熱,蘇聯顧問不解,把門窗打開,何應欽跟著又關上了。噢,原來他怕被人看見,知道他是個知識淺薄的人。教授部是個很重要的部門,負責制定教學計畫和成績考核。主任是王柏齡,副主任是葉劍英。
軍校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宿舍條件較差,設施簡單,學員每天5時起床,晚9時半關燈睡覺。宿舍內務要求很嚴,如果內務做得不好,就要受到“禁足”的處罰。所謂禁足,就是星期日不準進城。軍校對學生要求嚴格,同時也很關心學生的生活與成長。廖黨代表經常到學生宿舍問寒問暖,並用不太標準的國語和同學談心,問他們想不想家,能否習慣等。
孫中山故居
孫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兩層洋房建築,原為清朝末年的海關樓,牆上嵌有“孫中山先生故居”牌匾。1952年維修時,把木樓梯從西側改到室內。
樓內舉辦“孫中山先生在廣東革命活動的圖片展覽”和“軍校校史陳列”。在這裡大家可以比較詳細地了解到軍校的整段歷史。
孫中山紀念碑
孫中山紀念碑建於1928年,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說是獨具匠心、構思非常奇巧的,它遠看猶如一個巨大的“文”字聳立天穹。孫中山名文,號逸仙,碑上的“文”字則暗含了孫文的意思。細看銅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點,兩邊的階梯交叉而上,構成“文”字的一撇和一捺。碑座正面刻有“親愛精誠”四個大字。“親愛精誠”是軍校的校訓,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愛,真誠合作。紀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碑座底層7級,上層5級,中間隔有較長的平級將其截然分開。據說這7級代表軍校在此地辦了7期,而5級則代表軍校師生共參加了五次戰役,且屢戰屢勝。還有一種說法是,軍校在長洲島辦了7期,在外地辦了5期,在大陸共辦了12期。
東征烈士墓園
東征烈士墓位於珠江之濱,烈士墓右前方有一座凱旋門式的紀念坊,坊額有蔣介石題寫的“東征陣亡烈士紀念坊”。
“東征史跡陳列室”建於1991年,室內詳細展示了軍校師生在兩次東征等戰役中的光輝業績。
整座東征烈士墓青松翠柏,綠樹紅花,亭台點綴,環境幽靜。此墓1925年動工,次年落成。它的造型與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非常相似,故有“小黃花崗”之稱。
墓中長眠著516名烈士,他們都是在兩次東征等戰役中犧牲的。其中墓里埋葬著一位團長,這就是著名的劉堯宸烈士。第二次東征時,他率領40多名奮勇隊員衝鋒陷陣,不幸中彈,英勇犧牲。為了表彰劉堯宸的功勳,他被追贈為陸軍中將,發一等撫恤金五千元,並將骸骨運回這裡,埋在墓的中央。
墓的西邊是十七將校墓。這是一座仿“巴黎凱旋門式建造的建築”,上書“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落款張仁傑。張仁傑即張靜江,他是國民黨元老,蔣介石的老師和軍師,國民黨三大書法家之一。坊內有四塊碑,其中《國民革命軍官學校東征陣亡將士題名碑》,僅刻上238位烈士的英名,不及在這裡埋葬烈士的半數。原因是此碑刻於1928年,那時國共兩黨已經分裂,蔣介石掌權,許多共產黨員烈士的事跡也就無情地被抹煞了。
紀功坊的後面是入伍生和學生墓群。東邊是墓園裡一座獨一無二的單人墓――蔡光舉烈士墓。蔡光舉是貴州省遵義人,軍校第一期學員。他作戰勇敢,東征時犧牲於淡水,據說因他是學校犧牲的第一人,故為他單獨造墓,獨享殊榮。
東征烈士墓園還有一座北伐紀念碑,是1929年為紀念北伐犧牲的烈士而建,高7米多,碑架三面刻宇。正面刻:“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出身北伐陣亡將校紀念碑”,東面刻“捐軀救國”,西面刻“為民犧牲”。碑座的東、西、北三面還刻有在北伐中陣亡的353位黃埔軍校學生的英名。
在300多位烈士英名中,有許多北伐時的驍將,如在攻打武昌戰役中壯烈犧牲的一期學生、獨立團第一營營長曹淵烈士;黃埔第三期高材生、連長吳通烈士;還有朝鮮人楊寧烈士等。
重要意義
黃埔軍校即陸軍軍官學校,位於黃埔長洲島,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在中共和蘇聯幫助下,為培養軍事幹部於1924年6月創辦的。軍校學生曾多次參加過革命戰爭,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埔軍校史跡豐富,山水相隔,已初步重現劃昔日風姿,是遊覽的好去處,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幫助下創辦的一所新型的軍事政治學校。1924年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在開學演講中提出“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作為辦校宗旨。軍校有三位最高的領導人,他們是校總理孫中山、校長
蔣介石、黨代表廖仲愷。軍校在長洲島共辦了7期,1930年遷往南京,後又遷往成都和台灣。
開放區域
現復原開放的主要建築有軍校大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和紀念室、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園、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思亭等十幾處。
期間舉辦《軍校校史》,《東征史跡》陳列和《孫中山在廣東革命活動》圖片展覽,設立青少年學生軍訓營,進行軍訓。
收藏文物、文獻、照片頗豐,並認真開展科研,編輯出版了《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史料》等著作、論文、資料集約100萬字,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
培養人才
中國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曾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家和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就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林彪和陳毅。解放軍首批授銜的十位大將中也有三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陳賡、許光達和羅瑞卿。周恩來、陶鑄、劉志丹和左權等,也在黃埔軍校工作和學習過,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國民黨軍隊的將領中,
黃埔軍校畢業的著名將領有杜聿明、胡宗南、鄧演達、宋希濂和陳誠等,數以百計。
黃埔學潮
抗戰時期,黃埔師生自發的一次愛國主義舉動,震驚了國民黨上層,並受到周恩來等黨組織的支持與幫助,黃埔學潮是抗日時期
黃埔學潮是抗戰時期熱血黃埔青年的一次愛國舉動。事後,它對一些進步的黃埔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作用,當時,在貴州都勻的黃埔十四期師生因校方禁書發生政治矛盾,引發了鬧學潮事件。當時,高級炮校的學員在政治上分成兩派,一派以東北籍為主的學員,力主國共、中蘇合作,團結抗日。另一派是來自中央軍校黃埔派學員,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共觀點。兩派爭辯激烈,校方逮捕莽大齡等14名學生。掀起罷課,封鎖電台,校方與特務、憲兵團封鎖學校,。並引起新聞界震動。蔣介石下令白崇禧、陳誠,何應欽調查此事,鄭新潮是兩名學生代表之一,面見蔣諫言,經周恩來和社會各界及媒體多方努力,學潮得以平息,學員獲勝,畢業後,致使鄭新潮等部分黃埔同學投奔延安、參加革命。
交通信息
公交:乘517、261、882、292、43、50路公共汽車到魚珠碼頭,乘262、137路公共汽車到新洲碼頭或261路在魚珠總站下車,轉乘輪渡到長洲島或黃埔古港,後步行至景點。
捷運:5、13號線在魚珠站下車步行至魚珠碼頭,乘輪渡到長洲島或黃埔古港,後步行至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