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綜合性的學科)

麻醉科(綜合性的學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麻醉學科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它包含多學科的知識。範圍很廣,不單單是滿足手術的要求,還參入各科室的搶救工作,婦科的無痛分娩,無痛流產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醉科
  • 類型:綜合性的學科
  • 套用:婦科的無痛分娩,無痛流產
屬於醫技科室嗎,麻醉醫師工作的範疇,在現代醫學的角色,

屬於醫技科室嗎

不只一次地看到一些醫院刊登招聘麻醉醫生的醫療信息,還附加對於高學歷麻醉醫生的優厚待遇。同時在招聘類別里將麻醉醫生列入醫技科室。稍微有一些主見的麻醉醫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待遇如此優厚,為什麼對麻醉科起碼的定位都一無所知,連起碼的位置都沒有擺正,又如何能夠談得上崇尚人才呢?
麻醉科
麻醉科
當然,應該承認現代麻醉在我國的短暫歷史,剛剛開始麻醉學本科教育也僅僅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事情。但是我國麻醉事業突飛猛進,麻醉醫生所從事的工作逐漸得到承認。在1989年我國衛生部頒布檔案明確麻醉科屬於二級學科、臨床一級學科(12號檔案)。而我們醫院的管理者卻一無所知。他們是真的分不清楚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的區別嗎?麻醉醫生在手術室內外進行氣管插管,解決患者通氣不足和缺氧;治療低血壓參與休克治療;實施各種神經阻滯,解決疼痛問題;手術過程中治療心律失常和各種危重疾病、參與重症監測和復甦。他們為維護患者手術的安全集中精力,其麻醉工作範圍已經遠遠超出單單為患者解除手術疼痛,難道他們從事的這一系列工作只是一種醫技嗎?
眼下國內,甚至在許多三級甲等醫院里仍然存在有不少單位將麻醉科列為醫技科室。這不得不說是在醫療行業上存在的工作歧視,在基層醫院就更是如此了。長期以來,一些醫務人員甚至醫院管理者眼裡,麻醉醫生只是簡單地從事著各種操作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因此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他們認為;麻醉醫生應該老老實實地為醫院贏利、好好配合好手術、不出現什麼大的差錯就夠了。從而將麻醉科列為醫院賺錢的工具,根本不注重麻醉科學術研究的建設,麻醉醫生從事著高風險的臨床工作卻沒有享受臨床醫生的待遇,記得2003年我國發生的非典型肺炎,許多麻醉醫生奔赴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為奪取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勝利作出很大貢獻,有的甚至犧牲了生命。他們手裡持著經過努力學習而獲得的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卻被無緣無故地放在醫技工作的位置上,從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有必要在此改變一下人們尤其是醫院管理者的思想觀念,儘快消除對麻醉醫生所從事工作的歧視。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為醫院社會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創造有利條件。
麻醉科
麻醉科醫生

麻醉醫師工作的範疇

確保病人在無痛與安全的條件下順利地接受手術治療,是麻醉臨床的基本任務,但這還只是現代麻醉學科的部分工作內容。麻醉工作還包括麻醉前後的準備和處理,危重病人的監測治療,急救復甦、疼痛治療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範圍從手術室擴展到病室、門診、急診室等場所,從臨床醫療到教學、科學研究。隨著工作範圍的日益擴大,工作任務日益繁重。1、臨床麻醉工作
麻醉科
麻醉醫師
為了做好臨床麻醉工作,必須掌握麻醉基礎理論和熟練地套用各種麻醉技術操作,還要熟悉各種病情手術的特點。在施行每一例麻醉時,必須進行以下具體工作。
a、麻醉前準備工作
主要是了解病情,作出正確估計,結合病情確定麻醉方案,選擇最適當的麻醉方法和藥物。充分估計麻醉手術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為了防患於未然,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和預防措施,並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制定處理的方案。
b、麻醉期間工作
按麻醉操作規程作好麻醉,以取得最好的麻醉效果,使病人在無痛、安靜、無記憶、無不良反應的情況下完成手術。同時為手術創造良好的條件,儘量滿足某些手術的特殊要求(如肌肉鬆弛、低溫、低血壓等)。做好手術麻醉過程的監測工作,包括循環、呼吸、水電解質、體溫等功能的連續監測,並寫好麻醉記錄。根據麻醉過程的變化,做出有效的處理,如維持血流動力學的平穩,進行呼吸管理等。
c、麻醉後工作
麻醉後將病人送回病房(或麻醉恢復室),做好交接班。根據不同的病情和手術,做好麻醉後的各種處理,包括對病人的連續監測,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及時處理意外,協助臨床科對併發症進行治療,使病人早日痊癒。做好麻醉後隨訪和總結的記錄。
2、麻醉恢復室和加強監測治療室工作
隨著危重疑難病人施行複雜麻醉和手術的增加,手術的結束並不意味著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復原,再加上手術麻醉期間已發生的循環、呼吸、代謝等功能的紊亂未能徹底糾正,麻醉後仍有發生各種併發症的危險。由於麻醉事業的發展,監測技術的進步,麻醉手術後的病人仍需要由經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精心治療護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復。對於全身麻醉病人,應使神志完全恢復清醒,各種神經阻滯麻醉病人局部感覺運動功能應完全恢復正常,病人循環、呼吸、肝、腎等重要生理功能恢復正常並處於穩定狀態。對於已發生麻醉併發症的病人應積極進行治療。因此,麻醉恢復室和加強監測治療室對麻醉病人的恢復,危重病人的監護,麻醉併發症的防治等方面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現代麻醉科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與否,是衡量現代化醫院先進的重要標誌之一。
3、急救復甦
麻醉工作者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包括套用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臨床藥理學理論知識,氣管內插管、人工通氣方法、維護循環功能、恢復心臟活動的各種措施,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低溫療法,以及對心、肺、肝、腎等重要生理功能的監測技術與藥物治療等方面的經驗,在急救復甦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而,急救與復甦已成為現代麻醉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麻醉專業的重要任務之一。
麻醉科(綜合性的學科)
麻醉科
4、疼痛治療
對於各種疾病和創傷所致急慢性疼痛,運用麻醉專業所掌握的鎮痛藥物和神經阻滯等技術,設定疼痛治療門診或病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還可以診斷和治療某些以末梢血管障礙為主征的血管疾病和神經麻痹或痙攣性疾病等,在術後鎮痛、無痛分娩和晚期癌痛的治療方面,亦取得良好的效果,已在麻醉臨床工作中逐步開展套用。

在現代醫學的角色

大多數人認為麻醉醫生是通過藥物治療解除疼痛、並使病人失去知覺的醫生。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麻醉醫生在手術室內的任務除保證病人的舒適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手術期間和麻醉恢復期對由多種因素(麻醉、手術等、原發疾病)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變化進行監測、診斷,並由此進行治療,保證圍術期病人的安全。
麻醉醫生需有廣泛的知識才能勝任這一工作,需具備病理生理、藥理、內科、外科、婦兒、麻醉等基礎和臨床醫學多學科的知識。作為麻醉醫生要解除病人的疼痛,要管理病人的重要生命體徵,包括呼吸、心率、血壓、心臟、神經系統、肝腎功能等。
麻醉醫生對圍術期(手術中和術前、術後的一段時間)病人出現的醫療問題進行治療。麻醉醫生術前對病情進行判斷,依據病人的身體情況,考慮個體差異,並依此制定治療方案,在術中利用先進儀器監測病人的生命功能。麻醉醫生必須依靠各種複雜、精密的儀器對病情作出準確的診斷,維持病人的生命,有些已經是很脆弱的生命。
手術結束時,病人將被送到恢復室或重症監護ICU)病房,到從麻醉中恢復後,送回病房。麻醉醫生的工作範圍除手術室,還有重症監護、疼痛治療等。
麻醉醫生的工作是什麼?
麻醉醫生又被稱作手術室里的內科醫生,不但熟練各種麻醉操作技術,確保病人手術無痛、手術順利進行,而且利用先進的儀器隨時監測病人的生命功能,如發現由於手術、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產生威脅病人生命的問題,就採取各種治療措施,維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穩定,保證病人的安全。
一般而言臨床麻醉醫生負責:1、與患者的主管醫生共同決定患者是否能承受手術麻醉;2、決定採用那種麻醉及監測措施;3、對患者施行麻醉;4、在手術全過程盡力保證患者的安全;5、在手術結束後使患者安全平穩地恢復;6、術後疼痛治療;7、慢性疼痛的治療。
手術中麻醉醫師究竟在乾什麼?  麻醉醫師的工作如同飛機駕駛員的工作。飛機起飛和著陸就相當於麻醉誘導和恢復,飛行時用的自動駕駛儀則相當於麻醉藥、肌肉鬆弛藥和機械呼吸。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必須持續觀察病人、通過眼、耳、手所得到的信息不斷地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對監測資料進行分析、思考形成某些細緻而複雜的判斷結果後,進行藥物(包括麻醉藥、肌松劑、液體及止血藥等)作一些調整,以儘可能維持手術患者生理功能平穩,並在緊急情況下施行急救復甦處理。
手:一個手指放在脈搏跳動處相當於幾個監測儀。它可以提供脈率以及有無心律失常。有助於維持麻醉醫師和病人之間的接觸。對病人皮膚的感覺是重要的:乾而溫暖的皮膚表示臨床情況良好;冷而潮濕的皮膚則表示手術中休克。通過壓迫或按摩皮膚,注意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可以了解組織灌注是否適當。
眼睛:可作下述幾方面的觀察。
(1)皮膚:紫紺或粉紅色表示呼吸不當或其他原因;蒼白和出汗則提示出血或休克。
(2)頭頸部:眼球運動表示淺麻醉;瞳孔擴大(用阿托品後雖有所擴大)提示深麻醉、神經節阻滯藥的作用、急性缺氧和/或呼吸循環衰竭
(3)胸部:胸部運動表示空氣進入肺內,雙側膨脹是否對稱?如果病人是自主呼吸的話,呼吸節律的變化伴有呼吸深度的改變。氣管牽拉表示肌松藥的作用還未完全消失;下胸部肋間肌回縮,則提示呼吸道阻塞
(4)腹部:在剖腹術中,觀察手術操作,判斷肌肉鬆弛是否適當?病人精神是否緊張?有無大量出血?吸引瓶內的血量有多少?腹腔污染的程度如何?(這與術後休克有關)
(5)器械:轉子流速計是否顯示有適當氣流?量筒的容量是否適當?揮發器的裝置是否正確?揮發器內有無麻醉藥?呼吸活瓣是否需要調整?呼吸囊充氣是否適當?如用鈉石灰的話,鈉石灰是什麼顏色?鈉石灰是否失效了?檢查呼吸機的裝置:充氣壓、充氣速率、有無負壓。呼吸機能否擴張胸部?銜接是否適當?氣流速率是否適當?檢查靜脈輸液的量和速度;如果輸血,則應核對血瓶號碼和病人的號碼,確保所輸血液對病人是正確的。
(6)生理學方面的監測:測量脈搏、血壓,每5分鐘記錄一次; 如果用心臟監測儀的話,也可以取監測儀上的讀數或脈搏監測儀上閃光顯示的數值。整個手術期間,必須記錄手術失血的情況。
(7)手術是否按照計畫進行或是有所改變?外科醫師遇到什麼意外的困難?失血是否大量?如果用止血帶的話,壓力是否適當?
耳:在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們幾乎無意識的在用他們的耳朵聽呼出活瓣呼出氣體的聲音,甚至於細小的變化都能很快的聽出來;呼吸機的噪音和節律發生變化,也可以立即覺察。飛機的駕駛員即使在談話時,也能同樣熟練而迅速地注意到發動機的音調及其節律的變化。麻醉中經常使用聽診器心前區置放聽診器監測兒童的呼吸和心率是必要的,也可用聽診器測量血壓並記錄之。自發呼吸的性質可以提供信息,喉痙攣提示淺麻醉;呼氣後停止呼吸表示淺麻醉,而吸氣後停止呼吸則表示深麻醉,且伴有腹肌鬆弛。心臟脈搏監測儀能夠發出音響信號,但是這種監測儀可受溫度或其他電子儀器的干擾,如果被某人絆掉了電線或導線,則可突然中斷信號。
耳朵也必須能夠耐受噪音和不相干的談話。這些噪音可使注意力不能集中,並引起激動。麻醉醫師有權要求安靜,甚至要工作人員停止活動。某些外科醫師喜歡吹口哨,當麻醉室內進行麻醉誘導時,決不許吹口哨。
麻醉室內保持安靜應當成為規則,嚴格禁止談話。病人在麻醉誘導的某一階段,甚至於連耳語亦能聽到。在手術過程中,公允許外科醫師和麻醉醫師說話。當外科醫師在進行精細的手術操作時,麻醉醫師應當注意不要說話,以免打擾他。然而,在冗長的手術過程中,間斷的說幾句話,甚至說說笑話,可使人的精神稍微鬆弛一下和暫時解除持久的注意力集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