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原件規格:通高143.5厘米,座長45厘米,座寬41.4厘米
簡 介:
鹿是一種長壽的
仙獸,據古書
記載:千年為蒼鹿,又五百年為白鹿,又五百年為玄鹿。更因為鹿和“福祿壽”的“祿”同音同聲,所以有富貴之象徵。故此器寓意“吉祥長壽”。造型優美,形態美觀,風格獨特,是青銅器中的藝術精品。“鹿角立鶴”還被隨州市定為自己城市的標誌,2007年第八屆
中國藝術節的吉祥物“楚楚”就是以
鹿鶴為原型。
鹿角立鶴為青銅鑄制,器形以底座、立鶴,鹿角以榨卯構連,鶴為長頸圓首,尖嘴上翹作鉤狀,碩
腹拱背,翅展尾垂,高腿扁足,頭兩側生有枝權叢生、朝上內卷呈圓弧狀的一對鹿角。鶴的頭、頸及鹿角上飾
錯金渦
雲紋、
三角雲紋和圓圈紋;腹背飾羽毛紋;背上有凸脊,脊上及腹、翅、尾下部鑲嵌綠松石;翅上浮雕幡暾螭紋,圓圈紋;腹與翅連線處有蟠龍環繞,龍嘴銜翅;腿上飾渦雲紋;爪上飾回紋;全器分八個部分,分鑄後連線組裝而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
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唐代詩人崔顥這首傳頌千古的黃鶴樓詩,乃是我國詩人以鶴為題材的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中國的鶴舉世聞名,全世界共有15種鶴,中國就擁有8種,包括一些珍貴品種,如
丹頂鶴、
白鶴、
灰鶴、
黑頸鶴、
赤頸鶴、
白枕鶴、
白頭鶴、
蓑羽鶴等。鶴自古就被視為
吉祥鳥,是群禽之長,向有“一品鳥”之稱。鶴除了
吉祥之意外,因其壽命能達到六七十年,故與松、龜並列,為人們心中吉祥長壽之象徵,“松鶴延年”是中國人最愛用的祝壽詞。古人喜稱丹頂鶴為“
仙鶴”。
仙鶴不僅是古代書畫家的常見題材,出土文物中也多次發現青銅仙鶴。
1978年在湖北隨縣
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青銅鹿角立鶴。這是一件合鹿角與鶴身於一體的藝術品。通高143.5厘米,重38.4公斤。鶴細長頸,昂首佇立,舒展雙翅,頭插一對上翹呈弧形的銅質鹿角,拱背,垂尾,兩腿細而長,立於長方形座板之上。其頭、頸部分及鹿角之上均飾
錯金渦
雲紋和圓圈紋,腹、背部飾斜寬道羽毛狀紋,中間夾有
三角紋、凸形脊紋,翅上飾浮雕蟠螭紋和小圓圈紋。座板長45厘米,寬41.4厘米,四邊中部各有一壁虎形銜
環紐,上飾勾連雲紋。鶴嘴部右側有銘文一行七字:“
曾侯乙作持用終”。此器鶴身鹿角,寓意吉祥長壽,造型優美,形態美觀,風格獨特。現藏
湖北省博物館。
製作工藝
傳統青銅器的製作過程
(1)用特製的泥巴做成待鑄青銅器的實心泥模
(2)在泥模上分塊翻制外范
(3)修整外范並加刻詳細的花紋,把小塊外築拼接成大塊 (4)在青銅器預定位置製作相應銘文
(5)在泥模上颳去一層厚度,這層空隙就是待鑄青銅器的厚度
(6)製作澆口和冒口後的剖視模範
(7)用約600度的溫度
焙燒成陶質,對合成整體範預熱並灌注銅液
(8)打碎,取出青銅器
失蠟法簡介
(2)內范內貼蠟片。
(3)片雕空。刻花。
(4)用蠟料塑出蟠龍和口銜的蠟柱。
(6)范料稀釋成泥漿,反覆塗於蠟模之外形成能承受澆鑄銅液所需的厚度。陰乾後,取較乾的范料包覆於泥漿層外,再陰乾成整體的泥范。
(7)口杯朝下,烘焙范料,蠟料熔化流出,焙至攝氏600-850度成陶范。
(8)注青銅液前將陶范預熱至燒結的溫度。
(9)銅凝固冷卻後,脫除內、外范,割除澆口。
製作過程
仿古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是屬於
失蠟澆鑄。失蠟澆鑄屬於精密澆鑄的一種,顧名思義是工藝要求較高。它和大部分顧客想像中的工藝方法大不一樣,有些顧客會錯誤的想:“澆鑄不就是做一個
模子,倒一個出來一個,非常簡單。”其實並不如此。
失蠟澆鑄的工藝過程:
第一步,先製作蠟型。每做一個青銅器都必須先做蠟型。也就是說,蠟型是什麼樣,青銅器就是什麼樣。製作蠟型分為四部:
先是塑形,即用蠟先雕出第一個蠟型;
其次就是給雕出的第一個蠟型做模具(模具由石膏或矽橡膠製成),目的是為了能減少每次都要塑性,因為通過模具就能做出和第一個蠟型一模一樣的很多蠟型;
接著就是通過模具壓型,即將蠟溶化後通過壓力設備將蠟壓入作好的模具中,使其成型;
壓出的蠟型需要修飾,因此就要精修蠟型,即修型人員運用專用工具一筆一筆對蠟型修飾(精修蠟型質量的好壞是影響質量因素的重要一環;最後就是組型,即將精修好的
蠟型組合到一起(為了便於澆鑄)。
第二步,結殼,脫蠟,焙燒澆鑄,組好的蠟型,先必須掛沙,結殼。將組好的蠟型沾入事先配好的膠體溶液中,隨後再將耐火石英沙由細到粗,一遍一遍,一層一層塗掛在蠟型上,這樣就使蠟型壁的內外結殼(這樣蠟型就被
石英沙層裹在了中間)。
接著就是脫蠟,即將結殼好的
模殼放入熱水中,因為蠟受熱會融化而且比水輕,就會從模殼中湧出並浮出水面,這樣就會形成一個空腔。最後就是將空腔的模殼放入焙燒爐中,升溫至800度焙燒,再將已溶化的青銅液灌入焙燒好的模殼中成型。
第三步,清殼、打磨及作舊。清殼就是將已灌注成型模殼外部及內部的石英沙層除去,再利用機器設備對清殼後的產品稍做打磨,最後對產品進行表面處理(化學反應,配方保密)達到理想的效果。
作舊是製作中及其重要的一個工序,現今出土的青銅器因為經歷了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綠色的銹,而今要在短短四五天的時間內產生綠銹,這就需要通過現代的化學反應加速銅的自然腐蝕,一般經
國家文物局批准的高仿品,僅銹色一道關就要製作長達近一年的時間甚至更長。冶鑄時的比例及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器物的銹色也是多種多樣的,有
水銹,
黑漆古,綠漆古,
紅銹等等,要想達到逼真的效果就需要經過多次處理,並且要隨時調節環境的酸鹼度和乾濕度。
由於經過作舊後所產生的
銹色是銅的自然化學反應,所以即使是同一種產品其銹色也不是完全一樣的,這就使得
仿古青銅器更具收藏價值。
失蠟鑄造法 | 造型 | 尺寸測量 | 成品 |
紋飾勾畫、手工雕刻 |
比例縮放 |
制模 | 翻形 |
|
蠟型 | 焊接組裝 |
澆口及澆道設計 |
包殼 |
結殼 | 硬化 |
|
澆鑄 | |
熔銅 |
澆鑄 |
破殼 | 碎殼 |
打磨焊接 |
表面處理 | |
| |
環保處理 | | | | | | | |